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難辨!《清明上河圖密碼》里白馬送行等八大場景都是虛擬拍攝
新京報訊(記者劉瑋)“漫天飄雪中的枯樹林立”“落日余暉下的策馬獨行”……古裝家庭探案劇《清明上河圖密碼》正在優酷播出。阿里大文娛數字化制作業務負責人許佳表示,借助LED定制屏、數控燈光、虛實校準等軟硬件能力,虛擬拍攝在劇中數字化再現多個真實場景。《清明上河圖密碼》中共有樹下雪景、地下雅園、白馬送行等八大場景應用虛拍技術完成,節省了劇組等待光線變化和轉場時間。“在使用虛擬拍攝的場次中,拍攝效率提升近40%,人力成本節省60%。”

該劇的虛擬拍攝場景之一。
在第三集中,少年溫悅坐在樹下饑腸轆轆,遠處漫天飄雪、枯木林立,一片蕭瑟凄涼景象。第五集片尾,溫悅和趙不尤漫步湖邊,落日余暉染紅天際。有觀眾在彈幕區留言,“雪這么大,小演員真拼啊。”“太美了,求取景地!”實際上,這些都是在數字影棚內拍攝的,現場只有一座高10米,弧長52米的巨型LED屏幕和一些屏前置景。
“大場景戲由于選景難、花費大、代價高等因素,對很多導演都是個挑戰,而虛擬拍攝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工夫影業總經理,劇集聯合出品人、總監制陶昆介紹,有一場戲需要呈現近景樹葉繁茂、遠景層巒疊翠的感覺,但當時正值冬天,實景地效果很不理想,虛拍團隊經過評估后選擇數字資產庫里的相似場景,搭建出了所需場景。
LED屏是虛擬拍攝的關鍵。“常見虛拍屏幕最突出的弊端是‘亮不上去也暗不下來’。”許佳說,人眼看著特別好的畫面,攝像機捕捉下來不僅亮度失真,還會出現摩爾紋等情況。為此,阿里大文娛與產業伙伴聯手開發出專門給攝影機“看”的屏幕,“LED屏分辨率達1.5億像素,不僅亮度遠超普通屏幕3倍,更解決了虛擬拍攝不能拍動作戲等難題。”
許佳介紹,“虛實校準”是虛擬拍攝難而耗時的一環,校準是否精準決定著最終效果能否“騙過”觀眾。“一個場景通常拍攝15個鏡頭,業界通用技術校準每個鏡頭要2小時,光校準這些鏡頭就要30個小時。”而最終根據算法能在20分鐘完成校準,效率提升近百倍。
編輯 佟娜
校對 陳荻雁
上一篇:TOSHIBA烤箱服務號碼
下一篇:沒有了
- 海爾通用變頻電機故障(如何自行檢修)09-19
- 商用燃氣灶怎么維修(常見故障及解決方法)10-09
- 神舟十四號乘組兩名航天員已成功出艙09-02
- 小天鵝洗衣機電機短路(如何自行修復)08-31
-
真假難辨!《清明上河圖密碼》里白馬送行等八大場景都是虛擬拍攝
2024-12-18
-
TOSHIBA烤箱售后服務號碼
2024-12-18
-
世界上第一臺空調誕生于哪一年(歷史揭秘)
2024-12-18
-
佑瑪地暖售后維修
2024-12-18
-
清華寶太陽能維修電話
202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