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開始鋪墊6G 大范圍衛星通信能否實現?
5G商用還在擴展,6G已在布局。“今年11月ITU(國際電信聯盟)將在迪拜開一個世界無線電大會,開啟新一輪6G頻率研究,很多產業和政府背后的工作已經在往前推進。”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第三屆大會上,GSMA(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大中華區公共政策總經理關舟表示。
按每10年啟動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計算,6G時代將會在2030年左右開啟,業界目前認為6G將比5G快10倍以上。產業界已開始為6G做鋪墊,今年6月,ITU完成《IMT面向2030及未來發展的框架和總體目標建議書》,提出6G 6大業務場景,其中eMBB(增強型移動寬帶)、uRLLC(海量機器通信)、mMTC(超可靠低延遲通信)為5G的“增強版”,新場景則包括AI與通信融合、感知與通信融合、泛在連接。
中興通信副總裁王欣暉會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6G在增強5G業務場景的基礎上新增場景,這說明當年定的5G應用場景是正確的。5G和5G-A(又稱5.5G,進階版5G)無疑還需要把應用場景做得更好、更扎實,但即便5G現在遇到難題,也不意味著6G就不推進了,行業會繼續尋找新的應用。
華為、蘋果近期推出有衛星通信功能的手機,衛星通信成為備受關注的新賣點,而手機直連衛星正是6G時代可能實現的場景。此外,6G能否應用傳輸速度更快的太赫茲、芯片能否滿足6G傳輸的要求,也是圍繞6G應用的關鍵問題。
從5G到6G
業界期待5G帶來萬物互聯的愿景還沒完全實現,殺手級應用尚未出現。數據顯示,多家運營商對5G的資本投入開始下滑。其中,中國移動2023年在5G網絡方面的計劃投資額為830億元,同比減少130億元,中國電信今年寬帶網投資同比下降,中國聯通此前則透露,5G資本開支高峰集中在2020-2022年。
5G商用是否遇到難以逾越的問題?在此情況下,探討6G發展是否太早?關舟向記者表示,5G商用確實還存在難題,包括5G布網成本高、運營商現金投入壓力大,產業難題在于收入與持續的投入不成比例。不過,5G這是通信行業首次特別深入行業應用,5G行業應用不只是移動產業本身的問題,5G需要面對通信與產業間的壁壘,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關舟認為,5G剛過初步發展期,還有很大商業化潛力,并非推進6G就要放下5G。
“從全局看,4年前中國發5G牌照,4年時間建了300多萬5G基站,這種爆發式增長的速度不太可能持續,投資額自然會出現下滑,并不是因為行業變差或者沒有錢了。” 王欣暉向記者表示,5G和5G-A的部署和應用實際上給6G打下堅實基礎,如果5G-A失敗了,將影響全球對6G的信心。
王欣暉認為,從2G發展到6G,更快速度和更低延遲需要先進技術和工藝,成本更貴,新技術需要提供新體驗才能促使消費者買單。每一代新技術都有自己的使命,只有前一代技術做好了,才能更好展望新技術。
業界布局6G技術的同時持謹慎態度,以5G-A技術為過渡成為一種選擇。今年9月,華為宣布完成5G-A全部功能測試用例。2023MWC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CFO孟晚舟表示,5.5G是5G網絡演進的必然之路。
而在此前華為2022年年度報告發布會上,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則表示:“按照移動通信的規律,6G應該在2030年以后到來,如果消費者和行業需求沒有很大提升,也許6G就不來了,也許我們長期生活在5.5G年代,但我們還是希望6G到來。”
實現泛在連接
“2G時代社交媒體和網站開始興起,3G是智能手機的時代,推動社交媒體和網絡發展并催生移動支付和在線視頻,4G速度更快、延遲更低,催生直播等產業,5G是萬物互聯時代,但萬物互聯還沒有完全實現,所以我很期待5G和6G帶動更多產業發展。”澳門產業技術研究院理事長、澳門微電子協會創會理事長余成斌表示。
圍繞6G的未來,能否使用傳輸速率更快的頻譜是焦點之一。5G曾被寄希望采用毫米波,但目前基本還是使用1G-4G均采用的厘米波,業內認為,6G不僅可能采用毫米波,還可能探索傳輸速率更高的太赫茲。華南理工大學電子與信息學院院長薛泉表示,從厘米波到毫米波、太赫茲,傳輸速率增長,毫米波是十幾Gbps,太赫茲可以達幾十Gbps,但太赫茲面臨傳輸損耗、低穿墻能力的挑戰,要實現太赫茲需要大功率發射及低噪聲、高靈敏度接收的能力。
6G“泛在連接”的特性意味著通信擺脫空間限制,使信號覆蓋沙漠、深海、高山等盲區。6G時代,除地面基站外,衛星也可能載有基站,實現空、天、地全球無縫覆蓋。薛泉表示,目前蜂窩覆蓋的范圍,在地球表面不到20%,很多海洋、深林、沙漠區域沒有基站,相比之下,衛星可實現全球覆蓋的高效模式。不過,目前的衛星通信更多是“雪中送炭”的作用,用戶普遍使用這種高速連接并不現實,未來還有賴衛星大規模天線陣、多波束等技術實現。
“用戶需要手機直連衛星,追求的是隨時隨地有保障的連接,但我認為基本不會用于高速率上網或打游戲的場景,成本高是一個原因,手機直連衛星的不會像4G、5G普及時走得那么快。” vivo 通信研究院院長秦飛表示。王欣暉也認為,低空衛星的盈利模式還不清楚,這個技術有用,但問題是用戶愿意花多少錢、運營者能賺多少錢,目前還沒人能回答。
從5G邁向6G,實現泛在連接,余成斌還認為,集成電路是關鍵。余成斌表示,集成電路最重要的核心是射頻芯片和基帶芯片,65納米芯片已經可以實現太赫茲頻段,但要以低成本真正商用、量產仍有距離。此外,要實現空、天、地、海一體化,基帶將需要整合很多協議。原生AI、機器學習要融合進6G,對存儲、算力的要求也很高,在摩爾定律放緩、高制程芯片成本高企的情況下如何驅動新技術應用,也是關鍵。
- 容聲冰箱制冷不停機(該怎么辦?)12-01
- 日立故障代碼157-0(如何解決)05-03
- 提高生活質量的句子(改善生活質量的關鍵)02-15
- 空調電費(如何降低空調使用的電費成本)。07-25
-
AIWEIKE空調官方電話(如何獲取AIWEIKE空調官方客服電話以解決常見問題和故障?
2024-08-25
-
西屋康達空調廠家24小時服務熱線(如何聯系西屋康達空調廠家的24小時服務熱線
2024-08-25
-
e3故障風壓開關(解決e3故障風壓開關問題:詳細步驟與技巧)
2024-08-25
-
ISOVEL空調售后維修(如何有效地進行ISOVEL空調的售后維修服務?)
2024-08-25
-
BRIGHT空調服務網點(如何找到并利用BRIGHT空調服務網點進行維修和保養?)
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