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天舒空氣能維修(天舒空氣能售后電話)
前沿拓展:
特別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臺“新華號”賬號作者上傳并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號的立場及觀點。新華號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H-472# 原創 作者:林建軍 鐵道兵文化 2020.05.22
成昆線鐵道兵犧牲有多少
于2016年烈士紀念日前夕出版的《鐵道兵英烈名錄》
引言:“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英雄卻不知敬重愛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
犧牲于成昆線的鐵道兵一等功烈士簡介:
徐興保云南省綏江縣人,1943 年出生,1965 年入伍,1966 年入黨。時任鐵道兵第一師1團23連副班長。1969年1月4日,在成昆鐵路漁洗二號隧道搶塌方、滅火中,徐興保不怕危險,勇敢搏斗,壯烈犧牲。1969年12月8日,經鐵道兵黨委批準追記一等功。
王澤清云南省綏江縣人,1943年生,1965年入伍,1969年入黨。時任鐵道兵第一師1團23連戰士。王澤清入伍以來,先后4次跳入激流搶救戰友和群眾,救出1名工人和1名紅衛兵。1969年1月4日,在成昆鐵路漁洗二號隧道搶塌方、滅火中,英勇頑強,壯烈犧牲。1969年12月8日,經鐵道兵黨委批準追記一等功。
向啟萬四川省金堂縣人,1940年生,1966年入伍,同年入團。時任鐵道兵第七師31團5連戰士。1966年8月18日,在成昆鐵路密馬龍隧道塌方中,向啟萬臨危不懼,救出6名戰友,自己身負重傷,經搶救無效光榮犧牲。同年9月18日,經西南鐵路建設工地指揮部批準追記一等功。
董澤林湖北省棗陽縣人,1945年生,1963年入伍,1966年入黨。時任鐵道兵第七師33團2連班長。1966年在成昆鐵路施工中,因隧道塌方,董澤林為搶救戰友而光榮犧牲。1967年1月31日, 經鐵道兵黨委批準追記一等功。
陳滿祥四川省岳池縣人,1946 年生,1965 年入伍,1966 年入黨。時任鐵道兵第八師三十七團二十連班長。1969年8月12日,戰士文勝德因擔水不慎落入龍川江。陳滿祥跳入激流,用盡全力把文勝德推到岸上,自己光榮犧牲。1970年1月16日,經鐵道兵黨委批準追記一等功。
《成昆鐵路修建示意圖》,鐵道兵戰友梅梓祥提供。
提要:
2020年7月1日是成昆線舉行通車典禮50周年紀念日。
成昆線是鐵道兵參與修建的最偉大的三線鐵路。修建成昆線一共犧牲(死亡)了多少人,應該以官方的統計數字為準,也最權威,但是有嗎?有嗎有嗎有嗎?!!!
自成昆線通車開始,人們就在詢問:修建成昆線一共犧牲(死亡)了多少人?至今,追問已經跨越了十九世紀,歷時整整50周年。期間,可見諸報端的數字,已經從1000多,到2000多,至3000多。
近年,一直有鐵道兵戰友在問我:修建成昆線一共犧牲(死亡)了多少人?我無法回答,雖然我最熟悉鐵道兵烈士的情況。
如果僅僅統計成昆線上的鐵道兵犧牲了多少人,還能有一個大致的數字;如果是包括鐵道兵在內一共犧牲(死亡)了多少人,我就很難回答了,因為鐵道兵只是修建了成昆線的一段,而不是全線。
成昆線全長1096公里,鐵道兵承擔了667公里。
1964年,由中共中央西南局主持,組成了有鐵道部、鐵道兵主要領導參加的西南鐵路建設總指揮部,下設工地指揮部、技術委員會、支援鐵路建設委員會。任命呂正操為工地指揮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郭維城為副司令員,劉建章為副政治委員,彭敏任總工程師。
在成昆線的修建大軍中,以鐵道兵第一、五、七、八、十師、鐵二師的8團、獨立機械團、獨立汽車團和鐵道部第二工程局(前身為西南鐵路工程局)為主力,并有鐵道部第四工程局、大橋工程局、電務工程總隊和成都、昆明鐵路局等單位職工以及沿線民工參加。修建大軍在成都至西昌的北段、西昌至昆明的南段全面鋪開施工,高峰時有30多萬人在這片崇山峻嶺間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我向梅梓祥戰友要來了《成昆鐵路修建示意圖》,曾想沿著成昆線上所有烈士陵園的脈絡,統計成昆線的犧牲(死亡)人數,卻過于繁復不可行。鐵路系統烈士陵園中的墓葬被滅失的數量太大,有的烈士陵園僅剩下紀念碑——位于新鐵村火車站附近的鐵二局四處烈士陵園,104座墓的墓園被當地老鄉開荒種田!目前已經沒有剩下幾座墓,亟待保護。我們找過很多責任部門呼吁,完全沒有效果。我去國家圖書館翻閱過鐵二局的相關志書,相關內容寥寥。我去過中國中鐵大廈找鐵二局反映情況,沒能進去大門;后來又想只統計安葬在烈士陵園中的鐵道兵犧牲官兵,那也有弊端:做不到統計數字的盡可能準確;最后決定以《鐵道兵英烈名錄》為摹本,結合烈士陵園墓碑照片等資料進行統計,作為成昆線上鐵道兵犧牲官兵的數字來源與根據。
我是原鐵道兵十一師醫院的女兵,是鐵道兵做烈士事業的戰友。在成昆線通車50周年前夕,回望和記錄成昆線上鐵道兵犧牲有多少,是歷史賦予我的責任,也是鐵道兵人的期望。
這是一個非常揪心的過程,每記錄一名鐵道兵犧牲官兵的英名,都是一次感情沖擊和精神洗禮——我知道他們的年齡、籍貫、在部隊的職務、犧牲時間和地點、犧牲原因,甚至是犧牲過程。我的眼前和腦海中時時閃現出:鐵道兵官兵艱難困苦的施工場景;犧牲戰友的年輕面龐;年邁父母望眼欲穿盼兒兒不歸,死不瞑目;痛不欲生的妻子數十年不知丈夫魂歸何方;至今還在苦苦尋找父輩安葬地的烈士后代……
列車行駛在成昆線金沙江畔。當年有多個鐵道兵師奮戰在金沙江沿岸。
照片轉自網絡,感謝發布者!
列車行駛在成昆鐵路南段·段泊逸拍攝 照片轉自網絡,向發布者致敬!
壯美的法拉展線 將成昆線作為信仰的——成昆線著名行走者 劉洪拍攝
《成昆鐵路線路走向示意圖》·制圖駱劍超 照片轉自網絡,向發布者致敬!
成昆線
成昆線——起于四川省成都市止于云南省昆明市。是一條在崇山峻嶺中蜿蜒了千里的山區鐵路,全線1096公里。
成昆線從海拔500米左右的成都平原起,逆大渡河、牛日河而上,穿越海拔2280米的沙馬拉達隧道,沿孫水河、安寧河、雅礱江下至海拔1000米左右的金沙江峽谷,再溯龍川江上行至海拔1900米左右的滇中高原。有500多公里區段位于地震烈度7-9度地區。沿線山勢陡峭,奇峰聳立深澗密布,溝壑縱橫。地形和地質極為復雜,素有“地質博物館”之稱,曾被外國專家斷定為“修路禁區”。
成昆線于1954年開始編制初步設計,1956年至1957年確定西線方案后,中國鐵路版圖上空前規模的勘察設計工作迅速展開。先后勘測過11000多公里,近10倍于選定的線路長度;比較過300多個方案,地質鉆探達210000多米。
1970年7月1日,成昆線在禮州接軌,全線建成通車,10萬軍民在西昌舉行了盛大的慶祝典禮。修建成昆線的各路大軍先后撤離,在沿線留下了大大小小無數的烈士陵園。
時過50年后,在新世紀2020年的今天,這些烈士陵園的現狀如何?鐵道兵的烈士陵園受到了很好的保護,而原鐵道部單位的烈士陵園則睹之令人垂淚!
新鐵村火車站附近的鐵二局四處烈士陵園 劉洪拍攝
鐵二局四處烈士陵園紀念碑 劉洪拍攝
紀念碑碑文清晰可見,有104人死于成昆線的一次泥石流災害。碑文中可見職工陳運澤的名字。 劉洪拍攝
鐵二局四處烈士陵園被當地老鄉開荒種田。據說經常可以挖出骨殖。陳運澤之子攜母親多次到烈士陵園尋找和祭奠父親。 劉洪拍攝
鐵道兵第一師在成昆線犧牲官兵 230名
1964年9月16日,奉鐵道兵轉總參謀部命令,鐵一師除5團進駐外(鐵六師26團調入鐵一師,編為第5團),1、3團立即投入成昆線建設,并限于9月底前到達新管區。1團擔負祿豐(不含)至廣通(含)間40公里的新建工程,團部駐一平浪。3團擔負昆明西站至青龍寺(含)間42公里的新建工程,團部駐安寧。5團擔負青龍寺(不含)至祿豐(含)間60公里的新建工程,團部駐祿豐縣澤潤里。
因為烏東德水電站蓄水,即將被危及的拉舊大橋是鐵一師修建的。
10月23日,總參謀部同意組建鐵道兵獨立機械團、獨立汽車團。獨立機械團由鐵一師組建并代管;另調一批干部組建獨立汽車團。
1965年10月23日,2團赴越南參加援越抗美,擔負老街至河口、河內至北江西線搶修任務。
1966年8月27日,成昆線一平浪地區遭遇8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3團12個連隊駐該地區大箐溝山谷,山洪爆發,形成巨大的泥石流,部隊的人員、物資受到嚴重損失。共傷27人,亡46人。
12月8日,4團負責施工的成昆線漁壩村3號隧道出口坍方處突然發生下沉,該團17連5名戰士被陷進去,為搶救戰友,先后共犧牲16人,他們的英雄事跡受到上級表彰。
鐵一師在云南省元謀縣建有以師為單位的《黃瓜園烈士陵園》,集中安葬在成昆線上的鐵一師犧牲官兵。在《黃瓜園烈士陵園》中,安葬著鐵一師1團、3團、4團、5團(7592、7594、7595、8772部隊)的烈士;安葬著鐵二師8團(6838部隊)的烈士;還有鐵五師(7659部隊)的烈士。
在云南省祿豐縣的《一平浪鐵道兵烈士陵園》中,集中安葬著鐵一師1、3團(7592、7594部隊)的烈士。在一平浪特大泥石流災害中犧牲的46名鐵一師官兵,就安葬在這個烈士陵園中。
在云南省祿豐縣的《金山鐵道兵烈士陵園》中,安葬著鐵一師4團(7595部隊)的犧牲官兵。
在云南省祿豐縣的《羊街鐵道兵烈士陵園》,安葬著鐵一師5團(8772部隊)的犧牲官兵。
在云南省楚雄市的162醫院墓地中,還安葬著鐵一師1團和2團的犧牲、病故人員。
黃瓜園烈士陵園 路客拍攝
一平浪鐵道兵烈士陵園紀念碑 路客拍攝
金山鐵道兵烈士陵園·鐵一師(4團)烈士墓區 路客拍攝
羊街鐵道兵烈士陵園。鐵一師5團烈士的安葬地。 路客拍攝
鐵一師 直屬單位 9名
王景貴 任 強 王清源
楊秀全(羊街鐵道兵烈士陵園)
潘保安(黃瓜園烈士陵園)
董福安(黃瓜園烈士陵園)
李開志(黃瓜園烈士陵園)
阿陳四(楚雄162醫院墓地)
王玲云 (女、黃瓜園烈士陵園)
鐵一師1團 47名
賀慰忠
一平浪鐵道兵烈士陵園 28名
張益孝 王建康 陳尚義 吳章恒 王善全
潘富順 楊言宣 文均友
賀倫書 楊貿倫 賈文貴 楊文俊 江師萬
周遠壽 賈邦成 陳士金 賈學貴 王廷萬
李克厚 張治文 曹光友 楊祚松 林仕忠
胡朝沛 徐啟貴 田萬富 高善生 魏仁龍
根據碑文記錄 1名
徐解娣
黃瓜園烈士陵園 16名
王明奎 胡開艱 魏仁榮 張良富 段昌瑞
鄧躍福 陳華生 柏仕貴
徐 群 袁書云 譚福州 陳 豐
徐興保(追記一等功)
張 茂(追記二等功)
王文強(追記二等功)
王澤清(追記一等功)
162醫院墓地 1名
李春生
鐵一師2團 1名
162醫院墓地 1名
陶國仁
鐵一師3團 69名
易傳福
一平浪鐵道兵烈士陵園 47名
張德榮 易圖榮 杜鳳立 李永金
王大偉(碑文:王大衛)
楊中貴 雷弟省 肖永祥 周大華
劉品山 張聲財 龍興水 蔣興禮
李代錄(碑文:李代祿)
胡元禮(碑文:胡圖禮)
鄭克富 彭德全 葉長清 唐世海
向長義(碑文:何長義)
吉思田 龔上華 杜中政 冉開全
陳顯中 左木神 吳開金 陳和太
陳章華 朱小興 李天清
林木萬(碑文:林財萬)
任賢榮(碑文:任賢銀)
陳 正(碑文:陳正乖)
賀申武 鄧長銀 袁美弟
雷俊金(碑文:雷諼金)
王大全 林作云 張德和
文仁錄(碑文:文仁祿)
任華錄(碑文:任華祿)
朱賢珍 王明東 楊成宣 趙光周
黃瓜園烈士陵園牌門背面的對聯 路客拍攝
黃瓜園烈士陵園 21名
李堂寬 辜庭友 林亞壽 黃仕斌 肖時政
劉科洪 陳云武 徐大權 胡發玉 楊付友
辜裕德 夏早仁 謝吉才 龍開元 王忠其
李 凱 陳立保 陳金炳 熊先添 嚴代洲
唐永英
鐵一師4團 56名
黃 松 葛發志 聶興成
金山鐵道兵烈士陵園 39名
歐志昆(碑文:歐治昆)
張碧財(碑文:張碧才)
蘇榮貴 張仁興 楊貴先 茍興黨
王世民 朱大榮 劉傳國 張明友
楊國才 張玉祥 李玉貴 李寶榮
劉朝福
張文林(碑文:張久林)
廖洪圖 彭懷忠
劉邦全(碑文:劉幫全)
吳映朋(碑文:吳映明)
李光林 車強武
張弟裕(追記二等功)
王天祥
王明發(追記二等功)
羅懷明 劉昌炳 王茂文 周宗禮
鄧成銀
趙家友(碑文:趙富有)
潘鳳林 周興明 李益清
黃德全(碑文:黃德金)
李 聰 岳正金 萬立鈞 張春江
黃瓜園烈士陵園 14名
陳英田 向祖奎 張情明 沈仁才
王斌如 羅治年 閆李堂 張恒錫羅思錄 龐大奇
李小全(記二等功)
楊繼斌 李瑞成 蔡成豐
鐵一師5團 48名
祖定云
羊街鐵道兵烈士陵園 20名
楊正炳 陳芝桿(碑文:陳芝軒)
羅兆興 唐德德 王洪生 謝有國
吳真躍(碑文:吳真耀)
熊永祥(碑文:熊永強) 雷遠明 尹鴻忠
黃作斌(碑文:黃佑斌) 權太平
魏根義 焦尚明 劉懷慶 李方紀
靳仕余 胡茂林 張金龍 楊國靖
一平浪鐵道兵烈士陵園 1名
楊其潤
黃瓜園烈士陵園 26名
錢超云 萬國武 堯榮才 田維同 許群余
高發艱(碑文:高發銀)
李開發(追記二等功)
劉貽順 楊成富 王祖治 陳壽海 連大慶
陳益貴 陳坤云 孫本堂 候樹立 楊定云
唐應德 王仕選 鄭德山 袁天模
冉啟明(碑文:冉啟朋)
席友元 仇為柏 陶學正 何全貴
鐵道兵第二師8團在成昆線犧牲官兵 20名
鐵二師有5個團:6、7、8、9、10團。參加成昆線建設的僅有8團,其他各團同期在援越抗美戰場上。
成昆線上的鐵8團,主要配屬鐵十師施工。烈士大部安葬在位于四川省樂山市的沙灣烈士陵園、云南省元謀縣的黃瓜園烈士陵園。在四川省的德昌縣烈士陵園也可見鐵8團的烈士墓。
樂山市沙灣烈士陵園 8名
王大明 王保柱 向后貴 徐勤學
楊啟旺(碑文:陽啟旺)
盧定明(碑文:盧寶明)
邵朝陽(碑文:邵朝元)
何方廷(碑文:何方庭)
德昌縣烈士陵園 1名
鄧啟斌(碑文:鄧啟兵)
黃瓜園烈士陵園 11名
王斌如 曠雪槐 陳石樹 林青漢 張以順
劉仕榮(碑文:劉伙榮)
熊閏生 許清亮 張士生 關怡成 陳連章
鐵道兵第五師在成昆線犧牲官兵 346名
1965年6月10日至14日,鐵五師在云南省宣威縣召開了黨的第四次代表大會,正式代表149人。鐵五師奉命開赴四川,修建成昆鐵路米(易)三(堆子)段。1966年3月3日,根據司作字047號命令,鐵5師25團配屬鐵十師施工。1967年3月,鐵五師抽出100名干部到渡口市支左。至1967年12月31日,鐵五師在成昆線上全年完成隧道20020成洞米,橋涵土方22920立方米,擋墻土方2261113立方米,路基土石方29132萬立方米。
鐵五師是鐵道兵戰斗力較強的部隊,犧牲相應也較大。在成昆線上的多個烈士陵園中安葬著鐵五師的犧牲官兵,安葬規模比較大的有四川省米易縣烈士陵園、四川省鹽邊縣烈士陵園。
在四川省峨邊縣烈士陵園安葬有鐵五師22、25團(8724、8727部隊)的烈士;在四川省越西烈士陵園與四川省喜德縣烈士陵園安葬有鐵五師22團的烈士;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同德烈士陵園安葬有鐵五師25團的烈士;在云南省元謀縣黃瓜園烈士陵園也可見鐵五師犧牲官兵墓。
四川米易縣烈士陵園 路客拍攝
四川省米易縣烈士陵園·墓園 路客拍攝
四川鹽邊縣烈士陵園 路客拍攝
四川鹽邊縣烈士陵園·墓園 路客拍攝
四川峨邊縣烈士陵園紀念碑 路客拍攝
四川攀枝花同德烈士陵園 路客拍攝
四川攀枝花同德烈士陵園·墓園 路客拍攝
鐵五師各部 53名
楊樹明 車成林 楊永棣 李總財 陳華清
黃成立 陳偉銀 范維登 秦勝祥 陳德全
肖遠具 許定昌(訓練新兵時救人犧牲)
羅安輝 唐海書 梁廷模 徐懷玉 趙 海
方世海 張光全 鄭遠光 蔣生應 楊承治
蔣元德 孫林明 徐克君 甘永德 朱躍林
稅海濤 劉金多 劉教會 文正學 唐祚銀
余仕祿 楊紹生 劉永東 陶根牯 付云州
張 英 黃常文 黃紹玉 羅廷輝 李留見
柳堂林 楊連保 余良貴 由洪舉 張風云
董 山 李同水 田維施 彭 財 劉萬美
張世柱(四川省雅安烈士陵園。
碑文:鐵道兵團二師)
四川省米易縣烈士陵園 186名
張昌貴 譚紹余 彭德全 黃廷水
曹文賢 張柏樹 吳長貴 陳紀昌
麻玉金 崔茂根 徐長良 彭乾貴
王鶴平 李紹明 羅明堯 李先元
姚元佑 袁昌清 劉吉府 王朝富
林森林 李倫文 彭萬銀 張孝銀
何興順 李華忠 張懷富 童光明
唐子洪 彭國民 陳忠義 謝恩成
凌均榮 陳啟東 邱崇惠 羅正國
楊德明 楊清財 鐘木生 周齊文
黃華榮 馮茂成 陳秦星 蔡先通
陳宗澤 鄧學如 伍永文 文朝云
楊生銀 郭孝坤 唐兆求 譚春華
王行道 覃明忠 曾從德 陳賢國
張貽田 肖俊德 雷代建 王昌松
朱忠新 張太全 蘇功火 馮祝林
李德貴 李以其 吳世財 翁六華
李先田 王興榮 梅開壽 李國榮
羅永漢 曾成海 肖啟忠 胡萬勛
胡光躍 郭仲文 羅本上 陳明高
陳登榮 王安宙 何澤勝 李高恒
陶西昌 李文明 呂玉雙 吳思令
鐵大會 溫元發 胡學榮 泰勝祥
李大才 劉如高 孫懷堂 張 衛
余澤忠 羅明貴 張仁德 曾光元
王均庭 古懷金 陳明星 鄧全周
金繼武 鄭本松
羅金生 (碑文:羅交生)
唐存榮(碑文:唐存云)
柒道金 蔣朝富 楊文甫 侯貴華
曹炎德 王甫清 黃洽順 袁仁華
陶定武(有2座陶定武烈士墓)
張志文 鄢家德 謝德弟 張開金
張保全 余國華 趙妃海 蔡培均
張桐樹 趙映爛 李永富 竇友模
龍德志 周發仁 陳德友 李榮彬
伍永乾 張群隆 舒澤亮 普正隆
雷代光 徐篤銀 耿文順 尹煥發
胡元明 楊永權 張青夏 孟天壽
孫全林 石萬慶 朱從太 王世章
楊興林 陳長海 陳 善 李如清
曹坤龍 王金生 許炎華 朱啟賢
陳福昌 李德榮 許之豪 年介榮
周盛美 曾欽富 梁梅開 李茂偉
劉天順 鄧名輝 尹福貴 陳龍武
熊庭永(碑文:熊廷水)
王清山 王淑民 黃汝田 李先明
鄧正舉 段富學 李春茂 施根火
劉發剛 劉自成 戴振球 唐生國
李育金 鄧正舉 陳宗艱 張保義
云南永仁烈士陵園 1名
陸洪興
四川鹽邊縣烈士陵園 57名
金如忠 聞道金 張信海 黃維洪 黃學清
鄧厚安 巫向榮 張金童 劉祖元 黃友其
代進女 朱志林 呂永富 陳基富 方吉均
陳初建(碑文:陳應建)
楊本祿 王庭安
楊國先 劉長安 姚伍忠 潘貴彬 胡道平
楊廷華 王紹文 羅庭金 洪語芳 彭言金
冷禎大 毛六元 詹 海(碑文:詹核)
柳光曉 蒲炳清 吳培富 鄭巨旺 陳景忠
丁豐才 唐國雄 蘇應行 陶玉周 郭常坤
黃文元 葛文亮 孫維楨 冷光德 王元新
李繼光 曾遠棟 金保江 李忠成 喻永生
薛生義 魏繼猛 汪文海 陳春生 付京樹
游光華
四川峨邊縣烈士陵園 5名
桂世湘(碑文:桂世香)
賴學生 丁成炳 秦樹德 孫建高
云南祿豐縣金山鐵道兵烈士陵園 1名
敬云才
四川攀枝花同德烈士陵園 38名
李志杰 魏孔祿 陳國章 劉明祥 李天榮
杜永壽 劉文榮 鄭廷發 高數軍 金海江
談生海 梁紹懷 茍文建 宋智科 李成福
付高才 陸德貴 杜開明 李延清 楊遠孝
苗前強 饒平安 張敦茂 王鎖勤 石世昌
楊大毛 孫劍明 付學云 王維尚 唐賢友
游運坤 顧慶學 吳大銀 梁保柱 趙達吉
丁忠友 金善茂
游運坤(碑文:游遠坤)
云南永仁烈士陵園 1名
楊德榮
四川越西縣烈士陵園 1名
何俊海
四川喜德縣烈士陵園 3名
倪志力 王紹邦 鐘吉友
鐵道兵第七師在成昆線犧牲官兵 199名
1965年12月26日成昆線密空段重點工程開工。該段正線長44.59公里,橋隧占40.1%。該段鐵路系因成昆線工期緊而從鐵一師管區劃出,要求于1966年9月底完成達到鋪軌程度。鐵一師與鐵七師在11月19日完成了交接。
1965年12月,鐵七師機關率3個團部、8個營部、48個連隊共9846人分批進駐云南省祿豐縣,施工重點從貴昆線轉至成昆線密空段。師機關12月25日進駐祿豐鋼鐵廠。31團團部12月19日進駐密馬龍;33團團部12月15日進駐祿豐縣縣委大院;35團團部12月21日進駐小德莊;34團指揮所10月17日進駐棠海;師醫院1966年1月進駐祿豐縣郊。各團在水樹段留收尾部隊,設指揮所。
1966年2月8日和11日,貴昆鐵路東西兩段鋪軌先后進入鐵七師管區。后于3月4日下午2時,在鐵七師和鐵五師分界線——觀音巖大橋勝利接軌;3月10日,西南建設工地指揮部在師管區梅花山車站舉行了接軌慶祝大會。
因為烏東德水電站蓄水,即將被危及的蓮地隧道、新江車站、銀絲巖隧道系鐵七師修建。
鐵七師修建成昆線的犧牲官兵,大部安葬在云南省永仁縣的永仁烈士陵園。在永仁烈士陵園中,安葬有鐵7師(8700部隊)、鐵七師31、32、33、34、35團(8701、8702、8703、8704、8773部隊)的烈士。
在云南省祿豐縣的金山鐵道兵烈士陵園中,安葬有鐵七師(8700部隊)、鐵七師31、33、34、35團(8701、8703、8704、8773)的烈士。
在四川省的峨邊縣烈士陵園中,安葬著鐵七師(5757部隊)的烈士。在楚雄市162醫院墓地,安葬著鐵七師以及鐵七師32、35團(8700、8702、8773部隊)的犧牲與病故人員。
云南永仁烈士陵園 路客拍攝
云南永仁烈士陵園·牌門 路客拍攝
云南永仁烈士陵園·紀念碑 路客拍攝
云南永仁烈士陵園·墓園 路客拍攝
金山鐵道兵烈士陵園·鐵七師烈士墓區紀念碑
路客拍攝
鐵七師各部 8名
張慧英(女,鐵七師醫院護士)
車明路
(鐵七師副參謀長,永仁烈士陵園紀念碑上的烈士名單有名字,骨灰安放于山東省榮成烈士陵園)
李永增
(鐵七師副師長,永仁烈士陵園紀念碑上的烈士名單有名字,骨灰安放于濟南市烈士陵園)
羅顯濤
(在云南曲靖縣鐵四局支左時犧牲)
翁東生 唐光輝 崔風菲 楊玉松
云南省祿豐縣金山鐵道兵烈士陵園 59 名
萬天水 周愛銀 李萬宗 羅康發 劉德俊
黃英祥 陸世美 周成章
蔡廷全(碑文:蔡廷泉)
覃仕才 黃培昌 林躍南 唐仕忠 王遠祿
何君榮(碑文:何君滎)
梁錦精(碑文:梁綿精)
黃治平(碑文:黃洽平)
方如生(碑文:方如玉)
朱務科(碑文:朱云科)
韋躍登 張遠桃 岳林芳 李發坤 李自強向啟萬
(追記一等功,遷回原籍四川省《金堂縣烈士陵園》)馮興漢 管添秀 王方和
楊光貴(碑文:相光貴) 龍昌元
董澤林(追記一等功)
潘福元 (碑文:潘付元) 王天才
歐后修 馮其遠 劉義杰 宋德貴
趙發高(碑文:趙華高) 張福忠
吳世洪 程后文(碑文:程啟文)
林傳才 鞠云才(碑文:敬云才)
鄭煥明 汪靖國 潘學旺
梁希臣(碑文:梁希強)
呂長明(碑文:占長明)曾凡平(碑文:曾億平)
楊付初 張玉德 鄭國勝 鐘傳光 陳光樹
王海石 周義傳 朱啟智 孫德明 陳福遠
云南省永仁烈士陵園 128名
劉井捌 周明玉 舒文照 周友福
陳緒熾 肖存階 曾令澤 孫賢順
王榮根 廖朝珍 許錦華 馬存廷
容松番 鄭興武 夏心國 廖繼才
朱宏余 葉振聲 康忠新 潘洪康
奚玉良 方向龍 甄作沛 卿安仲
楊通林 李 孩 張迎哲 黃慧寧
楊國琪 楊安明 廖永中 向成彥
譚普玉 李恒太 彭光慶 鄭作歡
朱百眉
唐德孝(碑文:唐德春)雷艮高(碑文:雷銀高)
周運喜 莫錦富 胡昌安 袁德清
侯志明 梁壽富 舒小信 陳舉煜
張志林(碑文:張志標)
田景燦 羅小剛 楊正國 韋老梭
郭文涌(碑文:郭文湧)
梁仕光 喬澤田 趙江明 吳章義
唐正才 田道乾 白云富 楊興錦
肖道良 李振山 曾令鐘 劉萬玉
舒掃寶(碑文:舒掃保)
沈傳光 張木溪 彭文治 楊通成邱潤生 劉成禮 張培發 許光忠
廖其書 胡文海 馮傳南 陳躍洪卓進廣(碑文:卓世廣)
嚴天全 何啟林 鐘元林 涂發根
李習祥 方金國 張懷謙 黃寶元
鄧明權 李國喬 萬忠成 劉潮彩
冉東山 林安和 林榮端 郭道和
劉西德 武兆桂
張自庚(碑文:張自根) 李社陽(碑文:李社揚)
余老常(碑文:余老長)
陳 旺 李和元 瞿金旺 田茂付
王潤仁 楊俊華 周開亮 蒲秀美
潘昌益 李培根 劉茂江 楊德福
黎堂桂 黎緒榮 林培信 王志遠
馬運華 蔡文桂 劉佑雅 王躍強
黎錦忠 鄧祖付 戴學明 夏宜順
旦白忠 陳孟權 吳承有 王玉賢
四川峨邊縣烈士陵園 1名
王炳元
云南楚雄162醫院墓地 3名
沈德君 邱福平 肖盛國
鐵道兵第八師在成昆線犧牲官兵 262名
由鐵八師修建的大田菁特大橋
照片轉自網絡,感謝發布者!
熊漢俊烈士犧牲于黑井隧道的塌方中。安葬于云南祿豐縣黑井鐵道兵烈士陵園。
路客拍攝(摩托車是路客風雨兼程的坐騎)
云南祿豐縣黑井鐵道兵烈士陵園面對著鐵道兵修建的成昆線,鐵道兵烈士日夜傾聽著列車的汽笛聲。路客拍攝
南來北往的列車給當地人民送去了幸福,送去了文明。鐵道兵烈士守衛著這一方的平安!
路客拍攝
黑井烈士陵園中的熊漢俊烈士墓路客拍攝
1964年9月11日至28日,鐵八師師部從江西省撫州市進駐云南省楚雄州。36團從江西省崇仁縣進駐云南省祿豐縣。38團從江西省臨川縣進駐云南省武定縣。39團從臨川縣進駐云南省祿豐縣。10月1日至21日,37團從浙江省云和縣進駐云南省元謀縣。10月23日,遵照鐵道兵轉總參謀部(參務字第498號)命令,鐵八師從37、38、39團各調一個建制營,在云南省祿豐縣大舊莊組建40團,代號中國人民解放軍8774部隊。
鐵八師在成昆線上的烈士,大部安葬在云南省元謀縣和祿豐縣境內。在云南省祿豐縣安葬有鐵道兵烈士的陵園名稱中,均有鮮明的“鐵道兵”的字樣,令人眼前一亮,也令鐵道兵人欣慰。
鐵八師36團熊漢俊烈士犧牲在黑井隧道的塌方中,卻被謠傳成:“熊漢俊因為過度疲勞,失足跌入正在施工的橋墩,被鐵道兵澆筑在大田菁特大橋的橋墩里……”——這是徹頭徹尾的謊言!近年來通過網絡,謠傳遍天下,被炒作得沸沸揚揚,且愈演愈烈。真實的熊漢俊烈士墓,就在云南省祿豐縣黑井鐵道兵烈士陵園里,用紅色巖石砌就。
在云南元謀縣能禹烈士陵園安葬著鐵八師(8706部隊)、鐵八師37、39團(8708、8710部隊)的烈士。在云南元謀縣中壩烈士陵園,安葬著鐵八師38、40團(8709、8774部隊)的烈士;在云南祿豐縣黑井鐵道兵烈士陵園,安葬著鐵八師36、38團(8707、8709部隊)的烈士;在云南祿豐縣甸尾鐵道兵烈士陵園,安葬著鐵八師(8706部隊)、鐵八師38、39團(8709、8710部隊)的烈士;在云南祿豐縣舊莊鐵道兵烈士陵園,安葬著鐵八師40團(8774部隊)的烈士。在楚雄市162醫院墓地,安葬著鐵八師36、37、38、39、40團的犧牲和病故官兵。
1969年3月21日,遵照鐵道兵轉中央軍委3月18日指示,調鐵八師36、38團(1、3、4營)配屬鐵五師擔負四川省渡口市鐵路支線施工任務;調鐵八師40團(1、2、3、4營)配屬鐵十師擔負成昆鐵路德昌至連得段鐵路施工任務。成昆鐵路鐵八師管段(126.3公里)由39團負責鋪出管區。
如上所述,可見在四川攀枝花同德烈士陵園有鐵八師烈士墓;在四川德昌縣烈士陵園有鐵八師烈士墓。
云南祿豐縣舊莊鐵道兵烈士陵園 路客拍攝
云南祿豐縣舊莊鐵道兵烈士陵園紀念碑與墓園 路客拍攝
云南祿豐縣舊莊鐵道兵烈士陵園紀念碑上的壁畫 路客拍攝
云南祿豐縣黑井鐵道兵烈士陵園 路客拍攝
黑井鐵道兵烈士陵園 路客拍攝
云南祿豐縣黑井鐵道兵烈士陵園·墓園 路客拍攝
鐵八師各部 2名
王中啟 萬貴成
云南祿豐縣舊莊鐵道兵烈士陵園 30名
魏仁龍
(根據紀念碑銘文記錄:因公犧牲,葬于大平地。)牟作榮
(根據紀念碑銘文記錄:因公犧牲,葬于六枝。)陳純榮 傅光輝 李光利 鄭子進 陳太國
陳森林 肖連生 饒國民 郝章興 王思元
何正亞 黃炳哲 徐昌金 李書昌 李仁義
吳康品 李國均 唐志安 張國強 宋 坤
周仁書 陸文寶 鐘齊育 胡華科 黃榮華
王銀池 李長青 陳弟高
云南祿豐縣黑井鐵道兵烈士陵園·紀念碑 鐵八師許鈞華戰友拍攝
鐵八師許鈞華戰友向犧牲在成昆線上的36團烈士敬獻花圈
祭奠英烈,向鐵道兵烈士致敬! 照片由鐵八師許鈞華戰友提供
云南祿豐縣黑井鐵道兵烈士陵園 37名
何秀彬 彭友亮 單高銀 何興宣 吳元龍
王清蓮 周杏生 沈銀山 吳太斌 柯瑞銀
蘇承木 熊代富 周廷貴 梁明清 彭應凡
龍秀謀 黃萬林 游清明 熊漢俊 江友福
鄒云端 陳世云 陳顯清 陳昕林 龔有安
柯瑞銀 楊秀木 鄒太相 高家元 卿昌具
雷如茍 王顯福 申連求 宋世欽 王先林
楊杰榮 黃文福
云南元謀縣能禹烈士陵園 路客拍攝
《能禹烈士陵園簡介》令人心碎! 路客拍攝
云南元謀縣能禹烈士陵園 69名
但德全 陳萬科 徐卓欽 鄒桂元
賀天模 劉宋連 李井慎 梁文華
葉關水 王兆祥 馬洪全 孔慶忠
石守炎(墓碑嵌有烈士軍裝照片)
悅有福 何世榮 陳剛國
覃幫樹(碑文:譚邦樹)
孫殿明 徐自水 鐘樹清 唐華利
李代勝 周昌銀 曾世明
唐幫倫(碑文:唐邦倫)
黃以清 葉玉玖 楊致敬 張效曾
黃上梅 鄧德俊 何國華 袁天全
劉老四 凡少華 韓均才 王 恕
邵玉明 吳宗義 王培澤 林世成
曾維榮 祝朝相 王學田 栗多杰
易維祥 袁榮財 付坤友 陳圣堯
聶果四 王世昌 羅光提 謝國生
楊桂生 趙光應 木長法 張積慶
黃元周 陳許山 劉澤建 譚松青
何思富 袁國輝 鐘世林 李維解
陳滿祥(搶救落水戰友犧牲,追記一等功)
夏春祥 余輝經
楊仁義
(碑文:37團14連連長,中國人民解放軍8708 部隊二等功臣)
云南祿豐縣甸尾鐵道兵烈士陵園 路客拍攝
云南祿豐縣甸尾鐵道兵烈士陵園 46名
顧永康 陳柳華 楊義書 黃晚茍
潘如康(碑文:潘汝康)
鮑吉榮 羅昭華 曹亞發 陳萬德
李植發 陳元明 曾國民 曾德富
鄒素碧 張升進 段茂福 溫立坤
張大友 梁振偉 謝思萍 王興牙
劉佳明 鮑壽連 萬道軒 賴春祥
李合信(碑文:李和信)
代友山(碑文:戴友三)
李鎮祥(碑文:李禎祥)
姚文秀(墓碑嵌有烈士軍裝照片)
陳立寶 何任貴 劉隆水 田方奇
祝仁錄 曾化明 黃秀昌 李禎祥
王賓其 王天帥 陳宗金 夏祖平
鐘其維
黃育良 劉祥前 賈慶華 傅鐘澤
云南元謀縣中壩烈士陵園 路客拍攝
云南元謀縣中壩烈士陵園墓園 路客拍攝
云南元謀縣中壩烈士陵園 36名
李真榮 王子書 馮修訓
廖玉光(碑文:療玉光)
陳松全 黃仁才 萬境才 王澤明
朱先發 周治強 徐江漢 張承盛
楊繼國 龍應孔 楊傳富 盛卸烏
劉文品 黃學金 易學明 龍治超
龍安培 胡盛環 萬德潤 曾傳球
朱先發 陳先仕 王仲信 張茂發
范東安 趙體木 袁先貴 吳來富
付志成 申順四 蒲榮成
畢懷春(38團4營營長,援越抗美期間排彈犧牲。在越南嘉林烈士陵園3排5號有墓。)
楚雄市162醫院墓地 路客拍攝
楚雄市162醫院墓地 17名
袁培德 周乃禹 譚載盛 馬宗政
鄧千永 張洪揚 羅洪舉 張見芽 何文明 喻文學
魏云勇(墓前有祭品)
丁洪連 雷國勝 黃興德
楊光忠 金華茂 段昌直
云南祿豐縣金山鐵道兵烈士陵園 1名
王練遠(7595 部隊烈士墓區6 排4 號)
四川德昌縣烈士陵園 11名
韓秀貴(鐵十師名錄與碑文顯示為47團犧牲官兵)
張華貴(鐵十師名錄與碑文顯示為鐵十師犧牲官兵。追記二等功。)
徐幫云(鐵十師名錄有記錄,名字寫為徐邦云。碑文顯示為鐵十師戰士。
撲滅森林大火壯烈犧牲,追記二等功。)
羅忠貴(鐵十師名錄有記錄。碑文顯示為鐵十師戰士。)
王家坪(鐵十師名錄有記錄,名字寫為王家平。碑文顯示為鐵十師戰士。)
胡修如(鐵十師名錄有記錄。碑文顯示為鐵十師戰士。)
易勝清(鐵十師名錄有記錄。碑文顯示為鐵十師副班長。)
帥之星(鐵十師名錄有記錄,名字寫為帥遠興。碑文顯示為鐵十師戰士。)
周孟剛(鐵十師名錄有記錄,名字寫為周夢剛。碑文顯示為鐵十師戰士。)
羅安超(碑文:8757部隊)
姜習道(碑文:8757部隊戰士)
郭壽芳(鐵十師名錄有記錄,名字寫為郭守芳。碑文顯示為鐵十師副排長)
四川攀枝花同德烈士陵園 12名
譙育文 楊克己 姜漢文 馬鏡元
蔣大明 李 奎 趙同發 祝 輝
汪秀杰 肖騰炳 吳維本 劉開富
四川鹽邊縣烈士陵園 1名
顏學富
鐵道兵第十師在成昆線犧牲官兵 224名
徐文科烈士紀念碑 路客拍攝
1964年9月6日,鐵十師接兵部648號轉總參命令:“著十師移防四川擔任成昆線工程施工任務”,當即向各團做了傳達,要求各團立即抓緊收尾工程和移交,進行移防行軍準備。9月12日,鐵十師在西寧召開行軍動員大會,師政公布《關于部隊參加西南鐵路建設和行軍政治工作指示》,師司令部下達第556號命令,要求各團營以下分隊立即停工,進行行軍教育和移防準備,務必于9月底到達新區。
鐵十師修建成昆線的犧牲官兵,比較集中的安葬地有3處:四川省樂山市沙灣烈士陵園、四川峨邊縣烈士陵園、四川德昌縣烈士陵園。在四川省的眉山市烈士陵園和峨眉山市烈士陵園中,可見為鐵道兵烈士修葺的第二座烈士墓,體現了家鄉政府和人民對子弟兵的熱愛。
在四川省樂山市沙灣區軫溪火車站,有一座徐文科烈士紀念碑,這是鐵道兵在35年歷史中罕見的為個人修建的紀念碑。徐文科是鐵十師47團5營22連的戰士,在1965年9月3日的大橋灣1號隧道塌方中,為了戰友們能盡快脫離險區,他拒絕搶救,被塌方的碎石所掩埋。徐文科犧牲后,鐵十師黨委追認其為中共正式黨員、模范團員、烈士。徐文科烈士墓經遷葬,目前位于樂山市沙灣烈士陵園1排8號。
徐文科烈士紀念碑位于軫溪火車站 路客拍攝
鐵十師各部 84名
張存良(追認共青團員)
隋德富 刁傳榮 張彥斌 李良成
張昆孝 薛友清 周樹華 謝均賢
許光華 羅萬卷 冀土石 李華春
李成貴 夏明德 王開道 王金玉
曾識丁 齊文彬 高仁和 李宗賢
張可發 任楚華(第二設計院技術員,配屬46團施工,犧牲于新灘壩隧道)
劉希賢(雅安烈士陵園)
陳德志 侯雙喜 鄧發良 魏友能
張 卓 顏家龍 黃玉章 陳知揚
艾金生 陳發乾 張先云 張俊全
歐茂榮 肖立唯 石華成 劉顯懷
趙啟堯
黃樹先(追認中共正式黨員) 劉本洪 邵葉洪 覃德法 李元炳
尹左友 尹潤斌 梁水河 祝金文 馮文全(保護群眾犧牲,追記二等功。)
汪廣春 曹加明 蔡光清 王以明
夏榮華 付大華 閔天倫 劉邦國
方開宏 唐偉明 朱文賢 謝恒男
馬世誠 趙光才 焦防修 劉明山
梁孔進 何喜元 姜正榮 李維明
鄧天明(撲滅山火燒傷犧牲。追認中共黨員、追記二等功。) 丁乃生
嚴水明(救火犧牲。追記二等功,追認中共黨員。) 王華敏(四川雅安烈士陵園)
陳云富(四川省會理縣英名錄:陳國富) 鄭水友 周紹平 肖謀理 薛海山
郭正權 梁桂文 張衍民 李春生
四川峨邊縣烈士陵園 路客拍攝
四川峨邊縣烈士陵園 41名
吳 健 童子明 胡從華 羅茂柏
黃德光 吳金海 宋明芳
劉克明(碑文:劉開明) 張啟早(碑文:張起早)
萬金山(追認共青團員)
鐘維綱 張 英 吳紹全
周云華(追認共青團員)
秦明安 夏再祥 毛明光
徐成銀(追認共青團員)
任寶娃(碑文:任全娃)
張 式(追認中共正式黨員)
宋文福(第二座墓在峨眉山市烈士陵園) 陳遠華 萬成偉
劉元松(碑文:劉遠松)
肖云希 袁旭富 姜躍德
鄒成明(碑文:周成明)
劉忠選 郭銀喜
唐光倫(碑文:唐光) 曾友富(碑文:曾有富)
余文均(碑文:余文金)
龐紹文 賀永安 李春勝 方開宏
唐偉明 朱文賢 呂光明
鄧天明(撲滅山火被燒傷犧牲,追認中共黨員,追記二等功。)
樂山市沙灣烈士陵園 路客拍攝
樂山市沙灣烈士陵園·墓園 路客拍攝
徐文科烈士墓 墓前可見路客祭奠的香煙
樂山市沙灣烈士陵園 45名
張世洪 王明仁 滕建來 湯家豪
蔣治銘(碑文:蔣志銘)
周仕元(碑文:周世元)
徐文科(師黨委追認中共正式黨員、模范團員)金仕元(碑文:金士元)
張志勤 劉繼智 吳義明 王仁義
張天福 解明和 李再江
李先勤(碑文:李克勤)
高風和(碑文:高明和)
吳順和 王安田 曾世福 梁明生
吳友德(碑文:吳友清)
王長生 崔 芳 卿光仲 易仁榮
陳子旭(碑文:陳志學)
楊文清 熊華樹 車成林 陳宇正
李洪生(碑文:李洪森)
明登銀(碑文:明登艮)
張關友(追認中共正式黨員、追記二等功)
黎 松 王明仁 張朝金 陳志學
王加飛(碑文:王家飛)
張忠華 李增玉 勻大松 張天恩 徐遠洲(碑文:待遠州)
張生洲(碑文:張登州)
四川眉山市烈士陵園 路客拍攝
四川眉山市烈士陵園 4名
茍懷芳 黎登明 徐天新 江述清
四川德昌縣烈士陵園 路客拍攝
四川德昌縣烈士陵園·墓園 路客拍攝
四川德昌縣烈士陵園 35名
徐玉清(第二座墓在四川峨眉山市烈士陵園)
彭忠光(碑文:彭仲光)
周水全 汪樹華
陳學明(在安寧河救人犧牲。追認中共正式黨員、追記二等功。)周開明 張正權
劉玉國(碑文:劉裕國)
何富祥(碑文:何富群。第二座墓在峨眉山市烈士陵園,碑文:何富群。)
楊仕仁 (碑文:楊世仁)
夏正坤 鄭 洪 韓秀貴
錢祥榮(碑文:錢向運)
張華貴(撲滅森林大火壯烈犧牲,追記二等功。)
張啟友(46團2營8連副連長。1967.8.19 在永郎隧道施工中犧牲。位于烈士陵園5排1號墓。有關信息與6排4號墓的傅啟友高度一致,故傅啟友未做另行記錄。)
李風山(碑文:李鳳山)
楊永祿(碑文:楊永錄)
胡國志 吳鑑明 陳光福
蘆定海(碑文:盧定海)
梁國仁 董仕剛 馮學武
許志玉(第二座墓在灌云縣烈士陵園)
劉天發(追認中共黨員) 徐國啟(碑文:徐國宏)
羅坤東(碑文:羅坤棟)
徐仲康 (第二座墓在四川峨眉山市烈士陵園。碑文:徐忠康。)
黃以則(第二座墓在灌云縣烈士陵園)
范紅學 張正華 張志美
張猛武(碑文:張孟德)
四川米易縣烈士陵園 15名張世開 劉吉武 劉德福 鄭從福
朱呈祥 賴德明 趙圖貴 譚智昌
范遠書(第二座墓在四川峨眉山市烈士陵園)
丁秀安(第二座墓在四川峨眉山市烈士陵園)
施義民(碑文:施義明)
馬國清 楊建中 黃朝元 何明清
峨眉山市烈士陵園·墓園 路客拍攝
救戰友犧牲的范遠書烈士在峨眉山市烈士陵園的墓路客拍攝
鐵道兵獨立機械團 3名
云南省祿豐縣金山鐵道兵烈士陵園 3名
楊志作(碑文:相志作)
朱修華(碑文:朱啟華) 曹以鷹
鐵道兵獨立汽車團 4名
云南省祿豐縣金山鐵道兵烈士陵園 4名
鄧惠心 李榮根 徐德福
田芝河(碑文:田蘭河)
鐵道兵第一新管處 1名
云南省祿豐縣金山鐵道兵烈士陵園祖維先
四川省雅安烈士陵園 1名
姚仲清(碑文: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團)
《鐵道兵英烈名錄》出版后又找到不在冊犧牲官兵 14名(成昆線)
鐵道兵第一師 8名
楊再炳(5團) 劉德獻(3團)
楊國才(4團) 唐德華(5團)
王云學(3團) 付傳元(3團)
高發明(3團) 劉天成(鐵一師)
鐵道兵第五師 1名
潘鳳林
鐵道兵第十師 5名
傅遠松 羅紹文 莫 方 林自建 張登周
根據以上統計,鐵道兵在成昆線犧牲官兵共計1304名,包括病故與意外事故導致的減員。以鐵道兵修建成昆鐵路正線667公里計算,每修建1公里鐵路近乎有2名官兵犧牲。
為了修建成昆線,鐵道兵犧牲巨大,鐵七師副師長李永增、副參謀長車明路犧牲在成昆線上。
目前這個數字還是動態的,因為我還在主動尋找中。由于歷史的原因,統計數字肯定做不到絕對準確。能肯定的是:接近真相的數字只會比這個大,而不會更小。
謹以此文紀念犧牲在成昆線上的鐵道兵官兵,愿他們的英名與功績世世代代被人民所景仰!
在此感謝盡心守護鐵道兵烈士墓的各級政府和人民!向著名的志愿者朋友路客致敬!
(編輯:向日葵)
來源:新華號 永遠鐵道兵
拓展知識:
- 湖州比力奇熱水器官方維修電話10-15
- 1海信42k11p怎么折開(海信42K11P:全方位展示超清畫質)
- 2電視頻道沒了怎么恢復(快速解決方法)
- 3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號碼查詢(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查詢)
- 4艾木歐防盜門沒電打不開怎么辦(艾木歐防盜門沒電無法啟動?解決方法總結)
- 5ENS指紋鎖售后熱線(ENS指紋鎖售后熱線-專業解決您的問題)
- 6打電話顯示關機是什么原因(如何解決手機無法接通問題)。
- 7v500hk1 cs5故障維修(v500hk1 cs5故障維修指南)
- 8創維液晶電視的遙控器怎么調試(創維電視遙控器調試指南)
- 9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
- 10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 - 完善24小時保
-
南京浦口慶東壁掛爐售后電話(如何快速找到并聯系售后服務)
2024-09-12
-
三菱空調廠家售后服務電話24小時(三菱空調外機連接閥怎么開詳細步驟解析)
2024-09-12
-
特靈24小時人工電話(立式特靈空調排行榜2021前十名哪些品牌的產品值得購買?
2024-09-12
-
美的中央空調廠家售后服務電話(中央美的空調變頻美的空調哪種更適合你的家
2024-09-12
-
ATLAS空調售后維修點查詢(如何查找ATLAS空調的官方售后維修服務點?)
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