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西門子燃氣灶維修(淮陰區修理燃氣灶電話)
前沿拓展:
“中國江蘇·大院大所合作對接會暨第六屆產學研合作成果展洽會”今天在南京隆重舉行。高朋滿座,同話創新時代之責任擔當;大咖云集,共享發展盛世之佳機良緣。攜手以前行,力助“兩聚一高”造福地方百姓;砥礪以奮進,打造高端產品展現中國風采。值此盛會召開之際,本報特邀10家大院大所“掌門”,共話“對接”,同襄發展。
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
與江蘇省攜手度過20年超長“蜜月期”
作為科技創新的國家隊,中科院不僅要在基礎研究和知識創新上有所作為,也要延長創新鏈,把科技成果變為現實生產力,成為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的主力軍。
從1996年喜結良緣以來,中科院與江蘇省攜手度過20年超長“蜜月期”。江蘇省委、省政府和中科院都高度重視省院合作,歷任主要領導都親自推動、積極參與,基本形成了每5年簽訂一輪戰略合作協議的格局,到現在已簽訂5輪戰略協議。
江蘇是與中科院合作范圍最廣、規模最大、成效最為顯著的省份,中科院為江蘇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省份提供了強勁動力源。目前,江蘇與中科院的合作已經實現了設區市、縣(市)、中科院應用類科研機構“三個全覆蓋”,省院合作層次不斷深化、合作范圍持續拓寬、合作形式日趨多樣、合作產出大幅躍升。
眼下,江蘇13個設區市全部都與中科院攀上了“親家”,中科院所有開展應用類技術研究的單位也已悉數在江蘇安家落戶,雙方共建的各類創新載體,在蘇南、蘇中、蘇北全面布局,錯位發展。另外,有5000多名中科院科研人員活躍在江蘇創新創業一線,匯成了不可比擬的創新核能,助力江蘇更上層樓。
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院長成波:
和江蘇的親密合作“亮點成片”
清華大學與江蘇省校共建各類載體平臺50多個,實施合作項目500多項,合同金額近200億元,形成了以合作創新促進轉型升級的良好局面,為江蘇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放眼江蘇,各地與清華大學的“親密合作”亮點成片:蘇州市政府與該校共建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無錫市政府與該校共建清華大學無錫應用技術研究院,清華大學CIMS中心與南京徐莊軟件園管委會等合作成立南京智能制造研究院,鹽城市亭湖區與清華共建江蘇鹽城環科城煙氣污染減排技術聯合研究中心……
清華與江蘇有密切合作,與江蘇省市領導高度重視科技在工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等有很大關系。以清華蘇州汽車研究院為例,當初有好幾個地方跟我們談合作,我們最終選擇了蘇州,就是有這方面考慮。
江蘇對創新創業人才扶持政策非常透明,江蘇支持科技成果轉化的力度很大,一個項目的支持基金能多達上千萬,這樣的支持力度是不多見的,對企業早期成長很重要。回顧過去幾年我們獲得的省市政府支持及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我們對研究院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北京大學南京創新研究院執行院長李春安:
與江蘇深度合作“漸入佳境”
自北大工學院南京研究院于2012年在南京揭牌,成為北大和江蘇校地共建的第一個產學研創新平臺后,北大和江蘇的深度合作可謂“漸入佳境”。
合作成效已經不斷顯現,“紙上”的科研成果成為現實的生產力。比如北京大學南京創新研究院CAE(計算機輔助工程)仿真工程研究所實驗室,來源于北大團隊的科研成果,已被應用于國產大飛機項目等重大裝備,以及航空、高鐵、汽車、手機等領域的100多家企業,承擔各類項目經費總額超過3000萬元。江蘇和北大,正在協同打造創新的“生態體系”,讓北大真正成為當地的“創新發動機”。
借助本次大院大所這個優質平臺,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及北京大學南京創新研究院將秉承“以協同創新創造產業、以協同創新聚集產業”的思路進一步加強產學研平臺的建設,積極助力提升區域經濟,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做出自己綿薄的貢獻。
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劉慶:
為江蘇產業提供關鍵共性技術支撐
省產研院著力于從科學到技術轉化的關鍵環節,專注于產業技術研發,為江蘇產業轉型升級和未來產業發展提供關鍵共性技術支撐。省產研院三年來的建設實踐使我認識到,中國、江蘇對人才、對技術需求的迫切性,所以在培育建設原有加盟專業研究所的基礎上,省產研院重點在四個方面加大改革探索力度:
首先是推動專業研究所改革。省產研院始終堅定不移地把改革作為第一動力,從市場導向、開放導向和激勵導向3個方面,推動專業研究所改革。
同時,省產研院以“項目經理制”組建研發團隊,建設專業研究所和實施重大技術項目。遴選國際一流領軍人才擔任項目經理,并賦予其組建研發團隊、使用經費的充分自主權。
省產研院還與海外人才團隊、地方(園區)共同建立了以團隊控股的運營公司管理運行專業研究所的新機制,這種“多方共建、多元投入、混合所有、團隊為主”的新模式,調動了地方出資建立研究所和團隊開展研發活動的積極性。
我們經過思考,提出打造研發產業的理念,在江蘇若干領域,引進和培育一批以技術研發與轉化,以及提供技術服務或整體技術解決方案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向工業界持續提供技術成果。
省技術產權交易市場籌建辦公室副主任賈燕琛:
連兩頭促中間 小平臺大服務
要讓科技成果由“紙”變成“錢”,技術交易是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在去年全省科技創新大會上,省委書記李強提出“建好技術產權交易服務平臺,不斷擴大鏈接服務功能,共同打造科技成果轉化生態體系”。為使科技成果更加緊密地與經濟發展的有效需求相匹配,讓“創新鏈”與“產業鏈”加速對接,省委省政府決定,圍繞聚力創新,全力打造一個“永不落幕”的技術產權交易市場。自去年8月以來,省科技廳會同南京市啟動建設省技術產權交易市場,并于今年1月22日開通試運行。
為破解技術交易瓶頸,我們提出了“連兩頭、促中間,小平臺、大服務”的建設理念。連兩頭就是發揮信息集散功能,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最新技術,精準對接供需兩端,重點解決“找不著”問題;促中間就是發揮項目對接功能,集聚優質中介服務機構和專業技術經紀人才隊伍,重點解決“談不攏”問題;小平臺、大服務就是通過交易市場帶動形成更大范圍的服務網絡和服務體系,重點解決“難落地”問題。
經過數月建設運轉,省技術產權交易市場構建了技術成果、專利信息、技術需求等若干層面數據庫和動態數據庫,目前線上平臺數據總量近19萬條,省內外8.6萬家企業、院所、高校、機構的技術信息在線對外發布,平臺點擊量超過30.3萬人次,有16521條企業需求信息與科技成果信息實現精準匹配并互相推送。
浙江大學工業技術轉化研究院院長趙榮祥:
智匯江蘇三江奔騰 “兩聚一高”百舸爭流
智匯江蘇,如三江源水奔騰萬里,如五湖四海濤濤不絕,納入揚子江。江蘇是中國的經濟、科技和教育強省,“開放包容、海納百川”的創新創業文化精彩,對產業科技和優秀人才的渴慕更是趨之若鶩。本次對接大會,真是全球的科技精華與創業人精的大薈萃。
江蘇是浙江大學科技合作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重中之重地。“十二五”以來,在江蘇省各級政府支持下,學校不斷聚集創新團隊投入,做優做強做大與江蘇的科技合作。建有蘇州工研院、常州工研院、昆山創新中心、常熟光電中心及技術轉移中心、科技園等10個區域創新機構,創新創業團隊137個,創新服務項目超過1000項,研發轉化了上百項技術含量高、市場競爭力強的高新技術,產生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江蘇的創新驅動轉型升級正處于關鍵時期,猶如百舸爭流逆水行舟。在新一輪全球性的爭奪國內外科技產業高地的大浪潮中,江蘇省委發起了“兩聚一高”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總號令。正如江蘇省委書記李強說的:“聚力創新,大勢使然;聚焦富民,民心所盼。這是我們最應干、能夠干、必須干好的事情,也是我們今后五年要打贏的主攻仗。”浙江大學工業技術轉化研究院愿和在江蘇的各個創新機構一起做好我們最應干、能夠干、必須干好的創新創業。
上海交通大學蘇北研究院院長羅哲:
嫁接院所優勢 共襄蘇北振興
上海交通大學在外地設研究院非常慎重,在淮安設立蘇北研究院之前,只批設了4所研究院。江蘇是科技活動非常重要的區域,科創潛力相當大。
上海交通大學目前在籍的蘇北籍教師有100多位,他們十分關心家鄉的發展。研究院成立運行一年多來,全面完成了研究院建設初期各項工作任務。伴隨著研究院在淮安智慧谷1萬平方米研發基地的交付使用,蘇北研究院整體建設及研發平臺實質性建設加速推進。目前已搭建了5個研發平臺:生態農業創新研發平臺、新能源汽車及智能交通大數據研發平臺、精準醫療與健康產業創新平臺、新材料創新研發平臺以及智能裝備制造研發平臺。
上海交通大學每年橫向合作科研經費近10億元,獲授權發明專利1千多項,蘇北研究院將作為橋梁,借助院所專家的力量、憑借學校強勢學科的優勢、以“創新、開放、多贏”的理念。嫁接供給、需求不對稱的通道,更好地為蘇北地區企業服務,也為服務科研成果轉化不斷嘗試摸索。
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駱清銘:
創新驅動先行省份 校地合作優勢互補
華中科技大學蘇州腦空間信息研究院以全腦精準成像技術為重點,旨在建設國際領先水平的模式動物腦連接圖譜工程化研究平臺,形成從神經示蹤、神經元類型普查、神經環路重建到腦連接圖譜繪制的研究鏈,構建哺乳動物、非人靈長類腦和人腦的空間信息數據中心;并對海量數據進行整合分析,繪制多尺度腦空間地圖;從空間信息和系統性角度闡釋腦結構和功能聯結特性,為認識腦和探究腦疾病、類腦智能提供關鍵支撐。
江蘇是創新驅動戰略的先行省份,華中科技大學非常重視與江蘇的合作,希望通過蘇州腦空間信息研究院等平臺,建立與江蘇的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創新地校合作模式,聚集創新要素,共建創新平臺,實現優勢互補,促進共同發展。
我們希望在即將召開的大院大所交流大會上,與國內外院校、企業開展廣泛交流,深入探討合作創新的機會,加快我們研究院的建設,為江蘇、蘇州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新加坡國立大學蘇州研究院副院長謝賢寧:
希望江蘇科技創新像動車一樣不斷提速
新加坡國立大學蘇州研究院依托中新園區合作的大背景,圍繞“生物制藥、先進材料、環保科技、人工智能”等江蘇核心產業方向開展研究和產業化工作。我們注重從創新源頭下功夫,通過產業導向的研究工作,源源不斷地產生創新成果,進而技術轉化、孵化創新企業。只有搭建起完善的創新生態鏈,才能保證從研發到創新創業的持續井噴。
新加坡國立大學非常重視和江蘇的合作,外派專家教授來蘇州研究院工作,希望通過新國大蘇研院這個平臺,有效連接新國大與江蘇的產業,將教授們掌握的技術、專利用活用好。我們不遠萬里來到江蘇,就是希望將國際前沿的技術成果帶進來,在江蘇這片創新熱土上扎下根去,產出有影響力的創新成果和產品。
對于即將召開的大院大所交流大會我們特別期待,希望通過與兄弟院校專家、企業精英人士交流,激發出更多創新火花,碰撞出更多合作機會。我現在正在趕赴南京的動車上,希望我們江蘇的科技創新像動車的速度一樣不斷提速,不斷升級。
西門子中國研究院院長朱驍洵:
助力江蘇“制造”蝶變“智造”
西門子中國研究院致力于開展數字化科技領域的創新,2016年9月,蘇州院正式運營,是在華設立的首個針對該領域的研發機構。
去年,研究院啟動了數控機床大數據項目,為江蘇大型制造業企業建立“數字雙胞胎”模型,重構工業生態價值鏈;互聯交通解決方案實驗室致力于開發適合中國的路側智能傳感器盒子、基于車聯網的開放平臺的創新解決方案;今年5月,西門子成為第一個獲得中國工業信息安全許可的外企,將為江蘇及中國的企業提供工業數據安全服務,有效降低工業控制系統的安全風險。
西門子蘇州院為公司帶來更多發展機會,數字化科技也將助力于蘇州制造業轉型升級。隨著產學研合作深入融入江蘇,西門子將幫助江蘇的制造業企業由“制造”變“智造”。期待今后西門子能與江蘇省全面深入數字化創新的合作,達成多方共贏,同時預祝此次大會圓滿成功。(蔣廷玉 沈崢嶸 楊頻萍 王拓 吳紅梅)
拓展知識:
- 外岡鎮空調維修(外岡空調維修電話)01-18
- 格力 外機 代碼_102-01
- 荊州燃氣灶維修(荊州燃氣灶維修上門)01-22
- 1海信42k11p怎么折開(海信42K11P:全方位展示超清畫質)
- 2電視頻道沒了怎么恢復(快速解決方法)
- 3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號碼查詢(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查詢)
- 4艾木歐防盜門沒電打不開怎么辦(艾木歐防盜門沒電無法啟動?解決方法總結)
- 5ENS指紋鎖售后熱線(ENS指紋鎖售后熱線-專業解決您的問題)
- 6打電話顯示關機是什么原因(如何解決手機無法接通問題)。
- 7v500hk1 cs5故障維修(v500hk1 cs5故障維修指南)
- 8創維液晶電視的遙控器怎么調試(創維電視遙控器調試指南)
- 9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
- 10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 - 完善24小時保
-
三菱電機空調廠家24小時人工服務(三菱空調代碼不顯示該如何解決)?
2024-09-12
-
特靈中央空調廠家24小時客服在線咨詢(特靈空調制冷劑為什么變少特靈空調制冷
2024-09-12
-
三菱電子中央空調售后服務電話號碼是多少(三菱空調加氟什么作用是什么意思
2024-09-12
-
三菱電機空調廠家售后電話24小時人工電話(三菱空調四通閥卡死怎么處理解決三
2024-09-12
-
特靈空調總部400售后維修(風冷機組不能除霜是什么故障解決風冷機組無法除霜
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