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高港區有洗衣機維修點(泰州市高港區有洗衣機維修點嘛)
前沿拓展: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這意味著,“垃圾分類”將被納入法治框架。
早在2000年6月,北京、上海、南京等8個城市就被確定為垃圾分類收集試點。歷經十余年的政策推廣和試點,垃圾分類已經從鮮為人知到家喻戶曉,垃圾分類邁向產業化已成共識,江蘇更是垃圾分類收集的先行者。2017年9月,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就發布了《江蘇省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
垃圾分類新技術帶來更便捷生活
垃圾分類產業化的前提是技術成熟,新技術是解決垃圾分類難題的法寶。在江蘇,3D打印、生物分解、智能分揀等新技術已被常規運用于垃圾分類處理,并初步形成規模化、產業化。
新技術幫助垃圾“變廢為寶”,最直觀的案例就是——垃圾分類回收棚可以用廢舊建筑材料,通過3D打印快速成型。“相較于磚砌、鋼結構等傳統的建筑工藝,3D打印的垃圾回收棚成型更快,且便于短期內標準化‘復制’,現場拼裝只需要幾小時。”記者從南京江北新區研創園獲悉,本月底園區將上線一批3D打印成型的垃圾回收棚。負責該項目的南京嘉翼增材技術研究院院長李進介紹,這種建筑方式是先通過計算機設計三維立體建筑圖紙,再通過BIM管理系統,輸送到工廠數字控制的3D建筑打印機里,現場打印配筋裝配,整個過程不超過一周。
這種新材料回收棚美觀且實用,強度和耐久性比原先的混凝土材料都有顯著提高,比起磚瓦等結構還更便于植入“智能心”。據悉,這種3D打印垃圾回收棚易于嫁接傳感器,會在用戶靠近時快速感應,啟動智能分類功能。一旦用戶告訴它,即將丟入的是什么垃圾,回收箱就會自動分析,開啟相對應的箱口。
廚余垃圾一直是垃圾分類處理的難題,南京標優美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則研發出一款“吃垃圾機”,無論是怎樣的廚余垃圾都可以“一口”搞定。“吃垃圾機”全稱為環保生物廚余機,其看起來像一個縮小版的自動洗衣機,高度有半米左右,里面的構造為不銹鋼材質,容器中有螺旋槳攪拌葉。在機器中加入消化劑以及一些水預熱之后,直接將菜葉、蛋殼等廚余垃圾倒入廚余機中,過24小時后打開,廚余垃圾已消失不見,空氣中也聞不到任何異味,機器內剩余物即可直接作為有機肥使用。
“倒入的廚余消化劑為生物酶制劑及輔料,能通過生物催化反應,將菜葉、蛋殼、果皮等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水蒸氣和二氧化碳。”公司項目負責人說,這款機器已廣泛運用于家庭、學校食堂,目前二代產品也即將推出。
分類教程、積分超市,“江蘇經驗”多措并舉
可兌換各種實物禮品的垃圾分類積分超市、嚴格的監督措施、走進學生課堂的垃圾分類教材……近年來,江蘇各地為推進垃圾分類,也使出“渾身解數”。
南京市棲霞區曾是典型的城郊接合部、化工集中區,城中村密布、環境臟亂差,城市管理備受詬病。“棲霞是全省最早實行垃圾分類市場化的地區,也是城市管理網格化的發源地。”據介紹,棲霞區垃圾分類結合當地實際建立了“四分閉環”系統,形成了“戶分類、村收集、街運輸、站處理”的體系,全面實現了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農戶對可爛垃圾和其它垃圾進行分類后,村保潔員每天上下午分兩次上門收集和分揀,再由街道的垃圾收集壓縮車到集中點收集,分類運輸后進行分類處理。
在棲霞區,垃圾分類不僅發生在居民身邊,也走進了孩子們的課堂。在棲霞區南灣營小學,校方專門騰出三間教室,投資近100萬元,建成了集環保警示區、課堂教學區、觀摩研討區和館外作品展示區為一體的“自然之聲環保館”,使垃圾分類項目成為各學科教師共同參與的全校性項目。該校還研發編制了面對不同年級的垃圾分類校園體系化建設校本課程的教材《自然之聲》,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自主科學地進行探究,掌握分類方法,提升分類能力。
在蘇州,當地首創“顏色區分法”和“監控追源法”,以垃圾袋的顏色區分投放部門,以處理點的監控追溯投放人員,使垃圾監管手段更加智慧化。同時線上建立區域垃圾分類的工作群,進行智慧分類推廣,實時同步垃圾分類工作動態情況,建立問題反饋機制,借助新媒體實時報送處置。
在宿遷,小區內設置再生資源生態體驗館,市民把可回收物打包并貼上二維碼后,投入設置在小區的再生資源回收柜,回收員在回收時,會通過掃碼方式,將數據上傳到后端云服務器,服務器按照“再生資源價格明細”,自動折算成積分同步到宿遷市民賬戶,宿遷市民積分到一定數量就可兌換不同種類的生活用品。
鏈條產業化、處理科技化是大方向
“要把垃圾分類作為一個產業鏈來抓。”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政協委員陳曉紅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曾建議,在制度設計、政策引領方面給予必要的資金投入。在夯實體系建設的同時,以教育為突破口,加大宣傳力度,引導和支持市場力量、社會組織等參與垃圾分類減量,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
在江蘇,垃圾分類產業化已推行多年,目前也在大力全速推進中。據專業人士介紹,垃圾分類后,需要新增濕垃圾處理設施。由于生活垃圾總產生量的增加和一般工業垃圾的處理需求較大,垃圾分類后,垃圾焚燒廠的處理需求不會有明顯下降;這兩項需求會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江蘇的垃圾分類產業處于全國領先水平,但還未全面“鋪開”。據權威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底,江蘇蘇南蘇中地區垃圾處理已形成以焚燒為主、蘇北地區從填埋向焚燒快速發展的格局。
在徐州沛縣安莊村,垃圾分類則帶動了肥料產業和村民致富。安莊村將垃圾分類打造成農業發展的動力源,現村里每年處理可堆肥垃圾達80噸,直接生產肥料40噸,可以滿足700畝土地的種植需求。沛縣還按照不低于當地居民人口千分之一的比例,優先錄用當地低保戶和困難戶,如今3000余名專職保潔員正式上崗,為困難群眾增加一份收入。
省住建廳城管局副局長夏明也表示,“我省南京高淳區、徐州沛縣、泰州高港區位列國家首批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縣名單,在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全鏈條處置和減量化、資源化利用方面,已探索出新路子。”
據江蘇省住建廳2018年底的統計數據顯示,江蘇全省已有7000多個小區、1.2萬個單位推進實施居民垃圾分類工作;25萬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新設在道路、公園綠地等公共區域;共有80多個鄉鎮全域實施垃圾分類試點,推進速度和建設質量居于全國前列。
有業內人士指出,在垃圾的產生、分類收集、運輸處理過程中,涉及的不只是生產廠商、消費者、環衛部門,還需要包括物流等多個市場主體的參與,共同將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打造成統一的產業鏈,朝著源頭分類的精細化、運輸的合理化及處理的科技化方向,不斷推進市場化和產業化突圍。(張 宣 王夢然)
拓展知識:
- 小天鵝洗衣機故障代碼2(該如何解決)?04-25
- 福州冰箱加氟(需要加氟的情況有哪些?)10-26
-
GRAD空調售后電話(如何獲取GRAD空調售后服務的聯系電話?)
2024-08-27
-
HSTARS空調移機(如何正確進行HSTARS空調移機操作?)
2024-08-27
-
電暖扇通電后沒反應是什么故障(電暖扇通電無反應故障的診斷與解決步驟)
2024-08-27
-
KDAC空調廠家拆洗(如何正確拆洗KDAC空調廠家生產的空調設備?)
2024-08-27
-
積微空調廠家拆機電話(如何獲取積微空調廠家的拆機服務電話號碼?)
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