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想培養一流的領軍人才,僅靠高考還不夠
黑板上寫滿數學公式,辦公桌后的書柜上擺著卡拉比-丘流形雕塑,窗外,是秋日的流云。這是位于清華大學靜齋的丘成桐辦公室。
今年4月,丘成桐從哈佛大學退休,開始全職在清華大學任教,擔負一項重任——培養中國數學領域的頂尖人才。
“為國家培育一批基礎科學人才,幫助中國在基礎科學上成為世界一流”是丘成桐回中國工作的愿望,也是他長期的追尋。早在2008年“,丘成桐中學科學獎”(原稱“丘成桐中學數學獎”)設立;2018年2月,“丘成桐數學英才班”項目啟動;2020年底,“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以下簡稱“領軍計劃”)在清華大學開始實施,每年面向全球選拔不超過100名中學階段綜合素質優秀且具有突出數學潛質及特長的學生,從本科連續培養至博士研究生階段。丘成桐希望通過這一計劃,在基礎科學領域培養出我們自己的“八百鐵騎”。2021年初,以培養數學領軍人才為唯一使命目標的清華大學求真書院成立,丘成桐擔任院長。
“中國的數學始終未能走在世界的前列,這個情況要在求真書院、在你們身上改寫。”這是丘成桐對求真書院學子的諄諄寄語,飽含一位數學家的熱切期許、一腔豪情和對中國的深沉的愛意。對當前教育的一些弊病,他有憂思;對求真書院的人才培養,他成竹在胸。他將如何躬耕實踐,培養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將如何破局,“改變中國數學在世界數學史的地位”?《教育家》為此采訪了丘成桐先生。
“領軍人才”選拔標準:有基礎,有興趣,有志向
《教育家》:“領軍計劃”的選拔標準和選拔方式是怎樣的?要培養怎樣的人?
丘成桐:選拔的標準,一個是基礎好,一個是對數學有興趣。主要考核數學和物理兩個科目,要求很簡單,就是學生這兩個科目的學業水平達到大學一年級下學期的水平。我們面向全球招生,內地主要招收高一、高二學生,特別優秀的初三、高三學生也可申請;面向境外主要招收十年級、十一年級學生,特別優秀的九年級、十二年級學生可申請。我們自己出題,不出刁難的試題,就是大學一年級學生能達到的水平考試,只要花了功夫學好了,一定能考進來。筆試后有面試,考查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有些學生可能考得不錯,但是對數學沒有興趣,這樣的人我們不會招收。
一些孩子進不了求真書院,家長認為是吃了虧,這是完全錯誤的想法。進了求真書院,一定要做數學研究,因此一定要有志于數學研究、愿意一輩子做研究的人才行。而據我的了解,很多家長并不希望孩子成為一個數學家,而是去做金融、去創業、去賺很多錢。對數學沒有興趣和志向的人進求真書院,對我們、對他自身都不好。
《教育家》:相比于大學常規招生,“領軍計劃”的招生年齡前移,是基于什么樣的考慮?
丘成桐:大數學家一般都是從十二三歲就開始他們的數學歷程,所以最好是在學生年輕的時候就指導他做學問,讓他知道數學研究應該怎樣去做,去影響他的成長,到他長大后就具備成為大師的基礎。
在“領軍計劃”的招生中,我發覺很多經過了中考的學生對做學問的興趣少了,到了高中,尤其是備戰高考后,對數學的興趣就更少了。經過高考的洗禮后,學生在數學方面的研究能力也許還有,但興趣完全不一樣了。我們希望培養的學生既要對數學有很高的能力,也要對數學有很深入的興趣,這個興趣,不是指功利的為了獲獎的興趣,而是對數學本身的興趣。我們招考過程中,對初中生和高中生給予同樣的考題、同樣的要求,有些初三學生甚至考得比高三學生還好。
《教育家》:“領軍計劃”的招生考試中沒有奧數題,入選數學、物理競賽國家集訓隊的學生是第二批次而不是第一批次招生的學生,為什么?
丘成桐:在中國,參與奧數培訓的孩子大多是為了拿獎,為了能上清華北大,因此死背了很多公式、方法,考完試后就都忘掉了。這種方法對小孩子沒有好處,甚至可能有壞處。因為背誦公式會讓人喪失學數學的興趣,靠背誦靠刷題,學生也許會做題,但搞不清楚為什么這么做。學數學要搞清楚背后的原理,知道為什么要這么做,做出來以后有什么好處。
另外,奧數的內容其實對數學研究來講沒有什么太大的用處。如果單純從激發孩子興趣的角度出發,學奧數是可以的,但奧數的內容其實不是有價值的學問。有些小問題,即使做懂了,對數學本身不見得有很大的貢獻,不值得花過多功夫去研究。
但是,奧數確實能為我們選拔人才給予一定的參考。我們完全不了解學生的背景,那些對奧數感興趣的、參與過奧數競賽的學生,一些數學工具一定學懂了,我們可以從中挑出基礎比較好的學生。當然這只是基礎標準,在這之上還會考核學生的其他素質。我們要培養的不是競賽人才,而是真正有能力、有抱負,懂數學、懂科學,有文化、有內涵的通才。
《教育家》:您強調培養“通才”,多次提及在文史哲領域的涉獵、積累對您的數學研究產生了很大的正向影響。但現實中可能存在一些偏科的學生,擅長數學但對文、史、哲不感興趣,這種情況會限制他以后在數學方面的發展嗎?
丘成桐:我們中國人有很怪的想法,認為“偏才”可以做出很好的研究成果,可以做得比不偏科的人更好,實際上歷史上沒有出現過這個現象,“偏才”肯定不是學問做得最好的那個。一般好的數學家或科學家,都是在很深厚的文化土壤上長大的,也因此他們的學問會更好,更有前途。我還沒有發現偏科的人可以完成偉大的數學學問的,所謂“偏科”,都是給自己找不學習的理由。
“領軍人才”的成長:一流的老師來教一流的學生
《教育家》:通過“領軍計劃”的招生,您認為基礎教育階段培養出的學生有何特性?
丘成桐:中小學培養出的學生很擅長考試,這不見得沒有好處。如果真的學懂了,因此考得好,而不是靠一些應試技巧和訓練,那也很好。這說明他們知道怎么解題,能夠找到更好的解決問題的途徑。但據我了解,有些中學為了讓學生考得好,會搞一些應試訓練,導致學生形成機械化的反應,這對學生來說很不好。一個偉大的數學家,不僅要懂得做題,還要會思考,有遠見。在我們的招生中,有些高中學生表現得不如初三學生,這也許與部分高中的應試化訓練導致學生興趣磨滅、思維受限有關。
《教育家》:基于這種情況,您認為基礎教育階段的數學教育應該如何改進?
丘成桐:首先,需要區分面向學生大眾的教學和面向尖端學生的教學。每年1000多萬人參加高考,不可能每一個人都對數學有興趣,不可能每一個學生都是第一流的,所以沒有必要要求1000多萬學生數學都考得很好。高考有它獨特的功用,但是想培養第一流的領軍人才,僅通過高考還不夠。
其次,從中學開始,就要有一流的老師來教一流的學生。偉大的數學家,都是在年輕的時候聽偉大的數學家的課,跟他們學習。一般來說,中學的老師不懂得整個數學的走向是怎樣的,不懂得高深的數學的工具在哪里。我們求真書院招收初、高中的學生,用大學的老師甚至世界第一流的老師去教他們,這樣他們的成長會更快一點。
《教育家》:對于人才成長,好老師非常重要。在基礎教育階段,好的數學老師的標準是什么樣的?
丘成桐:真的想要教出一流的學生,中學的老師得有能力教大學才行。因為大學的老師才對數學的走向看得比較清楚。由大學的老師來教中學的學生,目前沒有這樣充足的師資,但是一些好的中學有這個能力。美國有很多有名的私立中學,有些老師甚至是大學教授的水平,給他們的薪資比大學老師還高。國內像深圳中學也開始請一些有能力教大學的老師任教,給他們很高的薪水。用高水平的老師來教學生,這是很好的事情。
《教育家》:用大學水平的老師來教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生,可能目前還難以普及。
丘成桐:我覺得沒有必要普及,因為沒有必要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數學家,只需要用一流的老師教數學基礎最好、興趣最濃厚的那部分學生就夠了。一個數學大國,并不需要有太多數學家,兩三千個就很多了,科學史的進步其實也就是靠最頂尖的一部分人去推動的。比如,在美國,第一流的數學人才也就幾百個,第二流、第三流的人才加起來有四五千個,這就構成了一個數學強國,英國、匈牙利也就幾百或者幾十個一流數學家。
中國作為一個大國,要培養一萬個有能力和潛質的學生,師資是充足的。一年培養一千個,十年就有一萬個,每年培養一千個也不難。所以,像求真書院這樣,每年選拔一批優秀的學生,用我們優秀的師資去培養,應當很快能夠讓中國的數學成為世界一流。
“領軍人才”的貫通培養:跨越高考,從小培養
《教育家》:對“錢學森之問”,一些高等教育階段的老師認為是基礎教育階段沒有把人才教好,基礎教育階段的部分老師認為培養出來的優秀人才到了大學后沒有得到好的發展。您怎么看這種矛盾?
丘成桐:在人才培養方面,大學和基礎教育階段都存在欠缺,抱有過多功利的目標。基礎教育階段奔著考試,沒有讓學生打下扎實的基礎,沒有讓學生真正成為有文化、有修養的人。到了大學,又奔著“帽子”去。
《教育家》:大學和基礎教育階段如何對拔尖人才進行貫通式培養?
丘成桐:我們花了很多功夫,求真書院就是為做這個事情,我覺得會很好、很快地成功。
求真書院包括“數學領軍計劃”和“數學英才班”兩個項目。“數學領軍計劃”面向全球招生,內地初高中學生可以申請,不通過高考,直接組織招考,有些年僅14歲的學生就考進來了。入校后采取“3+2+3”模式,從本科連續培養至博士研究生階段。我們用最好的師資來培養他們,像菲爾茲獎獲得者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等學者都進過求真書院的課堂;不僅開設數學、物理等基礎課程,也重視通識培養,開設“求真大講堂”“科學史”等系列通識講座,用“通才”培養引領數學基礎學科發展。
“數學英才班”采取初高中一貫制培養。在國內優質中學成立“英才班”,選拔有天分、肯吃苦的少年,按照我們的培養理念設計人才培養方案,聚集我們的資源,與中學合力育人。基礎教育階段優秀的人才,我們從他十多歲時就開始培養,走一條最先進的路徑,讓他們能夠打下很好的基礎,有能力去做研究。
《教育家》:拔尖人才的職后培養也值得關注。一些高校的年輕科學家除了擔任科研工作,還擔任教學工作,面臨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壓力較大。有科研潛力的人是否應該專職做科研?
丘成桐: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的教授花在教學上的時間不比中國的高校老師少,一樣能做出很有價值的成果,一個禮拜教幾個小時的書,應該不會影響做學問的時間。另外,要做好學問,不教學反而不好。一個只做科研的老師,他的學問不太可能做得非常好,科研和教學是相互促進的過程。
所以,花時間教學不是問題,還是要回歸到做學問的態度上來。我們中國的一些科學家當了教授以后,追求的人生目標不是學問,而是要拿“帽子”,要當院士,一輩子的目標就達成了,沒有把做學問作為人生最重要的目標。
中國人才培養的條件很好,但是做學問的風氣還不夠好。很多人都不喜歡做研究,做研究的主要目標是想拿到房子,拿到“帽子”,希望做了院士以后就飛黃騰達,而不是真的想做學問,這才是最主要的問題。
— END —
來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10月刊第4期,原標題《丘成桐:跨越高考,貫通培養數學領軍人才》
文 | 本刊記者 周彩麗
設計 | 朱強
統籌 | 周彩麗
- 歐意燃氣灶紹興維修(紹興德意燃氣灶售后)12-18
- 1海信42k11p怎么折開(海信42K11P:全方位展示超清畫質)
- 2電視頻道沒了怎么恢復(快速解決方法)
- 3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號碼查詢(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查詢)
- 4艾木歐防盜門沒電打不開怎么辦(艾木歐防盜門沒電無法啟動?解決方法總結)
- 5ENS指紋鎖售后熱線(ENS指紋鎖售后熱線-專業解決您的問題)
- 6打電話顯示關機是什么原因(如何解決手機無法接通問題)。
- 7v500hk1 cs5故障維修(v500hk1 cs5故障維修指南)
- 8創維液晶電視的遙控器怎么調試(創維電視遙控器調試指南)
- 9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
- 10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 - 完善24小時保
-
特靈中央空調廠家24小時客服在線咨詢(特靈空調制冷劑為什么變少特靈空調制冷
2024-09-12
-
三菱電子中央空調售后服務電話號碼是多少(三菱空調加氟什么作用是什么意思
2024-09-12
-
三菱電機空調廠家售后電話24小時人工電話(三菱空調四通閥卡死怎么處理解決三
2024-09-12
-
特靈空調總部400售后維修(風冷機組不能除霜是什么故障解決風冷機組無法除霜
2024-09-12
-
開利空調廠家售后維修電話是多少(開利空調電機三根線怎么接線圖開利空調電
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