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智能馬桶維修(奧斯曼智能馬桶無法沖水)
前沿拓展: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薩沙上周跑去北京采訪新軍博,軍糧系列暫時中斷。從一群大爺大媽中好不容易拍了一些照片,本周繼續開始軍糧。今天說到的是南斯拉夫C型軍糧 PK 我軍同時代(80年代)的軍糧。你沒看錯,真的是南斯拉夫軍糧。
這個軍糧是薩沙從一個克羅地亞小伙那里淘來的。這廝明確告訴我,生產時間超過30年,絕對不能吃。如果要吃,一切后果自負。靠,以為薩沙是嚇大的嗎!沉思熟慮之后,薩沙終于決定。。。。。。。。還是不吃。。。
在1920年之前根本沒有南斯拉夫這個國家,也沒有這個概念。南斯拉夫地處的巴爾干半島,這是歐亞列強必爭之地。歐洲列強想殺入亞洲,必須首先控制巴爾干半島。同樣道理,亞洲列強想要殺入歐洲,也必須占領巴爾干半島。千年來,巴爾干半島戰爭絕對是歐洲第一的。僅僅近代100年內,發生在這里的大戰就有:1828~1829年和1877~1878年兩次俄土戰爭1912~1913年和1913年兩次巴爾干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
歷史上,巴爾干地區基本都在混戰和民族仇殺中。這里的民族眾多,除了猶太人以外,沒有1個民族是好惹的。為什么?好惹的民族早就成白骨了。近代,巴爾干處于奧斯曼帝國控制下。彪悍的土耳其人用他們的彎刀和古蘭經(實話實說啊),征服了巴爾干。從此,巴爾干地區又多了1個民族,穆斯林。土耳其人很快衰敗。歐洲大陸領土最大的強國奧匈帝國,打垮土耳其人,控制了巴爾干地區。只是無論土耳其時期還是奧匈帝國時期,巴爾干人始終都在反抗。山區地區到處都是被政府成為土匪的游擊隊員,他們很多人從少年一直反抗到老年.一戰二戰期間也是如此,到處都是游擊隊。希特勒人對南斯拉夫人的反抗,非常憤怒,曾下令:如果有1個德國人被殺死,就要處決100個塞爾維亞人作為報復。要知道,在其他國家哪怕是蘇聯,最多是1:50。大家都知道一戰爆發的導火索,就是薩拉熱窩的槍聲。
一戰奧匈帝國戰敗解體,對巴爾干失去了控制,到了1918年南斯拉夫的雛形,也就是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聯盟成立。1929年,南斯拉夫王國正式成立,隨后黑山、馬其頓、波黑等國相繼加入,大體就是后來的南斯拉夫。這是一個貌合神離,內部問題極為嚴重的聯盟,國內不時發生暴動甚至內戰,國王都被暗殺。二戰爆發以后,這個國家迅速垮臺,被軸心國吞并。除了德國人鎮壓以外,種族仇殺也在繼續。二戰期間,克羅地亞人建立的烏斯塔沙組織,屠殺了10萬塞爾維亞人。意大利記者庫爾齊奧·馬拉帕特有一次去拜訪烏斯塔沙組織的領袖,在后者的桌子上看到一籃子東西。他一開始以為這是牡蠣,后來發現這里面原來是四十磅塞爾維亞人的眼球!!!烏斯塔沙組織的兇殘程度,讓背后的主子德國人都深感恐懼和反感。不過,塞爾維亞人的切特尼克組織,也同樣對克羅地亞人進行屠殺。
好在,這個國家還有鐵托。鐵托領導的南斯拉夫共產黨組建游擊隊,同德國人戰斗了4年,最終等到了戰爭的勝利。有意思的是,鐵托從國家考慮出發,沒有成為蘇聯的附庸國,南蘇由此決裂。鐵托時期,南斯拉夫大體平靜。身為克羅地亞人的鐵托以高超的政治手段和務實的民族政策,保證了各民族相對平穩的發展。自然,民族矛盾仍然存在,只是隱藏到地下。也許大家不知道,鐵托的生活是很奢侈的,不亞于歐洲的君王。但鐵托對國家貢獻很大。鐵托出生于克羅地亞的扎戈爾耶,這個地方的人是著名的享樂派。鐵托在南斯拉夫全國有一百五十多處行宮禁苑,包括貝爾格萊德外的德迪涅王宮建筑群。他身邊的人回憶說,甚至在戰時,凡是鐵托的東西——他的馬、他的馬具、他的武器、他的裁縫——就都得是最好的。他總是事事極其精心地保持他的尊嚴,同時小氣地守護著屬于他的每一件小東西。鐵托有一個專列:這列火車上有90多所豪華套房,鐵托自己的套房不僅包括鋪著波斯地毯和絲綢床罩的臥室,帶梳妝臺、大理石浴缸和鍍金水龍頭的浴室,還包括了一個兼作書房的辦公室,以及一個配有大型收音機、水晶吊燈和名貴油畫的會客室,所有奢華設施一應俱全,被稱為“輪子上的豪華賓館”。不過,鐵托只是按照當時的制度合法享受人生,并沒有為自己的親屬斂財。鐵托去世后,他的妻子和2個兒子都過著普通人的生活。鐵托夫人去世之前,因為窮困,房間里沒有暖氣,抽水馬桶也在漏水。
在鐵托時期,華約和北約為了爭取南斯拉夫,都對其進行經濟援助。同時,鐵托也奉行相對開放自由的政策,他明白鎮壓和武力不能對付巴爾干的這些民族。自50年代政治和經濟改革以來,南斯拉夫普通人民生活上明顯的自由化,西方的文學電影都被允許傳播到南斯拉夫,每年有超過600萬游客進入南斯拉夫。直到1976年,全國有36%的人民擁有自己的汽車,每1.8個家庭擁有一臺電視,每2.1個家庭擁有一部冰箱,所有7歲到15歲的兒童都可以免費受到8年義務教育。以上這些,比同時代的西歐相差很遠,卻是中國人不敢想象的(70年代家里有個自行車就很牛逼了)。隨著1980年鐵托去世,加上國內經濟長期停滯,社會矛盾和民族矛盾也激烈起來。尤其流傳幾百年的所謂大塞爾維亞主義,又重新囂張起來,試圖建立塞爾維亞人為尊的國家。代表人自然就是米洛舍維奇。最終,南斯拉夫解體,再次陷入混戰和民族仇殺。
南斯拉夫是美女的集中營,各民族都不乏美女。民族成分復雜,這里女孩長相區別很大,單單頭發顏色就有無數種。有意思的是,除了穆斯林以外,這里的女孩大部分比較熱情開放。大家還記得南斯拉夫戰爭電影《橋》嗎?里面有一個場景,老虎的副手摩爾金(用飛刀的好手,當地抵抗部隊領袖)和那個叫做伊琳娜女孩(1個被捕游擊隊員的姐姐),在晚上出去幽會偷情。很多中國觀眾覺得不可思議,因為2人才認識一天,這不是露水情人嗎?在南斯拉夫來說,這算不了什么,男男女女都崇尚自由和熱情。南共和我黨也不一樣,前者從來不管這種事情,也不存在什么作風問題一說。
南斯拉夫軍隊自然是大名鼎鼎的人民軍。在二戰中,人民軍幾次被德軍重創,差點全軍覆沒,甚至鐵托自己也差點被打死,卻總是能夠堅持戰斗。這支軍隊驍勇善戰,裝備不錯。南斯拉夫人民軍始終保持20萬的規模,畢竟國家也不是很大,裝備不少。在南斯拉夫解體之前,裝甲部隊就很嚇人,有:550輛T72坦克和仿造品,還有2000輛T55等老式坦克,另外還有1600輛步兵戰車和裝甲運兵車。大家想想看,這個數字多么嚇人。后來這些裝備,基本都用在內戰中,用于各民族的互相殘殺。人民軍有一個比較有趣的情況,就是有很多自產的武器裝備,包括坦克、步兵戰車、大炮、輕武器甚至飛機。自然,人民軍也有自己的軍糧。
好了,我們看看這個從克羅地亞寄過來的軍糧,有30歲了。包裝是1個紙盒子,準確的說是馬糞紙。。。
軍糧包括3個罐頭,1個飲料、1個能量棒、2個糖果,還是挺豐富的。
我們先看看沙丁魚罐頭。沙丁魚罐頭現在不常見了,二戰倒是很多。沙丁魚是一種肉質鮮美、熱量很高的小魚,一般生活在歐洲的近海。沙丁魚很容易捕撈,繁殖能力特別強(一次產卵就有10萬個),是古代歐洲的糧倉。
乖乖,30年前的魚肉,誰敢吃一塊看看。
沙丁魚在歐洲不屬于什么中高檔魚肉,一般作為罐頭,尤其是軍用罐頭。近代用沙丁魚做罐頭的不多,主要魚肉的熱量還是遠遠低于豬牛羊。熱量不夠,就不適合做軍糧。
午餐肉罐頭,有150克肉歐洲現代軍糧里面,很少采用午餐肉。午餐肉除了高熱量以外,基本沒有其他營養。長期吃這玩意,會導致身體逐步虛弱,準確的說是虛胖。
看起來還湊合,應該挺好吃,但薩沙還是不敢下口啊。
這個罐頭更是牛了,外面的紙都掉了。薩沙推測,這應該是一種包裝很爛的紙,摩幾下就壞了。到底這是什么呢?謎底揭開。
哇塞,是一種飯罐頭。可以辨別里面有牛肉、米飯,還有酸豆角吧。這個罐頭不小,裝得又多,即便是南斯拉夫大漢也夠吃了。
以上就是三個罐頭,是一天三餐的分量。正常來說,每餐都會發給餅干,配合罐頭吃就足夠了。我們接著往下看。
葡萄糖片,里面混油蘋果汁和維他命。這就是一種維他命糖,補充人體需要的部分維他命。
糖果就是這樣,看起來和藥也差不多。薩沙咬牙吃了幾口,真難吃。至少里面有維他命,可以補充人體最低程度的需要。捏著鼻子吃吧。
這是能量棒,盒子上叫做水果方塊。它是1990年生產的,已經27歲了。包裝都變了,我們打開看看。
看起來是黑米做的能量棒,里面應該混合了大量糖分和其他東東。這玩意的熱量是很高的,來補充軍糧罐頭的熱量不足吧。
這也是大一包,大家猜猜這是什么東西。
黑黝黝的,是不是牛肉干?薩沙告訴你們,全錯。這竟然是:茶葉,還是糖茶呢。南斯拉夫人也有喝茶的習慣,這就是一天的飲料了。
以上就是1990年南斯拉夫人民軍的口糧。就八九十年代來說,還算是不錯的。以罐頭為主,又有能量棒,又有飲料,還有糖果。不過,也不算什么好軍糧,歐洲二三流水平吧。
再來看看我軍的吧。同一時代,也就是80年代,我軍的軍糧仍然是壓縮餅干加罐頭。篇幅所限,薩沙就不全寫了,只寫761餅干、豬肉罐頭、午餐肉罐頭和菠蘿罐頭。
著名的761壓縮干糧,大家都應該聽說過。761壓縮餅干是我軍在1976年研制的,也是第一代野戰食品的主食。這種壓縮干糧是以精制小麥粉、精制植物油、白砂糖、全脂奶粉、口服葡萄糖、精鹽等為主要原料,經滾軋、烘烤、粉碎并成型壓塊,口味有蔥油、芝麻、椰香等幾種。
在成品包裝上參考了單兵每天的熱量需要,即每餐需5兩,以兩塊壓縮干糧為一小包,用羊皮紙包裝加食用膠水粘接而成,凈重250克,為一餐份量。每2小包用一層聚乙烯薄膜熱封包裝,每20個包裝10公斤置于一個綠色馬口鐵桶內,并充入氮氣密封貯藏。每兩個鐵桶再放入一個瓦楞紙箱封裝,以便于運輸。
761壓縮餅干有它的功勞,體積小,容易攜帶,熱量高。幾塊餅干就是一頓飯。只要有幾塊餅干,最低程度不會餓肚子。但是,761干糧只有熱量,沒有人體需要的其他任何東西。長期吃這種干糧,會造成人體營養嚴重失調。老山前線的我軍戰士,經常患有各種慢性疾病,就是因為這種干糧。同時,口感差,要多喝水,又很硬難嚼,總之戰士們沒有幾個喜歡761的。
這篇我們就不講太多罐頭了,放在另一講去說。這是我軍當年主力罐頭,豬肉罐頭。有意思的是,普通老百姓同解放軍戰士,對于豬肉罐頭的評價完全不同。薩沙作為普通老百姓吃了豬肉罐頭,覺得雖然肥了一些,但就著餅干吃好香啊,絕對是好東西。
前輩沈老師告訴薩沙,戰士并不喜歡豬肉罐頭。為什么?太肥膩了。大家看到了嗎?滿滿一罐子油。這種東西,老百姓偶爾吃一次,肥膩一點也就算了。如果天天當飯吃,誰也受不了。設計罐頭時,單純想到這玩意熱量高加好吃,其他沒有考慮太多。說實在的,就70年代,普通老百姓也不容易吃到什么肉的,軍工部門還是挺照顧戰士的。只是,考慮不周全啊!
大家看看,這肥肉絕對占一半以上。沈老師說,解放軍戰士厭惡豬肉罐頭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玩意不能不加熱吃。如果不加熱,冷冷的大肥肉加上一罐子豬油,誰能咽下去?越南那種情況下,到處都是冷槍冷炮狙擊手,根本就不能生火加熱,除非你不想活了。罐頭只能冷著吃。
相比來說,大部分戰士更喜歡午餐肉罐頭。薩沙不怕暴露年齡,在薩沙童年時候已經改革開放蠻久了,仍然難以吃上這種午餐肉罐頭。薩沙記得午餐肉一般是用來待客的,自己家很少吃,主要是罐頭比較貴。上面也說了,午餐肉沒什么營養,只是熱量高。相比豬肉罐頭來說,午餐肉罐頭卻是不錯的。
午餐肉罐頭的特點是混合了面粉,并不肥膩,比較符合中國人的口味。這種東西即便天天吃,也不會像大肥肉一樣連吃三頓就要吐。當年戰士大部分農村出身,很多人連糧食都吃不飽,更別說肉了。另外,午餐肉可以冷食也可以熱食,這都不是問題。中越戰爭中,我軍戰士對午餐肉是很喜愛的。
當然,當年的罐頭有很多種,篇幅所限,薩沙就舉著幾個例子了。相比肉罐頭,戰士最喜愛的還是水果罐頭,尤其是這種糖水菠蘿。
普通人,即便是平時很少吃甜食的人,當了兵也是愿意吃這些的。甜食不但可以開胃,還有舒緩神經的作用。關鍵是,甜食很難吃膩,尤其是這種很有咬頭的菠蘿。
以上就是80年代的南斯拉夫口糧和解放軍口糧了。這期更像一個回顧。就當年來說,顯然南斯拉夫口糧更豐富一些,花樣也多。我軍口糧太簡單,不過還是非常實在的。至于誰好誰不好,大家自己判斷吧。
另外,大家多頂一頂薩沙。薩沙為了大家的眼球,也是拼了,連TM 30年前的軍糧都吃了。誰敢比我慘啊!
薩沙目前已經做過的軍糧:
拓展知識:
- 海爾滾筒洗衣機怎么加水(詳細操作步驟)。09-07
-
沃克斯頓空調保養電話(如何獲取沃克斯頓空調保養服務的聯系電話?)
2024-08-27
-
朗吉空調售后服務(朗吉空調售后服務:如何確保您的空調系統得到最佳維護和
2024-08-27
-
AKL空調清洗服務電話(如何獲取AKL空調清洗服務的聯系電話?)
2024-08-27
-
全國首部!上海對中小學校外實踐教育立法,將建“場所資源庫”
2024-08-27
-
GRAD空調售后電話(如何獲取GRAD空調售后服務的聯系電話?)
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