上海愛芭燃氣灶維修中心(上海歐琳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
前沿拓展:
親愛的朋友,從2004年的“李躍兒兒童之家”,到現在的“李躍兒芭學園”,躍兒教育已經走過了15年。
這些年里,有很多永遠在我們心里珍藏的故事,它們像天空中的星星,有時雖然肉眼看不見,但一直都在那里,閃爍著自己的光芒。
記錄這些故事,是為著一個理想,那就是:兒童身邊所有的成人都懂得兒童,都會欣賞他們身上一絲一毫的閃光點,給予欣賞的目光,使這個閃光點獲得能量,而發揚光大;對于那些對孩子發展不利的因素,我們用同樣良好的方式來對待它,使它自然而然地減至最小。
2004年3月,李躍兒帶著3位老師從寧夏來北京,在昌平區天通苑辦起來“李躍兒兒童之家”。在這所家庭式幼兒園里,有從寧夏跟隨來的7名6歲前的學齡前兒童,和隨后入園的北京孩子。
《爬出地獄的戰爭》講述的故事,就發生在當時的“李躍兒兒童之家”。
文中孩子名字為化名。
爬出地獄的戰爭一個孩子修復的全過程 連載(一)李躍兒/講述
徐曉平/整理
徐曉平:“大胡子老爹”,李躍兒教育論壇創辦人
1、無影人
瑤瑤哆嗦了一下,趕緊說:不是我!不是我……在這樣喊的時候,我看見,他的神色緊張極了。
無影人
瑤瑤在來芭學園(那時還叫兒童之家)時,是我在北京辦學的初期,我從銀川帶來的6個孩子還在。
銀川的孩子與北京孩子完全不一樣。北京孩子縮手縮腳,什么都不敢玩,什么都不敢動,而銀川的孩子,渾身充滿了力量,像原始森林里沒有受過人類恐嚇的動物,每一天都沉浸在自己的工作和創造里,大木塊鋪得滿教室都是,創造房子,創造火車,創造飛船,忙得不亦樂乎。而北京的孩子,大都弱弱的,縮在一旁,看著銀川的孩子忙來忙去。
要是有誰不按規則行事,銀川的孩子就會馬上大聲告訴他:你違反了原則——而北京的孩子,不要說原則了,就連“原則”的概念都沒有。
瑤瑤是北京孩子,這些特征他身上都有,只是更嚴重罷了。
他在來芭學園之前,已經在另一所幼兒園上了兩年。他被媽媽領來時,是一個……怎么說呢,就好像教室里沒這個人似的,就好像……夸張一點說,就是他在教室里不但連個聲響不會留下,連個影子也不會留下,既無聲又無影。
別看現在的他既高又壯,可那時,雖然也胖嘟嘟的,但你卻感覺到他一幅瘦瘦小小的樣兒,成天躲在某個角落里不敢出來。真的,我感覺到,他每天到芭學園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個角落藏在里邊。
銀川孩子有一種“天下都是我們的”的氣勢,大聲笑啊,蹦跳啊,四處撒歡啊,當一件創造完成時,就嗷嗷地大聲歡呼,每當這時,瑤瑤就會往角落里縮得更厲害。
比如有一次,銀川孩子發明了一種游戲,叫“親人鬼”,就是大家全都變成“親人鬼”了,滿教室親人。撲上去把別人按倒,使勁親,除非這個被親的人假裝死了,親人鬼才會離開,再去抓一個來親。
瑤瑤被這種場面嚇壞了,本來躲在墻角的他,趕緊扯過窗簾,蓋在自己臉上,后來連腦袋都裹住了。
因為剛來不久,我一邊觀察他,一邊在拼命想辦法搞清楚——為什么瑤瑤在人們歡樂的時候,玩得高興的時候,卻是這樣地拒絕,這樣地害怕,這樣地退縮,甚至要用窗簾把自己捂住呢?
是啊,瑤瑤為什么這樣膽小、這樣害怕呢?比如每當發生一件事情,發生任何一件不好的事時,老師剛要問“這是誰干的”時,瑤瑤立刻會說:“不是我,不是我!”他一定第一個站出來申辯“不是我”!
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小老鼠白天出洞
后來,北京的家長找我,說銀川的孩子滿教室瘋狂做事,而他們的孩子全都縮在一邊,眼睛里露出弱弱的、可憐的光,怯怯地看著,太可憐了,李老師能不能關注一下?
本來,讓北京孩子融入這個環境,尤其是讓他們變得膽大起來要經歷幾個階段:
第一、先得對這里的人和環境有信任感,這樣才能獲得安全感,而達到這一點,孩子需要觀察很久;
第二、這些孩子從來沒有進入一個團體的經驗,他們不懂得使用什么樣的方式才能進入一個團隊,這是一項技能,需要有一段時間用來學習;
第三、孩子以前不太注意一種屬于人群的情感和興趣,他們還沒有從一伙人所做的事情里發現樂趣的經驗,這是認知方面的問題,這也需要時間去成長。
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得慢慢來才行。
可我如何才能把這一切講給剛剛接觸我們的教育的北京家長,并讓他們能夠理解呢?為了不讓家長們太失落太著急,我和老師們商量如何采取一些方式干預一下,使北京的孩子能盡快一點融入。
有一天,我推起小推車,將北京和銀川的孩子摻在一起,輪流來推他們。每個孩子被我用小車推著,嘴里發出嘟嘟的聲音,在屋里轉一圈。坐在車上的孩子都喜不自禁,旁邊觀看的孩子們也被感染得咧開嘴笑著。
瑤瑤兩手背在身后,手心向外,緊緊地貼在門上。他每天都是這樣,每當別人活躍的時候,他就緊緊地貼在門上或者墻上。
那時,北京的孩子本來不多,能被我動員上推車的就更少了。點點肯定不會讓我推的,因為她一天到晚呆在媽媽懷里;文雅也是這樣——這兩個孩子,都在媽媽懷里整整呆了兩月時間。
孩子們快樂地笑啊說啊時,瑤瑤臉上沒有一點點被吸引的表情,沒有一點點看到別人玩好玩的事時應該具有的異樣表情。
當時,我的感覺到,瑤瑤就像一只被逼無奈不得不在白天走出洞外的小老鼠,我能感受到,他大概覺得只有貼著墻才能稍稍有一點安全感,所以他就緊緊貼著,眼睛怯怯地、恐懼地看著別人在玩。
不是我!不是我!
那時有個名叫豪豪的北京孩子還在芭學園,豪豪是那種動作特快的孩子,因在家里保護過度,跑的時候從來不知道什么地方能碰傷,明明可以撞著的、拐個彎兒就能避免的地方,就一頭嗵地撞過去了。所以,每次跑動時,老師們都得提前趕到前面擋著,不然就會碰傷。就是這樣,也防不勝防,每天起碼還得摔上十多跤。
這天,我推車時,豪豪撞過來了,嘰哩咕嚕,一跤摔倒在地,大哭起來。
一個老師跑過來,拉起了豪豪。
而與此同時,我也正好喊了聲“瑤瑤”。
瑤瑤哆嗦了一下,趕緊說:不是我!不是我……在這樣喊的時候,我看見,他的神色緊張極了。
我也哆嗦了——心在哆嗦……
顛倒的邏輯
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豪豪跌倒,是他不小心自己摔倒的。我喊瑤瑤,是因為輪到他坐車了。巧的是,兩件事情正好撞到一起。
而瑤瑤以為,是我認為是他推倒了豪豪。我喊他,是要斥責他了。
北京的孩子都在輪流坐我的車,坐完一個我就喊下一個的名字。這個過程自始至終瑤瑤都看在眼里,他應該由這個“現象”歸納出這個“結果”才是——李老師喊他的名字,肯定是要他來坐車的。他應該能歸納出這樣結果的!可是他,歸納出來的,竟是我認為是他推倒了豪豪!
這個顛倒了的邏輯、顛倒了的結果讓我心驚。
我難過極了。我在想,到底發生了什么,將瑤瑤嚇得如此心驚膽戰、草木皆兵,以至于……思維混亂?而且,從這些情形看,瑤瑤不信任老師,不相信老師用車推了其他孩子之后也有可能來推他。他已經不相信自己擁有這樣的機會了。
我忍住辛酸,對他說:瑤瑤,老師喊你不是那個意思,豪豪是自己摔倒的,與你沒有關系,老師喊你是要用小車推你呢。
他渾渾噩噩,夢游似地上了車。
在我推他在屋里轉圈的時候,他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自從入園以來,我從未見到瑤瑤臉上有過笑容。我甚至懷疑他不會笑。
2、爬出地域的戰爭
……老師們疲于奔命了!因為剛剛奪回來這個,還沒恢復原樣,瑤瑤又搶了那個。教室里鬼哭狼嚎亂七八糟一塌糊涂……
媽媽的眼淚
從那天起,無論走路還是吃飯,我心里都裝著這個被恐懼折磨著的小身影,急不可待地要帶他逃離這種狀態。
而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就得了解他的過去,以及他在家里的情況。還有,我還得了解父母對他的看法,了解父母與孩子交往中所使用的方法是否存在問題——這是芭學園里所有孩子入園后都要做的工作。
我約瑤瑤的爸爸媽媽咨詢。在聽了對孩子的欣慰和擔憂后,發現他倆根本不知道瑤瑤在芭學園里表現出來的這種狀況,而他們所擔憂的,也不是我認為的該擔憂之處。
怕他們受不了,我只婉轉地描述了一下瑤瑤由恐懼而引發的一些行為。誰知剛講了一點點,當媽媽的眼淚唰地下來了。
我的心情復雜極了。是不是這位媽媽對我隱瞞了實情,即孩子在家可能也有這種由驚嚇而顯示出來的非正常狀態?或者,是她因為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而不能發現?無論是哪個原因,都說明這位媽媽對于孩子的精神關注還不太到位。
我給這對父母講了兒童的情緒護理和心理護理方面的基礎知識,再為他倆分析了瑤瑤現在的狀態會給他將來造成什么樣的問題,還講了他倆應該怎么做、我們應該怎么做,之后,向他倆推薦了幾本必讀的教育書。
不管怎樣,瑤瑤媽媽流淚這件事還是讓我感覺到欣慰。因為這說明她能體驗到孩子的痛苦,能心疼孩子,是個有感覺的媽媽。我平時最怕的,是那些急著追問怎么辦但情感麻木的父母。
咨詢的最后,瑤瑤媽媽問我孩子現在怎么辦——這正是眼下需要的。
我說:現在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給孩子關愛,盡量讓他發現這個環境是愛他的,他可以隨自己的意愿來做事情,甚至可以大聲說話,可以蹦跳,如果高興了,還可以爬到任何一個他能爬到的地方,不必非要看成人臉色行事。
他媽媽說:就是現在鼓勵這樣做,他也不敢呀。
我說:在這個環境里,他會發現其他小朋友與老師之間的關系跟他以前的幼兒園不同;他看著他們歡鬧,亂跳亂蹦,大聲說話,可以自由地做自己的事情,老師對他們就像對自己的同伴一樣;老師不會責罵任何一個小朋友,不會向任何一個小朋友發火……這些信息會在他大腦里積攢起來的,當積攢的量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就會產生質的變化。這時,他就認定在這里他也可以像其他小朋友一樣自由而快樂地生活了。
聽了我的話,當媽媽的已經哭得收不住了。我也拼命地控制著我的眼淚。
我對她說,請你放心,瑤瑤會到這一步的,但在走到這一步時,他就會經歷一個極其嚴重的修復期,你得做好準備。
什么是修復期?
就是變得不可理喻,比如你給他一個蛋糕,他會摔到天花板上。
討 債
那……為什么呢?他媽媽問,眼神流露著不解。
我說:如果兒童以前不存在被壓抑的問題,他的發展就是正常的,他的行為就會按照自己內心的指引和需要做得恰到好處;而如果兒童遭受過壓抑,一遇到能夠釋放的環境,那他就容易矯枉過正。
這個過程是這樣的:如果一個飽受壓抑的兒童遇到一個愛與自由的環境,要是通過觀察和驗證,發現這個環境大概是可靠的、吸納他的,覺得與他生活在一起的成人大概真的愛他,真的會樂意幫助他,那么,這個兒童就會逐漸展開他的生命形式,逐漸開始試驗——試驗這個環境對他接納是不是真的,試驗這些人對他能夠愛到什么程度,試驗能不能做以前不敢做的事情……這個時候,他的行為就會超過那個“度”,走過了頭,而成為常人認為的“胡鬧”、我們所說的“修復”了。這就像一個餓急了的人,遇到食物時一定會吃過量。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兒童在自然成長的過程中,應該發生的而沒有發生,應當經歷而沒有經歷,應該做的沒有做的話,就算欠下“成長”債了。當進入愛與自由的環境之中,他一定會討還這個債的。
而如果沒有“討債”的機會,“討”不回這個“債”,這個“債”所遺留下來的問題,就會銘刻在他的心靈中,成為他人格的一部分。如果沒有人幫他解決掉,就會直至成年,直至永遠。
而根據我的經驗,瑤瑤不但以前的過激行為被控制、被壓抑了,就連正常的興奮行為,甚至正常的工作行為都被控制、被壓抑了。
一旦我們再給他這種行為的權利時,他所要做的,不是利用這個權利進行工作進行重建進行發展,而首先是,他所有的關注點都會集中在“能不能擁有這個權利”,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使用這個權利”。
所以,我說他會變得不可理喻,甚至會把蛋糕摔到天花板上,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他媽媽一聽,顯得很緊張,說:那,該怎么辦呢?
我說:只要你的兒子不把煤氣灶搞爆炸,不把房子點燃,不把孩子弄傷,不把自己弄傷,其他所有的行為都允許他做。
我繼續說:瑤瑤只有經歷過一個嚴重的修復期,才能真正地重建自己,把自己建構成一個活潑的、很有內在力量的、同時又很有自我約束能力的孩子。
那我們在家該怎么做呢?他媽媽問。
我說:每當孩子看你的時候,就向他微笑;你得讓家庭的環境自由起來;除了會造成大的破壞和傷害的可能之外,盡量允許他自由地嘗試他想要嘗試的一切;盡量抽出時間跟他玩,跟他嬉戲;比如找一塊紗巾,跟他做“撈大魚”游戲——就是一網不撈魚,兩網不撈魚,三網撈大魚……我說實際上,這就是“游戲傾聽”。通過這些做法,讓孩子建立起對父母的信任,讓他徹底放松下來。其它事情,由我們幼兒園來做。
逃離劫數需要智慧
再后來,每當教室出現歡歌笑語、而瑤瑤本能地藏在窗簾后面時,我就忍不住地推測:在他以前上的幼兒園里,老師的所有課一定是有組織的、一刀切的、統一行動的。
在這個“被組織”的時間內,所有的孩子都要聽從老師的指令,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許說話,不許亂動。
憋了一堂課后,下了課,孩子們就會像監獄放風那樣開始撒歡了。這時必然會鬧過頭,鬧過頭老師就會認為紀律不好,就會不高興,而這時,孩子們已經剎不住閘了,老師無法用一個溫柔的眼神控制住這一切,而不高興的情緒會流露出來。
傳統方式一直認為,使一個不守紀律的群體守紀律,就必須得有一個讓群體感到害怕的人出面維持,而老師大都扮演這個“讓群體感到害怕的人”。
他們所采用的方式一般來說首先是拉出幾個殺雞給猴看——某某某,請你閉嘴!某某某,你要是再不安靜我可就不客氣了!
結果呢,老師真的就會“不客氣”:會把某個按在墻邊罰站,或者關在一間會讓孩子們害怕的屋子里面,關的時間往往超過孩子能夠承受的量。這樣,孩子們會因為懼怕懲罰,而聽老師的話。
而這個老師,就會像頂在他們腦袋上面的槍口——當一個人腦袋被槍口頂著的時候,他一定是順從的;一旦把槍拿開,第一個行為就是逃跑或者反抗了……這個例子我一直跟家長在說。
許多老師是這樣做的,我兒子上幼兒園時的老師就這樣做。孩子的天性活潑,愛說愛動愛鬧愛玩,每個孩子的形態都是不同的,“這個孩子”的不同與“那個孩子”的不同就像玫瑰與月季的不同一樣,怎么能要求一刀切呢。
如果課堂要求過嚴,即便是安靜型的孩子也有憋不住的時候,也會尋找機會 “放”一下的。尤其下了課,孩子會自然“放”開,而老師又沒有恰當的“收”的辦法,他們就會怨恨孩子而不是怨恨自己——就會覺得,這些孩子怎么這么鬧啊,怎么這么不守秩序啊。
傳統的老師大都不喜歡這樣的“鬧”,他們要的是安靜和聽話,他們認為,安靜聽話才是好孩子。所以就導致孩子心里積攢著大量的能量等待釋放,瑤瑤就屬這種情況,這一點大家后面就會看到。
就是在課堂上,每當孩子們熱烈地朗讀或者討論時,這種能量也會憋不住地迸發出來,比如會意地大笑,熱烈高漲,高漲得不得了,課堂上就會喧鬧成一片。這時老師通常使用的方式就是大喊一聲,或猛敲桌子,嗓門特大,表情特兇,樣子特別可怕。兒童是感覺動物。非常靈敏的感覺動物。這一分鐘你沖著他笑,下一分鐘你突然面目猙獰了,讓他那靈敏的心靈如何承受呢?
在芭學園,老師們會用一套特殊的技巧來“收”,讓他們歸于安靜。不然孩子可能會“發瘋”,會敲桌子,由討論問題發展到說臟話,這種事我們經歷過很多次了。
而在傳統方式的園里,一般的規律是,每當孩子們顯得十分高興的時候,也就意味著離老師罵他們不遠了。老師懲罰孩子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門,比如對于不睡午覺的孩子,有老師用雙面膠帶貼住他們的嘴和眼睛……
我推測,多次的這種經歷讓瑤瑤變得十分警覺、十分靈敏、十分知道如何才能保護自己。每當他感覺到老師快要罵人的時候,甚至當老師喊了他的名字時,他就會本能地啟動自我保護機制——比如扯過窗簾,把自己遮在里面。
逃過劫數是需要智慧的。他肯定在以前的園里用這種方式逃過了許多劫。是險惡的環境,讓瑤瑤成長起一種逃離劫數的智慧。
拉開修復的序幕
唉,這個過程不能細說,細說就成一本書了。
大概用了兩個月時間吧,瑤瑤這才確定,他的“遮起來”沒有任何意義。
因為每當他“遮起來”時,沒有人注意他的“遮起來”,沒有人在乎他的“遮起來”,甚至沒有人發現他已經“遮起來”了……
而且,他還發現,對于活蹦亂跳的孩子,老師并沒有實施嚴厲懲罰。如果有人鬧得太過火了,比如一把將小朋友推倒,或者破壞了他人的工作,老師最大的“懲罰”就是抓住他的兩只胳膊,告訴他不可以推小朋友,不可以破壞他人工作,可以怎樣。
這一切都被瑤瑤看在眼里,他開始慢慢信任這個環境,他的安全感也就慢慢建立起來,因而,也就順理成章地,拉開了“修復”的序幕——
這一拉開,就是好多個月,近一年啊……
爬出地獄的戰爭
說到瑤瑤的修復,我實在找不到恰當的詞匯來形容……那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由地獄爬向天堂的戰爭……
開始的時候,瑤瑤用試探眼光怯怯地在教室里走來走去,試著摸摸這個摸摸那個,試著拿眼睛掃著老師,看看老師有什么反應。許多次之后,發現沒反應,就跑跑停停、停停跑跑,也發現老師沒有什么反應。于是,突然有一天,他徹底放開了——開始搶奪小朋友的東西。
最初,當這種行為發生時,老師便走過去說:瑤瑤,不可以搶小朋友的東西。
但不起作用。
再制止,仍然不起作用。
我們想了一下,就開始嘲笑起自己來了。在瑤瑤以前的幼兒園里,老師在發現這種情形時,所使用的表情一定是非常嚴厲甚至可怕,所使用的口吻一定是斬釘截鐵的甚至聲嘶力竭,所使用的用語多半都是不加選擇的,什么樣的用語能傷害孩子就用什么。而我們的老師,友好的表情、溫和的口吻、善意的用詞——“不可以搶其他小朋友的東西”——這怎么能使瑤瑤停止他的搶奪呢?
瑤瑤發現,哇!原來這樣啊!我可一點不怕她們!
所以,幾乎是突然之間,瑤瑤開始亂跑亂鬧亂喊亂叫了,他將搶奪其他孩子東西的行為升級到瘋狂的程度。不論你玩的是玩具還是教具,他都是猛沖上去抓起就跑。
那時銀川的孩子還在,他們的狀態極佳,當沉入工作時,根本容不得別人打擾。即便是不打擾,即便是在一旁觀看,他們也會感到不舒服的,也會直接提出讓你離開。如果不離開,他就會告訴老師“他在這里看著我,我都不舒服了,能不能請他離開?”要是有人動了他們的教具,在銀川孩子的眼里簡直覺得不可思議了!
“??!我在工作呢,你怎么能動我的教具?”
竟然有人連這個都不懂,多么不可思議啊。
但是北京的孩子就是不懂,尤其是瑤瑤……那段時間,老師們每天要做的事就是在鬼哭狼嚎聲中追趕瑤瑤,把被搶教具或者玩具奪回來,然后再幫那個被破壞了工作的孩子恢復原位。
為此,老師們疲于奔命。因為剛剛奪回來這個,還沒恢復原樣,那個又被搶了。教室里鬼哭狼嚎亂七八糟一塌糊涂,整個一團糟啊。
這還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瑤瑤發展到推人,亂砸亂扔東西。他的行為完全失控了,一拿到任何東西,都會朝著人群砸過去,他的“拿”和“砸”都是無意識的,因而更加可怕,更加難以調整。
比如他拿起一只杯子哐哐就砸,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砸這只杯子。他沒有意識地在動。他就是想動,想破壞。
如果是正常狀態的孩子,他拿到這個杯子時會先看一看,如果覺得好看,就會仔細觀察,或者這里敲敲那里敲敲,聽聽聲音好不好聽,揣摸能夠干什么,怎樣用它來玩。這是孩子的探究,就是所謂的“工作”。他是為了了解這個東西才這樣做的。
而當一個孩子拿著杯子,手在哐哐亂砸,眼睛卻在東張西望,砸著砸著,完全沒有目的哐地一下扔過去了——沒有目的,沒有意識,這種無目的無意識的行為,是兒童的不正常狀態。
快樂原則不快樂
這就是說,瑤瑤只有動的欲望,而沒有想到為什么要動、動是為了什么目的。這種無意識的動,證實了我先前的推測:這個孩子動的欲望曾被嚴格地控制過,被嚴重地阻礙過,因而成為了他的問題。
當一個人心里有了某種問題的時候,他就無法正常思考了;當這種問題成為他的痛苦根源的時候,快樂原則就啟動了。
快樂原則指的是,在人的心靈里,本來應該是被快樂充滿著的。整個空間沒有給痛苦留下任何位置。如果痛苦侵入了,而你又不太在乎,那么這個痛苦就會呆在原地,不會擴散,你也能夠忍受,仍然是快樂的,只不過快樂的質量有所降低而已。而當這個痛苦加大,或者不太大的痛苦受到刺激,使你很在意了,這個痛苦就會急劇擴張,成幾何倍數地放大開來,致使快樂的空間被嚴重壓縮。這個時候,人的快樂原則就會啟動,就會尋找快樂,人也就會轉瞬之間,進入到喪失理智的狀態。
快樂原則其實一點都不快樂,它不過是為了排泄痛苦所采取的行動罷了。
比如某人對另一人特別不滿,一直強忍著,忍到某一天時,突然有個朋友說了這“另一人”一通壞話,然后又說,那“另一人”背地里如何如何在說你的壞話……一下子把他的痛苦給激活了。這個時候,他就會啟動快樂原則,開始發火,對著這位朋友大發雷霆,找個由頭與他過不去。可是這位朋友并未招惹他呀。他這樣做,實際上是因為排泄痛苦而喪失了理智。
那么,瑤瑤的快樂原則是什么呢?
就是動!
讓生命顯現自然法則
這就是修復??!這種修復,這種由于突然的松綁而導致的過激行為,它在教育方面及在兒童發展方面的意義何在呢?
第一、他一定是遇到了一個愛他的、給他自由的環境。
第二、說明他以前在家庭或者學校里,存在過被壓抑被干涉的情形。他在哪方面出現了修復現象,就意味著在哪方面出現過問題。
第三、只有通過這樣的修復,他才有可能進行心理的、人格的、以及學習機制的重建,展開他的生命,從而走向正常。
現在,對瑤瑤來說,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前面所說的那個“走過頭”的問題。等這一步完成之后,他才會重新建構自己,讓生命重新顯現自然法則,放射燦爛光輝。
請魔鬼走開
新來的孩子越來越多了,而這些孩子,無一例外地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在這種情況下,瑤瑤呆在教室里的確是一個極大的不安全因素。他的動,他的破壞,他的對其他孩子的傷害,已經到了不得不將他列入“特教”的地步了。
真的,那時我們不止一次地考慮要對瑤瑤實施特殊教育——將他與其他孩子分開,專門安排一個老師,整天帶著他,帶他到荒郊野外,到一切能夠去但又危險不大的地方,放開來讓他動。通過動來釋放他內心積攢的不正常能量,等那些能量釋放完了,再讓他回到孩子中間,進入下一步調整。
就好像是,瑤瑤心中有個魔鬼,我們所要做的,是想方設法把這個魔鬼釋放出來,請魔鬼走開,這樣,他才有可能參與到正常的活動之中。
記得有次家長沙龍,我對瑤瑤媽媽講了這個想法……開完會后,我看見她在向劉老師訴說,說著說著,兩個人抱頭痛哭起來……
這樣的情景我經歷了許多,知道家長在這個時候是最難受的,他們不知道孩子將來會怎么樣。孩子沒送到芭學園的時候,他們沒有受過這樣的心靈苦難,一天一天地就這樣過了;孩子送來,他們就會開始經歷為孩子以前受的不公待遇而心痛,為孩子現在的狀態而傷心,為孩子將來而擔憂。當下看不到任何希望,對我們給予的肯定答復又無法完全相信——因為他們從未經歷過這一切。
但瑤瑤媽媽,哭雖哭,疑雖疑,仍然會頭也不回地照著我們要求的去做,這在家長中的確是不多見的。
所以,看著她痛苦的身影,我很是暗暗地佩服。
(未完待續。本文為連載第一篇)
? 更多分享,點擊鏈接了解詳情: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替孩子向家長的10個請求 | 李躍兒解讀
給孩子很多的愛,怎么他還沒安全感?
孩子玩具被搶后,大人怎樣反應比較好?(有音頻可以直接聽)
怎么沒見你教我們孩子畫畫?
? 2019年,李躍兒芭學園開設父母成長微課堂,點下方鏈接可以報名:
父母成長微課堂開始報名啦!
孩 子 是 腳,教 育 是 鞋
www.liyueer.com
拓展知識:
上海愛芭燃氣灶維修中心
elba愛芭燃氣灶維修地址是上海市松江區銀都西路215號上海愛芭燃氣灶維修中心
查愛芭燃氣灶說明書中售后服務表- 寧波三菱空調維修服務(哪家值得信賴?)11-04
- 杭州翠苑空調維修公(杭州余杭區空調維修)01-03
- 1海信42k11p怎么折開(海信42K11P:全方位展示超清畫質)
- 2電視頻道沒了怎么恢復(快速解決方法)
- 3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號碼查詢(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查詢)
- 4艾木歐防盜門沒電打不開怎么辦(艾木歐防盜門沒電無法啟動?解決方法總結)
- 5ENS指紋鎖售后熱線(ENS指紋鎖售后熱線-專業解決您的問題)
- 6打電話顯示關機是什么原因(如何解決手機無法接通問題)。
- 7v500hk1 cs5故障維修(v500hk1 cs5故障維修指南)
- 8創維液晶電視的遙控器怎么調試(創維電視遙控器調試指南)
- 9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
- 10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 - 完善24小時保
-
美的中央空調廠家售后服務官網熱線(美的空調故障f0美的空調故障F0解決方案:
2024-09-12
-
特靈空調售后電話24小時人工電話號碼(特靈空調室外機不工作可能的原因和解決
2024-09-12
-
佛山帥豐SANFER燃氣灶售后服務電話(燃氣灶進水火小怎么維修)
2024-09-12
-
美的中央空調廠家維修號碼(美的空調遙控器圖案代表什么模式詳解常見美的空
2024-09-12
-
特靈售后維修電話(中央特靈空調噪音距離如何評估合適的安裝位置)。
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