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妯娌燃氣灶濟南維修點(燃氣灶維修電話)
前沿拓展:
軍功章、革命回憶錄、人民功臣匾牌……
在邢臺市開發(fā)區(qū)王快鎮(zhèn)北廠村,趙宗梅的家中有6件傳家寶,承載著她老公公當年的革命事跡以及一輩子懸壺濟世的醫(yī)者仁心,也成為一家四代人世代傳承的紅色基因。
探訪
老公公留下六件寶
初夏時節(jié),記者慕名來到趙宗梅的家中。說起老公公梁鳳祥留下的6件寶貝,75歲的趙宗梅老人如數(shù)家珍——
▲趙宗梅(右)講述老公公梁鳳祥的革命事跡。
三枚勛章,有華北解放的,有抗美援朝的,有淮海戰(zhàn)役的;三頁泛黃的回憶錄,是老公公梁鳳祥40年前寫的,記錄著他在戰(zhàn)爭中的故事;一本軍官兵役證,是時任國防部長彭德懷授予的預備役少尉軍銜;人民功臣匾牌,是1956年邢臺縣人民政府頒發(fā)的。
▲梁鳳祥的軍功章。
▲梁鳳祥留下的證件。
“這幾件傳家寶比俺的生命都重要,是多少金錢也買不到的呀。”趙宗梅老人動情地說。
記者小心翼翼地打開有點殘破的回憶錄,數(shù)十年前的歷史舊事從逎勁的鋼筆字中流淌而出。回憶錄題目是《回憶在四十年代幾次最危險事情敘述》,其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時間在1951年秋天,我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朝鮮三八線上冒著敵人的炮火搶救傷員。一顆炮彈在50米處落下,兩個戰(zhàn)友壯烈犧牲,我也負了傷,仍然完成了戰(zhàn)斗任務。”
▲梁鳳祥的回憶錄。
趙宗梅說:“兄弟們當年分家時,我們沒有要財產(chǎn),只繼承了公公梁鳳祥的這6件寶貝,也傳承著老人的紅色基因。”
紅心
離家革命南征北戰(zhàn)
梁鳳祥1921年出生,中學畢業(yè)以后本想謀份工作養(yǎng)家糊口,卻趕上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作為一名愛國熱血青年,他拋下妻兒和父母,悄悄地當兵去了,一走就是13年。
▲梁鳳祥留下的證件。
13年里,梁鳳祥打了不知道多少仗。著名的淮海戰(zhàn)役、濟南戰(zhàn)役、太原戰(zhàn)役都有他浴血奮戰(zhàn)的身影。在13年的南征北戰(zhàn)中,他不僅是驍勇善戰(zhàn)的戰(zhàn)士,還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軍醫(yī),在槍林彈雨中搶救戰(zhàn)友的生命。
梁鳳祥在前線浴血殺敵,父母和妻兒卻在家鄉(xiāng)望眼欲穿,一度認為他已犧牲在戰(zhàn)場上。特別是梁鳳祥的父親,至死也沒有等到兒子的消息,在遺憾中離世。就在全家人沉浸在對梁鳳祥的思念中時,一塊寫著“人民功臣”的匾牌送到了家中。
人民功臣匾是由當時的邢臺縣縣長親手題寫的,帶給梁家無上光榮。得知梁鳳祥當時在丹東,梁鳳祥的妻子收拾行囊,帶上兒子梁景堯,踏上前往丹東的火車。親人團聚,梁鳳祥抱著年幼的兒子,淚流滿面。之后的日子里,他給兒子講述自己那些年的革命經(jīng)歷。有一次,他押送軍用物資,車上滿載成包的棉花。在過山洞的時候,車輛側翻。戰(zhàn)友們眼看著他被壓在了下面,一邊呼喊著他的名字,一邊清理堆成山的棉花。大家都以為他完了,他卻神奇地從棉花堆里鉆了出來,毫發(fā)無損。年幼的梁景堯聽著父親的講述,心提起來,又放下來,驚心動魄。
團聚的日子很短暫。1950年,抗美援朝戰(zhàn)爭打響,梁鳳祥又跟著部隊跨過鴨綠江。在三八線上,他冒著生命危險搶救傷員,并榮立三等戰(zhàn)功。
仁心
世代從醫(yī)懸壺濟世
1972年6月,梁鳳祥從部隊轉業(yè)回到邢臺縣醫(yī)院任院長,用妙手回春的醫(yī)術和悲天憫人的胸懷,把無數(shù)生命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了。和平年代,梁鳳祥忘不了那些為了祖國犧牲的戰(zhàn)友們。為了讓紅色精神傳承下去,他給自己孫輩起的梁學杰、梁學河、梁學芳等名字,每一個名字都是向犧牲的戰(zhàn)友致敬。
▲梁鳳祥留下的證件。
梁景堯繼承了父親梁鳳祥的醫(yī)術,懸壺濟世,樂善好施,在當?shù)赜泻芨叩耐Ko病人診斷開方,他的妻子趙宗梅就負責抓藥。趙宗梅說,也數(shù)不清丈夫免了多少貧困病人的醫(yī)藥費。但凡有病人說家里困難,丈夫說:“這個不收費。”在趙宗梅的記憶中,從醫(yī)的丈夫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不管是刮風下雨,還是子夜黎明,只要有人敲門,丈夫背起藥箱就出診。
梁景堯治傷寒病在當?shù)厥且唤^。有一年,孔橋村一個孩子患傷寒病住院治療無效,讓回家準備后事。孩子的家人打聽著找到梁景堯,央求他再給孩子針灸試試。梁景堯用三棱針給孩子施針,免費給抓了三服中藥,硬是把孩子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跟著丈夫抓藥,趙宗梅也熏陶成了半個醫(yī)生。當年,梁景堯讓二兒子梁學河學醫(yī),二兒子沒學,但是二兒媳楊紅君卻師從爺爺梁鳳祥,成了一名村醫(yī)。
楊紅君說:“我老公雖然不學醫(yī),但他心眼兒好。村里哪家有了急診病號,都是他開車往醫(yī)院里送。他也算是救過一條又一條命。”
傳承
紅色基因已傳四代
1994年,梁鳳祥老人的生命走到了盡頭,兒子梁景堯已早他一年離世。3年后,梁鳳祥的老伴兒在彌留之際,把四個兒女叫到跟前交代后事。
梁學河回憶,他代父母到場,對奶奶和叔叔姑姑說:“我們不要爺爺奶奶的房子和財產(chǎn),把爺爺生前的書信、軍功章和人民功臣匾牌給我們吧。我們想當傳家寶傳下去!”就這樣,梁鳳祥的遺物就一直保管在趙宗梅手中。
趙宗梅說,她深感遺憾的是,當年公公的獎章有11枚之多,傳到她手里只剩下3枚了,太可惜了。如今20多年過去了,他們搬了4次家,遇到過兩次洪水,但公公留下的6件寶貝一直被妥善保存著。每逢家人團聚,她都講公公的英雄事跡,教育子女傳承革命傳統(tǒng)。
梁鳳祥的二兒子梁景舜以父親為榜樣,當了兵入了黨,退伍后永葆部隊本色,在單位和村里處處爭先進、當模范,在家里用父親的革命事跡教育后代,帶頭樹立好家風。
如今,梁家大家庭有20多口人。在家族微信群里,不管誰在自己的朋友圈里看到有人發(fā)求助信息,就會轉到群里,一大家人都會慷慨解囊,少則幾十元,多則幾百元。楊紅君說,這些年,他們一大家人通過水滴籌、輕松籌等平臺,不知道救助過多少認識和不認識的人。
楊紅君說,2019年,鄰村有一戶人家發(fā)生火災,她的兒子梁江濤知道后,當即捐給這個家庭1000元。等她在家族群里動員一大家人捐款時,梁江濤又捐了100元。
“100塊錢或許只是我們的一頓飯,但是對他們家,就是繼續(xù)活下去的希望!”梁江濤說。
在梁鳳祥的后代中,光行醫(yī)的就有8個人。這些后代不約而同地發(fā)揚著梁鳳祥的革命傳統(tǒng),而且個個樂善好施、濟世救人,也秉持著和睦團結的家風家訓,并獲得了各種榮譽稱號。梁學河獲得邢臺開發(fā)區(qū)“開發(fā)區(qū)好人”稱號,楊紅君和嫂子是“開發(fā)區(qū)好妯娌”,梁家還是邢臺開發(fā)區(qū)的“十星級文明戶”。
公公梁鳳祥離世很多年了,趙宗梅今年也已75歲。公公留下的6件傳家寶,她會時常拿出來端詳擦拭。每當家庭聚會,她就給子孫們讀公公的回憶錄,講述公公當年的革命故事……
(燕都融媒體記者 張會武 通訊員 翟立華 文/圖)
拓展知識:
- 格力 外機 代碼_102-01
- 荊州燃氣灶維修(荊州燃氣灶維修上門)01-22
- 1海信42k11p怎么折開(海信42K11P:全方位展示超清畫質)
- 2電視頻道沒了怎么恢復(快速解決方法)
- 3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號碼查詢(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查詢)
- 4艾木歐防盜門沒電打不開怎么辦(艾木歐防盜門沒電無法啟動?解決方法總結)
- 5ENS指紋鎖售后熱線(ENS指紋鎖售后熱線-專業(yè)解決您的問題)
- 6打電話顯示關機是什么原因(如何解決手機無法接通問題)。
- 7v500hk1 cs5故障維修(v500hk1 cs5故障維修指南)
- 8創(chuàng)維液晶電視的遙控器怎么調(diào)試(創(chuàng)維電視遙控器調(diào)試指南)
- 9林內(nèi)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wǎng)熱線(林內(nèi)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wǎng)熱線)
- 10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 - 完善24小時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