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星報》:性別、文化和年齡可能會影響對表情符號的解讀
來源:環球時報
馬來西亞《星報》3月9日文章,原題:性別、文化和年齡可能會影響我們如何解讀表情符號表情符號已成為數字世界的通用語言,能夠快速有效地傳達情感和想法。不過《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期刊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表明,人們對表情符號的理解可能會因性別、年齡和文化的不同而產生很大差異。
資料圖(IC Photo)
這項研究以性別、年齡和文化為背景,分析了523 名表情符號使用者的行為,其中243 人來自中國,270人來自英國,還有10人來自其他國家, 51%為女性,49%男性,年齡在18歲至84歲之間。參與調查者被要求評估24個表情符號所對應的情緒,這些表情符號包含6種不同的情緒狀態:快樂、厭惡、恐懼、悲傷、驚訝和憤怒。
該研究所使用的表情符號來自4個網絡平臺:蘋果、安卓、微信和 Windows,每個表情符號都會在調查過程中出現多次,參與者需要對表情符號出現時所傳達的情感進行解讀。結果顯示,參與者的年齡、性別和文化會對他們如何解讀表情符號帶來重大影響。研究人員指出:“參與者年齡越大,對表情符號的解釋就越不符合表情符號本身所對應的情緒。”事實證明,年輕人能更好地準確識別表情符號中的情緒寓意。
就性別而言,女性往往比男性更能準確地將快樂、恐懼、悲傷和憤怒等情緒與表情符號相匹配。而面對表達“驚訝”和“厭惡”的表情符號時,女性和男性的識別能力不相上下。作者寫道:“識別驚訝需要對面部的上半部分(眼睛)和下半部分(鼻子和嘴巴)同時進行審視。女性更傾向于看眼睛,而男性更傾向于看嘴巴,以致兩性在識別驚訝表情時具有同樣高的準確度。”
在跨文化對話中,這一研究對表情符號的使用也具有重要意義。研究結果顯示,總體而言,中國參與者正確識別表情符號的比例低于英國參與者。然而,研究人員指出,在中國,人們可能會以不同的理解方式使用表情符號。例如,雖然表情符號“笑臉”對大多數互聯網用戶來說象征著快樂與善意,但在中國,該表情符號通常用來表達偏負面的情緒,比如諷刺。“與西方人相比,東方人傾向于用表情符號來指代完全相反的情緒。”
研究人員還強調了需要在這一領域進行進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在我們的研究中,沒有要求參與者提供性別、年齡和文化之外的人口統計信息。在未來的研究中,應該考慮衡量參與者更詳細的個人信息,包括可能與面部情緒識別能力相關的個體差異等,這將會更有趣。”(劉長煌譯)
- 提高生活質量的句子(改善生活質量的關鍵)02-15
- 日立故障代碼157-0(如何解決)05-03
- 空調電費(如何降低空調使用的電費成本)。07-25
- 容聲冰箱制冷不停機(該怎么辦?)12-01
-
AIWEIKE空調官方電話(如何獲取AIWEIKE空調官方客服電話以解決常見問題和故障?
2024-08-25
-
西屋康達空調廠家24小時服務熱線(如何聯系西屋康達空調廠家的24小時服務熱線
2024-08-25
-
e3故障風壓開關(解決e3故障風壓開關問題:詳細步驟與技巧)
2024-08-25
-
ISOVEL空調售后維修(如何有效地進行ISOVEL空調的售后維修服務?)
2024-08-25
-
BRIGHT空調服務網點(如何找到并利用BRIGHT空調服務網點進行維修和保養?)
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