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智能馬桶蓋維修點(珠海智能馬桶蓋維修點)
前沿拓展:
老有所依,能否觸手可及
——— 我市城市老年公寓狀況調查
大年初五,今年80歲的陳大爺就匆匆從家里回到了夕陽紅養老中心。“我所有的東西都在這里,住到其他地方反而不習慣了,而且我也不想給子女添麻煩,我走了,他們不用照顧我,可以出去玩一玩。”陳大爺告訴記者,過年到女兒家住了幾天,他還是選擇了回養老院。
老有所依、老有所養,是每一個老年人的生活理想,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也急劇增長。據資料顯示,目前我市總人口520.68萬,其中60歲以上的老人有106.69萬,占總人口的21%;65歲以上的老人59.63萬,占總人口的12%;老年人口比例高于全國、全區水平。到2016年底,全市有各類養老服務機構1320家,養老機構的床位數22352張,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24張,養老機構年服務老人約2萬名。隨著老年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養老機構能否滿足老人們的實際需求?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調查。
桂林日報記者秦紫霞 李慧敏 文/攝
住在養老院:有人怡然自得,有人度日如年
春節期間,夕陽紅養老中心一片熱鬧,許多春節沒有回家的老人在此歡聚一堂,共度新春佳節。“去年中秋節晚上,我們自己過中秋,自己做南瓜餅,可有意思了。”今年80歲的老人李瑞慶告訴記者。他退休后,沒事打打羽毛球,老伴跳跳舞,兩人健身完一起去喝油茶,身體狀況保持得不錯。后來老伴去世了,他就一個人住,生活雖然自在,但難免孤單。2012年,他身體有些不舒服,去醫院檢查發現出現腦萎縮,家人不再放心讓他一個人住,就提議送他去養老院。“我自己的退休工資有3000多元一個月,所以住了一個2人間,現在一日三餐都有人照顧。”說起養老中心的生活,李瑞慶很滿意,他告訴記者,養老中心還組織老人們做手工,鍛煉用腦動手的能力,他還定期去上老年大學,看書看報,很是愜意。今年過年,他在女兒家里住了4天就待不住了,一心想回養老院。“畢竟老了,人多的地方不想去,希望他們常來看看就行了。”李瑞慶老人說,他的兒女都很孝順,最開始每個禮拜都來看他。他覺得孩子們來回太辛苦,就“命令”他們一個月來一次。
夕陽紅養老中心的相關負責人熊小姐告訴記者,目前中心已經有700多人入住,幾乎住滿了。每逢節假日,中心都會為老人們安排各式各樣的活動,讓老人們的生活更豐富多彩。
然而,并不是每一位住在養老院的老人都像李瑞慶老人一樣自在。春節前夕,92歲的劉奶奶看著來慰問的志愿者,卻笑不起來。“我老伴走了23年,最近兒子病了,孫子都找不到人帶,我不住在這里還能去哪里?不能再給他們添負擔。”劉奶奶告訴記者,自從兩年前摔了一跤以后,她就走動困難了,只能靠人照料,每天護工推她出去轉轉曬曬太陽,就是一天最好的消遣。“我是住一天,難過一天啊。”劉奶奶說。在許多養老院里,半失能、失能的老人由于身體因素的制約,很難參與到一般的健身、娛樂活動中去。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目前選擇入住老年公寓的老人均以高齡、患病老人為主,真正身體健康、生活能夠自理的老人很少。以秀峰區康復養生公寓為例,該養老院里95%的老人為失能、半失能老人,其中50%的老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如果我們能照顧得過來,或者我母親身體好些,我是不會考慮送她去老年公寓的。”市民周女士說。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我市老年公寓收費水平從每月1500元左右至3500元左右,收費標準的高低主要取決于老人能否自理,以及老年公寓的軟、硬件設施水平。以位于清風社區內的疊彩區老年公寓為例,這里對于生活能夠自理的普通老人每月的收費(包含住宿費與伙食費)為1400元,半失能老人為1800元,全失能老人為2300元,從桂林市區范圍內來看,這是一個相對偏低的收費標準。
護理員請不來、培訓難、留不住
中午時分,康復養老中心的工作人員將熱氣騰騰的飯菜端上桌,新鮮手打的魚丸、腐竹等菜式很適合老人食用。住在這里的陳奶奶今年85歲了,1990年因患白內障,她眼睛現在近乎失明了。護理員王大姐將飯菜一口口送入她口中,陳奶奶吃得很香,但一頓飯喂完后,王大姐卻額頭冒汗了。“照顧老人是個體力活。我寧愿照顧幾個小孩子,也不愿意照顧幾個半失能的老人。”王大姐說。“我們要求護工從每天早上洗臉開始到晚上睡覺,每一個步驟都將老人照顧到底。所以,我們這里的護工是很辛苦的。”院長蔣景云告訴記者。
據了解,護理人員的短缺是我市許多民營養老機構面臨的頭疼問題。銘風源老年公寓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護工難招,只好一個人照顧一群人,喂飯、喂藥、翻身、洗澡、洗衣服、換床單,還不能磕著碰著,這樣的活多數人都不愿意干。所以,人手短缺問題一直困擾著他們。“一旦哪個護工辭職了,我們就會慌了手腳,真的很難招人。”該負責人說。
我市某大型養老中心的護工阿姨告訴記者,她負責照顧6個半失能的老人,每天除了要幫老人洗臉、喂飯外,還得推著老人出去散步,還是比較辛苦的。盡管每月工資加上獎金有3000元左右,她表示自己的幾個姐妹都不太想做了。當記者問起阿姨是否經過專門的培訓時,阿姨笑著反問,什么培訓?照顧老人還需要培訓?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由于養老院的護理員待遇較低,工作時間長,社會地位不高,養老機構很難招到長期工作人員,高素質人才更是難求,導致許多養老院聘請的部分護工并沒有受過專業訓練。業內人士指出,養老機構聘用的醫護人員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及晉升困難很大,內設醫療機構只能聘請已退休的醫生或護士,這也導致了我市“醫養結合”推進緩慢。
“我們目前采取的是護理員先上崗,再進行培訓。獲得職業資格證書的形式,真正實現持證才能上崗,我覺得還需要一段時間。”疊彩區老年公寓的崔院長告訴記者,目前該老年公寓共住有65名老人,有15名護理員,其中持證的比例為30%。“目前養老領域普遍面臨一個難題,優秀的護理員留不住。現在全國范圍內的專業護理員都是短缺的,特別是北上廣等一線城市,養老服務業更發達,市場更大。而作為勞動力輸出的大省(區),曾有人開玩笑說,廣西就像是廣東的養老護理員培訓基地,獲得職業資格證書的、有一些從業經驗的護理員往廣東省流動的幾率很高。”崔院長說,根本的原因還是薪資待遇問題,“在桂林,普通的護理員每個月的工資大概就2000多元,雖然我不清楚廣東的工資水平,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比我們要高出不少。”
養老床位有缺口 老年公寓質量參差不齊
各項研究數據顯示,21%的老年人口比例使桂林成為一個老齡化比較嚴重的城市,隨之而來的,就是養老床位尚未跟上老齡化發展步伐的沉重壓力。去年7月,民政部和國家發改委印發《民政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其中提出到2020年,每千名老年人口擁有養老床位數要達到35至40張。目前我市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為24張,這意味著在未來的3年內,桂林市的養老服務業將需要“小步快跑”,與此同時還需兼顧“質”的提升。
兩層樓的住房里,房間明亮寬敞;整棟樓都沿墻設置了扶手,方便老人出行;每間房間均為2人間,設施一應俱全;在3樓的健身室,老人的康復復健設備、洗浴室里的坐便器等等都配備有,秀峰區康復養生中心的負責人蔣院長坦言,像該養老中心這樣配置的老年公寓在我市并不多。由于政策上的支持,我市養老機構不斷興起。但由于起步晚、資源短缺等問題,我市老年公寓的質量參差不齊,養老機構的服務水平與百姓對養老服務的需求之間存在不小的差距。
一棟簡易的三層居民樓,門口鐵鏈緊鎖,樓下院子里幾張長板凳上坐著幾個曬太陽的老人。沿著扶梯上樓,每層都被分割成大小不等的房間,每個房間里住著一到兩位老人。推開一扇房門,一位老人正在吃藥,除了床、桌子、柜子和兩張小板凳外,房間里再無其他物品。81歲的黃大爺告訴記者,在這里養老,每月的床位費和伙食費加起來共1300元,會有阿姨(護工)打掃房間和喂飯,但吃藥還得他自己來。這就是我市某民辦養老院的真實場景。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一些民辦的老年公寓或養老中心,往往是由招待所或賓館改建而成的,一些消防安全設施缺乏,不利于老年人的出行與安全。2015年,桂林市消防部門曾對全市所有敬老院、養老院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檢查行動,全市各級消防部門共檢查養老機構場所209家,發現火災隱患143處,責令立即改正火災隱患90余處,下發限期整改通知書20余份。“老年人行動緩慢,要是有火情等突發意外,疏散就非常棘手。”某老年公寓的負責人也表達了對此類問題的擔心。部分具備資質的養老機構從業人士表示,一些不具備相關資質或配備簡陋的養老機構往往會影響行業形象。
我市養老服務業面臨“供給側創新”難題
2016年12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養老服務市場全面放開,“老年人的切身感受”將成為評價養老服務質量的標準。降低準入門檻、放寬外資準入、精簡行政審批環節、進一步改進政府服務、完善價格形成機制、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全覆蓋、提升農村養老服務能力和水平、推進“互聯網+”養老服務創新、建立醫養結合綠色通道、促進老年產品用品升級、發展適老金融服務……這些皆是“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的題中之意,其中“放開市場”與“提高質量”是最為重要的兩大關鍵詞。全國老齡辦副主任吳玉韶認為,“這是目前為止我們國家出臺的分量最足的一份養老文件”。
圍繞這份“重量級”文件,主流媒體與業界分析認為,養老服務業面臨著三大關鍵性的“供給側創新”,其一是逐步實現醫養結合,其二是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服務的完善,其三是填補從業人員缺口。這三點與桂林市民政局在《桂林市養生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匯報》中所強調的工作著力點十分契合。
市民政局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大力支持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是該局近年來開展的工作重點之一。2016年我市投入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資金1450萬元,建設8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90萬元。其次,建立了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通過12349桂林為老服務熱線為老人提供各種生活幫助,如家政服務、水電維修、信息咨詢、緊急救助等10大類百余項服務。三是支持連鎖服務品牌發展,發展12349為老服務、夕陽紅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桂勤機關事業單位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等服務機構,開設社區失能、半失能老人日間托養等居家養老服務,結合醫療護理康復、家政服務、信息化管理等服務內容,推進社區建立“沒有圍墻的養老院”。此外,民政機構還開展了許多社區老年志愿者互助服務、家庭病床、敬老愛老等公益活動,號召低齡老人志愿者為高齡老人服務,促進鄰里和諧,同時引進醫療衛生服務走進家庭,為困難老人服務。
《情況匯報》還提及通過資金補貼、政策扶持的方式加快發展民辦養老服務機構,加大養老護理員的培訓力度、增加待遇,堅持城鄉養老服務業共同發展,推進公辦養老機構社會化運營改革等等內容。
而桂林作為國際旅游勝地與歷史文化名城,近年來養老服務業的發展逐漸展露出一些“高端化”、“養生化”、“旅居化”的趨勢。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隨著桂林健康養老產業發展政策優勢突顯,一批社會化養生養老與旅游產業相結合的項目相繼‘搶灘’桂林,如民辦夕陽紅養老服務機構、桂林心之樂老年公寓、信和信·桂林國際智慧健康旅游產業園、秀峰區桃花江養老院等一批養生養老地產項目正在建設和擴建中,桂林養生養老產業已現雛形。”
在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的大背景下,養老產業成了很多人眼里尚未開掘的“金礦”、美味的“蛋糕”,但是如何把這塊蛋糕真正做大做好,充分滿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還需不斷摸索和實踐。“養老服務業是一個涵蓋老年人衣食住行、生活照料、用品生產、醫療服務、文化健身娛樂等多個領域,涉及面廣、產業鏈長,潛力極大的新興產業。”廣西師范大學法學院的李教授指出,“民政部門需要緊緊圍繞老年群體多層次、多樣化的服務需求,降低準入門檻,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推動公辦養老機構改革,提升居家社區和農村養老服務水平,推進養老服務業制度、標準、設施、人才隊伍建設,繁榮養老市場,提升服務質量,讓廣大老年人享受優質的養老服務。”他認為,放開市場、提升質量,無疑也是桂林市養老服務行業今后改革的重點。
拓展知識:
- 1海信42k11p怎么折開(海信42K11P:全方位展示超清畫質)
- 2電視頻道沒了怎么恢復(快速解決方法)
- 3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號碼查詢(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查詢)
- 4艾木歐防盜門沒電打不開怎么辦(艾木歐防盜門沒電無法啟動?解決方法總結)
- 5ENS指紋鎖售后熱線(ENS指紋鎖售后熱線-專業解決您的問題)
- 6打電話顯示關機是什么原因(如何解決手機無法接通問題)。
- 7v500hk1 cs5故障維修(v500hk1 cs5故障維修指南)
- 8創維液晶電視的遙控器怎么調試(創維電視遙控器調試指南)
- 9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
- 10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 - 完善24小時保
-
美的中央空調24小時服務熱線電話(為什么美的空調制熱就關機美的空調制熱為何
2024-09-12
-
開利空調全國服務熱線(中央開利空調內機制冷噪音如何有效降噪)
2024-09-12
-
天津斯麥格SMEG冰箱售后故障報修中心(冰箱冷藏傳感器)
2024-09-12
-
開利空調24小時熱線(開利空調常見故障及維修方法你知道如何自行解決嗎?)
2024-09-12
-
三菱中央空調廠家售后電話24小時人工電話(三菱空調開不到是怎么回事排除故障
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