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超碰97香蕉|色婷婷日日躁夜夜躁|亚洲一区欧美一区在线播|久久久久久性高|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

歡迎來到同城快修-附近家電維修、家電清洗、家電安裝服務平臺

24小時家電維修熱線:

400—1558638

當前位置:主頁 > 空調 > 維修資訊 >

歐特燃氣灶維修點(歐寶燃氣灶售后服務)

發布日期:2022-11-14 18:39:01 瀏覽:
歐特燃氣灶維修點(歐寶燃氣灶售后服務)

前沿拓展:


(報告出品方/作者:東方證券,浦俊懿)

一、公司是國內工業軟件領域的龍頭企業

1.1 公司致力于打造 CAx 一體化平臺,產品邊界持續拓展

公司是國內領先的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供應商。經過 20余年在工業軟件領域的深耕細作及持續研 發投入,公司擁有自主 2D CAD 平臺、自主 Overdrive 幾何內核及 CAE 仿真分析等核心技術,相 關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備底層開發能力,產品核心模塊不依賴于第三方供應商,有效 避免了在商業競爭及貿易爭端中被第三方“卡脖子”的情況。未來,公司將致力于打造涵蓋設計、 仿真、制造全流程的 CAx 一體化平臺,致力于成為國際領先的 All-in-One CAx 解決方案供應商。

公司 2D CAD、3D CAD、CAE 三條產品線不斷實現突破:

1> 公司的 2D CAD 平臺以兼容性強,效率高及輕量化為競爭力,在多個關鍵技術領域進行了深 入的研發,通過核心技術的突破提升軟件水平,并提供高度兼容的 API 接口,以及和國內外 優秀的二次開發商合作,建立較為完善的二次開發生態體系,能為用戶提供一站式、多平臺、 多行業的設計服務解決方案,為用戶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

2> 公司 3D CAD 產品的混合建模內核 Overdrive 是國內少有的實現商業化應用、在工業設計領 域被大規模實踐驗證過的三維幾何建模內核技術。公司擁有 3D CAD 產品的混合建模內核 Overdrive 技術,不僅確保了公司無需向第三方繳納高昂的專利技術授權費,還保障了公司研 發路徑的自主性和產品迭代的速度。

3> CAE 方面,公司依托自身 3D 混合建模內核 Overdrive 技術,進入仿真分析領域,打通 CAD 與 CAE 的數據鏈接,最終實現 CAD、CAE、CAM 的一體化,極大提高設計全流程的信息交 互準確性和效率。

公司專注 CAx 核心技術超過 20 年,持續拓展產品邊界。公司成立之初專注于 2D CAD 軟件的研 發和銷售工作,逐步打破了我國 2D CAD 軟件領域由歐美壟斷的局面。在不斷完善 2D CAD 產品 的同時,公司于 2010 年收購美國 VX 公司,同年推出首款 3D CAD 軟件。此外,公司于 2018 年 成立 CAE 研發中心,并于 2019 年發布了首款自主知識產權電磁仿真軟件中望 Sim-EM 2019,標 志著公司掌握了 CAE 電磁仿真核心技術,并具備了自主開發專業 CAE 產品的能力,拉開了公司 向 CAE 軟件領域進軍的序幕。2021 年 3 月,公司成功于科創板上市。

公司產品暢銷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正版用戶突破 90 萬,市場認可度高。公司自 2004 年開始首 開中國工業軟件海外出口先河,目前系列軟件產品已經暢銷全球 90 多個國家和地區,正版用戶突 破 90 萬,廣泛應用于機械、電子、汽車、建筑、交通、能源等制造業和工程建設領域,其中不乏中船集團、中交集團、中國移動、中車株洲所、京東方、格力、海爾、國家電網等中國乃至世界 知名企業。

公司股權結構穩定,實際控制人持股比例高于 40%。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為杜玉林、李紅 夫妻,二人直接和間接合計持股比例為42.87%。杜玉林先生作為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直接持有 公司 35.51%股份,并通過廣州夢澤、廣州森希、廣州龍芃等機構間接持有公司 0.97%股份。李 紅女士直接持有公司 6.39%股份。

公司發布股權激勵計劃,使員工利益與公司發展深度綁定。2021 年 7 日,公司發布 2021 年限制 性股票激勵計劃,考核年度為 2021-2023 年三個會計年度,每個會計年度考核一次,考核目標是 以 2020 年營業收入為基數,2021-2023 年營收增速不低于 35%、82.25%、146.04%,也即三年 35%的復合增速。公司激勵計劃有利于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充分調動公司核心團隊的積極性, 有效地將股東、公司和核心團隊個人利益緊密結合在一起,確保公司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的實現。

1.2 公司業績穩步增長,盈利能力保持穩定

近年來公司業績保持快速增長,2021 年業績預告符合預期。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 入3.56億元,同比增長34.33%,實現歸母凈利潤0.98億元,同比增長44.74%。2016-2020年, 公司營業收入CAGR達34.73%,歸母凈利潤CAGR達51.87%,近年來公司業績保持快速增長, 利潤端復合增速高于收入端。根據公司 2021 年度業績快報,公司全年預計實現營業收入 6.19 億, 同比增長 35.64%,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 1.81 億元,同比增長 50.67%,整體情況基本符合預期。

分產品來看,公司自產軟件中 2D CAD 與 3D CAD 是收入的主要來源。公司業務主要包括自產軟 件、外購產品、委托開發及技術服務與其他業務,其中自產軟件收入在公司總收入的占比維持在 95%左右。2021 上半年,公司 2D CAD 產品貢獻了自產軟件 74.78%的收入,其中 ZWCAD 產品 與國外同類軟件相比具有高性價比的優勢,ZWCAD 和基于 ZWCAD 二次開發的專業軟件是公司 目前收入的主要來源;公司的 3D CAD 產品貢獻了自產軟件 25.21%的收入,目前該產品線仍處 于高速成長期,2021H1 公司 3D CAD 產品線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 48.66%;公司 CAE 產品仍處 于早期研發階段,尚未形成規模性收入。

從收入的區域分布來看,公司境內收入占比高,且增速較快。公司收入主要來源于境內,隨著境 內智能制造和工業轉型升級、客戶安全意識的增強以及軟件正版化、國產化的大趨勢發展,公司 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境內收入占比穩定在 80%以上。目前,境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公司相關 客戶經營情況良好,因此公司境內收入恢復高增長態勢。由于新冠疫情在境外地區仍未得到有效 控制,2021H1 公司境外收入下降 8.44%。隨著境外地區防疫措施的不斷完善,疫情對工業生產 方面的影響有望逐步消退。

公司盈利能力穩中帶升,積極拓展營銷渠道帶動銷售費用率提高。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銷售毛 利率為 98.07%,銷售凈利率為 27.61%,其中凈利率自 2017 年以來上升明顯,毛利率近年來則 維持在 98%附近。2017-2020 年,銷售費用率分別為 42.34%、46.71%、41.11%和 39.79%,呈 現波動下降趨勢,而 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銷售費用率為 43.56%,有所提升的原因主要是公司積 極拓展營銷渠道,市場投入增加。同時受新租賃準則、管理人員增加及薪酬水平提高的影響,公 司管理費用率略有增加,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管理費用率為 10.52%。

公司維持高研發投入,研發團隊實力強。2021 前三季度,公司研發費用為 1.22 億元,同比增長 29.79%,保持了快速增長的態勢,研發費用率達 34.34%。此外,公司一直將人才發展戰略作為 公司經營的核心內容,通過外部吸收國內外優秀人才與內部培養相結合的方式,打造了一支專業、 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截至 2021H1,公司擁有研發人員 480 人,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 97.71%,其 中包括畢業于劍橋大學、康奈爾大學、杜克大學、普渡大學、浙江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的博士 18 人。2021 上半年,公司繼廣州、武漢、北京、上海及美國佛羅里達州五大研發中心后,新設 立了西安研發中心,進一步拓展了核心研發團隊力量。

二、智能制造帶動工業軟件需求,國產化、正版化進程有望加速

2.1 CAD 應用領域廣泛,行業規模持續增長

經歷了四次技術革命,CAD 技術正處于全面普及階段。1959 年 12 月,在 MIT 召開的一次計劃會 議上,CAD 概念被明確提出。20 世紀 60 年代,CAD 還只是極為簡單的線框式系統,只能表達基 本的幾何信息,難以表達曲面信息。進入 70 年代,法國人提出貝塞爾算法,使計算機在處理曲線 及曲面問題時變得可以操作。在此基礎上,法國的達索飛機制造公司的開發者們也在二維繪圖系 統 CADAM 的基礎上,推出了三維曲面造型系統 CATIA,開啟了第一次 CAD 技術革命。隨后, CAD 又經歷了實體造型系統、參數化技術以及變量化技術三次技術革命,目前已經處于全面普及 階段。現在的 CAD 技術和系統都有良好的開放性,圖形接口和圖形功能日趨標準化,多媒體技術、 人工智能、專家系統等技術也大大提高了 CAD 自動化設計的程度,出現了智能 CAD 等新學科。

CAD 應用領域從最初的機械制造行業逐步拓展到多個行業。CAD 在機械制造行業的應用最早, 也最為廣泛。CAD 技術可以使機械設計人員甩掉圖板,更新傳統的設計思想,也能使企業由原來 的串行式作業轉變為并行式作業,大大縮短了產品的開發周期,提高生產效率。在建筑領域, CAD 也從最初的二維通用繪圖軟件發展到如今的三維建筑模型軟件(BIM),大大提高了基本建 設的投資收益。隨后,CAD 又陸續普及到了其余領域,目前已覆蓋機械、建筑、電子、汽車、航 天、輕工、影視、廣告等多個行業。

工業軟件對于現代化工業生產具有重要意義,國內工業軟件行業增速快于全球且具有巨大的增長 空間。工業軟件的應用能夠覆蓋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包括客戶需求、設計、生產、銷售以及售后 等各個環節,對現代化工業生產具有重大意義。2013 年以來,制造業進入了新舊動能加速轉換的 關鍵階段,全球工業軟件產業穩步增長,中國工業軟件市場更是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根據中 國工業技術軟件化產業聯盟發布的《中國工業軟件產業白皮書(2020)》,2019 年全球工業軟 件產業規模為 4107 億美元,2012-2019 年 CAGR 為 5.4%;2019 年我國工業軟件產業規模為 1720 億元,2012-2019 年 CAGR 為 13.1%,可見國內行業增速顯著高于全球增速。2019 年,我 國工業增加值 38.1 萬億,其中制造業增加值達 26.9 萬億元,占全球比重 28.1%,而 2019 年我國 工業軟件產業規模僅占全球 6%的份額,就此可預見我國的工業軟件市場較大的增長空間。

隨著工業領域內數字化、智能化不斷推進,全球 CAD 市場規模增長有望加速。工業數字化技術 能有效利用生產各個環節產生的數據流,為企業各個層面提供實時的數據分析和決策支持,也是 企業實現智能制造的前提。而工業軟件將是支撐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的核心要素。根據 BIS Research 數據,2023 年全球 CAD 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 112.2 億美元,2028 年將達到 138.3 億 美元。其中,2D CAD 是通用型產品,主要是用于平面圖、剖面圖繪制(如 AutoCAD),2023 年 規模將達到 28.3 億美元;3D CAD 主要用于三維建模,實現設計里的實體、曲面造型(如SoildWorks),2023 年規模將達到 83.9 億美元。因此,未來幾年內,CAD 市場整體增速相較于 2018 年之前將有較大提高。

目前,國內工業軟件市場以嵌入式軟件為主,研發設計軟件占比較低。根據賽迪顧問數據,2018 年嵌入式軟件在國內工業軟件規模為 963.0億,市場占比高達 57.4%,而研發設計類規模為 142.7 億,市場占比僅有 8.5%。我們認為,主要原因有兩點:

1> 首先,我國過去工業化路徑呈現出“重硬輕軟”的特點。嵌入式軟件基本是與硬件集成銷售, 過去企業更加注重于設備升級以及機械控制,因此嵌入式軟件的銷售額遠高于非嵌入類軟件。

2> 其次,我國過去軟件開發環境不利于研發設計軟件發展。信息管理以及生產控制類軟件主要 是根據項目情況進行部署,嵌入式軟件基本與硬件打包銷售,盜版情況較少。而研發設計類 軟件基本直接安裝于通用計算機,更容易導致盜版的出現。

在未來,隨著企業在工業 4.0 時代對研發端的重視提高以及我國知識產權相關法律不斷完善,研 發設計軟件需求有望得到快速釋放。

我國 CAD 市場保持平穩增長。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2019 年我國 2D CAD 市場規模為 12.5 億元,同比增長 16.82%,2014-2019 年 CAGR 達 23.22%;2019 年我國 3D CAD 市場規模為 38 億元,同比增長 18.75%,2014-2019 年 CAGR 達 23.93%。若分別以過去 23.22%與 23.93%的 復合增長作為 2019 年后的市場增速,到 2023 年我國 2D CAD 市場將達 28.8 億的規模,而我國 3D CAD 市場將約達 90 億的市場規模。

對比海內外工業軟件發展歷程,國外廠商已進入發展第三階段,國內仍在第一階段。工業軟件行 業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軟件自身發展階段;第二階段是軟件的協同應用,業務流 程實現串通和優化階段;第三階段是“工業云”的階段,這個階段軟件公司由向客戶提供單一工 具向為客戶提供“軟件+服務”的整體解決方案轉型。

1> 國外工業軟件行業發展已經處于第三階段。以研發設計類軟件為例,外資企業以達索、歐特 克、西門子為代表已實現軟件本身的技術積累,并在國家工業化的實踐中實現軟件的應用協 同,實現流程串通和優化。目前上述巨頭均在向“軟件+服務”的整體解決方案轉型升級。

2> 中國的工業軟件行業目前仍處于第一階段。目前國內大量的設計、制造等核心工業軟件均為 國外品牌所占領,中國企業仍屈指可數,并且總體可以概括為“管理軟件強、工程軟件弱; 低端軟件多,高端軟件少”。未來有望從第一階段向第二階段邁進。

因此,從當前 CAD 行業的競爭格局來看,海外的頭部廠商無論是在國內還是世界范圍內都占據 著明顯的優勢。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在 2019 年全球 CAD 軟件市場中,Siemens、 Dassault、Autodesk 合計占據了約 70%的市場份額。其中,Siemens 的產品適用于通用機械設 計,Dassault 的客戶主要覆蓋航空航天等高端裝備制造領域,Autodesk 則在建筑設計領域處于行 業領先地位。根據《中國工業軟件產業白皮書(2020)》數據,2018 年我國絕大部分市場被國外軟件所占據,主要包括達索(包括 CATIA 與 SOLIDWORKS)、PTC、西門子、Autodesk 等 海外頭部廠商的產品。因此,雖然我國 CAD 軟件廠商在技術和生態上依舊需要追趕海外廠商,但 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市場依舊存在著較大的替代空間。(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未來,國內 CAD 廠商有望迎來發展良機,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原因:

1> 國家持續推進軟件正版化,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軟件正版化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必然要求。我國政府高度重視軟件版權保護,并將正版化作為專項工 作來推進。例如在 2020 年 8 月,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 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文中提出“探索建立軟件正版化工作長效機制。 凡在中國境內銷售的計算機(含大型計算機、服務器、微型計算機和筆記本電腦)所預裝軟 件須為正版軟件,禁止預裝非正版軟件的計算機上市銷售”。目前我國軟件正版化率還有較 大的提升空間,隨著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增強,知識產權法律保護體系逐漸完善,各 級版權保護部門積極推進軟件正版化工作,大量使用未經合法授權軟件的企業將逐漸轉向使 用正版軟件。而在工業企業利潤率受擠壓的宏觀背景下,企業用戶在軟件正版化的過程對產 品價格較為敏感,這也為具有性價比優勢的國產正版軟件供應商創造了巨大的有效市場需求。

2> 工業軟件國產化趨勢加速。隨著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核心技術國產化的重要性愈發突出, 出于對先進制造和信息安全問題的考慮,國產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進入國內大型企業的步伐 將加快。目前國產工業軟件市占率的提升空間極大,在外部環境和國內政策等因素的共同影 響下,國產工業軟件實現對國外工業軟件的逐步替代將成為工業軟件行業的長期趨勢。在當 前日漸復雜的國際環境下,國產操作系統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關注和應用,但當前國際主流 CAD 軟件對國產操作系統與國產 CPU 芯片的兼容性還有待提升。由于目前國產操作系統多 以 Linux 為基礎開發,我國本土 CAD 廠商也紛紛推出了 Linux 版的產品,如中望 CAD Linux 版、浩辰 CAD Linux 版等,可支持國內主流廠商的操作系統及處理器芯片,這為國內企業的 發展提供了更安全可控的 CAD 設計軟件,同時也有助于構建全面的國產化工業軟件生態圈。

3> 在部分領域國產軟件已可對海外軟件基本實現替代,性價比優勢有望得到凸顯。在 2D CAD 領域,作為國產產品代表,ZWCAD 在軟件的功能、運行速度等核心指標而言,已經基本與 第一梯度的歐特克、達索處于同一水平。但由于 3D CAD 的核心基礎是幾何建模內核,目前 市面上知名的幾何建模內核均被海外領先企業所開發并運用,國產 3D CAD 距離先進水平還 有一定距離,功能上在高端領域應用會受到較大限制。目前,國產 CAD 更多的是在非高端領 域和海外廠商的軟件競爭,在功能接近的情況下,國產軟件的性價比優勢有望得到凸顯,國 內廠商通常以此優勢搶占市場。

2.2 CAx 一體化是趨勢 ,云化是未來方向

未來 CAD 的發展方向是與 CAE/CAM 融合,形成設計、仿真、制造的一體化 CAx 軟件平臺。對 于制造型企業來說,CAE 的價值在于優化和改進產品設計,幫助 CAD 工程師分析產品設計過程 中的一些缺陷,之后工程師再根據分析的結果尋找優化的解決方案。因此,CAE 需要一開始就融 入到設計流程當中,如何減少設計人員使用 CAE 的難度也是目前設計類軟件開發者最為關心的問 題之一。對于 CAM 而言,若得不到 CAD 系統的支持,花巨資引進的設備往往難以得到有效地利 用;相反,CAD 所能產生的效益往往是通過精益生產中的 CAM 和 PPC 系統來體現的。因此,未 來 CAD 將會朝著與 CAE/CAM 融合的方向發展,打造一體化的工業軟件平臺將成為趨勢。

工業研發設計類軟件協同發展,CAE、CAM 行業規模穩步增長。CAD、CAE、CAM 同屬工業軟 件中的研發設計類軟件,位于產品全生命周期(PLM)的中上游。隨著 CAx 一體化的趨勢延續以 及海外 CAD 巨頭持續擴充產品線,未來 CAE、CAM 行業有望實現穩步增長。

以達索系統發展歷程為例,公司以 CAD 產品起家,后來通過依照主要客戶實現的技術突破和變 化的需求來對產品線進行豐富和升級,目前已能為客戶提供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服務以 及平臺能力:

1> 3D 設計時期(1981-1988 年):1981 年,達索航空(Dassault Aviation)抽出了一支工程 師團隊創建了達索系統。在當時,達索航空的核心需求是需要一款軟件來實現飛機部件的 3D 設計和研發。同年,公司就推出了 3D CAD 旗艦品牌 CATIA,聚焦汽車與航空領域。

2> 3D 數字樣機時期(1989-1998 年):當時在與波音等主要客戶的合作中,公司認識到客戶 需要對各個部件進行單獨的設計和建模,實體模型數量極多。之后,公司推出了 CATIA V3 和 V4 版本,使 3D 數字建模(DMU)成為了可能,大大減少了實體建模數量,縮短了客戶 的研發周期。

3> PLM 建設時期(1999-2011 年):Toyota 是公司的主要客戶之一,而在當時汽車行業內的 “網聯汽車”(connected vehicle)迅速發展,汽車功能的豐富也對 3D 設計提出了新的要 求,公司也發現客戶的需求重點開始轉移到產品數據管理(PDM)和產品生命周期管理 (PLM)上。1999 年,公司發布產品生命周期軟件,之后公司進入收購擴張期以豐富產品 線。

4> 3D Experience 時期(2012 年開始):由于現代工業生產逐漸趨于全球化,工業設計對協同 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2012 年,公司發布 3DEXPERIENCE 平臺,正式提出平臺化戰略, 強化了產品的數字化設計以及協同能力,之后也陸續把 CATIA、SOLIDWORKS、SIMULIA 等核心產品整合入平臺。

整體來看,達索在 2000 年以前主要是依靠 CATIA 來打開市場,這是由于公司具備了達索航空的 技術能力,降維到汽車、機械等領域就較容易實現產品普及;在2000年之后,公司通過一系列的 并購來豐富產品線,核心的理念為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拓展業務至產品線的各個環節。

目前,公司平臺 3DEXPERIENCE 集成了 CAx、PLM 等多款產品,具備服務多個不同領域客戶 的能力。3DEXPERIENCE 由 3D 建模(CAD)、社交協作、智能信息以及仿真(CAE)四大模 塊構成。可以看到,3DEXPERIENCE 與普通的平臺產品不同的是,它不僅聚焦了設計的各個環 節(CAx 一體化),還強調了 PDM、PLM 所帶來的協同能力,使多方協同設計變成可能,平臺 的推出也標志著公司正不斷由產品創新走向了模式創新。目前,公司業務已從最開始的汽車、航 天領域拓展到了十多個領域,其產品也具備較強的行業拓展性和二次開發能力。

云化是工業軟件發展另一大發展方向,海外廠商加速布局:

1> 達索系統:從 3D 設計發展到 3D 數字樣機 DMU,經歷 PLM 管理時期再到以體驗為中心的平 臺,3DEXPERIENCE 的強大優勢在于,它不僅包含了 CATIA、SOLIDWORKS 等多款核心 產品,而且將各種基于文件的電子化集成轉為單一數據模型的數字化平臺,打破傳統地讓數 據由復制和同步轉為數據湖,讓所有參與方在整個創新流程中共享單一數據源并更有效地開 展協作,為企業創造價值提供了綜合全面的方法。此外,達索于 2011年開始與亞馬遜網絡服 務(AWS)展開合作,并推出云版的 V6 平臺以提供在線解決方案,使各機構能更為靈活和 高效地部署、維護、訪問和體驗 3D、PLM 及解決方案。2017 年,達索與華為建立戰略合作, 以推動 3DEXPERIENCE 平臺上線華為云。

2> PTC:Onshape 成立于 2012 年,是業內第一個 SaaS 產品開發平臺的創造者,其 CAD 產品 是云原生的,完全基于云的架構可以使客戶通過各種終端登錄 Onshape 開展設計工作,這顛 覆了業內對 CAD 的使用習慣。Onshape 團隊的 CAD 基因也非常強大,公司創始人 Jon Hirschtick 也是 SolidWorks 的創始人,他認為 SolidWorks 把握了從 DOS 到 Windows 平臺的 機遇,而 Onshape 的目標就是把握從 Windows 到云端平臺的機遇。由于 Onshape 與公司的 CAD 業務具備強相關性,PTC 于 2019 年 11 月以約 4.7 億美元的價格完成了 Onshape 的收 購,希望能為客戶提供更靈活的部署方式,顯示出公司堅定工業軟件云化的決心。

海外目前已處于工業軟件行業發展的第三階段,海外龍頭正由向客戶提供單一工具向為客戶提供 “軟件+服務”的整體解決方案轉型,并通過云轉型為客戶提供更靈活、差異化的方案。而國內 工業軟件行業尚處于第一階段向第二階段發展的時期,首要的目標是在產品實力上對海外公司形 成追趕、對標,然后再是推動各軟件的協同和應用,逐步實現業務流程串通和優化。盡管產品云 化目前來說是行業較為遠期的發展階段,但中望、浩辰等頭部廠商已在積極探索工業軟件在云化、 移動化、智能化方向的發展,并開展了前瞻性研究和技術儲備,這也有助于本土廠商在行業拐點 到來之時抓住機遇。

三、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產品生態不斷擴大

3.1 2D CAD:二次開發構建生態,性價比優勢全球拓展

公司 2D CAD 平臺具有兼容性強、輕量化及效率高等特點。ZWCAD 能夠高度兼容主流 2D CAD 圖紙格式(如 DWG、DWT、DXF、DWF),可直接讀取和保存常見圖形信息,確保文件交互無 障礙,能夠滿足制造、建筑等多行業用戶的各類設計需求。此外,從用戶角度出發,ZWCAD 采 用“輕量級”設計理念,運行速度快且穩定;通過多核并行計算技術,有效地提高了文件保存和 讀取效率。

ZWCAD 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備底層開發能力。公司打造了在核心技術層面具有自主 知識產權的內核,并在此基礎上開發了 ZWCAD。該內核由四個層次組成:1> 最底層的運行時擴展技術讓 ZWCAD 具備了運行時擴展的基礎能力,跨平臺基礎庫定義了一套統一的基礎類型、并 封裝了一系列庫函數、保持了 ZWCAD 源碼的一致性,內存池技術能夠有效減小內存碎片、提高 堆內存分配和釋放的效率;2> 第二層次包括 DWG 數據庫、幾何庫技術,DWG 數據庫主要負責 組織 DWG 文件數據、實現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幾何庫提供了完整的三維空間幾何計算能力;3> 第三層次作為服務層,能夠對外層提供圖形交互,COM 訪問以及圖形處理服務;4> 最外層是應 用程序框架層,主要以 MFC 的多文檔框架為基礎,實現了 ZWCAD 軟件的圖形界面,這一層還 包含 LISP 引擎以及指令系統,VBA 程序框架和文檔框架。

二次開發的生態體系是 2D CAD 軟件產品實現市場突破的重要因素。工業領域擁有十分繁多且復 雜的細分,為了能夠更好的服務這些細分領域,最合理的方法是將 CAD 軟件分成 CAD 平臺和 CAD 專業應用兩層,CAD 軟件公司開發 CAD 平臺,提供 CAD 的各種圖形、數據、交互的功能 服務,行業開發商負責在 CAD 平臺上二次開發符合細分行業需求的專業應用。經過多年的行業深 耕,公司建立了較為完善的二次開發生態體系,實現了更廣泛的下游行業應用:

1> 針對國內市場,2021 年上半年公司先后與北京天正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理正軟件股份有 限公司等 70 多家不同專業的二次開發廠商聯合推出基于中望二三維平臺的行業應用解決方案, 合作領域覆蓋了能源電力、公路交通、工程算量、協同設計與管理等多個領域。

2> 針對國際市場,2021 年上半年公司的新增合作包括西班牙、德國、拉脫維亞、英國、波蘭、 以色列和美國等國家的重要行業二次開發商,合作領域覆蓋了勘測、市政設計、暖通設計和 協同設計等多個領域。

可見,公司全球范圍內合作的開發商合作伙伴和發布不同的行業解決方案數量持續增加,公司產 品在各行業的應用得到進一步鞏固。

公司 2D CAD 產品處于行業內第二陣營領先地位。目前,以歐特克、達索、西門子等公司為代表 的國際知名企業處于行業第一陣營,其產品性能優越、功能全面,產品設計理念為市場其他競爭 者所模仿;另一方面,國內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開發商技術進步較快,但品牌較知名廠商仍存在 一定差距。公司通過自身長期經驗積累與核心技術整合,在國內 CAD 軟件領域具有較為明顯的品 牌優勢,是行業內第二陣營中的代表性企業。

ZWCAD 相較 AutoCAD 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優勢。公司 2D CAD 產品功能上能夠滿足企業客戶使 用需求,性能上已基本接近 AutoCAD,而價格上顯著低于 AutoCAD,此時 ZWCAD 相較 AutoCAD 就具備了較高的性價比優勢。此外,AutoCAD 采用訂閱模式的收費方式,也進一步提 升了客戶的使用成本。

在工業軟件國產化、正版化的背景下,公司 2D 業務市占率有望提升。公司積極推動自主可控的 國產化 CAD 平臺建設,并將產品幾何建模內核移植到 Linux 操作系統上,使之支持麒麟、深度等 主流的國產操作系統。公司 ZWCAD 產品在船舶設計行業走在了進口替代的前列,已有包括江南 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商局重工(江蘇)有限公司等多家中國船舶行業核心企業使用了 公司的軟件產品。而在工業企業利潤率受擠壓的宏觀背景下,企業用戶在軟件正版化的過程對產 品價格較為敏感,這也為公司這類具有性價比優勢的國產正版軟件供應商創造了巨大的有效市場 需求。目前公司 2D 業務是基本盤,未來隨著二次開發生態的豐富,以及性價比優勢,公司 2D 產 品有望在國內逐步提升市場份額。

公司發布中望 CAD 2022 版本,打造更自主、更強大的 2D 產品。2021 年 7 月,公司面向全球用 戶正式發布中望 CAD 2022。隨著對 CAD 技術的不斷積累和理解加深,公司進一步減少了非核心 技術層面的第三方技術的使用。目前,中望 CAD 僅保留使用極小部分的第三方非關鍵技術。同時, 中望 CAD 2022 對智能打印功能進行了優化,新增了智能語音轉換文字、樣條曲線炸開、IFC 導 入等功能,在用戶界面、表格功能、繪圖標準設置等方面進行了完善與優化,大幅提升了軟件的 易用性和使用體驗。

3.2 3D CAD:產品持續打磨,能力不斷升級

在收購獲取的 3D 建模內核的基礎上,經過 10 余年研發打造 ZW3D 產品。公司于 2010 年收購了 成立于 1985 年的 VX 公司的知識產權及團隊,于 2010 年正式推出首款 3D CAD 軟件 ZW3D。在 此基礎之上,公司進行了 10 余年的自主研發,打造具有多種建模功能、高兼容性及自主幾何建 模內核的 3D CAD 平臺軟件 ZW3D。2019 年公司開始新一代 3D CAD 幾何建模內核的研發,擬 進一步擴大 3D CAD 建模技術在高端制造業的應用,同時為面向智能建造行業的 BIM 技術提供底 層支撐,為國內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流程工廠行業提供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 3D 幾何建模內核。

對于 3D CAD 軟件而言,幾何建模內核決定著軟件的能力邊界和行業擴展性,公司自主知識產權 的幾何建模內核是 3D 產品的核心競爭力。目前市面上較為知名的幾何建模內核多為西方國家企 業開發并掌握。雖然幾何建模內核十分重要,但由于其研發成本高、研發投入時間長,且作為獨 立產品下游過于狹窄導致市場偏小,中小型 CAD 企業通常不會自主研發幾何建模內核,而是會 通過技術授權的方式獲得成熟的幾何建模內核使用權并在其上進行開發,打造 CAD 品牌。公司 擁有的混合建模內核 Overdrive 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具備底層開發能力,產品核心模塊不依賴于 第三方供應商,有效避免了在商業競爭及貿易爭端中被第三方“卡脖子”的情況,是國內少有的實現商業化應用、在工業設計領域被大規模實踐驗證過的三維幾何建模內核技術。該技術不僅保 障了公司研發的自由度,還保障了公司無需向第三方繳納高昂的專利技術授權費,這也是公司 3D 產品的核心壁壘和競爭力之一。

公司 3D CAD 產品處于行業內第三陣營領先地位,與達索、西門子、PTC 等國外頭部企業產品存 在一定差距:

1> 平臺層面: 在高端 3D CAD、CAE 領域的研發實力、技術水平、功能完備度、產品知名度及 生態體系建設等方面與達索、西門子、PTC、ANSYS 等歐美工業軟件公司相比均存在較大 差距,核心是建模能力、運算能力等基礎能力的差距。

2> 行業生態層面:行業模塊需要建立在相對穩定高效的 CAD 平臺軟件基礎之上,API 接口的穩 定性和可用性需要以穩定的 CAD 平臺軟件作為技術基礎,公司在過往研發中更為關注ZW3D 平臺軟件基礎功能的改進,平臺軟件在行業模塊和 API 接口低于國際主流產品。

3> 應用領域層面:國外主要廠商產品具備深度服務航空、航天、汽車等高端領域的能力,能夠 滿足更為復雜、更高精度的使用場景,在上述領域占據顯著優勢地位。公司 ZW3D 目前主要 應用在以通用機械等離散制造業為代表的中低端工業設計與制造領域,在高端領域應用較少。

公司目前正處于 3D 產品打磨期,產品層面上公司“兩條腿走路”:

1> 持續對現有 3D 內核進行突破。根據公司招股說明書,在募投項目“三維 CAD 平臺研發子項 目”中,公司未來將著重在自主三維數據組織與管理、人機交互體驗及專業性方面加大投入, 進行持續性改進,最終使得 ZW3D 平臺在數據組織方面具備高度的標準化和可擴展性,能夠 支撐更多典型行業應用模塊的持續擴展。

公司與頭部客戶的深入合作將有助于 3D 產品的升級迭代。工業軟件的迭代提升速度,與真實工 業設計場景的驗證密切相關。得益于多年與客戶的良好協作,行業頭部客戶持續為公司產品提供 了寶貴的工業場景驗證和測試反饋,加快了產品能力提升,公司精準匹配客戶的行業功能需求, 促進客戶深入應用與采購落地。通過與華為、中車株洲所等頭部客戶的精細雙向打磨與迭代,公 司 3D 產品的工程能力有望持續增強,同時也有望帶動頭部客戶上下游的關聯企業對公司產品的 采購。

結合國內大型制造企業復雜的應用環境及其對三維軟件更嚴苛的技術要求、融合行業頭部企業對 公司 3D 產品的深度使用反饋,公司推出中望 3D 2022 X 版本。2021 年上半年,公司完成了 ZW3D 2022 等 3 次產品新版本發布工作。2021 年 9 月 15 日,公司面向中國市場發布中望 3D 2022 X 版。此版本是公司依托研發與技術支持的本地化優勢,結合國內大型制造企業復雜的應用 環境及其對三維軟件更嚴苛的技術要求、融合行業頭部企業對中望 3D 2022 的深度使用反饋,在 對軟件快速進行優化的基礎上推出的大型升級版本。中望 3D 2022 X 版具備更強大的建模與加工 能力、更高的易用性,將帶給用戶更穩定、高效,且高度匹配企業實際生產流程的三維設計體驗。

2> 進行新一代 3D 平臺的開發。根據公司招股說明書中募投項目“新一代三維 CAD 圖形平臺研 發項目”的有關表述,公司于2019年上半年開始布局,目標是研發一款可用于泛建造業的新 一代三維 CAD 圖形平臺,平臺要能夠高效率地支撐例如大型建筑、空間大尺度的橋隧工程、 海量零件的船舶設計等場景的設計工作,為公司進軍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汽車、船舶、智 能建造、電子科技等高端行業提供支持。

3.3 未來展望:CAx 一體化發展,加大生態建設

為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公司逐步切入 CAE 領域。隨著 5G、航空航天及汽車等高端制造業的發 展,應用于高端設計場景的 CAE 技術需求增長迅速。為了切入上述新興領域,公司于 2018 年成 立 CAE 研發中心,并對 CAE 領域持續投入研發,推出了 CAE 軟件集成平臺 ZWMeshWorks、 電磁仿真 ZWSim-EM、結構仿真 ZWSim Structural 三款產品,分別面向具有前后處理開發需求 的廣大求解器開發者、三維高頻電磁仿真工程師及結構分析工程師。依托 ZWCAD 和 ZW3D 的技 術積累和市場客戶基礎,公司有望在國外廠商壟斷國內 CAE 市場的格局下實現國產 CAE 軟件的 突圍。

公司致力于成為世界一流的 All-in-One CAx 工業軟件提供商。公司將打造基于模型定義和數據驅 動的一體化協同平臺,用同一套數據源,來覆蓋產品研發制造不同階段的信息交互,實現 CAD/CAE/CAM 等研發制造數據的統一、技術能力和產品功能的模塊化調用,同時具備良好的協 同能力與行業應用拓展能力。利用 CAx 一體化技術,通過軟件平臺和數據,給客戶提供從概念設 計、結構設計、仿真分析、生產制造、后端維護和產品展示全流程的軟件平臺及相關技術服務。 在全流程 CAx 一體化下,企業能從全局的高度產生深刻的洞察,從而優化整體產品研發制造技術 體系,幫助工業企業在技術和管理層面的進階,提升研發和制造生產的效率,降低成本,縮短產 品上市時間,提升質量和服務,挖掘價值,提升企業競爭力。過去,公司依托自身 3D 幾何建模 內核進入了仿真分析領域,打通 CAD 與 CAE 的數據鏈接,未來公司希望能最終實現設計 (CAD)、仿真(CAE)、制造(CAM)和產品數據管理(PDM)的一體化。(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公司大力推進生態建設,以促進 CAx 產業健康發展:

1> 技術應用方面,公司與產業內多家公司展開合作,推動國產 CAx 軟件技術的自主創新。 (1)2021 年 3 月,公司完成對北京安懷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一輪投資。此次投資是公司 在科創板上市后的第一次對外投資,雙方將在 CAE 仿真驗證技術研究、產品開發、市場開拓等多維度展開深度合作,共同強化國產 CAE 生態建設。(2)2021 年 12 月,公司參投由哈 爾濱電氣集團牽頭成立的發電設備智能制造創新中心,以自主 CAx 核心技術賦能中國發電設 備行業智能制造和數字化轉型。(3)2022 年 2 月,公司與深圳市華陽國際工程設計股份有 限公司正式簽約成立合資公司,致力于共同打造面向民建領域的國產 BIM 解決方案。此次合 作將能更好地發揮自主 CAx 技術與行業知識和應用場景的產業鏈聯動作用,加速國產高端三 維軟件核心技術在 BIM 領域的突破。

2> 公司重視教育生態建設,持續深化產教融合。依托自主核心技術及自主幾何建模內核平臺, 公司已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及學校推出針對性的教育產品,如 ZWCAD 教育版、中望機 械 CAD 教育版、中望建筑 CAD 教育版等,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產品解決方案 矩陣不斷完善。同時,公司加大了校企合作力度,積極建設技術支持服務中心、高水平實訓 基地、三維創意設計實驗室等,助力師生迅速了解行業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學習國際先進 技術。2021 年 12 月,公司與瓦力工廠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就“雙減”后如何做好科技創新 教育普及化應用達成共識,未來將展開多維度合作,共同推進教育變革。工業軟件具有極強 的使用黏性,公司切入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領域,從入行階段即開始培養用戶使 用習慣,這有助于未來的產品推廣及用戶開拓。

3> 公司啟動“鴻鵠計劃”,強化營銷體系建設。目前,公司國內市場主要采取直銷模式,通過 產品質量、價格及售后服務等優勢吸引客戶,而在國內部分商業市場、國內教育市場和海外 市場主要采取經銷模式。在直銷方面,公司將逐步強化直銷隊伍向大客戶模式轉變,對直銷 客戶的核心訴求和緊急問題進行及時、全面的響應,以促進產品應用程度進一步加深;經銷 方面,隨著公司收入規模越來越大,渠道也將成為重要銷售模式。2021 年 11 月,公司正式 啟動“鴻鵠計劃”,面向全國招募商業渠道伙伴,加速推進營銷渠道生態建設。

公司未來有望逐步向訂閱模式轉型。盈利模式方面,公司主要通過永久授權模式向客戶銷售軟件 產品,收取授權費,如后續客戶需要對該版本進行升級,則需另外收取升級費。隨著公司產品知 名度和競爭力的提高,針對國外部分市場,公司在永久授權模式的基礎上也逐步推出了軟件產品 訂閱模式。對工業軟件用戶來說,永久授權模式相較于訂閱模式,具有更低的綜合使用成本且有 助于增強客戶的安全感。因此,公司現階段采用永久授權模式有利于拓展新客戶,搶占市場份額。 公司向訂閱模式轉型不存在技術壁壘,且已推出基于該模式下的相關產品,未來公司將根據客戶 需求及市場變化來控制訂閱模式轉型的節奏。

盈利預測

我們對公司 2021-2023 年盈利預測做如下假設:

1) 自產軟件業務方面,公司 2D CAD 產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內核,性能上已基本接近 AutoCAD,產品處于業內第二陣營領先位置。經過多年深耕,公司已建立了較為完善 的二次開發生態體系,實現了更廣泛的下游行業應用。在工業軟件國產化、正版化的 趨勢下,我們預計 21-23 年公司 2D CAD 業務收入增速為 34.9%、34.6%、34.2%;3D CAD 業務方面,公司持續對現有的 3D 內核進行突破,同時進行新一代 3D 平臺的開發, 與客戶積極進行產品打磨迭代。隨著公司 3D 產品不斷優化升級,產品應用有望逐步從 中低端領域走向高端領域,并在部分領域逐步實現國產替代,我們預計 21-23 年公司 3D CAD 業務收入增速為 38.3%、37.1%、36.9%;CAE 是公司 CAx 一體化戰略的關 鍵之一,公司積極投入研發,目前尚未形成規模化收入,我們預計 21-23 年公司 CAE 業務收入分別為 1、5、10 百萬元。由于公司主要產品均為自主研發,且市場地位穩固, 我們預計公司自產軟件業務 21-23 年毛利率為 99.7%、99.7%、99.7%。

2) 外購產品業務是指公司應客戶所需,采購 CAD 軟件相關的其他產品,為客戶提供的附 加服務。我們預計 21-23 年公司外購產品業務收入增速維持在 10.0%,毛利率維持在 25.0%;軟件相關的其他產品。受托開發與技術服務主要是指公司應客戶需要,向其提 供產品的定制開發和技術服務。我們預計21-23年公司受托開發與技術服務業務收入增 速維持在 20.0%,毛利率維持在 60%;我們預計 21-23 年公司其他業務收入增速維持 在 35.0%,毛利率維持在 70.0%。

3) 公司 21-23 年銷售費用率為 40.4%、40.3%、39.9%,管理費用率為 8.0%、7.9%、 7.3%,研發費用率為 34.4%、34.4%、32.9%。三項費用率的小幅下降主要是營業收 入的增長對費用有一定的攤薄影響,銷售費用率、研發費用率維持在較高水平主要是 公司在未來業務快速擴張期中需要保持穩定的營銷及研發投入。

4) 公司 21-23 年的所得稅率維持 11.5%。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未來智庫 - 官方網站

拓展知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不卡 大粗鳮巴久久久久久久久 | 裸体舞一区二区|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熟妇成人一区二区| 动漫啪啪高清区一区二网站| 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蜜桃|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成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 少妇人妻精品一区三区二区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性视频| 极品国产主播粉嫩在线观看| 熟女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久久香蕉成人免费大片| 日韩欧美国产亚洲一区| 久久精品无码观看tv | 舔胸动态图一区二区三区| 99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vm| 亚洲国产成人影院在线播放| 亚州精品av久久久久久久影院 |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农村 | 日日摸天天摸爽爽狠狠97| 国产日韩一区av| 性欧美牲交xxxxx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免费在线视频| 99热久久精里都是精品6| 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v亚洲ⅴv天堂|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另类欧美小说图片区| 2020狠狠狠狠久久免费观看| 性感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久久| 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久久| 国产欧洲亚洲日本一区二区| 性色一区二区三区无| 欧美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线| 亚洲一区激情人妻| 天堂8中文在线最新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