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三星冰箱售后維修(余姚三星空調(diào)售后維修電話)
前沿拓展:
閱江樓主
01:12
視頻加載中...
清末外國旅行者拍攝于中國某地的電影短片。影像由本文作者獨家提供。(01:12)
“私家電影”四個字,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學術概念,只是為了區(qū)別于通常由專業(yè)電影機構、新聞媒體拍攝的紀錄(紀實)影片,把早期由個體拍攝,或個體委托他人、委托專業(yè)機構拍攝的影片,歸入“私家電影”的范疇進行梳理與研究。換言之,私家電影,是紀錄(紀實)電影在一定時期(即允許個人擁有電影拍攝器材、愛好者個人熟練掌握電影拍攝技能)出現(xiàn)的一種特殊樣式。不同于我們熟知的專業(yè)機構與職業(yè)攝影師拍攝的電影紀錄片或新聞電影短片,私家電影是以個體的視覺角度拍攝(記錄)個人與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時刻、發(fā)生的重要事件,或旅行中所見的當時當?shù)氐娜撕褪隆⑸瞽h(huán)境、社會事物、自然景觀。
一般情況下,私家電影在拍攝前沒有明確的目的,沒有固定的腳本;拍攝過程中沒有刻意的組織與擺布,主要遵循的是“所見所攝”原則,什么新奇、怎么好看拍什么;拍攝以后基本上不用刻意剪接,且不以商業(yè)放映為目的,通常不用于公開放映或發(fā)行,主要用于自我留念或家庭成員之間、親友之間觀摩欣賞,具有私密性、非商業(yè)化的特征。
私家電影的拍攝者不外乎這么幾種人:中外旅行者、外來傳教士、業(yè)余電影攝影愛好者以及電影圈的從業(yè)人員。也有部分私家電影是委托職業(yè)人士或專業(yè)機構拍攝的。其影片拍攝不以營利為目的,主要不在于傳播,一般不會也沒有必要、沒有財力或能力復制拷貝,因而現(xiàn)存的私家電影膠片,通常是唯一的,沒有復制版(拷貝)。
由于歷經(jīng)戰(zhàn)爭、社會動蕩、家族遷移以及影片拍攝者(擁有者)故世等因素,加上私家影片大多未曾制作復本(拷貝),歷史上遺留下來的私家電影膠片并不多,能夠進入專業(yè)機構用于收藏、保存、研究的更是鳳毛麟角。2012年以來,上海廣播電視臺屬下的上海音像資料館、深圳市越眾歷史影像館等機構開始致力于發(fā)掘遺失在海外、散落在民間的早期中國珍貴歷史影片,發(fā)現(xiàn)并成功采集了一批為數(shù)不多的私家電影膠片。
1933年《富春江紀游》影片截圖
1930s《由蘭回杭》影片截圖
在現(xiàn)存的早期中國題材私家電影膠片中,中外旅行者拍攝的影片占了很大一部分,諸如《Venice of China》(中國的威尼斯,1924)、《Canton and the Pearl-River》(廣州及珠江流域,1929)、《Hangchow Bore》(杭州灣,1929)、《中華書局總經(jīng)理陸費伯鴻先生暨夫人公子赴日考察》(1930)、《富春江紀游》(1933)、《西北紀游》(1934)、《The Reconstructlon of China》(重建中的中國,1936-1937)、《Snapshpts of China:Soochow counfryside》(中國快照:蘇州鄉(xiāng)村,1930s)、《由蘭回杭》(1930s)、《海寧潮及內(nèi)河》(擬名,1930s)、《靜安寺廟會及涌泉》(擬名,1930s)、《閔行:浦濱花園及孫君游艇》(1930s)、《上海弄堂生活》(擬名,1930s)、《A Town by the Yangtze》(揚子江畔一小城,1948)、《Nanking the southern capital》(南京:南方的首都,1948)、《Hangchow,China's garden city》(杭州,中國的園林城市,1948)、《Tientsin,gateway to North China》(天津,華北的門戶,1948)、《Peking,Marco Polo's Wonder》(北京,馬可波羅的奇跡,1948)……
無論是已見的現(xiàn)存電影膠片還是散落在當年中外報刊上的文獻資料顯示,拍攝中國各地自然景觀、社會風俗風貌的影片最早、最多的還是境外來華的旅行者,這些膠片大多保存在海外的電影檔案機構或公共圖書館中。短片《Venice of China》(中國的威尼斯)以一組古運河上船攝的鏡頭拍攝于1924年的浙江湖州一個名叫三橋埠的古鎮(zhèn),這部彌漫著江南水上風情的影片可能是湖州地區(qū)最早的歷史影像,該部電影膠片現(xiàn)存英國電影協(xié)會(BFI)。
1924年《Venice of China》(中國的威尼斯)影片截圖
1929年《Canton and the Pearl-River》(廣州及珠江流域)影片截圖
《Canton and the Pearl-River》(廣州及珠江流域)初步判斷是由境外旅行者拍攝,在同一本膠片上前后另有二段《Manila》(馬尼拉)和《Hangchow Bore》(杭州灣)。從菲律賓馬尼拉到廣州,再到杭州,不正是旅行者的路徑嗎?影片中大量的篇幅用于拍攝珠江上的風景和船只,從舢板、帆船到販運豬崽的小火輪、快艇、郵輪、帶槍炮的商業(yè)貨輪以及外國軍艦,應有盡有。其中最為有趣的是廣州城內(nèi)唱粵劇的戲班伙計舉著碩大的燈籠和廣告牌行街吆喝,為“大鬧天宮”和“裙下獅威”兩齣戲做宣傳。此片視頻已為廣州市國家檔案館收藏。
《The Reconstructlon of China》(重建中的中國)影片截圖
《The Reconstructlon of China》(重建中的中國)是一位英國女性傳教士霍賽夫人(Lady Hosie,即英國作家謝福蕓)1936年至1937年第六次來華在中國旅行期間拍攝的一部紀錄影片,她的足跡遍布上海、溫州、寧波、重慶、四川、北平、山西、天津、山東、南京、蘇州等地,為這些地區(qū)留存了大量珍貴的歷史影像:上海南京路川流不息的車輛和虹橋路上的盲童聾啞學校、北平的平民女校、天津的童子軍露營、曲阜的孔廟、山西的古建筑、四川邊界的藏民、山城重慶的挑夫、溫州的教會活動、寧波的城市景觀……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她拍攝了天津一家中國人的生活,而這家人家恰好是旅美華人翁萬戈先生的家人,翁萬戈的父母、奶奶、姑姑和他的兄妹都在影片中出鏡。霍賽夫人并在離滬回國前在上海舉辦了一場朋友間的茶話會,會上放映了這部影片。謝福蕓的這部電影膠片同樣是保存在英國電影協(xié)會(BFI)。
上世紀20年代后期,隨著8毫米、16毫米便攜式家庭電影攝影機開始涌入中國市場,催生了一批本土的業(yè)余電影攝影者,諸如醫(yī)學家吳連德、教育家舒新城、行政院秘書長褚民誼等。甚至連一些嘗到甜頭的電影圈內(nèi)人士也紛紛購置拍攝設備,譬如電影明星陳云裳“新買小型活動攝影機,預備拍生活電影紀念自己”(1941年4月21日《電影日報》)。
舒新城拍攝用的電影膠片盒
舒新城《中華書局總經(jīng)理陸費伯鴻先生暨夫人公子赴日考察》影片截圖
舒新城《杭州之游》影片截圖
舒新城拍攝的電影膠片,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有16毫米8本,8毫米2本,由上海音像資料館收藏。影片《中華書局總經(jīng)理陸費伯鴻先生暨夫人公子赴日考察》,是舒新城加入中華書局后于1930年9至10月陪同書局老板陸費逵一行去日本考察出版、印刷、教育、會展業(yè)期間拍攝的一部較長的私家紀錄影片,是中日文化、產(chǎn)業(yè)交流史上不多見的珍貴影像資源,且陸費逵早已于1941年在香港去世,留下來的相片也不多,一些出版物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他的相片與其他人張冠李戴,而這部影片中卻保存著他與家人相當多的活動影像,彌足珍貴。在此前后舒新城還曾以旅行者或游客的身份拍攝了《杭州之游》(1930)、《蘇州之游》(1930)、《虹口公園》(1930)、《兆豐公園》(1930)、《北平之游》(1931)、《開封》(擬名,1931)、《淞滬抗戰(zhàn)陣亡將士追悼大會》(擬名,1932)、《宜興》(擬名,1932)、《中華書局二十周年慶祝活動》(擬名,1932)、《慶祝上海市政府十周年紀念》(擬名,1937)、《相澤十周歲》(又名佛教會花園,年份不詳)等短片。在《中華書局二十周年慶祝活動》中留下了歷史上明月歌舞團小演員們僅存的活動影片。1932年5月28日在蘇州五卅公園舉行的“淞滬抗戰(zhàn)陣亡將士追悼大會”現(xiàn)場,官方機構、新聞媒體以及電影公司均有影片拍攝,但舒新城以個人視角與手法拍攝的這部短片尤其顯得別致與珍貴。
1934年《西北紀游》影片截圖
1934年《西北紀游》影片截圖
1934年《西北紀游》影片截圖
1934年《西北紀游》影片截圖
又如拍攝于1934年春季的《西北紀游》,現(xiàn)存8本16毫米膠片,系時任全國經(jīng)濟委員會常委的宋子文從上海出發(fā)前往西北陜甘寧青四省考察時由隨行電影攝影師拍攝的紀錄影片:陜西潼關古城、豫秦交界處石碑、黃河渡口渡船、臨潼華清池、西安民樂園、大雁塔、碑林、昭陵六駿、薦福寺、西關機場、咸陽古城、渭河古渡、武功農(nóng)場、周文王陵、唐元宗貴妃楊氏墓、寶雞舊城、蘭州古城、小西湖水利工程、黃河大水車、白塔山、中山橋(又名黃河鐵橋)、塔爾寺、黃河牛皮筏子、歐亞航空公司的歐亞三號飛機……自然景觀、歷史文物、風土人情、社會風貌歷歷再現(xiàn),影片中的風物很多當下已經(jīng)消逝或變化。尤為珍稀的是留下了當年西北黨政軍人物楊虎城、邵力子、朱紹良、馮欽哉、馬麟、馬步芳、鄧寶珊、傅學文(邵力子夫人)、謝葆真(楊虎城夫人)以及著名報人程滄波、水利專家李儀祉、鐵道專家劉景山等人的珍貴歷史影像。其中,還有更多的拍攝場景和人物有待進一步辨識與考證。影片膠片現(xiàn)為上海音像資料館收藏。
1930s《靜安寺廟會及涌泉》影片截圖
影片《靜安寺廟會及涌泉》拍攝于兩次淞滬抗戰(zhàn)之間的上海,具體拍攝時間和誰人拍攝不詳。靜安寺廟會,又稱浴佛節(jié),源于前清光緒七年。自那時起每年的四月初八,四鄰鄉(xiāng)民聞訊趕來燒香拜佛,順便把自家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捎來設攤售賣,或者采買一些日常生活用具用品回鄉(xiāng)。不過1930年代影片中的廟會主角已不是四鄰鄉(xiāng)民了,而是各式衣著的不同階層之城里人和洋人。寺廟附近的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和徐家匯路(今華山路)上臨時攤棚鱗次櫛比,小農(nóng)經(jīng)濟下的手工業(yè)產(chǎn)品和舶來品競相斗艷,中外文字書寫的廣告牌和交通標志隨處可見,腳踏車、人力貨車、黃包車、摩托卡車、雙層巴士、小轎車、掛著兩塊牌照(法租界、英租界各一塊)的敞篷跑車穿行在人流中,維持交通和治安的警察也有三四種:中國籍步警、印度籍騎警和英國籍步警與騎警……好似一派國際化大都市的景象。毫無疑問,這是迄今為止我們所能看到的靜安寺廟會的惟一活動影像。對于研究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之前的上海租界經(jīng)濟生活史是一部極其重要的影像文獻。
1930s《嚴氏家族》影片截圖
結婚生子、生日祝壽、葬禮出殯、升學渡洋、碼頭送行接友,是私家電影中最為常見的場景與內(nèi)容。在上海音像資料館的館藏中有一部拍攝者后人捐贈的8毫米影片《嚴氏家族》(擬名,1930s)。拍攝者為上海海關華人職員,其結婚儀式、新娘生活、生子洗禮、休閑娛樂以及新郎先前在閩海關緝私艇上工作時的場景一一收入影片當中。
1921年9月26日《新聞報》廣告
私家電影的興起,使得一些專業(yè)電影機構和電影圈內(nèi)人士紛紛開啟代拍業(yè)務。1921年9月26日《新聞報》發(fā)布商務印書館代制活動影片廣告云:“近來風尚凡遇喜慶等事均知拍成照片以為日后紀念 今如改用本館活動影片拍照 則多年之后以影機演放此片 舉止笑貌皆活動如生 比尋常照片勝之遠矣 本館新自美國購來最新式活動撮影機價值巨萬 制片清晰與西國無異 本館並備有寬大玻璃房及通常家庭布景 如有欲制新舊戲劇活動影片者 本館均可承辦 事在創(chuàng)始格外克己 如蒙 賜顧請向上海寶山路本館照相部接洽可也”。
1934年11月5日《新聞報本埠附刊》廣告
1934年11月5日《新聞報本埠附刊》上家庭電影社廣告也稱:“提高家庭娛樂 調(diào)劑家庭生活 喜慶宴會可以增加來賓興致 代客攝制十六糎婚喪喜慶家庭電影 隨時到府放映電影 有聲無聲隨意指定 有聲電影每次洋五十元 無聲電影每次洋十五元 三日取件 收費底廉”。
1926年11月4日《電影畫報》
1926年11月4日《電影畫報》刊登的一則報道:“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除自制影片之外。更另設一組。代客攝制紀念新聞諸片。上海銀行自設立旅行部以來。成績斐然。旅客稱便。該旅行部因欲將其工作有所表現(xiàn)。乃請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代制影片。業(yè)已制就者。有赴日觀光團。杭州旅行旅美學生啟程諸片……”
1925年3月25日《新聞報》
1925年3月25日《新聞報》上有則消息稱:“現(xiàn)任蚌埠商務督辦程霖生氏。近將其所藏上古吉金并歷代名人字畫。托戈登路三星影片公司代制活動影片。以供全球考古家之賞鑒。”
1929年3月11日《小日報》
1929年3月11日《小日報》的一則消息:“中委褚民誼氏、平時講究衛(wèi)生、勤習體育、尤擅攝影、前在南京美社陳列之精美攝影多種、為一般所贊美不置者、前日下午四時、李石曾之侄公子宗侃君與中西女塾周淑萍女士、在大華飯店結婚、褚氏亦往賀、肩負一小活動攝影箱以俱、登禮臺、先為賀客攝一影、繼為新人攝一影、聞此箱系以八十五元新購者……”
1929年12月31日《飛行月刊》第16期
1929年12月31日《飛行月刊》消息:“國民軍第十路航空司令兼云南航空處處長劉沛泉,字毅夫,昨日與王素貞女士舉行中國破天荒之空中飛機結婚禮,王女士為滬江大學教育科畢業(yè),現(xiàn)任南京女子中學教員,下午一時許,中外記者及各界來賓前往虹橋飛機場參觀者,約有五六百人,電影明星殷明珠率同上海影片公司攝影師及明星影片公司英美煙公司新聞攝影部等均往攝取影片……”
1932年9月10日《影戲生活》
1932年9月10日《影戲生活》發(fā)布消息云:“面粉大王榮宗敬、這次在無錫舉行六十雙慶、正是鬧忙得異乎尋常、風頭之健、從來未有、叫人見了、垂涎三尺、京滬道上要人闊客、忙得不也樂乎、這可見得榮先生交際廣闊、令人敬仰、這次因為有了這廣盛大的壽典、不可不留下一個永久的紀念、拍照呢、未免太呆板些、所以有許多親友提議開拍電影、榮先生當然十分贊成、但是一時又想不出找誰拍呢、想來想去、給他想到了他的好友王元龍、于是特地派人到上海來邀請元龍、可巧元龍要到無錫去慶壽、趁此機會、那有不允的道理、于是帶著攝影師陳家模前去拍攝、一共拍了三千多尺、拍完了帶到上海來剪接、昨天晚上陳家模帶著剪接成功的三千尺片子、乘夜車到無錫去、料想開映起來、榮先生見了一定要萬分開心呢。”
1933年9月20日《民報》
1933年9月20日《民報》消息:“本埠國術精神研究社董事吳錦澄先生之封翁、壽終余姚故寓、定九月二十四日安厝、海上聞人如黃金榮杜月笙顧竹軒均擬親往執(zhí)紼、並有印捕二十人前往護送、藝華公司第一組主任彭飛、因系國術社主任、平時又與吳交誼甚篤、昨特本全體社員及石擔等前往表演、用資紀念、並由攝影師汪洋攜帶開麥拉、以便屆時攝取新聞片。”
1935年4月19日《小日報》又有消息稱:“明日曹幼珊先生壽辰、將由影片公司攝制紀念影片、今日曹門弟子舉行暖壽。”
1948年《青青電影》第16卷第10期
1948年5月1日《青青電影》消息:“吳性栽是赫赫有名的平劇電影兩界權威人物,也就是天蟾舞臺和文華影片公司的老板,當今海上的顏料巨商,鈔票多得熱昏,所以上月為子完姻,大事鋪張,盛況空前,地址在五層樓酒家,所到的賀客,政商以外,獨多藝壇名伶和大明星,梅蘭芳,麒麟童,李麗華,石揮等,都紛紛往賀,星光燦爛,更有名伶明星,大堂會余興,計有陳永玲,賈松齡之《喜榮歸》,龐秉俠,王鼎奎之《空城計》,蓋叫天,郭金光,閻少泉的《三岔口》,梅葆玖,陳永玲等之《大登殿》,李玉茹,魏蓮芳的《辛安驛》,石揮,李麗華,唐大郎之《鐵弓緣》,文華更設有記者席,但記者不多,並有開麥拉攝制新聞片,懿歟盛哉。”
由此可見,1930——1940年代是中國私家電影蓬勃興起的時期。可惜的是,這一時期太多的私家電影膠片佚失在歷史的長河中,能夠留存下來為今天的我們所能看到的影片大概不足百分之一,甚至不足千分之一。
周壽臣家族《大戶人家》影片截圖
周壽臣家族《大戶人家》影片截圖
余氏家族《寧波祭祖》影片截圖
非常欣喜的是,前不久,上海音像資料館又從民間渠道采集到兩部珍稀的私家電影膠片,一部是來自于香港殖民地時期第一名華人議政局議員周壽臣家族的《大戶人家》(暫名,1930s),另一部則是來自寧波余氏家族的《寧波祭祖》(暫名,1937)。前者由8本16毫米電影膠片組成,影片拍攝內(nèi)容涉及上海、安慶、青島、香港、日本、美國、太平洋島嶼等處建筑與自然景觀。后者雖然只是1本16毫米電影膠片,但信息量非常大,除了祭祖外,四明山、奉化、寧波老城等景觀歷歷在目。兩片詳細內(nèi)容目前正在緊張、有序地辨識與解讀。
1930s《廣州城西方便醫(yī)院》影片截圖
私家電影,雖然姓“私”,但真如舒新城拍攝的影片一樣,時常也會涉及家庭家族以外的事物:以個體的視角記錄身邊的人和事。譬如影片《廣州城西方便醫(yī)院》(1930s),拍攝的是一家由廣州本地士紳創(chuàng)辦的慈善醫(yī)院(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前身)。影片事無巨細地記錄了當年醫(yī)院的外貌、庭院、接診的醫(yī)護人員、疑難雜癥的病人、手術與手術室、康復治療、醫(yī)院免費供病人和家屬吃飯的飯?zhí)谩⒄诖驋叩墓び选?/p>
1938年《西北線上》(又名延安內(nèi)貌)影片截圖
1938年林蒼、徐天翔、金昆三位香港青年攝影工作者以旅行者的身份到訪紅色陜北延安,以旁觀者的視角拍攝了一部紀錄影片《西北線上》。影片展現(xiàn)了延安城鄉(xiāng)的自然風光,記錄了中共領導人毛澤東、著名作家丁玲的工作狀態(tài)和發(fā)表演說的場面,同時收錄了抗日軍政大學、魯迅藝術學院、魯迅小學的學習和生活,以及陜北人民自衛(wèi)軍操練、八路軍渡河訓練以及野戰(zhàn)演習和日常生活等場景。影片原本就是一部典型的私家電影范本,只是后來這部影片更名為《延安內(nèi)貌》在香港地區(qū)公開放映了,因而也成了私家電影和中國紀錄電影史上一個特殊的案例。
又如1949年8月18日《培正校刊》消息:“香港培正中學以校中設備及辦學成績,最近蒙中外人士關懷,稱譽有加,特于七月廿五日攝制全校員生生活影片,所有該校校景,設備及員生一日間之生活過程,均攝入鏡頭,全部活動,天然彩色……該片內(nèi)容,包括下列部門:校門景致,全體教職員,詩班合唱,檢驗體格,檢驗牙齒,上課,早禱,物理化學博物實驗室,電動機械勞作室,辦公廳,播音室,美術科之上課情形,圖書館,閱報室,課余活動,體育活動,起床,整理床褥,洗臉沐浴,午睡,用膳,廚房設備等,該片系由該校校董林子豐先生兩公子思顯思進親臨攝制者云。”
1948《A Town by the Yangtze》(揚子江畔一小城)影片截圖
翁萬戈是被電影史遺忘的電影人。2019年上海音像資料館從大洋彼岸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圖書館發(fā)現(xiàn)了一批翁萬戈先生青、中年時期拍攝的旨在弘揚中華文化藝術、促進中美文化交流的紀錄影片,其中拍攝于1948年的常熟、杭州、南京、天津、北平等地的影片,因其于回國探親期間攜妻女、母親及親友以旅行者的身份拍攝的,且其女兒與家人在影片中屢次出現(xiàn),所以也可以把這五部影片歸入私家電影的范疇進行保存與研究。
總而言之,私家電影作品,并不因其個體視角、私人題材、不太嫻熟不太專業(yè)的拍攝手段而影響其對中國電影史、尤其是中國紀錄電影史的貢獻。相反,早期私家電影由于其拍攝者獨特的個人視角、龐雜的拍攝對象(人、事件、景觀),給今天的我們留下了極其豐富的、五彩斑斕、充滿煙火氣的歷史影片,同時也是是經(jīng)濟史、生活史、民俗學、人類學、社會學,乃至城市史、區(qū)域史等等學科的重要影像文本和實證。
責任編輯:彭珊珊
校對:丁曉
拓展知識:
- 1海信42k11p怎么折開(海信42K11P:全方位展示超清畫質(zhì))
- 2電視頻道沒了怎么恢復(快速解決方法)
- 3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號碼查詢(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查詢)
- 4艾木歐防盜門沒電打不開怎么辦(艾木歐防盜門沒電無法啟動?解決方法總結)
- 5ENS指紋鎖售后熱線(ENS指紋鎖售后熱線-專業(yè)解決您的問題)
- 6打電話顯示關機是什么原因(如何解決手機無法接通問題)。
- 7v500hk1 cs5故障維修(v500hk1 cs5故障維修指南)
- 8創(chuàng)維液晶電視的遙控器怎么調(diào)試(創(chuàng)維電視遙控器調(diào)試指南)
- 9林內(nèi)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wǎng)熱線(林內(nèi)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wǎng)熱線)
- 10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 - 完善24小時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