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追繳文物8.28萬件!四部門聯合發文依法嚴懲文物犯罪
人民網北京9月5日電(記者王連香)據國家文物局消息,9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文物局聯合發布《關于辦理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要依法懲治和有效防范文物犯罪,切實保護國家文化遺產安全。
據介紹,公安部會同國家文物局于2020年8月部署開展全國打擊防范文物犯罪專項行動,組織指揮各地公安機關迅速行動、重拳出擊,破案件、抓逃犯、繳文物、斷鏈條,對各類文物犯罪尤其是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盜竊石窟寺石刻、古建筑及其構件、盜竊損毀革命文物等犯罪發起凌厲攻勢,取得顯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各類文物犯罪案件3950余起,其中公安部掛牌督辦的重大文物犯罪案件45起;打掉犯罪團伙790余個,抓獲犯罪嫌疑人8420余名,其中公安部A級通緝令逃犯23名;追繳各類文物8.28萬件,其中國家珍貴文物6477件。
針對如何打擊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等重點難題,《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范圍,規定古建筑、石窟寺等不可移動文物中包含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部分,也應認定為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的犯罪對象。《意見》同時明確,對于以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為盜掘目標的等盜掘未遂案件,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據悉,實踐中犯罪分子常常采用破壞性手段對不可移動文物的局部進行盜竊,如切割石窟中一尊佛像的佛頭。《意見》對此規定,對于“針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中的建筑構件、壁畫、雕塑、石刻等實施盜竊,損害文物本體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等五類采用破壞性手段盜竊不可移動文物未遂的犯罪情形,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針對地下文物交易問題,《意見》就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中的“明知”和倒賣文物罪中的“以牟利為目的”的認定,作出了指引性規定。此外,為進一步明確文物犯罪案件的管轄,《意見》規定文物犯罪案件的犯罪地既包括工具準備地、勘探地、盜掘地,還包括涉案文物的實際取得地、藏匿地、轉移地、加工地、儲存地等,以解決實踐中“由物及案”的管轄難題。
來源: 人民網
- 空調電費(如何降低空調使用的電費成本)。07-25
- 提高生活質量的句子(改善生活質量的關鍵)02-15
- 日立故障代碼157-0(如何解決)05-03
- 容聲冰箱制冷不停機(該怎么辦?)12-01
-
AIWEIKE空調官方電話(如何獲取AIWEIKE空調官方客服電話以解決常見問題和故障?
2024-08-25
-
西屋康達空調廠家24小時服務熱線(如何聯系西屋康達空調廠家的24小時服務熱線
2024-08-25
-
e3故障風壓開關(解決e3故障風壓開關問題:詳細步驟與技巧)
2024-08-25
-
ISOVEL空調售后維修(如何有效地進行ISOVEL空調的售后維修服務?)
2024-08-25
-
BRIGHT空調服務網點(如何找到并利用BRIGHT空調服務網點進行維修和保養?)
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