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新飛燃氣灶售后維修(菏澤燃氣灶維修點)
前沿拓展:
老兵劉躍進的“新鄉--夢想升起的地方”,把我們162師高炮團的新老戰門的思緒全部帶回了那個火紅的當兵歲月,新鄉,你就是我們162師高炮團全部戰友的第二故鄉,想起你,早已是淚眼婆娑......

新鄉是我當年從軍當兵的地方,這里是實現夢想的開始,當兵是我小時候的夢想。
9月,有機會兩次重走故地,行游軍營,再睹尊容,觸景生情,感慨萬千。
圖為新鄉市牧野公園的早晨。位于東干道(現新飛大道)與平原路交叉口東北角,遠處高樓林立的地方過去是一片田野。

新鄉市北依太行,南瀕黃河,緊臨省會鄭州與之隔河相望,地處中原腹地,豫北重要中心城市。 我一生的工作時間分階段地點的話,在新鄉當兵的時間可排在第二位。新鄉曾被戰友們喻為第二故鄉。晨曦出東方。圖為南干道東即現在所稱金穗大道東。

站在新飛大道(東干道)與友誼路(新建)旁的大樓內從房間窗口向北眺望,那棟大樓北鄰金穗大道東(南干道東),西南側為新鄉客運東站。

往東,太陽升起的方向,遠處矗立的住宅樓是工礦棚戶區改造項目,是我新鄉之行的工作地。朝北的大門前過去是通往洪門、延津的新延公路己經改道,現移名一一友誼路正在修建。當兵外出訓練時曾多次在這條路上走過。

繁華似錦,一派節日的氣氛,顯示社會發展欣欣向榮,太平盛世;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安居樂業! 許多戰友復轉后工作定居在這座城市,獻了青春獻終身。

橫貫東西的衛河從牧野公園中穿行。衛河是海河水系支流,因春秋戰國時衛地得名,有發源于山西太行山脈一說。

衛河是新鄉人的母親河、英雄河、美麗神奇的河。衛河即古清水,隋煬帝時稱為御河,明朝叫衛河。

衛河曾繁榮了新鄉的商業、人文,留下了無數曲折動人的民間傳說。

衛河流經市區,河堤兩岸植樹種草,美化環境;高樓林立,俯首相迎。成為新鄉市又一美麗鳳景線。

和平大道縱貫南北,衛河水從和平橋下向東緩緩流淌,最終匯入海河、大海。

過和平橋北走不遠,就是原平原省委舊址。圖為院內的大禮堂,如同大院空空焉。

新鄉,曾經也是省會。1949年5月5日新鄉市和平解放,是華北全境最后解放的一個地方。1949年8月建立的平原省省會在此,剛剛誕生的省直機關從山東菏澤遷來。

1952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決定撒銷平原省建制,12月1日平原省從此消失在新中國的行政區劃中。

新鄉市人民公園東門,緊鄰和平大道。公園始建于1958年,是新鄉市最大的一所綜合性大型園林。

這是公園東門外南側的小廣場,和平大道與南干道(金穗大道)交叉路口西北角。

圖為與公園東門相對的新鄉市體育中心,1996年建成,占地183畝。前面是縱貫南北的和平大道。

公園外林蔭道上的中州大鼓,自明朝萬歷年間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是新鄉縣(趙堤)獨特的傳統民間藝術文化形式,曾參加中國沈陽第二屆國際民間舞蹈節并獲表演優秀獎和精神文明獎。

公園內小橋流水,綠樹成蔭,河湖相通。圖為賒月橋拱橋,穿過湖心亭向南跨過彎彎曲曲便橋直達柳蔭環抱蒼翠郁郁的土山。

園內水系環顧,河湖相通, 石橋相連,四面通達。

人工湖島上曲徑通幽;荷花湖面碧波蕩漾,游艇輕舟蕩波穿引。

退了休或休閑的人們在荷湖畔樹蔭下學跳新疆舞,溫馨浪漫。

游樂園內的摩天輪最大最高,最高點60米,俯瞰市區,無限風光,盡收眼底。

亭子不知道是否當年所建,戰友們常在亭前拍照留念。

當年星期天常來公園游玩,這是與戰友在人民公園內亭子前合影。

人民公園西門位于勞動中街,健康路東段。這是公園的正門。

出人民公園北門是人民中路,新鄉名吃老城紅燜羊肉在路對面。

穿過人民中路,沿關帝路向北走不遠即新鄉市關帝廟,位于紅旗區大東街西段路北,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間(1341年一1368年),明、清多次重修。民國初期將關羽與岳飛合祀,關帝廟又名"關岳祠"。新鄉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關帝廟坐北朝南,廟內現存建筑有舞樓、拜殿、正殿3座,計13間,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舞樓面闊3間,10.8米,進深7米。重檐歇山頂,頂覆蓋灰色小布瓦和藍色琉璃瓦。拜殿面闊5間15米,進深6.6米,懸山卷棚頂,上覆灰色筒、板瓦。正殿面闊5間15米,進深7.5米,單檐歇山頂,上覆綠色琉璃瓦。

新鄉市關帝廟大部分木構件仍保持元代建筑風格,3座主建筑基本上保留了原貌,是新鄉市現存最古老的一組古代建筑群。它是研究中國豫北元、明寺廟建筑及新鄉地方建筑發展的重要實證。 材料。歷次修復過程中搜集到的大量珍貴史料,對研究新鄉歷史文化、社會經濟、民俗風情提供了珍貴資料。

新鄉市老城民俗文化博物館,東鄰關帝廟。這里還是古玩字畫市場,還有免費的午餐。

東關街上的關帝廟歷史文化街。

東岳廟在新鄉市東關。五代后唐清泰二年(935年)建。宋、金、元、明歷代重修?,F存建筑角大殿、拜殿及門樓等,皆清代所建。

廟內以大殿建筑最為壯麗,面闊正面的明間闌額正中,懸掛"東岳齊天"的金字牌匾一方,字跡蒼勁有力。牌匾兩側及次梢間的闌額上,塑有色彩妍麗的二龍戲珠與大量的鳥獸、牡丹等花卉圖案。

平原路上的新鄉市百貨大樓,各種商品齊全,較有檔次。相距不遠有座影院,第一次看老電影《紅樓夢》。

平原商場是個老店,位于平原路與解放大道東南角。35年前常常去逛悠。與百貨大樓比更是個平民百姓商場。

平原商場對面是平原公園,始建于1981年,地處繁華鬧市,是一個鬧中取靜的古典園林。

公園里一景:長城假山。這也是一個歷史性主題公園,為孟姜女哭長城的典故。面積不大,獨具匠心,距新鄉火車站很近。

位于平原路西段的新鄉火車站,建于1905年,南北大動脈京廣鐵路線上的一等甲站。戰友們曾在此上下車,歡笑迎接,握手淚別。

在新鄉火車站西邊過鐵路有條人民西路,南北縱貫。

人民西路上有座炮校一一新鄉人習慣這樣稱呼,并設有公交站點。

衛兵值守,依然認真負責、威嚴神圣。

1979年戰后曾在這里參加軍參謀集訓隊學習三個半月,也為以后的地方工作奠定了基礎。

老兵一一值得驕傲和光榮的稱呼。男兒當兵終生不悔!我是老兵!

機聲隆隆,游曳空中。抬頭望天,勝似雄鷹。平時巡航,戰時俯沖。敵人敢犯,打它狗熊!

出火車站東走平原路,再南拐解放大道,這條路當年沒有少走。

這是黃河大道,現在也是條省道,過去這是過黃河連接鄭州至北京的必經之路,算是107國道的爺爺輩了。

黃河大道西南東北向,與引黃工程一一人民勝利渠相依相向。

人民勝利渠是在黃河下游修建的大型引黃灌區,1951年春興建,1953年8月完成,南起黃河北至衛河,總干渠全長52.7公里。

在這條路上、這條渠畔,曾留下了戰友們無數的足跡和震天的歌聲、口號,早操,出行,訓練,散步??

與營房相鄰的村落位于黃河大道西側,城郊公交在此設站,通往市區途經南橋、解放路、平原路直達火車站。"部隊"二字格外親切!

這座橋梁重修過,通往營區,只是不見當年戰友影。北邊不遠還有座這樣的橋。

1979年春,戰友們曾站在橋上留念。

通往營區的大路,遠處的部隊大門依稀可見。

營房大門外當年是連隊的菜地,現在是訓練場。

訓練場南側、營房大門東當年連隊自種自收的菜地,如今辟為果園,葡萄、石榴??

營房東仍是一片莊稼地。棉花長勢喜人,枝壯葉茂,豐收在望。

營房西北角當年是衛生隊的地方,現在是圍起來的家屬院,與東側另一老家屬院相望。

營房西圍墻外,小道上,小渠旁,墻內那熟悉的紅瓦房,當年連隊的豬圈,曾經打豬草,下到糞池底掏豬糞,打掃豬舍。院內還有個飴糖廠,燒禍爐、粉碎紅薯干,熬糖稀,在哪里出了不少力流了不少汗。這是高考的第一年??

營房南側院墻沒有太大變化,依稀可見以前的車庫、大禮堂。當年站在車庫頂上訓練,手持望遠鏡或用雙目指揮鏡:"報告!目標捕住。"

夢回軍營不僅是一首歌。今天將夢想成真。

大門已經不同以往。門衛值班室小戰士給我登記:事由一一"老兵回鄉"。

當年戰友老鄉在門口的傳達室前合影。

耳熟的軍號響過后,在下崗(己交班)小戰士帶領下,來到營區。機關大樓今非昔比。留個影吧,激動的忘記了敬個軍禮!

過去這是個單獨的小院子,住著司政后。南北相通,北迎大門,南連廣場。

在當年大禮堂前的廣場留影,身后是司政后機關大院。

禮堂前的廣場,列隊操練,集合看電影——1978年夏發生地震,在廣場西側的藍球場搭起帳篷。

這是禮堂,聽報告看電影。電影隊住在樓上。據說,現在成了危樓。

這才是當年禮堂的模樣。上圖的禮堂的前面一定是重新裝修過的。

35年前站在禮堂樓頂上手握鋼槍,為了誰?為了那心中的理想!背后是一營營房,也是連隊的方向,遠處是新鄉市區。

這是新鄉南三環,向北穿過京廣鐵路。在左側加油站的位置方向是當年的牛羊倉庫一一我們的新兵訓練營。

就在這個40年前作為新兵營訓練基地的牛羊倉庫院內,三個月新兵生活,實現了從老百姓向軍人的跨界,我也獲得最高獎勵一一營嘉獎。

朱召村現擴大成為小區,己辟為新鄉農貿綜合批發大市場。當年的牛羊倉庫就在該村前面鐵路南側。

新鄉解放軍三七一醫院。那一年八一節連隊會餐,集體食物中毒,輕的住衛生隊,重的半夜先后被送進這所醫院。

輸了三天水,消除了癥狀出院。記得這是平生第一次住院。

建設東路有原新鄉師范學院現名河南師范大學。前身為1950年10月,平原省人民政府建立的"平原大學"。這里也是軍嫂盛出的地方。

1951年3月,定名為"平原師范學院"。1953年8月,平原師范學院與設在開封的河南大學合并成立河南師范學院,設一院、二院兩個分院。

一院在開封辦學,由原河南大學的文科與平原師范學院的文科合并而成;二院在新鄉辦學,由原河南大學的理科與平原師范學院的理科合并而成。調整后,二院成了單純的理科師范學院。

1956年,河南師范學院(新鄉二院)升格為新鄉師范學院。1985年6月,新鄉師范學院更名為河南師范大學。

學院規模擴大,衛河、牧野大道(北)從中穿過,把學院分為東西兩個校區。

學院體育場的早晨。正是開學季,天色不是很好,晨練的人不多。

物理(北樓)學院。高中時的同桌考入該院,畢業、留校至博導,后攜全家高就上海。當兵時、復員后曾多次拜訪。

七七級入校的大學生把感恩母校刻在石頭上;七七年入伍的老兵們把青春年華寫在了軍旗國旗!

河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牧野之戰紀念墻。三千多年前,在新鄉(衛輝)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發生過一場改朝換代扭轉乾坤的著名戰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戰爭。

戰爭終止了殷商王朝六百年的統治, 為西周王朝的確立和禮樂文明的興盛開辟了道路,并對后世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牧野"這個地名也因此而威震中原。新鄉人也以"牧野人"自稱。

駐扎河南新鄉的54軍,1985年改編成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4集團軍,代號為71521部隊,屬濟南軍區,屬三大重裝集團軍之一,為戰略預備隊、應急反應部隊。

54集團軍前身為四野45軍和44軍,有鐵軍之稱,下屬127師前身為葉挺獨立團,是共產黨起家部隊。

隨著軍改向縱深挺進,集團軍部分單位撤降并改移防,有的被拆解重組,有的換了軍種,甚至有的被直接撤掉,連同昔日的番號也被寫入解放軍的史冊。圖為建設東路。

建設東路與東干道(牧野大道)交叉口,紅墻的方向有多少老兵夢牽魂繞。
再見,新鄉54集團軍!
再見,陪我們成長的54軍!無論今日還是明時,老兵的脈絡中永遠澎湃著對您的忠誠!
請接受老兵向那個不朽的番號致敬,向您致最后一個軍禮!

夕陽紅。南干道即金穗大道向西,右前方是人民公園(東門)。

夜晚的公園人稀寂靜,霓虹燈光映照湖面。

舞曲聲聲,舞姿翩翩。這是戰士們的初衷!

公園外綠蔭帶空地上休閑的人在學舞。

公園西門北不遠,便是胖東來·大胖超市,位于勞動中街與人民中路的東南角,頗有品位,商品陳列整齊,玲瑯滿目,各種水果應有盡有。

胖東來·大胖超市的蔬菜品種豐富多樣,都很精致,物美價貴。

紅紅燈籠高高掛,百姓生活紅似火。盡管是夜晚,仍然游人如織,可購物,可就餐。

新鄉市體育中心外廣場之夜。

新鄉國際飯店位于金穗大道中部即南干道東,1978年開業,是家四星級涉外酒店,前身為新鄉市友誼賓館,曾多次成功接待過黨和國家重要領導人。

月是今夜明,天涯共此時。千里共嬋娟,連結戰友情。2017年中秋與國慶同賀,十五月亮十七圓。在花開月圓、普天同樂的佳節之際,把曾經奉獻青春的故地的新貌一部分展現給戰友們,企望能夠帶去美好的回憶、生活的信念??

歲月靜好緣于有人負重。謹以此篇獻給原54軍暨高炮團指揮連全體指戰員戰友們!祝福戰友們不論現在何方,身體安康!生活愉快!闔家幸福!祝愿新鄉越來越美好!新鄉人民不忘老兵、老兵不忘新鄉!
拓展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