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鋒熱水器進水閥維修(前鋒熱水器故障維修)
前沿拓展:
唐朝末年,皇權不振,各地節度使紛紛擁兵自重,天下也因此大亂。
901年,為了爭奪唐昭宗李曄,朱溫與岐王李茂貞爆發大戰。
這場大戰,持續了三年,最后,李茂貞漸感不支,主動求和,將昭宗送給朱溫。
挾持皇帝后,朱溫原本想效仿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但各藩鎮皆不買他的賬,甚至因為昭宗在他手上,還紛紛起兵討伐他。
904年,見昭宗沒什么利用價值,反成了燙手山芋,朱溫便授意心腹蔣玄暉將其殺害。
公然弒君,這還了得!
消息傳開后,割據河東的晉王李克用,割據成都的蜀王王建,以及吳王楊行密、李茂貞、趙匡凝等軍閥,紛紛大罵朱溫是畜生。
面對眾軍閥指責,朱溫起初還假模假樣地為自己辯解,表示唐昭宗遇害,都是手下人自作主張,自己并不知情。
但后來,朱溫見辯解沒什么用,便干脆撕下偽裝面具,不裝了,決定以武力討伐不服自己的軍閥。
那么,他要拿誰開刀呢?
在環伺四周后,朱溫選定了離自己地盤最近的趙匡凝。
905年,朱溫以楊師厚為帥,出兵15萬,用一波強勢攻擊拿下襄州、荊州。
趙匡凝見朱溫兵強馬壯,自知惹不起,便帶著金銀珠寶和妻兒老小,投奔了割據淮南的楊行密。
聽聞趙匡凝逃入淮南,朱溫親點大軍,征討淮南,意欲拿下江南。
這一幕,像極了赤壁之戰前的曹操。
朱溫吞并荊襄
但是,由于戰前準備不充分,加之大軍在行軍途中迷了路,比預定時間遲到了半個月。
而趁著空窗期,楊行密下令堅壁清野,一顆糧食都不留給朱溫,已經做好了迎戰準備。
因而,朱溫的這次南征也與當年曹操征討江東一樣,最終以失敗收場。
南征受挫后,朱溫隨即又把矛頭對準了河朔三鎮,意圖吞并河北后,再吞并河東。
但是,在李克用的干涉下,朱溫吞并河朔三鎮的計劃不了了之。
連番擴張失敗,朱溫很是苦惱。他在思來想去之下,把失利原因歸咎于唐朝的存在。認為只要唐朝沒有了,問題就解決了。
于是到了907年,朱溫便篡唐建梁,開啟了五代十國的時代。
聽說朱溫篡唐稱帝,李克用忿忿不平。沒過幾個月,他就把自己氣死了。
李克用死后,李存勖繼位,成為新任晉王。
朱溫那邊,聽說李克用死了,很高興。本著落井下石的宗旨,朱溫立即派大軍征討河東重鎮潞州(山西長治),打算趁機占便宜。
眾所周知,朱溫原本就與李克用有不共戴天的血仇。在李克用的復仇名單上,朱溫常年排在第一位,可謂是霸榜的存在。
現如今,李克用尸骨未寒,朱溫居然主動來挑釁。這換誰能忍?
所以潞州這一戰,也就沒什么懸念。
群情激憤的晉軍在李存勖的指揮下,打得梁軍傷亡數以萬計。
事后,朱溫見李存勖不好對付,一面如當年的曹操,夸贊對手的兒子了不起,罵自己的兒子都是豬;一面則挑柿子撿軟的捏,再次把矛頭對準河朔三鎮。
但是,在李存勖的干涉下,朱溫對河朔三鎮的吞并計劃再次以失敗告終。
912年,連戰連敗的朱溫親征李存勖,結果還是無功而返。
此戰后,朱溫心情不好,加之身體也不好。于是在回到洛陽后,他就深居簡出,一直待在河陽節度使張全義家里避暑。
據《舊五代史》記載,在張家期間,朱溫奸淫了張全義的妻女。
張全義的兒子氣得要死,一度提刀要找朱溫玩命,最后是張全義苦苦勸止,才避免了這場廝殺。
離開張全義家后,朱溫回宮。他覺得身邊的妃子都沒意思,便下了一道圣旨,讓兒媳們輪流入宮侍寢。
對于這種無理要求,正常人肯定是拒絕的。
但是,由于朱溫當時還沒立太子。朱溫認為哪個兒媳婦的表現最好,哪個兒子就一定就是最孝順的好兒子!
于是,兒子們為了爭奪繼承權,便紛紛自愿將自己的媳婦獻進宮中孝敬老爸。
為了更好地討公公的歡心,這些兒媳婦之間還明爭暗斗。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后來,博王朱友文的媳婦表現最好,朱溫愛屋及烏,便當著眾兒媳的面,表示要將皇位傳給朱友文。
聽說公公要傳位給自家男人,大喜過望的王氏連忙謝謝。
可是,由于在場的兒媳不止王氏一人。郢王朱友珪的媳婦張氏也在現場。
張氏親耳聽到朱溫的傳位口述后,馬上派人把情況告訴給了朱友珪。
而朱友珪因為不久前犯錯,被朱溫鞭打,正在惶惶不可終日。現在又聽說老爹想讓朱友文繼位,他害怕被清洗。于是他便狠下心來,帶著六百武士沖入皇宮,將朱溫殺害。
事后,朱友珪偽造圣旨,以朱溫的名義賜死了朱友文。
可憐的朱友文,還沒高興幾天,就稀里糊涂被干掉了。
殺了朱友文后,朱友珪又偽造圣旨,宣布自己登基繼位,并大賞重臣和禁軍將士,借此拉攏人心。
可是,由于朱友珪并不善戰。并且刺殺朱溫之前,他的職務僅僅只是都指揮使,沒有拿得出手的戰功。
因此,朱友珪繼位后,大家都不服他。
尤其是老將楊師厚,最不服氣,經常公然宣稱朱友珪是個小屁孩子,什么都不懂。
有一次,楊師厚還當眾給朱友珪難看,說你在京城安心做你的皇帝就好了,軍隊的事務我來處理。
對此,朱友珪自然是十萬個不高興。你楊師厚有什么了不起的?朱溫都讓我弄死了,你還敢不服我?
于是,朱友珪便派人提醒楊師厚,說你要是再嘰嘰歪歪,我就弄死你!
楊師厚聽說后,哈哈大笑,隨即便帶著兵馬殺到京城。然后找到朱友珪,說你不是要弄死我嗎?現在我來了,你弄死我吧!
見楊師厚真的敢來,朱友珪當即認慫,連忙表示這都是誤會。
事后,丟了面子的朱友珪意志消沉,便開始破罐子破碎。整日在京城里縱情享樂,排解自己的郁悶心情。
許多梁朝老臣見到這一幕,都覺得大梁這才剛建國幾年,李存勖還在外面虎視眈眈,朱友珪就開始荒淫無道。大梁這是要完的節奏啊!
為了大梁,必須要干掉昏君朱友珪。
于是在913年三月的某一天,朱友珪就被朱友貞聯合楊師厚發動政變給干掉了。
朱友貞殺了朱友珪后,自己繼位為帝。
而在后梁連續發動宮廷政變時,李存勖則趁機發動戰爭,吞并盧龍,干掉了李克用三大死敵之一的劉仁恭。
李存勖吞并幽州
后梁方面,聽聞劉仁恭被滅,楊師厚本打算出兵討伐。但大軍還沒行動,他就病死了。
見楊師厚病死,朱友貞大喜過望。
他認為,朱友珪之所以倒臺,關鍵就在藩鎮擁兵自重,皇帝無可奈何。現在楊師厚突然病死,自己正好可以拿魏博藩鎮開刀!(楊師厚是魏博節度使)
然而,朱友貞想多了。藩鎮士兵又不是非得效忠后梁,效忠李存勖也一樣。
所以,當朱友貞出兵魏博時,魏博的梁軍便直接投降了李存勖。
李存勖拿下魏博,又主動出擊,大敗遠道而來的梁軍。
此戰大捷之后,李存勖乘勝追擊,將整個黃河以北全部收入囊中。
李存勖全據河北
而拿下河北,下一步當然是進攻河南了。
917年,李存勖率晉軍主力南下,與梁軍沿黃河對峙。
朱友貞打不過如日中天的李存勖,派人聯絡契丹,請耶律阿保機出兵夾擊。
耶律阿保機很清楚,自己也在李存勖的復仇名單上。如果后梁完蛋了,就該輪到自己倒霉了。于是,他便起傾國之兵,號稱50萬,將晉軍控制的幽州城團團包圍。
得知幽州被圍,分身無術的李存勖命兄長李嗣源(李克用養子)回去救援。
這一戰,契丹兵多,晉軍兵少,而且晉軍的騎兵遠少于契丹軍。
正常情況,李嗣源只能是以運動能力較弱的步兵當作肉盾,吸引敵軍注意。然后以騎兵繞到敵軍的身后,發動側擊。
但是,李嗣源的膽子很大。
他兵行險著。以騎兵作誘餌,吸引契丹軍的注意。然后派步兵繞到契丹軍后方,出其不意地切斷了契丹軍的糧道和退路。
聽說退路被截,耶律阿保機頓時慌了,只得立即下令撤退,率軍狼狽逃回關外。
事后,十分不爽的耶律阿保機又派大軍南下包圍了定州(保定),欲一雪前恥。
這一戰,契丹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當時李存勖治下的成德鎮叛亂連連,耶律阿保機乘李存勖內憂外患之際,從古北口南下,包圍幽州,同時接連攻略檀州(今北京密云)、順州(今北京順義)、望都(今河北望都)、潞縣(今北京通縣東)、滿城(今河北滿城)等十余地,俘虜了李存勖堂兄李嗣弼,又挑撥駐守定州的王郁叛變。
契丹入侵河北
接下來,只要契丹軍攻下幽州,李存勖就不得不西退井陘。幽燕地區,也將成了耶律阿保機的囊中之物。
但面對危局,李存勖沉著冷靜。當眾將都勸他先回太原休整,然后再迎戰契丹軍時。
他卻力排眾議,認為如果所有人都認為自己兵困馬乏,要先休整一段時間才能再戰。那契丹人肯定也這么認為。
于是,他決定賭一把——不休息,親自率軍連夜北上找契丹軍決戰。
當時,契丹軍正散布在定州附近劫掠,沒料到晉軍會來的這么快,更沒有料到李存勖會親自來。缺乏最基本的防備。
因此,當晉軍主力出現后,契丹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潰敗而逃。耶律阿保機的四兒子耶律牙里果逃跑不及,被晉軍活捉。
屢戰屢敗,耶律阿保機不敢再南下,只得專心在漠北攻城拔寨。
而連番挫敗契丹的入侵,李存勖雖然沒有手刃耶律阿保機,但也算是為李克用復仇了。
923年四月,后顧無憂的李存勖在河北魏州稱帝,改國號為唐,史稱后唐。
同年,李存勖再次南下,與梁軍對峙。
在這場決戰中,朱友貞如廢柴一般,對戰局毫無掌控力。梁軍被李存勖打得一潰千里。
所幸的是,綽號「王鐵槍」的王彥章關鍵時刻站來出來,他憑借超人發揮,愣是把唐軍打得節節敗退。
然而,后梁也是命中該絕。
就在王彥章為后梁強行續命時,朱友貞聽信身邊小人讒言,誤以為王彥章要造反,把他從前線調回了京城。
朱友貞這種做法,很像當年趙王遷調回名將李牧,自毀城池。
得知王彥章被調走后,唐軍立即重新組織進攻,輕而易舉打到了開封城下。
923年十月,見大勢已去,朱友貞為了免受折磨和羞辱,讓部下將自己殺死。后梁政權也就此滅亡。
李存勖經過15年的南征北戰,終于完成了李克用臨終前的囑托。
之后,見后唐兵強馬壯,在鳳翔割據了20多年的李茂貞主動遣使歸順。
由此,后唐的地盤也擴張到了關中。
而既然拿下了關中,那不得“復望蜀”嗎?
于是,李存勖便在925年派兵滅了前蜀。
滅了前蜀后,天下一半歸于后唐,李存勖的個人聲望達到了頂點。
不過,學過中學課文《伶官傳序》的同學應該都知道,李存勖在歷史上也只是個打醬油的角色。
926年,因為寵信伶官,治國無方,滿朝文武對李存勖心存不滿,各地駐軍也紛紛叛亂。
李存勖知道后,派李嗣源前去鎮壓。
結果,李嗣源剛走到叛軍控制的魏州,就被叛軍恭迎入城,并被擁戴為領袖。李嗣源是百口莫辯,只好擁兵自立,領著本部人馬和魏州的叛軍一起進攻洛陽。
聽說李嗣源也反了,李存勖決定親征反擊。
可是,由于禁軍在伶人郭從謙的煽動下,也發動了叛亂。李存勖陷入無兵可用的窘境。
而無兵可用,縱然你是兵仙在世,也掀不起什么風浪。
結果,李存勖這位一代梟雄,最終在眾叛親離之下,命喪于洛陽興教門。
事后,后唐的文武百官推舉李嗣源繼位。
李嗣源也不推脫,順理成章的做了皇帝。
值得一提的是,李嗣源登基的次年,一個男孩在洛陽夾馬營呱呱落地。
這個孩子就是趙匡胤。
當然,現在還不是趙匡胤的時代。所以我還需要把目光放到李嗣源身上。
李嗣源繼位后,頗有政績,后唐在他的精心治理下,國力蒸蒸日上。他在位期間,也是五代時期難得的治世。
不過,李嗣源也有做的不足的地方。最明顯的不足,就是不會教育兒子。
他的幾個兒子,跟朱溫的兒子一樣,都是如豚犬一般的廢材。
933年,李嗣源病重。他還沒死呢,兒子李從榮為了爭奪皇位,便起兵造反了。
李嗣源在病榻上知道這個消息后,氣不打一出來。他在部署完禁軍平叛,殺了李從榮全家之后,很快也一命歸西。
李嗣源死后,他生前中意的繼承人,宋王李從厚繼位。
李從厚這個人,天賦資質一般,但是疑心病卻很重,他總覺得有刁民想要害他,所以繼位之后,每天就琢磨怎么強化君權,如何避免自己被篡位。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索后,他終于想出了一個自認為的好主意:把節度使對調。
具體來說,就是把鳳翔節度使李從珂調到河東任節度使,然后將河東節度使石敬瑭調到成德任節度使,又將成德節度使范延光調到天雄任節度使。最后,讓自已的堂兄弟李從璋擔任風翔節度使。
李從厚設想的很好,經過這一系列對調,節度使的根基被削弱,自己的皇權就穩固了。
但讓李從厚沒想到的是,老爸的養子李從珂和女婿石敬塘不服從調動,直接舉兵造反。
而李從厚派御林軍鎮壓,又打不過叛軍。
結果,李從厚繼位僅五個月就被推翻。領導叛亂的李從珂做了皇帝。
李從珂登基之后,與李從厚一樣,也是整天疑神疑鬼,他尤其是懷疑石敬瑭,認為石敬塘能助他造反,肯定也能造自己的反。所以他就想方設法的排擠石敬瑭。
比如有一次,石敬瑭的妻子,也就是李嗣源的女兒永寧公主去參加李從珂的生日宴。
宴會結束后,永寧公主急于趕回河東。
但就在這時,李從珂居然醉醺醺地,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跟永寧公主發酒瘋:你為什么急著走啊?是不是要趕回去造反啊?
前面說了,李從珂是李嗣源的養子,而被李從珂干掉的李從厚和永寧公主,都是李嗣源的親生子女。
養子干掉了養父的親兒子,李從珂這事做的本來就很過分。現在他還懷疑養父的親女兒和親姑爺造反,這就不是一般過分了。
所以,永寧公主回到河東后,馬上就找石敬瑭發牢騷,這日子沒法過了!
石敬瑭聽完媳婦的牢騷,也很煩,便問自己的謀士,這個事情該怎么辦?
謀士們在商議后,建議石敬瑭辭掉侍衛馬步軍都總管的頭銜。用此舉,試探李從珂的心理底線。
石敬瑭自稱“兒皇帝”
也就是說,如果李從珂接受了石敬瑭的主動辭職,那就說明他容不下石敬瑭,直接造反拉倒。反之,則證明還有回旋余地,不必馬上就與李從珂翻臉。
李從珂那邊,一看石敬瑭要辭職,也召見自己的智囊出主意。
這個時候,智囊團的建議很關鍵。但李從珂的智囊們,在這個事情的處理上卻集體智商掉線了,居然跟李從珂分析:石敬瑭那家伙早晚必反,你同意他辭職他會反,你不同意他辭職他也會反。所以,你干脆同意他辭職,逼他反拉倒。現在他只要一反,他就不占理,咱們就可以興義師討伐。
結果,正是由于李從珂采納了智囊出的餿主意,才直接逼反了石敬瑭。
石敬瑭造反后,李從珂馬上調集禁軍和幾個節度使,群體討伐。
石敬瑭見打不過,立馬派人到契丹求援兵。
而在石敬瑭派人去契丹求援時,李從珂那邊又鬧出了幺蛾子。
什么事呢?
大致是這樣的。
李從珂召集的節度使中,有一個叫趙德鈞。
這個人是李存勖時期的老將,瞧不起養子出身的李從珂。他領旨后,不愿意出兵,便派人回洛陽找李從珂談條件。
大概條件,就是李從珂要先給趙德鈞升官進爵。并且,還要給趙德鈞提供錢糧。如果李從珂不給點好處,趙德鈞就不配合。
面對趙德鈞的條件,這時候,如果李從珂智商在線,就應該先穩住趙德鈞。
不就是升官嗎?不就是要錢要糧嗎?可以先給他嘛。等解決完石敬瑭后,再回頭收拾他趙德鈞也不遲。
然而,李從珂這時候卻又犯傻了。他居然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大罵趙德鈞是個忘恩負義之人。罵完后,李從珂還號召其他節度使攻打趙德鈞。
這個事被趙德鈞知道后,他索性也造反了。
并且,他也派了使者到契丹求援兵。
當時,契丹國主耶律德光見兩路使者都來找自己借兵,知道這是敲竹杠的好機會,便故意坐地起價,讓石、趙兩家各自開價。誰開的價碼高,他就出兵幫誰。
趙德鈞方面,開了兩個條件,一是贈送大量金銀珠寶,二是與契丹約為兄弟之國。
石敬瑭的使者一看,有人抬價,自己不拿出點誠意,怕是從契丹借不到兵。
于是,他就在咨詢石敬瑭的意見后,開了三個讓耶律德光不能拒絕,并且也是趙德鈞開不出的條件。
哪三個條件呢?
第一,以父事契丹。
石敬瑭的使者對耶律德光說,只要您出兵助我們,從今以后,我們主公石敬瑭就是你的兒子和臣子。
第二,奉送幽云十六州。
第三,每年進貢三十萬匹布帛。
說完條件,石敬瑭派去的使者又順帶埋汰了趙德鈞。說我家主公是被李從珂逼反的,而趙德鈞是坐地起價,被李從珂拒絕,顏面無光后才造反的。
言外之意,就是石敬瑭不反,命就沒了。
而趙德鈞可不是,他完全是小人行徑,想乘人之危撈好處。結果見撈不到好處,才狗急跳墻造反。出兵幫這種人,說出去很難聽,道義上也站不住腳。
得知石敬瑭方面開出的條件,趙德鈞的使者傻眼了。
石敬瑭是河東節度使,幽云十六州根本不是他的地盤。
不是石敬瑭的地盤,那又是誰的呢?
是趙德鈞的,他是幽州節度使。幽云十六州不僅是趙德鈞的地盤,而且還是老巢。
趙德鈞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把自己的老巢割讓給契丹人。
所以說,石敬瑭的籌碼,趙德鈞開不出。
而在耶律德光看來,幽云十六州不是石敬瑭的地盤,石敬瑭借花獻佛,慷他人之慨,反正那地兒也不是他的。他既然答應把幽云給我,肯定是誠心誠意的。
并且,耶律德光也確實認為,自己如果幫助石敬瑭,確實在道義上占理。
因此,耶律德光便當即拍板,出兵支持石敬瑭反唐。
洛陽方面,李從珂得知趙德鈞也造反后,心里拔涼拔涼。
隨后,他聽說石敬瑭引契丹軍南下,唐軍主力也已經被石敬瑭和契丹軍聯手殲滅,心里更是冷透了。
眼瞅著石敬瑭和契丹軍馬上就要殺洛陽,李從珂為了不做俘虜,便選擇了自焚殉國。
他的這個選擇,與當年的朱友貞一樣。
國破家亡,反正被俘了也是一死。不如先自我了斷,還能免于被折磨。
936年,隨著李從珂的自殺,后唐滅亡。
而石敬瑭在義父耶律德光的冊封下,即皇帝位,建立晉朝,史稱“后晉”。
石敬瑭繼位后,一開始很高興。自己忍辱負重幾十年,現在也終于做了皇帝。
可是,做了一段時間皇帝后,石敬瑭發現這個兒皇帝是真不好當。
一方面,契丹方面看不起他。
在耶律德光看來,石敬瑭就是個慫蛋。而想讓慫蛋聽話,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斷敲打,讓他老老實實給自己上供,為契丹輸送金銀絲綢、鐵器,工匠。所以,契丹使者見到石敬瑭時,永遠都是一副趾高氣昂的態度。
另一方面,后晉的節度使們也不鳥石敬瑭。
在節度使看來,石敬瑭太不要臉了。想當年李存勖活著時,契丹人算個屁,如今這幫蠻夷還漲行市了,占著幽云十六州不說,還通過石敬瑭這個中介,不斷搜刮中原財富。
并且,石敬瑭作為開國皇帝,他與之前的朱溫和李存勖也有一個很大不同。這個不同就是石敬瑭是走捷徑上位,他手下并沒有一支千錘百煉的精銳之師。
因此,雖然石敬瑭是皇帝,但其實,他誰都惹不起。
在面對契丹人時,他唯唯諾諾。在面對節度使們的冷嘲熱諷時,他除了強壓怒火,也沒什么應對策略了。
而在石敬瑭正在憋屈時,吳國權臣徐知誥干掉了吳王楊溥,然后自己做了皇帝。
稱帝之后,徐知誥認為后晉是偽朝,堅決不承認其合法性。
然后,徐知誥為了宣示正統,便給自己改了個名,改叫李昪。并且,連國號也改了,從齊國改成了唐。
這個唐國,就是歷史上的南唐。
南唐建國后,李昪號召天下有志之士都到江南來,公開和后晉打擂臺
按道理,石敬瑭這時候應該討伐南唐,為自己的合法性正名。
但是,由于石敬瑭當時很忙,后晉也就沒有討伐南唐。
那么,石敬瑭當時到底在忙什么呢?
這個事情,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游牧部落不愿歸順契丹,逃到了河東,投奔了石敬瑭手下的大將劉知遠。
契丹方面知道后,派使者怒斥石敬瑭,并讓石敬瑭把人交出來。
而劉知遠方面,又明確拒絕石敬瑭,表示自己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把到手的肉交出去。
石敬瑭惹不起契丹人,也惹不起節度使。
他在兩頭受氣的情況下,最終憂勞成疾,把自己憋屈死了。
石敬瑭死了以后,由于他親生兒子的年紀都還太小,所以后晉的大臣在商議后,就擁立了他的侄子石重貴做了皇帝。
石重貴這個人,能力一般,不僅貪財,而且還好色。
但他也有優點,就是很有骨氣。
他一直認為,石敬瑭向契丹稱臣,認耶律德光為爸爸,是很丟人現眼的事。
所以在登基后,他就問詢問群臣:咱們先帝給契丹稱臣又稱兒,是不是太丟人了?而且咱們每年給契丹的朝貢,數目也實在太大了。所以我建議,不如與契丹斷絕父子、君臣關系吧,順便把朝貢也一并省了。
對此,群臣紛紛表示,當然可以怎么做,但是皇帝陛下,您確定這不是在找死嗎?萬一人家打過來怎么辦?
這時候,一個叫景延廣的大臣出主意,他說這事好辦,咱們接著石敬瑭的輩分,還管耶律德光叫爺爺。畢竟一日為父,終生都得叫爸爸。父子這層關系不好斷。但是君臣關系可以斷掉。
至于朝貢,可以以中原年年遭災,實在拿不出為理由,拒絕再進貢。
總的來說,咱們可以先拒絕一部分,試試契丹的態度。做事留一線,日后好相見。
石重貴聽了景延廣的提議,越想越覺得這個主意靠譜,便果斷停了對契丹的朝貢,并與耶律德光終止了君臣關系。
然而實際上,景延廣是在忽悠石重貴。
因為在景延廣這幫大臣看來,石重貴認耶律德光為爺爺,是石重貴的私事。雖然這很丟石重貴的臉,但與后晉的大臣無關。大臣只關心皇帝會不會繼續稱臣。因為石重貴如果接著石敬瑭,繼續向契丹稱臣,后晉的大臣就會繼續是臣子的臣子,在契丹人面前就繼續是奴下奴身份。這是他們不能接受的。
至于朝貢,每年的物產就那么多。給契丹朝貢的越多,自己能留下的就越少。這等于是傷害了全體后晉權貴的利益。
所以,景延廣等人才極力建議石重貴跟耶律德光只稱孫不稱臣,并斷絕朝貢。
而從這件上就能看出,后晉的大臣和石重貴不是一條心。他們只關心自己的利益。如果石重貴有實力,大臣們或許還效忠于他。一旦石重貴沒利用價值了,大臣們馬上就會與石重貴劃清界限。
從事后的發展來看,確實就是如此。
耶律德光見石重貴叫停了朝貢,便親率大軍南征。
面對契丹大軍,石重貴起先很強勢,屢屢挫敗契丹軍,大伙紛紛對石重貴表忠心。
但后來,石重貴沾沾自喜,覺得自己是真命天子,牛到不行,在京城肆意尋歡作樂,疏于朝政。這讓許多將領覺得大晉要完,不如投奔契丹得了。
結果,石重貴也瞬間變成了孤家寡人。
946年,契丹軍攻入開封,石重貴淪為契丹人的階下囚。后晉滅亡。
耶律德光打敗石重貴后,也是洋洋得意,心情膨脹到了頂點。他覺得后唐、后晉的皇帝都是沙陀人,同樣是蠻夷,他們做得中原皇帝,難道我耶律德光就做不得?
于是,他就在開封繼皇帝位,接受后晉文武百官的投降與朝賀,并按照中原的規矩,將大契丹國改稱為遼朝。打算以中原皇帝的身份,統治中原北方。
然而,由于是第一次進中原,沒有管理中原和漢人的經驗。耶律德光既沒有第一時間籠絡各節度使。也沒有嚴肅軍紀,制止遼軍對老百姓的燒殺劫掠。
所以,他繼位沒多久后,中原就遍地都是反抗遼軍的武裝。這其中,既有老百姓自發組織的義軍,也有不服遼國的后晉藩鎮。
眼見反抗勢力越來越多,開封周圍的形勢越來越亂。再不走,可能就走不了了。
于是在947年四月,耶律德光便下旨北還。
而在回遼國的路上,他一病不起,最終病死在了河北欒城。(石家莊欒城區)
耶律德光死后,遼國大臣為了趕回去擁立新皇帝,策馬加鞭趕路。
至于中原,不要了。誰愛當中原的皇帝,誰就去當吧。
見遼軍撤走后,此前與石敬瑭抬杠的劉知遠第一時間沖入開封城。而劉知遠就明顯比耶律德光更清楚怎么做一個中原統治者。
進入開封后,劉知遠先是宣布遼國先前委任的大小傀儡官員,在他這里依然有效。
僅此一招,便迅速穩定了混亂無序的時局。
隨后,他又宣布自己姓劉,祖上可以追溯到漢朝。因此他稱帝后,國號就改為大漢,他建立的政權也稱為“后漢”。
但其實,劉知遠是沙坨人,他原本也不姓劉。劉姓是他自己后來改的。
在劉知遠改朝換代期間,原后晉晉昌節度使趙匡贊不服劉知遠,向后蜀請降,并請求后蜀出兵終南山,接應自己。
但后蜀皇帝孟昶根本沒有進圖關中意愿,蜀軍沒有及時反應。等兩個月后,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后蜀才有所行動,派兵接應,但這時候劉知遠已經派兵鎮壓了趙匡贊。
鎮壓了叛亂后,劉知遠又下令繼續追擊,打得后蜀軍隊損兵折將,狼狽退回大散關。
此后,后漢鎮守關中的大將李守貞、趙思綰相繼叛亂,并請求歸降后蜀,由于孟昶被劉知遠打怕了,畏縮不前,喪失戰機,以致這些叛亂相繼也被平定。
連番平叛勝利,加之痛擊后蜀,這讓劉知遠志得意滿。
但他沒想到,自己在位還不到一年就突然暴斃而亡了。
劉知遠死后。他的兒子劉承祐繼位皇位。
從開頭看到現在的朋友,應該熟悉了五代皇位更替的套路——開國皇帝往往有掌控力,從第二代開始,就不行了。
朱友珪、朱友貞、李從厚、李從珂是如此。
劉承祐也是如此。他繼位后,朝廷老臣都很輕視他,完全不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里。劉承祐在朝堂上說點什么意見,經常會被老臣們直接頂回去。有時候,碰上嘴賤一點的臣子,還會略帶嘲諷的口氣對他說:皇上您還小,什么都不懂,您就別吱聲了,看我們怎么做就行了。
對此,劉承祐是憤恨不已。
為了加強自己的皇帝威嚴,他便設計了一套奪權大計,這個計劃分為三步:
第一,列出必殺的名單。
第二,謊稱皇上召見,將名單上的大臣騙進宮里全殺掉。
第三,干掉這些人的一家老小,斬草除根。
劉承祐的計劃,相當簡單粗暴。
但是,由于下手不利落,劉承祐殺了天雄軍節度使兼樞密使郭威的全家,但卻沒殺掉郭威本人。結果,郭威在外地起兵,一個反殺就干掉了劉承祐。
事后,郭威帶兵進入開封,一本正經的和群臣討論后漢帝國的繼承認問題。
群臣們見此,紛紛表示呵呵,你郭威還真是虛偽。這有什么可討論的?按照老規矩,你干掉了皇帝,你就是新皇帝啊!
見群臣推薦自己,郭威連忙推辭,說這可使不得,我是來清君側的。雖然皇帝死在了亂軍之中,但這并不是我的本意。
說罷,他就讓人翻劉知遠家的族譜,最終在族譜中,找到了一個叫劉赟的小孩來繼位。
劉赟那邊,他的父親劉崇得知自己兒子被立為皇帝,第一時間就派人送劉赟前往開封。
然而,擁戴劉赟其實是郭威的緩兵之計。
因為郭威進開封時,劉承祐雖然死了,但劉知遠的那幾個兄弟,如劉崇、劉信等,都還手握重兵。
如果郭威直接登基,必然會被劉氏圍毆。
所以,郭威需要一個緩沖期。先把朝廷大臣籠絡住,然后再找機會對付劉崇、劉信等擁兵自重的節度使。
過了一段時間,劉赟還在路上,開封卻傳來邊關急報:大事不好,遼軍打過來了!
聽說遼國入侵,郭威挺身而出,表示自己愿意領兵出征,好好教訓一下這幫蠻夷。
然而,郭威剛率軍走到澶州,士兵們就突然嘩變了。大家把郭威大帳里拽出,對其厲聲喝問到:現在大家決定讓你來做皇帝,你自己怎么看!
郭威當時便表示,你們這樣不好,你們這樣不好。
當然了,嘴上說不好,郭威的身體還是很主動的。
最后,郭威接過了部下遞過來的黃旗,在澶州前線加冕為皇帝。
這個場景是不是感覺很熟?是的,后來趙匡胤就是學的郭威,步驟流程一模一樣。
值得一提的是,趙匡胤當時就在郭威軍中。
郭威稱帝的把戲,趙匡胤看得是清清楚楚。
完成稱帝后,郭威又帶兵殺回開封。而劉赟在此時也終于趕到了開封。
但劉赟剛進城,就直接被郭威逮捕并殺害。
然后,郭威又面見后漢太后,在其面前痛哭流涕,說不是我郭威想做這個皇帝,實在是三軍將士的意愿難違啊!
等哭夠了之后,郭威擦擦眼淚,正式在皇宮的大殿登基。
改朝換代,那得起新國號,取什么國號呢?
郭威讓心腹給他修族譜,看郭氏一門最遠可追溯到哪位先賢。然后就以自己祖宗建立的朝代為國號。
心腹們為了拍馬屁,便說郭威的血統可以追溯到周文王的弟弟虢叔身上。
對這個結果,郭威非常滿意,周朝比漢朝更古老,正好可以壓劉知遠一頭!
因此,郭威的國號就叫周,史稱“后周”。
聽說郭威稱帝,還殺了自己兒子祭旗,劉崇氣死了。一氣之下,他就在太原登基,建立了北漢政權。
平心而論,郭威是個很不錯的皇帝。他節儉不奢,勵精圖治。中原在他的治理下,逐漸走出了混戰陰霾,出現了中興氣象。
然而,由于登基之時,郭威年紀很大,因此他在位僅三年就去世了。
郭威死后,由于他的親生子女當年都被劉承祐殺害。于是,郭威的養子郭榮繼位,是為周世宗。
關于郭榮的名字,這里要解釋一下。
他雖然本姓柴,以前叫柴榮。但由于他已經過繼給了郭威,入了郭氏族譜。所以,當時的人就不能再稱呼他為柴榮。
如果在后周時期稱郭榮為柴榮,等于是否認郭榮的繼承合法性,這是要掉腦袋的!
之所以我們現在普遍稱其為柴榮,是因為宋朝建立后,趙匡胤為了否定郭榮之子郭宗訓的皇位合法性,故意修改的。
郭威去世的消息傳到太原后,劉崇根據過往經驗,認為郭榮是二世祖,現在正是報仇雪恨的機會。
于是,他派人聯絡遼國,興兵南征。
然而,劉崇看走了眼。郭榮可不是二世祖。
得知劉崇引遼軍南下后,郭榮力排眾議,拍板決定:朕御駕親征,和他們一決勝負!
這一戰,雙方在山西高平遭遇。
開戰之前,形勢對周軍很不利。由于行軍的節奏沒掌握好,周軍主力被甩在后方,郭榮只帶著前鋒抵達戰場。而北漢和遼軍,此時卻已經早早抵達了戰場,嚴陣以待。
當時,只要北漢與契丹大軍合圍而上,一鼓作氣,完全可以吃掉周軍的先鋒部隊,活捉郭榮也有很大概率。
然而,面對唾手可得的勝利,劉崇卻腦子進水了,他派人通知遼軍,說周軍兵少,你們就歇著吧,看我的表演。
結果,傲慢自負的劉崇,就被郭榮好好上了一堂生動的軍教課。被打得屁滾尿流。
遼軍見北漢軍被周軍打崩,絕塵而去,直接開溜了。
當然,周軍此戰的表現其實也不理想。
大戰期間,周軍的步兵右翼被打垮,騎兵主將見情況不妙,落荒而逃。
要不是關鍵時刻,趙匡胤挺身而出,大喊主危臣死,帶著本部人馬打出了一波沖鋒,在亂軍之中,將北漢大將張元徽斬于馬下。周軍這一戰能不能打贏,也不好說。
而由于贏得并不順利,所以,郭榮事后便開戰了練兵運動。
他處理了幾十個臨陣退卻的將領,清退掉禁軍不能打的老弱病殘。然后,又提拔了有功的趙匡胤,并從地方藩鎮選拔能打的精壯編入,組成精銳之師。
郭榮的這個練兵套路是不是很眼熟?
是的,北宋后來的禁軍、廂軍制度,其實是趙匡胤從郭榮這里學的。
958年形勢圖
訓練了一段時間后,郭榮為了試驗禁軍的練兵成果,便拿南方的南唐開刀。
955年冬,郭榮發布征討詔令,借口南唐與遼國勾結,不利于后周,以此向南唐宣戰。
開戰之后,周軍勢如破竹,以未敗之績,攻占了南唐大量領土。
957年和958年,郭榮又兩次南征,打得南唐皇帝李璟主動放棄帝號,稱臣認慫,割讓淮南14州60縣后,才罷兵休戰。
打完了南唐,郭榮見戰果斐然,便轉頭進攻契丹,意欲收復幽云十六州。
但是,郭榮在北伐期間,舊疾復發,不得不回京養病。這場北伐也就不了了之了。
在回京期間,郭榮覺得殿前都點檢張永德的人品不可靠。于是,他就把都點檢的位置交給了自己認為人品可靠的趙匡胤。
在郭榮看來,趙匡胤是可靠之人,必然不會有負自己的重托。
結果,郭榮看走了眼。
郭榮死后,趙匡胤全套抄襲了郭威當年的黃袍加身,在前線登基繼位。
即位之后,趙匡胤回到開封,跑到小皇帝郭宗訓和太后那里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訴道,不是我想改朝換代啊,實在是民意難違!
哭完,趙匡胤拿出一份禪讓詔書,交給郭宗訓簽字蓋章。
郭宗訓不敢不簽。于是,后周自此滅亡。
趙匡胤正式坐上了皇位后,他認為梁唐晉漢周皆短命,都是因為繼承人沒選好。
于是在961年,趙匡胤便將自己的弟弟趙光義扶植為繼承人。
而與之同時,為了避免黃袍加身的一幕出現在自己身上,他又以杯酒釋兵權方式,收了高懷德、石守信、王審琦、張令鐸等人在禁軍中的兵權。(這次只是收了他們的禁軍指揮權,沒有收繳他們在地方的兵權)
自此,五代時期動不動就造反的禁軍,變成了皇帝的私人武裝。
加強了皇帝在中央的權力后,趙匡胤站在郭榮打好的基礎上,對南方割據政權陸續發動兼并戰爭。
963年,宋軍南征。荊南、武平投降。今天的兩湖地區歸于宋土。
965年,北宋出兵西征,后蜀被滅。今天的四川和重慶歸于宋土。
970年,北宋二次南征,南漢被滅。今天的兩廣和海南歸于宋土。
至此,割據政權只剩四個,分別是北方的北漢政權,南方的南唐、吳越,以及福建的閩國殘余勢力。
在迅速擴張地盤后,趙匡胤沒有乘勝追擊。
他又進行了第二次杯酒釋兵權。這一次收兵權的過程很直接。
趙匡胤直接把鳳翔軍節度使王彥超、安遠軍節度使武行德、護國軍節度使郭從義、定國軍節度使白重贊、保大軍節度使楊廷璋等老將的職務給撤銷。
而且是一擼到底。免掉了他們所有實職,連節度使職務都沒保留。只是授予了諸如“環衛官”之類的虛銜。
當然,這些將領的物質還是有保障的。他們被趙匡胤罷官后,仍然都是大財主。
撤掉老臣后,趙匡胤馬上委派自己的心腹填補空缺。比如,李漢超坐鎮關南、馬仁瑀坐鎮瀛州、韓令坤坐鎮常山。
等到人事調動完成,當年勸趙匡胤黃袍加身的老哥們,無論是實際上,還是理論上,都無法再威脅趙氏的皇位了。
975年,完成了內部整頓的趙匡胤進行第三次南征,并一戰滅亡南唐。
此時,天下還未歸順的只有吳越和北漢。
眼見天下即將要一統,自己的皇位也是異常穩固,趙匡胤心動了。他決定把皇位傳給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
為此,趙匡胤特意制造遷都洛陽的議題,試探朝臣態度。
如果大家同意遷都洛陽,那說明趙光義的勢力不足為懼。
如果大家反對遷都,那說明趙光義的勢力已經根深蒂固。
結果由于滿朝文武都反對,趙匡胤也只好作罷。而這也說明,在趙匡胤的扶植下,趙光義已經羽翼豐滿,就連趙匡胤也拿捏不動他了。
這里有個問題,趙匡胤繼位后,為什么不直接扶持兒子為繼承人?
這是因為,趙匡胤是歷史見證人。五代的王朝普遍短命,趙匡胤都看在眼里。
雖然我們從事后來看,宋朝國祚很長,與五代的短命政權有本質不同。
但在趙匡胤剛繼位那會,他還想象不到宋朝的國棹后來能延綿三百多年。
他繼位時,想的就是,自己的大宋不要二世而亡,千萬不要重蹈覆轍。
可是,他要怎么做,才能避免二世而亡呢?
重點培養當時還未成年的趙德昭和趙德芳?
這顯然不現實。畢竟郭榮的教訓就在眼前。
五代的小皇帝,根本控制不了局面。
雖說,趙德昭后來漸漸成年,已經不是未成年的小屁孩了。
但是,當年的李從厚、劉承祐,哪個不是成年人?到最后還不都是被權臣推翻了。
事實上,五代時期的成年皇帝如果缺乏統治根基,也一樣會被篡位。
所以,趙匡胤便沒有培養自己兒子,他仿效的是郭威的做法,直接培養可靠之人,作為繼承人。也就是他弟弟趙光義和趙廷美。
按照趙匡胤的計劃,自己死后,皇位先傳給趙光義,由趙光義再傳給趙廷美。
皇位從弟弟們手上兜一圈后,最后再由趙廷美傳回給趙德昭或趙德芳。
為了表明態度,趙匡胤在位前期,他嚴格按照繼承人順序,依次冊封,先給趙光義封官賜爵,等趙光義因功升遷后,再把趙光義曾經的職務封給趙廷美。最后,等到趙光義和趙廷美都升遷后,再把趙廷美坐過的位置交給趙德昭。
然而,想法是好的,現實是殘酷的。趙匡胤太厚道了,完全沒料到趙光義會那么陰險。
976年,趙匡胤突然暴斃而亡。
隨后,趙光義在太監的通風報信下,第一時間入宮,從趙德芳手上搶走皇位。
等到趙光義繼位后,由于朝野對他的非議之聲太大,他便加快了統一步伐,想通過戰功鞏固自己的皇位。
978年,趙光義逼吳越王歸降。宋朝不費一兵一卒便兼并了今天的浙江。
979年,趙光義拍板,親征北漢。然后,一戰滅了北漢。
至此,五代十國時期徹底結束。趙光義也完成了自己的威望積累。
然而,由于滅北漢后,趙光義洋洋得意,頭腦發熱。他不顧群臣反對,非要親自帶兵收復幽云十六州。而他的指揮能力又菜。
結果,宋軍陰溝里翻船,慘敗不說,趙光義的大腿還被遼軍射中了一箭。
這件事是趙光義一生的污點,從此,“高梁河車神”就變成了他的代號。他在軍事史上也淪為了笑柄。
對于別人笑話自己這件事,趙光義很不滿。
為了發泄情緒,他先用言語逼死了趙德昭。
過了兩年后,趙德芳也莫名其妙的病死。
又過了一年,趙廷美被貶,抑郁而終。
至此,能夠威脅趙光義的人,再也不存在于這個世界了。
趙匡胤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最后只為趙光義做了嫁衣。
拓展知識:
- 大金變頻模塊維修(如何自行更換模塊)。11-18
- 池州億田油煙機維修點(億田抽油煙機拆洗)01-14
- 1海信42k11p怎么折開(海信42K11P:全方位展示超清畫質)
- 2電視頻道沒了怎么恢復(快速解決方法)
- 3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號碼查詢(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查詢)
- 4艾木歐防盜門沒電打不開怎么辦(艾木歐防盜門沒電無法啟動?解決方法總結)
- 5ENS指紋鎖售后熱線(ENS指紋鎖售后熱線-專業解決您的問題)
- 6打電話顯示關機是什么原因(如何解決手機無法接通問題)。
- 7v500hk1 cs5故障維修(v500hk1 cs5故障維修指南)
- 8創維液晶電視的遙控器怎么調試(創維電視遙控器調試指南)
- 9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
- 10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 - 完善24小時保
-
美的中央空調廠家售后服務電話(中央美的空調變頻美的空調哪種更適合你的家
2024-09-12
-
ATLAS空調售后維修點查詢(如何查找ATLAS空調的官方售后維修服務點?)
2024-09-12
-
三菱電機中央空調24小時人工客服(中央三菱空調安裝施工規范具體步驟和注意事
2024-09-12
-
開利中央空調廠家維修電話(開利空調電路板上ic是什么意思開利空調電路板上的
2024-09-12
-
三菱電子空調廠家售后維修電話(立式三菱空調為什么不通電為什么立式三菱空
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