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長河鎮馬桶維修快速施工(慈溪市長河鎮便民服務中心)
前沿拓展:
來源:【濟南日報-愛濟南】
5月的黃河潮起水闊,站在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黃河公園望岳丘上環顧四周,大堤公園濱菊綻放、油菜花飄香,市民拍照打卡相映成趣。遠處濟南黃河鳳凰大橋車流如織,在建的濟南黃河大橋復線塔吊高聳,大橋、崔寨組團天際線勾勒出新城輪廓。在國務院批復《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實施方案》一周年之際,一座現代綠色智慧新城區正加速崛起在黃河之畔。
錨定“以水四定”堅持河城一體
在生態保護上走在前
2019年9月18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2021年4月25日,國務院批復《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實施方案》,起步區成為黃河戰略中的唯一實體性新區。黃河入濟百年,大河春潮再起。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位于山東省濟南市北部,包括太平、孫耿、桑梓店、大橋、崔寨、遙墻、臨港、高官寨8個街道及唐王街道中西部區域、濼口街道黃河以北區域,規劃面積 798 平方公里,其中管委會直接管理大橋、崔寨、孫耿、太平4個街道辦事處,面積450平方公里。按照“五年成型、十年成勢、十五年成城”三步走目標,預計2035年實現新城區面積171平方公里、人口180萬人目標。
1855年黃河改道濟南,成為左右區域發展的一大變局。100多年來,津浦鐵路跨越黃河和自開商埠一度為濟南破局,帶動近代崛起。2021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山東考察調研,在濟南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對山東作出了“三個走在前”的重要指示要求。在黃河戰略中應運而生的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牢記“三個走在前”的總遵循、總航標、總定位,特別是聚焦“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從開局起步之始,就把生態保護放在首位,從水文章破題,確保黃河安瀾、河城一體發展。
如何在建設一座現代化新城區的同時,還要不增加黃河生態環境負擔?起步區的答案是:“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在此基礎上統籌謀劃實施“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既做加法更做減法。
做優增的文章。起步區現狀供水量1.29億方,預計2035年水資源需求總量將達到3.5億方,按照相關規劃,新增2.2億方水主要來自引江水和再生水,不會額外擠占黃河水資源。做足減的文章。起步區新增產業摒棄高能耗、高耗水產業,同時通過集約節約用水,確保人均、單位用水量逐年下降。
在做好水文章同時,起步區加快黃河沿岸生態環境提升改造。行車駛過濟南黃河大橋,煥然一新的起步區“南大門”映入眼簾。從此處向東,起步區打造黃河生態風貌帶示范區,一期工程已卓見成效。
該示范區內,過去陡峻的大堤,成了緩坡綠化的公園,綿延兩公里的油菜花成為新晉的網紅打卡地。沿緩坡綠植間步道向北,可直接進入起步區城市展廳,河堤和公共建筑融為一體。未來這條長堤還將結合黃河生態風貌帶建設不斷提升,打造更多市民休閑的網紅打卡地。同時,結合灘區整治、生態濕地提升以及堤頂路的改造,起步區段的黃河將從人人避而遠之的行洪河變成連接兩岸城區市民樂而游之的幸福河。
引爆重大項目 啟動園區引擎
產業新動能助力高質量發展走在前
在起步區崔寨組團高新產業集聚區的張仙寨路旁邊,占地4000余畝的新能源乘用車零部件產業園正在加快施工。這是起步區高質量發展的代表性引爆項目,一片蔬菜大棚地將因為該項目向一個現代化汽車城蝶變。
據悉,該項目今年開工并計劃今年投產,將生產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控及動力總成等核心零部件,吸引新能源乘用車高端人才集聚并帶動直接就業2萬人,投資和產值均超百億元。
和該項目相媲美的是國家電投黃河流域氫能產業基地項目,同樣投資超百億元。不同的是,該項目聚焦新能源另一產業方向——氫能源。
該項目擬建設氫能產業研發創新中心,建設高水平研發實驗室,建設由車用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等4條生產線組成的燃料電池裝備制造基地。建成后,預計2025年底達到萬臺產能,2030年底前達到不低于十萬臺產能,將帶動氫能產業上下游企業集聚,打造國家級“氫谷”。
在過去的一年,起步區通過確定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體,以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3+1”產業發展方向,精準發力加強項目招引,截止到目前,已經開工三批次重點項目67個,總投資897億元,為起步區培育壯大新動能提供強力支撐。
同時,為更好優化營商環境,發揮優勢產業集聚效應,起步區以園區平臺為依托,加快載體建設,為產業壯大營造更好環境。
其中,光大照明智慧產業園已經投產,中科新經濟科創園落地濟南先進動力研究所、濟南中科泛在智能計算研究院、濟南中科核技術研究院等3家中科院分支機構,孵化一批中科系科技成果,數字經濟產業園引入企業達到330余家,濟南國際標準地招商產業園已簽約17家企業,橫跨空天裝備、能源裝備、智能制造、工業機器人、檢測裝備新型材料等多個高端裝備制造領域,三大園區正陸續開園。
此外,會展經濟產業園中,全球綜合規模最大的會展中心一期項目近期將舉辦首展,讓這里成為黃河流域對外開放交流的新平臺。
打破傳統思維 建設未來城市
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走在前
快車道上沒有井蓋,城市里看不見煙囪,污水垃圾場站設在地下,快速路不再選擇高架……作為一座對標雄安打造未來希望之城的新城區,起步區通過充分綜合利用地下空間等舉措,創新城市發展方式,最大限度克服現有城市弊病,努力做到“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走進已經建成的起步區首個熱源廠——大橋燃氣熱源廠,鍋爐房內一臺58MW燃氣鍋爐已安裝到位。
“我們總占地34畝,規劃要建設4臺58MW燃氣鍋爐和2臺20MW吸收式熱泵,可滿足900萬平方米的供暖需求。”大橋燃氣熱源廠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熱源廠內鍋爐采用的不僅是天然氣,還有太陽能光伏、石墨烯、地熱等新能源,能實現供熱、制冷、熱水三聯供,后期還將續建冰蓄冷、鍋爐煙氣余熱利用等設備,實現廠區可再生能源100%利用。
黃河大道一期項目目前正處于通車決戰階段。這條全長16.2公里的市政道路,共設置3段地道,道路一半位于地下。
“我們在地道內為有軌電車預留了空間,體育中心等地道內還設置了出口與地下停車場直接相連,對市政交通的交通組織影響較小,能節約15%地下空間。”黃河大道一期項目負責人介紹。
不僅如此,在起步區萃清路等干道上,地下管廊同步建設,各類管線入廊,快車道上不必再預留檢查井,讓起步區成為全國少有的快車道上不見井蓋的新城區。
起步區的市政配套設施也是暗藏玄機。地上是主題公園,漫步其中可欣賞綠樹景觀、小橋流水,而地下則可能是污水處理廠、垃圾中轉站。這也是起步區未來城市的場景之一。
目前,起步區正在規劃建設兩個“污水處理”項目,分別位于兩個主要城市組團。據悉,這兩個項目都將采用全地下雙層加蓋污水處理廠形式建設,即地上是主題公園,地下是污水處理廠,目的是為了消除傳統地上式污水處理廠臭氣、噪音、景觀影響等不利因素,地上打造為公園對公眾開放,化“鄰避效應”為“鄰利效益”,化“生態負資產”為“生態正資產”。
共享發展紅利 滿足美好生活需要
在民生保障上走在前
“住南不住北”是濟南人心目中一個傳統的觀念,隨著黃河北岸起步區的規劃建設,傳統觀念正在被打破。起步區全面對標雄安新區規劃體系,邀請國內外頂尖專家團隊,加快提升完善“1+4+16+N”規劃體系。將來的起步區,作為濟南城市副中心,不僅要實現“一縱一橫兩核五組團”空間布局,而且要集聚更多優質資源要素,營造宜居宜業發展環境,實現以環境引人、留人,廣大起步區的群眾和參與者也將成為首當其中的受益者。
在起步區首個三甲綜合醫院建設現場,崔寨街道解營村的村民陳忠萌就充滿期待,相比于其他工友,他在施工作業中更加的賣力。“以后,十里八村的過來看病就方便了,再也不用跑到黃河南排長隊去了。”陳忠萌說。
不僅僅是三甲醫院,省實驗中學在起步區建設新校區,具備承接洲際專業足球賽事的濟南黃河體育中心開建,黃河博物館集中開工……很多過去要到黃河南才能享受到的“城里人的生活”,正逐步在黃河北岸家門口這片土地上變成現實。
和公共服務相比,最讓群眾期待的還是自己的新家園。目前,在起步區內共規劃安置區12處,已開工11處,累積啟動總建筑面積約547萬平方米的安置房建設任務,其中,23萬平方米具備交付條件,300多萬平方米正在加快推進施工建設。
在即將交付的大橋組團安置西區一期的安置房樣板間里,衛生間及廚房的瓷磚早已鋪好,水、電、氣、熱、網絡等基礎配套全部配齊,房間內馬桶、太陽能、櫥柜等居家設施一應俱全。“你可能看不出來,安置房采用的是三玻兩腔的櫥窗玻璃,一下就提升了室內保溫、隔音、減震效果和安置房整體品質。”起步區管委會建設管理部住建處工作人員在現場介紹道。
“你看看人家都把地磚給鋪好了,廚房里連櫥柜、煤氣爐啥的都裝好了,到時候咱買點家具就能住進來啦。”前不久,大橋街道各村村民自發組織到西安置區參觀,看著寬敞明亮的新房子,村民的幸福感溢于言表。
除了綠建二星標準的安置房,起步區還在安置片區系統謀劃布局15分鐘便捷社區生活圈,高品質配套教育、醫療、養老、綜合服務設施。其中,大橋安置房西區內,幼兒園、體育館主體結構已封頂。
“體育館項目以為大橋組團安置西區居民提供健身場所為主,舉辦群眾性健身賽事為輔,集群眾體育、比賽、娛樂、社會團體集會等功能于一體。項目建成后,將為周邊居民提供棋牌、舞蹈、瑜伽、跆拳道、健身、籃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多種娛樂活動場地,為居民提供多樣的體育活動設施,服務更為親民,更‘接地氣’。”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介紹。
甜水村村民袁先生親眼見證了老家拆遷,又看著新家一點點建起來,感到非常振奮。“以前俺村里都是低矮破舊的房子,現在展現在眼前的是嶄新的高樓。聽說一樓還有一條商業街,以后吃完飯下樓遛彎走走逛逛,孩子還能在家門口上學,生活一下變了樣呢。”
勇于新區特辦 集成制度創新
在深化改革開放中走在前
“新能源乘用車及零部件產業園項目用地4000多畝,要在一周內完成地上物測繪補償,確保8月20日張貼征地二次公告……”2021年8月的一天,起步區管委會建設管理部征地拆遷工作指揮部辦公室接到這樣一個“緊急任務”。
沒有停頓、沒有猶豫,指揮部立即行動,當天組織街道辦、管區、村居召開項目清點啟動會;次日,組織街道、村居、測繪單位完成項目范圍勘測定界及地上物清點。地上物測繪、補償、清理等所有工作壓茬推進,該指揮部7天完成了正常兩個月的工作量,最終保障了項目用地需求。
這次事件是起步區新區特辦的一個縮影,這個縮影背后,靠的是制度創新的集成。起步區全面對標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積極開展綜合改革試點,系統推進要素配置、營商環境、創新發展、公共服務等領域先行先試,梳理爭取“四區”經驗政策落地,構建適應高質量發展的制度體系,激發發展內生活力。
項目簽約后首要解決的是用地需求。為了讓企業“起好步”,起步區相關部門跟時間賽跑,制定任務書、畫好時間表,與街道辦、相關部室、參建單位、技術服務單位形成合力,在招投標領域推出 “評定分離”“全過程工程咨詢+總承包”“招標監督+審計監督”等多項新招、實招。“通常情況下一個大型工程項目需完成多個類型的招標,每個類型從招標備案到確定中標人,大約需要40天時間。采用此招標方式,每個項目只需完成兩次招標就可以確定所有服務單位,總體上可節約100天以上招標時間。”
改革創新離不開各方支持。《濟南市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十條措施》就提出在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實施“新區特辦”機制。異地辦、承諾辦、隨時辦等政務服務“八項舉措”廣泛推廣,在全省范圍內率先實現了跨區縣營業執照登記打印和政務服務通辦互認。
同時,起步區出臺《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關于促進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及政策配套申報指南,在一些領域從企業申請變為免審即領,讓促進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落地開花。而起步區集聚人才創新發展若干政策目前也已起草完畢,擬于近期發布,在人才引進、用才興才、評價激勵、服務保障等各方面拿出真金白銀,吸納各方有志之士。
起步就要起勢,開局就要沖刺。當前,全區上下團結一致,深入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牢記“三個走在前”的囑托,聚焦“四新定位”、踐行“五個著力”發展路徑,在黃河兩岸奮力繪就一副現代版鵲華秋色圖。(愛濟南 記者:陳濼韜)
本文來自【濟南日報-愛濟南】,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拓展知識:
上一篇:慈溪油煙機維修(慈溪洗衣機維修)
- 黃島油煙機維修(黃島修油煙機聯系方式)12-25
- 1海信42k11p怎么折開(海信42K11P:全方位展示超清畫質)
- 2電視頻道沒了怎么恢復(快速解決方法)
- 3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號碼查詢(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查詢)
- 4艾木歐防盜門沒電打不開怎么辦(艾木歐防盜門沒電無法啟動?解決方法總結)
- 5ENS指紋鎖售后熱線(ENS指紋鎖售后熱線-專業解決您的問題)
- 6打電話顯示關機是什么原因(如何解決手機無法接通問題)。
- 7v500hk1 cs5故障維修(v500hk1 cs5故障維修指南)
- 8創維液晶電視的遙控器怎么調試(創維電視遙控器調試指南)
- 9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
- 10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 - 完善24小時保
-
開利24小時服務電話(開利空調怎么排空開利空調排空攻略)
2024-09-12
-
美的中央空調廠家24小時服務熱線(壓縮機卡死是什么情況壓縮機卡死情況概述
2024-09-12
-
維諦技術空調廠家移機(如何正確進行維諦技術空調廠家的設備移機操作?)
2024-09-12
-
天津阿塔斯Artaus洗衣機售后電話(洗衣機洗衣服總跳閘)
2024-09-12
-
特靈24小時人工電話(中央特靈空調自動控制系統如何提高能效并節省能源成本
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