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中央空調故障顯示u(東芝中央空調故障顯示H02)
前沿拓展:
銅是空調最主要的材料之一
而銅礦產地三天兩頭就鬧停產,導致現在銅價節節高升,這讓空調廠商動起了歪腦筋。
你現在去問客服冷凝管和節流器等核心參數,客服直接就說:你是不是看了拆機文章呀,那個是騙你的,APF值高才是YYDS!
真的是這樣嗎?
什么樣的空調才是好空調?
近年來很火的新風空調值得買嘛?
大家好,我是小R,今天我們聊聊空調選購這件事。
本文框架,可以安照目錄跳轉哦
選購之前市場現狀
先說說國內市場現狀
(注意是家用分體式空調,非中央空調,其次只分析國內市場)
目前是兩超一強的狀態,美的和格力瓜分走了一半以上的份額,三弟海爾也不容小噓。
在經過2020年空調新國標的洗牌之后,美的系超過格力成為行業新老大,特別是線上表現搶眼。
美的這邊靠著功能豐富的內機(防直吹,無風感,煥新風)和不錯的性價比逐漸站穩老大的地位,旗下還有著互聯網品牌華菱,高端品牌Colmo,和空調鼻祖開利加上東芝混血的開利空調,其中華菱神機頻出,在線上份額都能夠來到前五了。
掌握核心科技的格力現在變成了老二,董大媽沒有在空調類目啟用子品牌,都叫格力,大媽家的凌達壓縮機和研發實力屬實還是一流的。
老三激情兄弟海爾和三菱電機關系不錯,互聯網品牌統帥也有些中低端良心產品,高端品牌卡薩帝需要擦亮眼睛,他們家還有一個沒有人知道的阿里專供小超人。
二線品牌有奧克斯TCL海信長虹小米系等,奧克斯大家都知道啦,已經被董小姐體面過了,在我心里已經是二線倒數的位置了,小米系的話有米家和云米,多半是海信TCL長虹代工的,有少量良心機型,至于給小米代工的那些就不多說了,有個別機型還行,但總體不推薦。
日系的話在中國市場其實十分小眾,特別是家用分體式空調領域(中央空調倒是不錯),日本空調起步早更內卷,所以日系空調有很多用料超猛的產品,不過有些產品定價過高,看起來就不想賣的樣子,在國內主要是經濟發達地區銷量大。
預算場景
在選空調之前最好確定:有多少錢,在哪里使用,想達到什么效果?
首先你要通過你使用空調的時間和空間來確定購買空調的大小和形態
時間層面:就是你想夏天制冷還是冬天制熱,還是全都要?
空間層面:則是你要根據臥室還是客廳,房屋層高有多高,是否西曬/頂曬,有無大面積落地窗,房屋密閉性好不好等綜合因素來選擇你要多大的空調的,不過多數人都是按照地面面積來選的,懶是第一生產力。
但原則是買大不買小。
現在我們正式打開網頁輸入空調選擇品牌
我們先看看董大媽家的核心科技,排名第一的是云錦Ⅱ,點進去,在一堆花里胡哨的名字中,
找到KFR開頭的一串代碼,這是空調產品的國標名字。
格力云錦Ⅱ KFR-35GW/NhAd1BAj
國標必知
分為國標型號和國標能耗
別看一是一串英文和數字,其實就是中文拼音首字母啦
K代表Kōng空調
F代表Fēn分體式
R代表Rè熱泵
如果多了一個字母d則代表diàn電輔熱(多數不標)
35代表3500W的制冷量(也就是咱們常說的1.5匹)
G代表Guà掛機(柜機則是L表示Luò落地式) W表示Wài外機
藏在中間的數字1表示的是這是一款新一級能耗的空調
那什么是國標能耗呢?
Annual Performance Factor
其實就是全年能源消耗效率英文縮寫APF
這個數值越高代表空調效率越高越節能。是一個總分。
以制冷量小于4500W即2P以下機型為例,舊能效變頻一級對應的是新能效二級,定頻空調全屬于新五級(這也是現在不建議選購定頻空調的原因之一),可以看出新國標對于空調能效的要求變高了,定頻空調逐漸退出市場。目前所有在售的空調都必須是:
新國標GB21455—2019。
但日系韓系空調有例外,有的是沒針對新國標優化,直接從舊一級改到了新二級,而有的進口機改都不改還是直接用舊國標,松下掛機怡爵VE系列就是典中典,以一匹機型為例,是舊一級能效5.84,大風扇,大銅管,大壓縮機,冷媒管夠,這拿到國內至少得是兩匹空調吧!當然2萬左右的起售價更是無敵手,可能松下就沒打算在國內賣吧。
APF值是一個總分
而且廠商有優化的余地
舊款已經買不到了血虧,新款我覺得在價格合適的時候毛細管也不是那么萬惡不赦
華菱已經下市的柜機KFR-72LW/N8HB1所謂的升級款KFR-72LW/N8HB1A
名字多了一個A,APF值從4.39升級到4.42了,
但是把電子膨脹閥換成了二代毛細管,冷媒R32從1420克減少到1100克。
減配能效還提升,廠商是有什么魔法嗎?
不,是APF值的算法導致
用毛細管雖然性能下降了,但是國標對毛細管的要求沒有電子膨脹閥那么高,所以能效相對提高了
這也提醒我們可以關注APF值,但這個值并不是越高越好。
提到空調大家的第一反應可能是吹冷氣,但其實空調在國標里面的名字叫做空氣調節器,是要對空氣的各個維度進行調節(溫度,濕度,氧氣含量,PM2.5)的設備。不僅僅是夏天制冷冬天制熱,還要調節空氣質量。接下來我將以,內外,兩個部分來說說空調對空氣是如何實現調節的。
空調內機在形態上內機主要有掛機,圓柱柜機,方柜機三種,有極少數是立式設計,可懸掛可落地,比如COLMO空間站系列和大金懸角式空調。
他們在性價比噪音制熱等方面的大致優劣如圖
對于空調來說
最重要的是風
空調是通過吹風來調節溫度的,空調能實現什么樣的風量風向風感很重要
先看
風量
這和內機灌流風扇的直徑長度,電機性能有關,也就是循環風量,風量越大制熱和制冷就越快,在選購時除了循環風量要大之外,還要看是否具備大出風口和大導風板,有這兩樣你的大風才能送的更廣送的更遠。
不過不要盲目追求大風量,沒做好優化,也有可能導致噪音壓不住
風向
首先你需要關心的能不能上下左右掃風。
有些低端機型不能左右掃風會導致送風不均勻直吹人,也就多加兩個步進電機的事,有些廠商就是要扣這個錢。
當然這只是最低需求
高端機型不止可以上下左右掃風,還能根據人的位置定向送風
三菱電機 ZHJ系列 新2級能效 1.5匹
還有上下左右四個出風口四面送風
云米(VIOMI)1.5匹變頻冷暖 Space X AI全域風
柜機還有上面出冷風下面出熱風的設計,制熱效果超好 。
格力(GREE)3匹 京致 冷暖分送 衡溫空間 自清潔
如果你有更高需求,盯著一個關鍵概念找:
康達氣流
主要是大金在推
這個概念名字的來由是康達效應(即邊界吸附效應)
眾所周知冷空氣重,熱空氣輕
利用這一特性和康達效應結合,在吹冷風的時候把冷氣上揚,冷氣靠自身重力緩緩落下,在吹熱風的時候把熱氣下壓,熱氣因為更輕就會慢慢再上升,就不會出現熱頭不熱腳的情況了。
大金多數中高端空調都支持康達氣流。
大金 E-MAX 7系列 新二級 白色 1.5匹 康達氣流
國產空調為實現康達氣流,做法是讓導風板能夠大角度開合旋轉,格力的云軒,美的的炫耀,海爾的京馨機械師是代表 。
有康達氣流的空調不僅能實現熱風下行,冷風上行
更能均勻的讓冷氣鋪滿房間,讓我們對風,感知沒有那么明顯
風感
老說吹空調,但其實真正舒適的空調是讓人感受不到風的存在,沒有風感,對我們其實挺重要。
防直吹
是最基礎的避免風感的功能,主要是通過改變導風板角度實現,不想花太多錢又想享受風不吹人,可以關注一下你的意向空調有沒有這功能。
而美的中高端則是通過內外導風板的微孔實現了所謂的
無風感
目前有兩代
第一代代表機型是美的纖白
是1906個微孔,風速風量都降低了
第二代代表機型美的風語者系列
是7928個微孔(內層1345個外殼6583個)
柜機無風感是舒適星(2655個微孔,效果類似掛機第一代無風感)
一搜無風感專利,基本滿眼的美的
無風感美的家產品最多,專利也最多,但是需要知道無風感空調因為微孔降低了風速風量,所以制熱效果欠佳。
其他家的無風感?
無風感不是美的獨有,云米也有一款微孔內機的空調,類似的還有三星的風之交響系列,三個獨立螺旋出風的內機設計,溫柔和強勁兼備。卡薩帝也有自己的軟風,就像洗腳水太涼了它給你加一點熱水混合軟化。
風舒適了,那怎么才能潤物細無聲呢?
不要去看廠商宣傳頁寫的什么低至18分貝,你拿起手機分貝儀測測,多數人家里的環境底噪都30分貝以上了,廠商宣傳的最低噪音是沒有意義的。
什么樣的空調最靜音呢?
內機三個主流做法
更大直徑的貫流風扇:這風扇是個圓柱體,越粗帶風能力越強!同等出風量,風扇轉速越少,風扇電機功率越低,從而電機噪音變小。
國內空調的內機風扇一般直徑都在100mm以內,而日系空調多在100mm以上。比如富士通KG系列就使用φ100mm大口徑貫流風扇。
更好形狀的貫流風扇:大金小鑫系列內機貫流風扇(長60cm,φ105mm,有做過動平衡)是鋸齒結構的,這種設計可降低風噪,還能避免小風量時的低頻共振,缺點是會減少循環風量,降低空調能效,需要搭配大口徑風輪和功率比較大的電機,典型用能效換靜音。
更多冷凝管的蒸發器:這就不得不提到堆料大師富士通諾可力Z:蒸發器采用了四排40組銅管直徑5毫米的高密換熱器,進風口還有額外7組7毫米粗管副換熱器,而普通1.5匹一般也就雙排15組7毫米銅管,也就是它的換熱能力有兩個普通1.5P那么大!這么強大的換熱能力也就降低了風扇的壓力,自然也就靜音了。
當然有泡沫框架的內機,??高爾夫球面設計的導風板也會讓空調噪音減少。
當然外機的噪音也不可忽視,這和外機風扇形狀,電機級數,冷凝管用料,壓縮機品質等相關,放在外機部分講。
新風空調是不是智商稅?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質量,新風空調這幾年也賣的越來越好,各家也爭先恐后的推出自己的新風系列空調,那么新風空調是智商稅嗎?
其實拋開場景談療效都是耍流氓,新風空調一機解決換氣和溫度的問題,是很適合空間不足的小戶型和想偷懶只選一個機器的受眾的,在他們的場景下,新風空調就是良藥。
什么樣的新風空調才是好產品?
先來看兩個標準
《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 18883-2002(國標)
《住宅新風系統技術標準》 JGJ/T440-2018(行業)
考慮到廠商的小聰明和實際使用上的損耗,綜合實際場景來看
空調新風量至少要60m3/h及以上才能滿足需求
那么影響新風量的因素有哪些?
新風量=管徑×風速
最直接因素是開孔大不大,這里也是一些坑所在
有些空調寫著無需新開孔,但是沒告訴你只開一個孔的話達不到最大新風量
所以一定要問清楚:
多大孔可以實現多大新風量
例如小米最近出的立式新風空調
宣傳頁所說的215m3/h的風量就是需要新開100mm的大孔才能實現
開孔越小,風量壓力越大,噪音也越大
所以能開大孔就開大孔吧
再者新風空調的過濾系統你不要抱太高期待,(特別是掛機空調)受限于體積,多是采用一個HEPA濾網就完事了,不能和新風機和空氣凈化器比。
最后新風空調最好有電控新風閥門和內循環閥門,可實現單獨新風,單獨內循環,新風+凈化,三種組合模式,也可以避免奇怪的東西通過新風口進來。
當然溫度控制也不能少,比如冬天室外冷空氣需要加熱再輸送進室內。
不過說這么多,目前新風空調能夠有足夠大的新風量就不錯了。
空調自清潔的真相是什么?
現在絕大多數空調宣傳的自清潔,清潔的是蒸發器,也就是冷凝管和翅片,過濾灰塵的濾網是沒辦法清洗的哦。(外機沒說就是不支持)
當然也有部分機型支持關閉頂部進風口阻擋灰塵,不過大部分空調還是每年用之前該清洗就得清洗,不然吹出來的可能就是各種細菌尸體了哈哈哈。
外機自清潔機型舉例:
格力 1.5匹 智慧鳥兒童空調 新一級 黃(外機自清潔)
頂部閉合防塵舉例:
格力 云軒健康款 1.5匹 新一級(頂部閉合防塵)
還有一種空調口罩的東西,幾百塊錢就可以解決空調過濾網過臟的問題,不過會影響進風量。
吉若奧(GinnoAir) 空調口罩防塵凈化除菌防霉
你要問有沒有可以自己清理濾網的空調?
有!得加錢!
前面提到售價7999的富士通諾可力Z就支持
空調除濕的真相是什么?
空調的除濕原理其實就是制冷,空氣中的水汽遇到溫度更低的冷凝管自然凝結排出,但是這種除濕會導致空氣溫度下降,你想想你在南方回南天或者冬天本來想開個空調除濕,結果越開越冷?這誰受得了啊。
那有沒有除濕的時候不降溫的空調呢?
答案當然是:有!得加錢!
恒溫除濕的原理就是把蒸發器的冷凝管分成兩部分:一部分變冷凝結水汽,一部分變熱加熱空氣。
富士通,三菱電機,大金都有恒溫除濕的機型
大金AirDreamZ零境 新一級 1.5匹 金色
三菱電機AHJ系列再熱除濕(也叫無冷感恒溫除濕)
三菱電機 AHJ系列 1.5匹 再熱除濕
三菱電機空調全線機型,僅AHJ和ZHJ支持再熱除濕,高端的JL、JX和FT、FX是擴張除濕。
不過空調的除濕效率遠遠比不上單獨的除濕機的,像AHJ宣傳頁面寫的除濕效率是1.2L/小時,同樣除濕量的除濕機售價一千多。
空調外機
講完內機就來到了今年空調界縮水最嚴重的外機部分了
先講講空調的心臟
壓縮機國內空調三巨頭的情況是這樣的:
美的以美芝壓縮機為主,和東芝合作研發,以超強悍的低頻性能而聞名。
1961年,東芝推出家用分體空調,并在1967年發明家用空調使用的轉子壓縮機,1980年東芝研發出世界第一臺變頻空調,1988年東芝推出雙轉子壓縮機,在1998年東芝研制出R410a制冷劑。可以說我們現在使用的家用分體變頻空調,核心的轉子壓縮機、變頻器技術、制冷劑,都是東芝首創的。 東芝也推動了國內空調發展,1999年,東芝空調從東芝集團分拆,與開利空調合并,組成新的合資公司「東芝開利」。之后美的空調與東芝開利達成一系列合作,美的空調的技術源自東芝開利的技術轉讓,美芝的前身就是東芝萬家樂。
子品牌華菱COLMO也是清一色的美芝。但是美的部分低端機型會用海立壓縮機 。
舉個例子:美的1P冷靜星II和1.5P的i青春II的就是用的海立壓縮機,懂得都懂。
海立壓縮機的大股東是上海電氣,小股東是格力,也不能說不好,就是差點意思。
格力以凌達壓縮機為主,核心科技嘛,國內一流,低頻還是打不過美芝。凌達是格力全資子公司,全球第二大壓縮機制造商,產品主要是格力自己使用。不過格力部分機型也是用的海立壓縮機 。
海爾這邊情況就復雜起來了,因為中央空調部分和三菱重工合資了一個企業,三菱集團下的三菱電機壓縮機也順勢用在了家用分體式空調上。
主品牌海爾多是海立瑞智三洋。子品牌統帥多是三菱電機三洋,卡薩帝則是海立居多。
以上都是所謂的轉子壓縮機
而眼光看到日系
大金的擺動式壓縮機和日立的渦旋式壓縮機早已聲名遠揚
有一句話說沒用渦旋式壓縮機的日立空調不算日立空調
不過渦漩式壓縮機多見于中央空調
在空調領域你選擇了哪家品牌等于就選擇了對應的壓縮機,咱們沒啥選擇權。
壓縮機是通過什么和內機相連的呢?
冷凝管
內機的冷凝管組成了蒸發器
這個一般是日系用料比較多,國產基本上沒人討論,所以在前面內機部分就沒仔細講了,這個當然是越多越好
外機的冷凝管則是冷凝器。
全是銅管組成,成本和壓縮機不相上下
有三種俯視形態
單排:冷凝管從下往上只有一排。
1.6排:在風扇背后部分多了半排冷凝管
雙排:冷凝管從下往上有兩排。
雙排冷凝管換熱效率高,風扇可低轉速運行,外機會更安靜,冬季制熱時,雙排管制熱更快,單排管冷凝器更容易結霜。
海爾、海信、科龍、米家、TCL的1.5匹新品多半是單排,美的的1.5匹新品多半是1.6排。
2022年3000元內買不到雙排了。
唯一一個BUG例外華菱HE1可能要停產了,雙排,電子膨脹閥,大灌流風扇這配置被大家稱為入門神機,但他制冷調度猛,耗電也猛,制熱沒有康達氣流,其實效果一般,你沒看見過有人吹HE1制熱好的吧?當然3000以內它還是無敵手。
華凌 1.5匹 新一級 雙排電子膨脹閥 N8HE1
為什么單排冷凝管能夠做到新一級能效呢?
除了加大外機風扇,剩下的可能就是廠商的魔法吧,雙排變單排,成本降低一半,能效等級還不變?兩年的時間和新國標纏纏綿綿,廠商們也許找到了合適的XP?
當然除了冷凝器的排數,實際上還是要看冷凝管的直徑/長度/面積,就是多用點銅的事,沒啥技術含量。
開頭客服叫我們別管銅管多少,只看APF值,你說是廠商傻,還是廠商壞?
不過這些參數只能實際拆機才能知道,有個東西可以間接反應冷凝管有多長。
那就要講到冷凝管里面填充的東西
冷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制冷劑
國內空調市場常見的有三種:R22,R410A,R32。
其中R22也就是我們所唾棄的破壞臭氧的氟利昂的一種。
優點是工作壓力低無毒不易燃便宜,缺點是不環保,全球已達成共識讓其逐步退出空調市場,在家用空調市場目前只有極少數庫存的定頻空調還是用的R22冷媒。
而R410A,是由R32/R125質量各一半組成的近共沸混合工質,具有無毒、不可燃、化學性能穩定、ODP為零等優點。缺點是不破壞臭氧層了,但是其是一種很厲害的溫室氣體,所以也在國際環保組織勸退名單之中。
用R410A的空調泄露之后加氟需要全部排空重新加!(不管泄漏多少),所以對普通消費者而言后期維護成本就上來了。R410A的空調在國內市場主要見于老國標的日系機器如
松下怡爵VE系列的1P機型注入R410A有1190g(相當于R32的952g)
三菱電機AHJ系列1.5P注入R410A有1000g(相當于800g)
R32是目前國內的主流空調制冷劑,原因是溫室效應低效率高(可減少注入量和銅管的消耗)這也是很多國產縮水機能夠做到新一級的能效的原因之一。缺點是這玩意兒是可燃的,工作壓力高,對空調部件的密封性和強度有要求,這類空調維修一般都會附加風險費,因為有爆炸的風險,不過目前國內新一級空調都是這制冷劑了,沒得選。
但是實際上下一代要推廣的冷媒是R290。。。
這玩意兒爭議老大了
R290也叫丙烷,就是液化石油氣的主要成分,易燃的特性跑不掉了,安全等級也來到了A3,這可能是安裝師傅最不喜歡的冷媒之一了,紛紛吐槽是把煤氣罐塞到空調里面了,雖然它爆炸是有條件的,但是危險性還是擺在那里。
為什么危險還要推廣它呢?
因為它極其的環保(幾乎對溫室效應沒有影響,也不破壞臭氧)而且工作壓力也極高,換句話說就是空調外機又可以瘦身了(偷工減料?)
冷媒也是國產空調縮水的對象,今年好多空調冷媒填充量都變少了,但新一級空調還是要更多的。
下一個縮水的對象
節流器相對價格不一定準確啊
這玩意兒就是決定咱們空調變頻性能好壞的核心部件。
目前就三種毛細管,二代毛細管(節流短管),電子膨脹閥。
毛細管由紫銅管拉制而成,工藝簡單實惠便宜,本身沒有運動部件所以不易產生故障和泄漏。缺點自然是流量不可調,制冷和除霜都較慢。而且使用毛細管的空調在低溫制熱時容易使壓縮機產生大量的回液,對壓縮機壽命有嚴重影響,不少變頻空調制熱掛了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正因為如此,有時候使用毛細管的變頻空調也被稱作"假變頻"。
二代毛細管相比普通毛細管,增加了單向閥和過濾器,主要是節省了使用空間,使得節流速度更快,也可以防臟堵,不過都屬于幾十塊錢就能買到很便宜的節流元器件,而電子膨脹閥以三花為例基本上都是百元以上,這價格差距明白廠商為什么要縮水的時候就把節流器換成毛細管了吧。
而電子膨脹閥有著流量調節,范圍大,精度高,變化快等優點,缺點就是貴哈哈哈。
毛細管(節流短管)一般出現在什么空調上?
一般來說新一級1匹空調很多減配使用毛細管,這也是不建議買1匹空調,建議直接上1.5匹的原因之一。
除了海爾系,大多數2匹 新一級柜機都沒有電子膨脹閥。
米系空調TCL代工的很多都是毛細管,新三級的基本就沒有用電子膨脹閥的,妥妥的毛細管。
今年美的系更新的產品,相比上一代名字多了一個A的,多半縮水了
比如華凌 變頻柜機空調 N8HB1所謂的升級款N8HB1A就是把電子膨脹閥換成了二代毛細管
當然我不是說用毛細管的空調不能買,還是得看價格合不合理,毛細管效果比電子膨脹閥差是肯定的,但是現在空調行業內卷嚴重,幾十塊錢都要扣,中低端機各種減配以保證利潤率,實在受不了就去看高端機型吧。
總的來說外機你還需要關心留了幾個機位?留的大小怎么樣?是不是監獄機位。如果只留了一個機位,你可能得量量高度,看看能不能疊著放外機?或者選只有一個外機的中央空調。
監獄機位如果是監獄機位最好就去選擇帶高溫制冷的機型。
如下圖,就是生怕空調被別人看見,密閉性極佳,通風性極差。
所謂高溫制冷機型意思就是外機溫度在60度高溫的時候仍然可以穩定制冷,關鍵就是讓空調的大腦“電控板”不會過熱宕機。
目前有三種主流方案:美的冷環媒,格力冷酷外機,TCL風冷,而日系一般沒有宣傳自己能夠高溫制冷,但電控板散熱片都給的很足很大。
普通外機會給電控板吹熱風
格力這邊思路是把冷凝管之從傳統的L型改成C型,主控芯片的散熱不再會是經過冷凝器加熱過的熱風,而是直接由自然風散熱,這樣主控芯片就不會因為過熱導致壓縮機降頻或者是停機了。不過C型機目前基本停產了,取而代之的是所謂第二代冷酷外機,也就是云軒云佩云舒氧,回到了傳統的L型冷凝管,不知道是有什么魔法。
美的冷媒環則是電控板增加一層鋁制冷卻板,鋁板中間是U型環繞銅管,利用膨脹閥前端的常溫制冷劑液管,給電控板降溫。
說人話就是給空調大腦配了一個小空調
美的新一級柜機都有冷媒環,掛機的話M系列和旋耀系列是帶有冷媒環的。
TCL則是把散熱片包裹起來,讓被冷凝管加熱過的風吹不到電控板,使用常溫室外風給電控板降溫,和格力的C型散熱器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成本更低。
效果上美的冷媒環和格力第一代冷酷外機最優,TCL風冷和格力第二代冷酷外機次之。
選購要點
買新一級預算充足還是買國產新一級能效的空調吧!
因為新二級新三級往往意味著各種減配,沒有電子膨脹閥沒有雙排換熱器了,而價格其實沒有低太多。APF數值僅僅是一個總分,不一定是越高越好,反面例子華菱KFR-72LW/N8HB1所謂的升級款KFR-72LW/N8HB1A,名字多了一個A,APF值從4.39升級到4.42了,但是把電子膨脹閥換成了二代毛細管,冷媒R32從1420克減少到1100克,這可以很明顯看出APF這個值是一個廠商就算減配了也可以優化的數值,具體怎么優化的那就得問廠商了,這里不細說。
買1.5匹買1.5P,1.5P還是1.5P的空調!!!
不管你臥室有多小都別選1匹空調
因為同型號的1匹意味著減配,各種縮水!
電子膨脹閥換成毛細管,雙排變單排!(雖然現在1.5匹也有毛細管了)
而且和1.5匹價格相差還不大,制冷/熱效果大打折扣
柜機的兩匹也有減配的可能,美的的兩匹柜機都是用的毛細管
買全直流變頻買變頻,變頻還是TMD變頻空調!!!!
全直流就是內外機風扇電機和壓縮機全是直流的
非全直流則是外機風扇電機是非直流的,這會導致噪音增加等。
在2020年07年1日最新的空調國標GB21455—2019正式實施之后,空調市場洗牌,定頻空調淡出市場,加之一哥美的一晚只需一度電的猛烈宣傳,買空調必選變頻這個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了,不過還是有人會貪便宜去選擇定頻空調
比如米家空調清涼版,只要1699,康佳代工,和康佳1499的一款空調參數雷同,懂得都懂,單排毛細管還是失傳已久的單冷空調,能夠制冷但是是忽冷忽熱的冷,新五級能效,省電,不存在的哈,不過沒有垃圾的產品,只有垃圾的價格,不過為了您的舒適和健康咱還是只看變頻空調吧!
安裝售后很重要
空調界有句老話:三分靠質量七分靠安裝,空調要用的舒服還要看安裝的時候有沒有用心。
所以在安裝的時候一定要重視:抽真空
真空沒抽好會導致空調的制冷制熱性能變差,能耗變高!!!
必須叫師傅帶上真空泵!抽滿15分鐘(1.5P),30分鐘(3P)。
還有一個問題可以關注:
空調內外機連接管長度(柜機加一米) 3米:國內基本所有、松下三級和以下 3.5米:富士通 3.8米:松下新一級和新二級能效 4米:三菱電機和大金
這個長度不夠要加長度的話:等于加錢加冷媒。
那售后到底哪家好呢?
毫無疑問是國產三巨頭美的格力海爾好,網點多,速度快,返修少,介意售后的同學選這三家就行了,不要再問這三家里面誰更好了!這很玄學,每個地方情況不一樣。要是有朋友眼饞日系空調用料扎實,網點少速度慢配件難找是你需要忍受的。
其實拋開硬件,空調也是有電控算法的,好的算法才能發揮出好的硬件的性能,這也是要選一線品牌的原因之一,不過這個屬于玄學領域,只要記得御三家和日系都不差就行了。
好了以上就是空調選購我想分享的全部內容了,不過我相信大部分朋友還是想直接抄作業,這里由于篇幅限制,沒有具體空調推薦,下期我將會以品牌為單位,做格力/美的/海爾空調選購推薦,感謝各位觀眾大佬的點贊投幣收藏,我們下期再見。
拓展知識:
下一篇:東芝 液晶電視 遙控 故障
- 空調電費(如何降低空調使用的電費成本)。07-25
- 日立故障代碼157-0(如何解決)05-03
- 容聲冰箱制冷不停機(該怎么辦?)12-01
- 提高生活質量的句子(改善生活質量的關鍵)02-15
-
AIWEIKE空調官方電話(如何獲取AIWEIKE空調官方客服電話以解決常見問題和故障?
2024-08-25
-
西屋康達空調廠家24小時服務熱線(如何聯系西屋康達空調廠家的24小時服務熱線
2024-08-25
-
e3故障風壓開關(解決e3故障風壓開關問題:詳細步驟與技巧)
2024-08-25
-
ISOVEL空調售后維修(如何有效地進行ISOVEL空調的售后維修服務?)
2024-08-25
-
BRIGHT空調服務網點(如何找到并利用BRIGHT空調服務網點進行維修和保養?)
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