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專訪《拯救嫌疑人》導演張末、主演張小斐:多了一個視角,“更有味道”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邵群玉】由張末執導,張小斐、李鴻其領銜主演,惠英紅、王子異特邀主演的懸疑電影《拯救嫌疑人》本月初上映。影片講述張小斐飾演的金牌律師陳智琪在女兒恩恩被綁架后,被迫為死刑犯做無罪辯護,在搜尋線索的過程中逐漸發現真相的故事。近日,《拯救嫌疑人》導演張末和領銜主演張小斐接受《環球時報》專訪,分享這部電影的幕后故事。在張小斐看來,《拯救嫌疑人》不僅是一部懸疑電影,也深入探討了母愛和人性的話題。導演張末表示,她的初衷是創作一部懸疑片,并在此基礎上讓觀眾共情,“能被觀眾理解、接受,甚至影射到自己,我創作電影的目的就達到了。”
環球時報:創作《拯救嫌疑人》的契機和難點是什么?
張末:我是懸疑片愛好者,又是個特別愿意挑戰不同題材的導演;我也是一位母親,孩子跟電影中的恩恩差不多大,這給了我勇氣和底氣。當然,影片中不只有母愛,還有父愛、友情等。我的初衷是希望創作一部懸疑片,并在此基礎上讓觀眾有情感的共情及共鳴。執導每部電影的難點都是因為這個題材以前沒創作過,理論上來講我就是個門外漢,要把自己歸零再去學習。
環球時報:陳智琪是一位怎樣的女性,她的情緒經歷了哪些起伏?
張小斐:陳智琪是一位非常有力量、有魅力的女性。片中她展現了自己智慧、果敢、冷靜、專業的一面,拯救女兒的同時不忘努力尋找真相。她有三個階段的情緒起伏很大:開始是陳智琪得知女兒被綁架時瀕臨崩潰,但又不得不為了救女兒盡快冷靜下來投入到工作中;第二是庭審那場戲,她手里并沒有實質性證據,可她必須為丹溫脫罪,才能救出女兒,那場戲她有種放手一搏的孤勇;最后她發現了綁架恩恩的幕后指使者,那時她已經知道全部真相,想拼盡全力阻止林淑娥。
《拯救嫌疑人》海報
環球時報:影片涉及許多社會問題,拍攝時如何把握尺度?
張末:尺度就是我們平時看到、聽到、感受到的。為什么要給梁昕苑這個角色加上所謂被網暴的戲份,因為我們經常能夠看到或聽到誰被網暴、被污蔑,誰又有花邊新聞但不屬實……互聯網普及的今天,大家對這方面都有了解。電影中我們沒有真正展現被害人和嫌疑人的關系,因為它是以旁觀者的視角呈現的。所謂尺度是不能把主線之外的情節放太大,主線就是我們通過陳智琪的視角去看待整個案件,從她在梁昕苑遇害后收集到的信息去分析。
環球時報:《拯救嫌疑人》翻拍自韓國電影《七天》,改編過程中有哪些變與不變?
張末:沒變的就是母親可以為了女兒不顧一切,兩個母親的對決以及情感的張力。變的是對人性主題的升華。原版中母親成功為女兒復仇,但我們想表達的是生活中有時壞人不會得到百分之百的應有懲罰,或者好人也不會復仇成功大快人心。事情一旦做到極端,物極必反。以暴制暴,就會牽扯周圍的人造成二度傷害,所以《拯救嫌疑人》中有很多對于人性多面的討論。影片最后,林淑娥跟恩恩的溫情互動,我覺得是更高級的處理方式,觀眾肯定會聯想到她在懷念自己的女兒,這種感覺更有味道,而且把最后的故事說圓了。不只是從陳智琪的角度看待這個事件,也有了林淑娥的視角。
此外,我們做了一些本土化處理,影片故事雖然發生在海外,但華人圈子很大,因此片中各種各樣的口音都有。中國傳統節日是華人引以為驕傲的節日,也是文化的宣傳和輸出。為什么這個故事選擇在中秋節前后發生?因為月餅是團圓的象征。我們在劇情中埋了伏筆,林淑娥跟陳智琪分享月餅時說“祝你們合家團圓”,其實就表示她沒有傷害陳智琪孩子的意思,她也有跟自己女兒“團圓”的心。把文化和節日結合放在劇情里,一箭雙雕埋了伏筆,而且這個伏筆最后也兌現了。
環球時報:你飾演過李煥英、林雙、陳智琪等不同身份的角色,在你看來她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如何看待“斐媽”這一稱呼?
張小斐:她們的相同之處就是媽媽的身份。除此之外,她們的性格、所處的時代還有境遇完全不同,是不一樣的女人,能夠飾演這三位類型完全不同,又各具獨特魅力的女性角色,是我最大的收獲。“斐媽”是因為觀眾喜愛我的角色而叫出來的,我覺得作為演員,大家因為喜歡我飾演的角色去調整對我的稱呼,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 日立故障代碼157-0(如何解決)05-03
- 空調電費(如何降低空調使用的電費成本)。07-25
- 容聲冰箱制冷不停機(該怎么辦?)12-01
- 提高生活質量的句子(改善生活質量的關鍵)02-15
-
AIWEIKE空調官方電話(如何獲取AIWEIKE空調官方客服電話以解決常見問題和故障?
2024-08-25
-
西屋康達空調廠家24小時服務熱線(如何聯系西屋康達空調廠家的24小時服務熱線
2024-08-25
-
e3故障風壓開關(解決e3故障風壓開關問題:詳細步驟與技巧)
2024-08-25
-
ISOVEL空調售后維修(如何有效地進行ISOVEL空調的售后維修服務?)
2024-08-25
-
BRIGHT空調服務網點(如何找到并利用BRIGHT空調服務網點進行維修和保養?)
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