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部軍事電影《南征北戰》拍攝幕后那些你不知道的事(上)
#頭條創作挑戰賽#
《南征北戰》作為我國第一部軍事電影,得到了許多高級將領的關懷和支持,創作力量之雄厚,拍攝隊伍之強大,對波瀾壯闊的戰爭全景的描繪之壯麗,對我軍將士英雄群像之生動,都是絕無僅有的,因此獲得了“史詩式戰爭片”的贊譽。
那么,這部電影的拍攝幕后又有哪些動人的故事?今天白羽就帶大家回憶一下。
1951年春節,有一部名為《戰線》的四幕話劇在南京大華影劇院引起強烈反響,廣大指戰員對這部作品贊口不絕。當時三野文化部創作員沈默君和華東軍區政治部文藝科研究員顧寶璋看到了這部作品,就想將這部作品搬上銀幕。
恰在此時,三野最高領導陳毅也觀看了該話劇。他的意見是:這部話劇群眾基礎很好,如果拍攝成電影可以更廣泛的宣傳人民戰爭的思想。于是,他當即就安排華東軍區文化部兼三野文化部副部長吳強負責具體指導。
如何能夠全景式展現華東戰場的戰略走勢,又能讓影片人物在觀眾面前活靈活現,對于創作劇組來說一個巨大的難題。
沈西蒙率領創作組深入當年的參戰部隊進行采訪,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資料,經過反復打磨,終于寫出了劇本第一稿。
吳強很快安排了集體討論,兩位作者在十多位從事文藝創作同志的面前朗讀了電影劇本。
按照最初的劇本設想:從重慶談判之后蔣介石四撕毀協定向解放區進攻開始寫起,把華東戰場三年以來的重大戰役全部囊括進去。
以萊蕪戰役為背景展現蘇北七戰七捷,再以孟良崮戰役為背景,展示粉碎敵人進攻我軍大踏步前進,直接準備投入淮海戰役為止。
全劇分為主力部隊、敵后武裝和地下工作,三條層次分明的戰線顯得主次分明,詳略得當,兩位作者的文字功底和編劇功力可見一斑。
與會者發表了不少意見,他們認為電影劇本沒有話劇干凈利落,并且一致主張“重慶談判”不要寫。大家認為內容龐雜,頭緒太多,可以盡量展現戰斗場面和戰地描寫。會議作出決定,繼續改寫劇本。
第一稿寫完的時候,陳毅就已經在火車上讀過了。彼時,陳毅既是華東軍區暨三野司令員,又是上海市長,經常要在南京、上海兩地奔忙,只能在火車上抽時間審稿。
據沈默君等人回憶,在六月間一個雨天的下午,陳毅邀請幾位作家和文藝工作者進行漫談。
關于影片故事主線,陳毅提出從魯南撤退寫起,到萊蕪戰役為止,這才是運動戰的精髓。關于影片人物,陳毅要求:應該設計一個團長,在我軍大踏步后退的時候,搞不通思想,喪失信心,臨陣脫逃,投敵叛變,最后在我軍大踏步前進的時候又俘虜了他,使他受到應有的懲罰。
陳毅的指點,無疑有著很大的指導和啟發作用。幾位作者的心情是矛盾的,一方面有了修改劇本的信心,另一方面又感覺戰略思想問題太大,能不能寫好沒有把握,劇本必須大動手術才行。
吳強在跟幾位創作者討論之后,決定增加《戰線》原作者沈西蒙進入創作組,與沈默君顧寶璋共同參與創作。一個多月以后,第二稿完成,再次講過集中朗讀之后,大家認為好的多。
上級領導進行初審之后認為:應該將主題思想集中于人民戰爭方面,著重于表現解放軍為人民利益不畏艱苦、英勇奮斗,在人民支援下消滅敵人取得勝利。
二十多天后,第三稿完成后。當時陳毅抱病在床,在軍區醫院的病床上,沈西蒙、沈默君、顧寶璋三人輪流念剛剛改好的劇本。
陳毅強調:劇中的對話務必修改,不要提“陳軍長”“陳司令”更不要提我的名字,電影中一律統稱首長。勝利是全體指戰員的,我陳毅不能貪天之功。
等到7月底,完成第四稿時定名為《南征北戰》。誰也沒想到,劇本交到電影局負責人手里時,她卻很不滿意。
就在陳毅提出“團長叛變”的構思后,沈默君三人幾天幾夜都坐立不安。在那個年代中,誰都沒有勇氣這么寫,最后只寫了一個戰士對運動戰不理解,從主力部隊“跳槽”到地方部隊打游擊的情節。
經過電影局層層審查,劇本要求必須要刪減高營長和趙玉敏隱隱約約的愛情戲份。理由是,在戰爭艱苦的情況下,軍人怎么能夠跟地方女同志談戀愛呢?(像李云龍和秀芹的婚姻肯定不能過審)劇本只能修改成似是而非的關系。
劇中所寫唯一對運動戰想不通的戰士,被指責暴露了我軍政治工作的弱點。有人嚴厲的批評:讓戰士思想發展到開小差的地步,這是政治工作的失敗,你們有什么動機?你們要向組織檢討。劇本也只能修改為,我方全是正面人物出場。
劇本中,原本設計張連長奉命深入敵后,在阻擊敵人突圍時壯烈犧牲。審查組認為:這是我軍的正面人物,他們不應當犧牲,因此只能刪除該段故事線。
基于當時全國都在批判《武訓傳》、《清宮秘史》等電影,《南征北戰》能夠過審已經很不錯的。事實證明,正是刪除了以上內容,《南征北戰》才得在后來的紅色浪潮中屹立不倒。它跟《地道戰》、《地雷戰》、并稱“老三戰”。
在當時,從城市到鄉村,從學校到工廠,幾乎每個年輕人都可以將電影中的臺詞倒背如流。
“大炮不能上賜刀,解決戰斗還要靠我們步兵”
“不,軍座,不是我們無能,是共軍太狡猾”
這些膾炙人口的經典臺詞,成了幾代人共同的記憶。
《南征北戰》的電影劇本完成后,立即被北京一家文藝刊物全文刊載,開創了電影劇本在期刊發表先例。群眾爭相購買,先睹為快。
1952年10月,《南征北戰》攝制完成。影片一經放映,好評如潮。在我國拍攝的故事片中,這是放映時間最長、上座率最高的一部。那么,這部動用了上千人進行拍攝的場景,又是如何拍攝出來的?我們將在下一章中再見。
- 提高生活質量的句子(改善生活質量的關鍵)02-15
- 容聲冰箱制冷不停機(該怎么辦?)12-01
- 空調電費(如何降低空調使用的電費成本)。07-25
- 日立故障代碼157-0(如何解決)05-03
-
AIWEIKE空調官方電話(如何獲取AIWEIKE空調官方客服電話以解決常見問題和故障?
2024-08-25
-
西屋康達空調廠家24小時服務熱線(如何聯系西屋康達空調廠家的24小時服務熱線
2024-08-25
-
e3故障風壓開關(解決e3故障風壓開關問題:詳細步驟與技巧)
2024-08-25
-
ISOVEL空調售后維修(如何有效地進行ISOVEL空調的售后維修服務?)
2024-08-25
-
BRIGHT空調服務網點(如何找到并利用BRIGHT空調服務網點進行維修和保養?)
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