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主板機芯怎么看(海信主板機芯怎么看配置)
前沿拓展:
大家好,我是KEN,這次帶來三臺關注度非常高的電視機對比評測,分別為小米大師82英寸4K、索尼X9000H、以及TCL旗下的雷鳥R635C。
從最關鍵的紙面參數上看,小米大師4K和雷鳥R635C都是240背光分區,X9000H在我們之前評測中就只有32分區,那么是否分區多就一定有更好的畫質表現呢?跟著我一起認真看完,這所有的一切都會展現在你的眼前。我們會進行SDR畫質、HDR畫質、游戲、音質、操作系統的對比評測。
外觀設計正面
小米和雷鳥都是全面屏設計,而索尼是較為傳統的邊框,如果你喜歡全面屏的話索尼還提供了X9000H的換殼機X9100H。
側面
由于三臺機器的背光系統都是直下式背光,因此從側面看就沒有側入式背光電視那樣的超薄形態了。
底座
底座上3臺電視都是兩邊支架,你需要足夠大的電視柜才能放置它們。
接口
接口是雷鳥在右側,索尼和小米在左側,接口都在側邊可以更方便的插拔設備。小米和索尼帶HDMI2.1,雷鳥則沒有配置2.1端口。
在測試開始前,我有必要增加一些特別說明:
第一,我們使用強化功能較少的模式做測試,通常情況下這些模式是以還原為理念來制作的,此時電視機擁有最為準確的色彩,從而使得測試的數據可以作為客觀對比。電視機的標準、鮮艷模式以及附帶的圖像增強功能通常是為了迎合消費者對于“明亮、鮮艷、清晰”的需求而作出的主觀調教,我們不能基于“誰更鮮艷”作出主觀評價。當然小伙伴在家中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適合自己的圖像模式來觀看。
第二,這3臺電視都是VA面板機型,對比度和色彩都會由于視角的關系發生偏移,如果相機在固定機位拍攝,部分顏色差異可能是視角的原因。
第三,我們用來拍攝此視頻的相機動態范圍有限,為了抓拍高光細節,我們必須降低相機的曝光,這會讓暗場過暗;而為了抓拍暗部細節,則又必須提高ISO,導致亮部過爆以及額外增加的底噪。
所以請一定以我描述為準,不要僅根據這些屏攝來對畫質下結論。
峰值亮度:
我們先使用亮度計測試2%到100%一共5個窗口大小的亮度。
在SDR下3臺電視的亮度都都很不錯,一般我們認為400尼特的SDR亮度足以讓用戶在明亮環境觀看。
而在HDR上,小米和雷鳥擁有讓人驚艷的峰值亮度,特別是雷鳥有快1400尼特,這可以讓HDR里的高光場景有強大的沖擊力,我們在后面的測試中會嘗試著展現亮度帶來的差異。索尼則是不到800尼特的亮度,在展現HDR高光時也有不錯的沖擊力,但面對峰值高達1200尼特的小米和1400尼特的雷鳥,在局部的亮度爆發力會遜色不少。
另外如果你不介意色彩的精度,調整到各臺電視的標準、鮮艷模式,峰值亮度可以再提高一些。
對比度:
對比度是畫質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是電視顯示白色時的最高亮度和顯示黑色時的最低亮度的比值。理論上高對比度可以讓你看到更深的黑色和更多的暗部細節,讓畫面更加立體生動。我們的測試方法是調整電視亮度到SDR基準的白點約100尼特,測試黑色的亮度,兩者相除后得到對比度數值。
三臺電視都擁有出色的接近5000:1的原生對比度。
由于3臺電視都具備局部調光功能,我們還測試在局部調光打開后的對比度。打開局部調光后小米和雷鳥的黑色底亮降低非常多,這使得小米的對比度直接超過了15000:1,雷鳥甚至達到了20000:1。這說明了小米和雷鳥搭載了強大的背光系統硬件。
局部調光(分區控光)
通過數方塊測得小米和雷鳥為240分區,65寸的X9000H則只有32分區。
理論上,液晶電視擁有的背光分區越多,局部調光效果就更好。在這3臺電視中,硬件上最大的差距也是在背光系統,因此我們想在這個部分講的更加詳細。
一般傳統電視廠商的局部調光會提供多個檔位的選項,索尼X9000H就提供了高中低關四個檔位的選擇;而雷鳥和小米則只有打開和關閉的選項。X9000H設置多個檔位的局部調光,是為了避免過于激進的光控算法對于場景中物體的亮暗過渡上出現明顯的光暈和亮度變化。
下面的演示希望小伙伴們把你手里的觀看設備亮度都拉到最高,這樣你才能看到畫面中我們要展現的細節。
在這段地心引力的星空場景中,由于小米不可關閉的清晰度增強功能(后面會細說),星空中的一些極小昏暗的星星被銳化加粗,導致背光系統照亮了這些本來不該突顯的星星,而我們又發現了小米的黑電平調整的有問題,黑色被顯示成了青灰色,導致這段場景小米的發灰現象比32分區的索尼還嚴重。
再來看雷鳥,這臺R635C最大的賣點是使用了所謂的miniLED技術。miniLED的特點是背光燈珠體積的縮小,可以減少背光的散射減少光暈。雖然在黑色表現上雷鳥的黑位更低,但由于過于激進的局部調光算法,在屏幕上你能看到因為一些閃爍的星星被背光不斷的照亮和熄滅,造成不斷閃爍的亮斑,而為了控制黑位,又導致局部的暗斑損失了暗部細節,此時屏幕會顯得特別的臟。
在評測小米大師82的過程中,不斷有小伙伴向我們反應小米暗部細節丟失的問題,而我們在一開始的對比度測試中測試到的小米和雷鳥在開啟局部調光后恐怖的1萬:1,兩萬:1的對比度,這樣的對比度數據怎么還會丟失暗部細節呢?所以我們找了一段最心愛壓箱底的坂井泉水姐姐的一段演唱會片段來復現一下大家所說的問題。
讓我們開始看片,等一下,倒回去最開頭,竟然在視頻的一開頭就已經發現了問題了,小米和雷鳥在圈出的部分“幾乎已經丟失了”,而雷鳥則因為更加激進的局部調光算法,出現了暗斑。誒?不對啊,“幾乎已經丟失了”這句話好像在哪里聽過?別誤會,這一次絕對不會是相機曝光的問題,為了說明小米和雷鳥的暗部丟失,我們已經暴力拉高了相機的ISO,因此相機還抓拍到了你在全黑環境下肉眼也難以看到的細節。
繼續往下看,這里暫停一下,我們發現了在舞臺燈光打在泉水姐姐臉上的時候,小米出現了頻繁的臉部過爆現象,臉上的光變得非常詭異。而這時候我們無論如何調整背光的強度,過爆問題依然無濟于事。
根據經驗判斷,這是由于小米局部調光中過于激進的峰值亮度算法,為了體現所謂的SDR轉HDR的效果,即使是SDR片源也做了局部高光的動態映射,而這就導致了泉水姐姐臉上的一片慘白,丟失了臉上的亮部細節。
而為了再說明丟失亮部細節的問題,我們又找來了HIVICAST測試碟中的這個小姑娘在黑白背景來回走動的場景,可以看到小姑娘在亮暗場景的切換中,小米和雷鳥都出現了瞬間的臉部過爆現象,需要等將近1秒鐘臉部的光才會變得正常,索尼則一切OK。這同樣也是局部調光算法的鍋。
以上提到的這些問題,小米和雷鳥只需要把局部調光關了即可解決。但,這2臺電視的最大賣點不就是這個240分區的局部調光嗎?我們懇切的希望小米和雷鳥的工程師能在局部調光的算法上做出改進,不要讓軟件問題毀了這么強的硬件。
畫面均勻度
更好的畫面均勻度能減少你在電視上看大面積同色背景時遇到的臟屏,陰影條等現象,例如看球賽等場景。
首先是黑色均勻度,我們測試局部調光開和關下的黑色表現
局部調光-開
三臺電視的黑色均勻度都很不錯,但是我們放大圖片,看一下十字架周圍,索尼發灰的區域會更多,這是由于只有32分區。雷鳥和小米的黑色更接近,但是仔細看的話雷鳥的灰色區域會少那么一點點,這是由于雷鳥miniLED燈珠的原因,但由于雷鳥更激進的局部調光算法,盡管發灰區域更小,但是綻放的光暈會更加凸顯,相比之下小米的光暈控制更為自然一些。
局部調光-關
關閉局部調光后三臺電視的黑色都顯示成了灰色,這時候小米的背光更均勻,雷鳥的miniLED沒有想象中的好,四個角會出現“漏光”現象,并且比索尼明顯。
灰色均勻度
我們通過測試5%
50%灰度的畫面均勻性
查看是否有明顯的背光條陰影。三臺電視的均勻性都很不錯,沒有看到明顯的臟屏效果。四個角落都會有輕微的暗角現象,這也是直下式背光常見的問題,其中索尼的暗角會稍微明顯一些。
色域覆蓋
要實現更好HDR效果需要足夠高的色域覆蓋率,由于多數電影的后期調色都是基于DCI-P3,因此我們主要看DCI-P3的覆蓋,雷鳥覆蓋了約97%的DCI-P3。小米和索尼則覆蓋了約93%的DCI-P3,3臺電視都能滿足多數HDR內容的色彩顯示需求。
色準測試(白平衡 色彩(HDR和SDR) 色域 色溫 PQ曲線)
小米擁有比較優秀的顏色精度,白平衡稍微高一點點,伽馬相較于2.2的標準偏差很小,色溫很好的匹配了D6500。
索尼的色準很優秀,白平衡稍微有些高,伽馬偏差2.2很小,色溫偏高。
雷鳥的白平衡很好,色準偏了一些,伽馬偏差2.2較少。色溫偏低。
這段AOA的LIVE可以幫你了解到白平衡和色準色溫差異帶來的觀感差距。
這里小米的觀感更自然一些,更加接近6500K的小米白色襯衫上略帶的一點黃,其實才是準確的白。
索尼由于偏高的色溫,使得白色偏冷,按照我們之前發過的X9000H校準設置教程,大家可以把X9000H拉回6500K,但如果你就是喜歡偏白的白點,那最好不要選擇校正。
除此之外小米和索尼2臺機器的觀感非常接近。
而雷鳥由于色溫偏低,整個畫面都很明顯的泛黃,并且在色準測試中,紅色偏差較大,你可以看到紅色相比索尼和小米像丟失了色彩一樣,大紅變成了橙黃,膚色上也顯得更加蠟黃色。
SDR電影
我們先請價值三十萬的BVM-HX310個別時候做個參考,你們還記得這是什么電影么?
先比較一下索尼X9000H和小米大師,我們可以看到兩臺電視的色彩體系有一些區別。
主要差異有兩點,樹葉的顏色,索尼X9000H是淺綠色里透著暖黃色,小米大師則是深綠色。人物的膚色,小米大師略微更接近深藍色,索尼X9000H是淺藍參雜一些淺黃色所構成。第一印象小米大師更吸引眼球,索尼則適合長時間觀看。
那我們繼續往下看,并且這時把HX310放進來再四臺電視對比一下。
X9000H的色彩和監視器比較接近,這畢竟也是索尼自家的監視器,色彩相似也在情理之中。小米大師略微遜色一些,但整體有不錯的觀感。但是雷鳥R635C看到這里,小伙伴們也都看的出來雷鳥在SDR下的表現只能算是很一般,還是很淡。我翻了一下日歷,是2020年沒錯,到了現在SDR各品牌都已經基本摸透怎么去調校,但我確實想不明白,雷鳥的工程師們為何在SDR上的表現依然無法做好,在雷鳥的高色域數據下依然明顯丟失色彩。
我們再換個對色溫和白平衡比較敏感的片源試試,此時索尼和小米都不能很好的跟隨色準。白平衡的偏離使得索尼略紅,小米略黃,而雷鳥R635C雖然看上去白平衡更舒服,但和我們剛才測試一樣還是會丟色彩顯得很淡,也就是光白平衡好也不行。
繼續看另一部經典,在這部片子中,我們可以看到小米大師會比其他兩臺膚色更紅,飽和了很多,人臉都堆滿了各種紅色溢出。索尼則輕微了很多,只有個別時候輕微的紅色,雷鳥在這里觀感上反而會覺得自然,雖然色彩簡單,但就是感覺舒服,就是太過強調黑色下潛,暗場感覺有時太黑了。
SDR就介紹到這里,看下來結論和我們之前測試的色準數據相符合,但實際的差異會比光學數據看起來更明顯。
動態清晰度(建議去看視頻版)
MEMC動態補償
三臺電視都搭載了120Hz面板(注:PAL制式下100Hz,NTSC制式下120Hz),通過MEMC運動補償,可以將任何幀率的視頻提升到120fps(注:PAL制式下提升到100fps)
我們播放24幀的少女時代演唱會內容,這段demo由于現場大量舞臺燈光的閃爍,在閃爍瞬間芯片會丟失參考幀,因此插幀效果會受到極大的挑戰。
我們將3臺電視的運動補償拉滿,可以看到3臺電視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插幀錯誤和卡頓。流暢度方面索尼最好,撕裂和果凍最少,而小米和雷鳥其實也表現很不錯,要知道這個測試demo是極限狀態下的對比,在非激烈運動場景中的差距就不會這么大了。
60幀內容的高幀率運動補償,通過120幀相機速率的抓拍,慢放0.5倍速后,依然可以看到60幀的效果,這證明了3臺電視都已經把60幀升頻到了120幀。而右下角這臺用于參考的電視沒有開啟運動補償,60幀內容0.5倍速播放后就呈現出了30幀的效果。
一般情況下,60幀的視頻插幀到120幀,多數電視都能做得很好,實際效果就像你從60Hz的屏幕的手機換成120Hz那么順滑。而24幀30幀這些低幀率的視頻,高速運動場景開運動補償則很容易出現插幀錯誤和果凍現象。需要注意的是,60幀內容插幀到120幀的功能,小米和雷鳥僅在HDMI輸入下才能實現,本機USB播放或者本機在線流媒體上均不能對60幀內容再插幀,對于低幀率內容則沒有這個問題。
我們一般建議用戶,在高幀率內容下可以拉滿運動補償,但是低幀率內容我們建議不使用運動補償或者只開1檔。這只是個建議,具體怎么用大家按照自己的口味來即可。
24P無顫抖播放
如果你不喜歡運動補償,而是希望看到像電影院里播放的電影那樣原汁原味的24幀膠片速率,那么24幀無顫抖播放功能對你很重要。
我們測試了HDMI輸入下的24Hz和60Hz以及本機USB播放24fps的小白塊demo,相機設置1s曝光時間來拍攝照片,索尼可以在任何輸入信號下得到一張純凈的照片,而小米和雷鳥則只能在24Hz輸入下得到一張純凈的照片,在60Hz和本機USB播放下,得到的都是這樣方塊深淺較差的照片。這說明無論是哪種信號,索尼都能實現24幀的膠片速率,而小米和雷鳥則在60Hz和本機USB播放上出現了畫面的顫抖。對于用戶來說意味著你不做任何額外設置的情況下,默認使用外部播放器或者PC HDMI 60Hz輸入,或者直接在本機上通過優酷騰訊愛奇藝看在線的24幀電影,你看到的永遠是顫抖的畫面。關于24P無顫抖測試的更詳細信息,以及如何設置外部播放器或者PC的24Hz模式來解決小米和雷鳥的畫面顫抖問題,請在我們之前的OLED對比評測上篇了解。
平滑漸變(de-banding 去色帶)
之前的節目中我們詳細講解了“平滑漸變”對于修復原始信號色帶問題的影響,感興趣的朋友請觀看我們OLED對比評測的上篇。
而在索尼雷鳥小米這3臺電視中,均未提供“平滑漸變”的開關選項,實機表現上,索尼不能去除任何的色帶。小米和雷鳥出現了和之前評測的小米大師OLED的同樣問題,在除了游戲模式下的其他圖像模式下,都有強制不可關閉的平滑漸變去色帶效果,即便你關閉了降噪功能。我們當然認為小米和雷鳥比索尼多一個功能是好事,前提是你要給我開關選擇。雖然“平滑漸變”功能可以修復8bit信號中的色帶問題,但有一定概率會對畫面中的細節進行誤傷。
可視角度(視頻版更直觀)
因為三臺電視都搭載VA面板,這會隨著你的觀看角度的變化,亮度和色彩都會發生比較明顯的偏移。例如一群朋友聚會一起看球這樣的場景,一臺可視角度優秀的電視可以讓坐在角落的朋友也能看清畫面。
我們使用克萊因的色度計K10-A 搭配Calman來測試不同觀看角度下的亮度衰減和色準偏差。以目標亮度SDR100尼特為基準,以每偏轉10°測量一次亮度和6個100%飽和度的基準色的色準,測試0°-70°共8個角度,獲得可視角度的亮度和色準曲線。
通過圖我們可以看到索尼的可視角度較為優秀,亮度衰減和色彩偏移相對更少,小米也還不錯,雷鳥的色準偏移會比較明顯。
低分辨率優化
我們首先對比電視機單純倍線的能力,即不開SR算法(超分辨率)和降噪功能,僅通過HDMI輸入1080P讓電視做升頻4K的處理。我們將3臺電視機的清晰度設置都拉到0,通過放大細節,我們可以看到索尼保留了最多的畫面細節和質感,小米和雷鳥則有非常嚴重的線條重構和涂抹現象,注意看鄭恩地臉上和手臂上的紋理,以及樹干上的紋理,小米和雷鳥都像是開了美顏降噪一樣的涂抹感。此時我們不改變任何設置,將播放器的HDMI輸出調整到4K,小米和雷鳥的涂抹現象消失了。
是不是很熟悉?我們在上期3000元檔電視橫評里說過一模一樣的話,在測試了海信的一款同機芯的電視之后,現在我們搞明白了,基于聯發科MT9650/9652芯片平臺的機型都有這個問題。因此我們懷疑是聯發科的代碼本身有問題。希望使用這個芯片平臺的電視廠商可以積極去和聯發科做溝通。而這里還要補充的是,小米大師OLED和小米大師82寸4K使用的是同一個SOC機芯組,因此小米大師OELD也會有這個問題,我們在之前的OLED對比評測中沒有進行這一項的測試,現在補充上。
然后我們再對比超分辨率算法(清晰度增強),我們在這一部分特別使用標準模式,來看看畫質工程師們是怎么去理解和迎合普通消費者所要求的“清晰”的。
我們先看一下各家機器在超分辨率關和打開的區別。
在這段720p的電視劇中,大家的老婆新垣結衣臉上的細節和衣服的紋理,索尼最為清晰,小米清晰度不如索尼但是保持了比雷鳥更為自然的線條;雷鳥則有些銳化過度線條過粗,伴隨著前面提到的涂抹感,人臉顯得有些詭異。
按照慣例我們的老婆又驅車到了鄉下,這個遠景鏡頭下。
索尼最為清晰自然,小米和雷鳥出現了明顯的涂抹現象,雷鳥更是有比較重口味的油畫風格,旁邊房子上的紋理也被抹掉了。
HDR10
在測試HDR時,我們還是使用強化功能較少的模式做測試,通常情況下這些模式是以還原為理念來制作的,此時電視機擁有最為準確的色彩,從而使得測試的數據可以作為客觀對比。
索尼和雷鳥都能在電影模式下根據你給的HDR信號直接開啟HDR,小米大師則不一樣,HDR起播時小米大師會先跳到HDR 10模式,但色彩映射會有很大的偏差,需要你手動調回到電影模式,雖然在電影模式不提示你已開啟HDR,但實際上此時是和索尼、雷鳥一樣是開啟HDR的。
為了探究3臺電視的HDR效果,我們測試了HDR下的EOTF曲線,查看3臺電視對于PQ亮度曲線的差異。
Color primaries : BT.2020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 PQ Matrix
coefficients : BT.2020 non-constant
Mastering display color primaries : Display P3
Mastering display luminance : min: 0.0050 cd/m2, max: 4000 cd/m2
在實際的HDR影片中,通常影片的峰值亮度設置在1000尼特,極個別影片會有2000尼特甚至4000尼特。那么這3臺電視實際在展現HDR高光時,對于超過自身面板峰值亮度的區域高亮會怎么處理呢?我們通過最高亮度4000尼特為標準制作的藍光這段高光片段來演示。
可以看到在太陽附近的陰影細節,3臺電視都能保持較為完整的陰影細節;
雷鳥的更高峰值亮度確實能帶來更強的沖擊力,但是和小米82一樣由于其色調映射的問題會加重陰影,索尼則由于自身800尼特的限制導致陰影過淺,這3臺電視的HDR高光效果都不是我們理想中想要的效果,但是考慮到價格因素我們已經滿意了。特別提一下小米大師82和小米大師OLED使用的是同一個聯發科平臺,但是我們上一次評測小米OLED的時候展現這段畫面時出現了高光裁剪的問題,希望小米盡快把82寸上的HDR算法更新給大師OLED。
接下來再看一下1000尼特標準制作的這段藍光演示,前面說的小米和雷鳥的色調映射問題在這個有較多亮暗轉換的場景中被明顯的突顯了出來。
當鏡頭給到臺上的麗貝卡時,索尼由于自身32分區背光的限制,會讓背景顯得稍有發灰,但背景上的顏色和細節還能看得清。
小米和雷鳥則由于過于激進的局部調光算法把背景壓的過暗,導致了“幾乎已經丟失”了。但總的來說這個場景下小米和雷鳥的HDR爆發力讓你覺得“更好看”了。
鏡頭轉到馬戲團小跟班和紅發女的暗場,小米和雷鳥的畫面直接沒法看了,小米丟失了最多的暗部細節,人物臉上紅的過飽和,雷鳥丟失了少量的暗部細節,但是人物臉上的光變得非常詭異,蠟黃蠟黃。索尼除了膚色上有偏青之外,整體保持了較為自然的觀感。
繼續看,三臺電視的畫質完全不同,小米此時還是人臉發紅,索尼膚色相對自然,雷鳥因為高對比度,看起來銳度最高,但是小米和雷鳥都過于強調黑位導致暗場過黑。
那我們再看看白天亮場時的表現,我們并沒有感覺到高亮度數據給HDR10帶來很大的亮度加成,此時很遺憾的小米和雷鳥并不能徹底亮度高于索尼的X9000H,但對比度則能感覺出來雷鳥和小米都略高于X9000H,使得看起來更明銳一些。而在色彩上,小米依然有些特立獨行,整體偏紫色,索尼和雷鳥比較接近都有不錯的表現。
杜比視界
我們繼續看比HDR更頂級的杜比視界信號,三臺電視在播放杜比視界時都會有很好的畫質觀感,小米和雷鳥相對略微偏冷色溫,索尼則偏向暖色溫一些,這里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風格。
我們繼續看,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索尼X9000H的盔甲顯得更加自然,更接近我們在影院觀看的色彩質感表現,小米和雷鳥還是相對更冷色溫一些
而在這一段的打斗觀感中,小米大師略有藍冷底色的感官,索尼X9000H略暖黃,雷鳥觀感最好,雖然稍微艷麗,但看起來因為局部亮度高,對比度高,以及恰到好處的冷艷使得整體看起來觀感最佳,但缺陷就是動態清晰度此時并不是很好,動態中的背景顯得比較模糊,索尼X9000H的動態清晰度反而是三臺電視中表現更好的那個。
回到游戲對比,首先是游戲玩家關心的HDMI2.1,索尼和小米都支持4K120Hz顯示,雷鳥則只能支持 4K60Hz。而VRR和ALLM目前只有小米支持,索尼X9000H則官方表示還需要等后續的固件更新才開放VRR功能。很可惜我們一直沒搶到RTX3080顯卡,所以PC關于HDMI2.1的測試我們暫時做不了。
我們用4K輸入延遲測試儀來測一下3臺電視的輸入延遲。雖然目前沒辦法測試4K120Hz的輸入延遲,不過我們跑了一下1080P@120Hz給大家做個參考,基本上4K120的延遲和1080P@120Hz的延遲是差不多的。我們也測試了電影模式下的輸入延遲,供大家做參考,讓大家明白開游戲模式的重要性。
一般我們認為電視機的游戲模式在30毫秒以內都是比較優秀的水平,小米和索尼的延遲可以說非常優秀。雷鳥R635C沒有游戲模式,因此我們暫時只能將就用相對準確的電影模式、IMAX模式測試,但毫無疑問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延遲大幅增加。但如果你想要延遲更低的模式,那么你可以將電視機的圖像設置里切換到電腦桌面模式,這樣的話延遲可以在43毫秒左右,勉強能玩。
我們看看輸入延遲三臺機的實際差異,可以看到雷鳥R635C延遲整整慢了一拍,還是非常明顯的。
這次很抱歉無法帶來動態清晰度的差異測試,因為雷鳥R635C不是游戲模式,三者不能維持在一個相對公平的動態對比環境下。
接下來我們用HDR游戲來看看電視的游戲表現,這時我們又碰到了小米大師的一個問題。(為什么要說‘又‘)我們在進入游戲時,小米大師會自動切換到HDR10模式而不是游戲模式的,此時色彩會完全偏移,和游戲模式完全不同。
此時“又”引出了小米大師另一個問題,就是無法在各種畫面模式下修改參數。我們操作從游戲模式修改“清晰度”選項到43,這時畫面又自行跳用戶模式,實際上用戶模式不但延遲和游戲模式下不同,色彩也都不同,也就是你變相的無法在游戲模式下修改任何參數。
而我們發現就算已經都改回來了,當你換另一個游戲的時候,小米大師依然還是會自動跳到HDR10模式,這等于你換個游戲就要手動改一次,非常不方便。
都折騰完了,我們進游戲看看吧。可以看到小米大師天空的云層染上明顯的紫色,地面陰影顏色輕微的藍底色,整體觀感還算不錯。雷鳥只在云層有輕微的紫色,地面陰影沒有問題。索尼整體均衡性好,云層幾乎看不到紫色,雪地的顏色也能感覺是比較準確自然。
繼續看,高亮的情況下,三臺電視都沒有很明顯的異常,都很不錯。
我們這時去暗一點的湖邊看看,在湖邊我們看到小米大師是紫藍色的湖面,雷鳥則是輕微的藍色,索尼略有輕微的紫藍色,但大致上來說還是索尼色彩會更準確。
我們繼續探究游戲效果,換個游戲,在這里三臺電視呈現了完全不同的綠色。小米大師的綠色飽和度非常高,溢出屏幕。雷鳥次之,也比較綠,但葉子的輪廓還在。索尼的綠色更接近原始信號,和另外兩個的綠色完全不同,更接近我們用電腦顯示器玩游戲時的綠色。
繼續走,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小米過于強調黑位,使得暗場過黑,細節較暗,雷鳥好一些,但也略微過了一些,索尼的暗場細節保持的更完整。
從這里,我們看久一些,小米和雷鳥一整段都會有些綠色過飽和,但也算比較吸引眼球,有時就喜歡這樣鮮艷一些。三臺機的質感表現都不錯,能表現陰雨天該有的地面質感,但索尼有一些優勢的地方,首先暗場的細節亮度較高,小米和雷鳥的暗場就相對過黑了一些,其次索尼可以表現出來很明顯天空在飄著細雨這種意境,能看到畫面中細微的雨滴,小米和雷鳥就要稍微沒那么明顯,整體的光線渲染也是索尼X9000H看起來更舒服。當然三臺電視在這一段的表現都非常優秀,沒有絕對的對錯,單獨看你都會覺得很舒服,畢竟這個游戲的畫質天生強悍。那么問題來了,作為觀眾伙伴們,你們喜歡哪一臺呢?
最后一個游戲,我們回歸到SDR,并且用720P分辨率進行游戲。讓人欣慰的是,即使是720P三臺電視都能保持住細膩的圖像處理,并沒有出現馬賽克、鋸齒感等等問題。我們可以看到小米大師最鮮艷,索尼和小米很像。雷鳥則與眾不同,表現的清淡很多,究竟誰才是正確的,打開你們吃灰很久的機器,仔細看看吧。
游戲就全部介紹到這里,畫質好壞,我們綜合看上篇的SDR以及下篇的HDR、游戲效果,大家心里就應該有數了,喜歡不喜歡自在心中,我們不過多評論。我們去聽聽小姐姐的歌聲吧。
音頻表現(建議去視頻版聽下)我們使用Dayton Audio的EMM-6麥克風、Scarlett USB聲卡,通過開源軟件REW來獲得三臺電視的頻響曲線。
從頻響曲線看小米大師的低頻強索尼和雷鳥太多,中頻也更加平滑,高頻部分有些欠佳。
雷鳥的低頻和中頻也比小米差但是比索尼好一些。索尼只有在高頻部分才能挽回一點面子。
實際聽感上也較好的符合了頻響曲線,
小米大師82 4K:低頻的表現讓人印象深刻,但低頻過重,當鼓點響起的時候人聲的高頻會受干擾被壓制,但總體聽感還是三機中最好的。
雷鳥R635C:中規中矩的表現,沒有特別突出也沒有明顯缺陷。
索尼X9000H:低頻量較少,但是高頻很突出,女高音會有一些尖銳感,這個價位索尼是不可能給你做好聲音的,不然還怎么忽悠你買回音壁呢?
另外我們也測試了音頻回傳的兼容性,方便需要搭配回音壁或者功放音響系統的朋友。要注意的是,雷鳥已經承諾會很快更新eARC功能,到時候回傳的兼容格式就能和小米索尼一樣了。另外由于小米和雷鳥并未提供光纖功能,而我們手頭上暫時沒有同軸的音響設備,所以同軸沒有測試,但根據經驗同軸和光纖的支持格式是一樣的。
需要了解更多音響連接方式的朋友,可以參考我們之前的回音壁G700的評測。
KEN大評測:SONY HT-G700 回音壁深度評測 - 電視Soundbar超詳細使用指南zhuanlan.zhihu.com
系統配置
我們可以看到小米和雷鳥使用的MT9650/9652其實是姐妹,參數幾乎是一樣的,在前面的畫質評測部分,2個機型都展現了強制的1080P降噪涂抹以及強制的平滑漸變等特性,現在大家能明白為什么不同廠商的電視會有同樣的問題了吧?而索尼上的MT5895作為聯發科最高檔的S900芯片的索尼定制版,則可以簡單的認為是MT9650系列的升頻版,提供了多一個的HDMI2.1以及USB3.1接口,和更高的性能。從跑分上看索尼比小米和雷鳥多了2萬分,整個操作系統的響應上,當你拿到手的時候就能感受到高性能帶來的優勢。不過最值得吐槽的是索尼還在用屯了5年的16G閃存芯片,在多裝幾個app后你可能會出現可用存儲只剩幾百MB的情況,這樣的話只能插個U盤作為存儲空間的擴展了。
在易用性方面,因為我們之前已經評測過小米大師OLED和小米5PRO,小米大師82的易用性和廣告等問題請參考這2個機型;雷鳥則請參考R625C的評測;索尼X9000H請參考X9000H的評測;有疑問的請在評論區回復。
總結感謝各位小伙伴耐心看到這里,
我們總結一下:3臺電視其實是價格不在一個檔位的電視。在硬件上肯定是小米更好一些。現在只需要不到9000塊錢的價格就能把一臺82寸帶240分區調光HDMI2.1的電視帶回家。但我們也看到了小米在軟件層面上的問題層出不窮,一些問題是短時間內無法通過快速迭代OTA來獲得解決的;
而雷鳥R635C使用了最新的miniLED技術,噱頭很足,但同樣也在軟件層面栽了跟頭,相比小米的優勢是圖像設置的更多可調試性,更高的峰值亮度和色域覆蓋。
索尼X9000H在硬件配置上明顯不如前面2臺電視,但老牌電視廠商,索尼在軟件上的調教讓X9000H在各種應用場景下擁有更加均衡的表現,可調試性方面也做的更好,而且擁有從55到85共4個尺寸可以選擇。
在本篇評測的制作中,雷鳥和小米的工程師們已經注意到我們評測中提到的問題。在一些底層的操作邏輯是上,被我們認為反人類的設計正是開發人員為了降低用戶使用門檻而做出的妥協。如何去平衡高端用戶的需求和入門用戶的易用性上,是擺在他們之間的一個課題。
最后預告一下,我們接下來會評測OPPO S1/R1。如果覺得本期節目對你有幫助,請大家點贊和關注。謝謝!
拓展知識:
- 外岡鎮空調維修(外岡空調維修電話)01-18
- 格力 外機 代碼_102-01
- 荊州燃氣灶維修(荊州燃氣灶維修上門)01-22
- 1海信42k11p怎么折開(海信42K11P:全方位展示超清畫質)
- 2電視頻道沒了怎么恢復(快速解決方法)
- 3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號碼查詢(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查詢)
- 4艾木歐防盜門沒電打不開怎么辦(艾木歐防盜門沒電無法啟動?解決方法總結)
- 5ENS指紋鎖售后熱線(ENS指紋鎖售后熱線-專業解決您的問題)
- 6打電話顯示關機是什么原因(如何解決手機無法接通問題)。
- 7v500hk1 cs5故障維修(v500hk1 cs5故障維修指南)
- 8創維液晶電視的遙控器怎么調試(創維電視遙控器調試指南)
- 9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
- 10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 - 完善24小時保
-
三菱電機空調廠家24小時人工服務(三菱空調代碼不顯示該如何解決)?
2024-09-12
-
特靈中央空調廠家24小時客服在線咨詢(特靈空調制冷劑為什么變少特靈空調制冷
2024-09-12
-
三菱電子中央空調售后服務電話號碼是多少(三菱空調加氟什么作用是什么意思
2024-09-12
-
三菱電機空調廠家售后電話24小時人工電話(三菱空調四通閥卡死怎么處理解決三
2024-09-12
-
特靈空調總部400售后維修(風冷機組不能除霜是什么故障解決風冷機組無法除霜
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