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方太燃氣灶維修點(南京方太燃氣灶維修中心電話)
前沿拓展:
符彥卿:史上最牛老丈人,三個女兒都成了皇后
文/老張在路上
一
了解點晚唐五代史的人都知道在晚唐那個天下大亂的時代,有“十三太保”這樣一群人,他們是唐晉王、河東節度使李克用的十三個兒子(一個親生兒子,十二個義子),這十三個兒子隨李克用打天下,南爭北斗,東闖西出,演出了晚唐五代歷史上一幕幕活劇。
真實的歷史上并沒有李克用封“十三太保”之事。但是李克用的“義兒軍”在晚唐五代橫行天下,成為一時風云人物倒是歷史上的真實故事。歐陽修的《新五代史》特為此類人寫了《義兒傳》。
《義兒傳》所記載的李克用義兒共9人,除了后唐明宗李嗣源外,依次是:李嗣昭、李嗣本、李嗣恩、李存信、李存孝、李存進、李存璋、李存賢。除了這9人外,李克用還有一個義兒符存審,歐陽修寫《新五代史》時未列入“義兒傳”,而是單獨列入其他人物傳記,事實上符存審也是李克用的義兒,當時名為李存審,后來改回原姓符。
李克用的“義兒”,史書有明文記載的共10人。
符存審,公元862年出生,陳州宛丘(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人,因被李克用收為義子并賜國姓,史冊又載為李存審,到后晉時復歸本姓。
符存審比李克用只小6歲,他在乾符(874年十一月至879年十二月,是唐僖宗的年號,共計6年)年間黃巢起義后,糾集豪強,保護鄉里,后投奔光州(今河南潢川)刺史李罕之,成為李罕之部將。
中和三年(883年),李罕之被蔡州秦宗權攻擊,光州城池失守,于是棄城前往項城,依附河陽諸葛爽。諸葛爽封李罕之為懷州(今焦作一帶)刺史。符存審在懷州軍中擔任小校,多次與秦宗權的蔡州軍作戰。
光啟二年(886年),諸葛爽病逝,其子諸葛仲方被部將劉經擁立為藩帥。李罕之本欲趁機攻取河陽(治今河南孟州一帶),結果卻被劉經擊敗,只得退保懷州,其部下將佐皆潰散。符存審此時脫離李罕之前往太原,投奔河東節度使晉王李克用。李克用將符存審收為養子,賜姓為李,讓他統領義兒軍。
符存審早年在李克用帳下,曾征討赫連鐸、李匡籌、王行瑜等藩鎮勢力,并奪取汾州、潞州等地。
天祐五年(908年),李克用病故,李存勖襲位河東節度使、晉王。從此開始,符存審參加并指揮了幽州之戰、魏州之戰、幽州保衛戰、胡柳陂之戰、同州之戰等一系列梁晉爭霸戰爭中,屢次以少勝多大破梁軍,還以步兵擊敗契丹騎軍,協助晉軍奪取河北地區以及黃河沿岸要點,后又平定鎮州成德軍叛亂,為李存勖滅梁建唐奠定了基礎。大小百余戰,未嘗敗績,與周德威齊名。
天祐二十年(923年)四月,后唐建立,改元同光,符存審獲賜“忠烈扶天啟運功臣”勛號,官至檢校太師、中書令、幽州盧龍節度使,鎮守幽州。同光二年(924年),符存審病逝于幽州任上。
在歐陽修所撰的《新五代史》里,符存審是列傳中唯一得以保留原本姓氏的人,其余獲授國姓的眾人都被記載為李姓。
二
《舊五代史》說,符存審晚年對兒子們說道:“我出身貧寒,自幼便攜劍在外闖蕩,歷經四十年方才位至將相。期間歷經危難,數次沖鋒陷陣,入萬死而無一生,才有了現在這個地位。我一身傷痕累累,光從身上取出的箭頭就有一百多個。”符存審將這些箭頭拿出來給兒子們看,讓他們知道家業得來不易,要以奢侈為戒。
史料記載,符存審至少有9個兒子,其中老大老二和老四最有名,特別是綽號“符第四”的第四子符彥卿是符存審9個兒子中最出名、成就最大的,因為他的三個女兒都成為皇后,符彥卿又被稱為“史上最牛老丈人”。史稱“自(周)恭帝及(宋)太祖兩朝,賜詔書不名。”《東都事略》亦稱符氏“近代貴盛,無與為比”。
符彥卿,字冠侯。公元 898年出生。這年是唐昭宗李曄乾寧五年,八月改元光化,又稱光化元年。
根據《宋史》記載,因為出生于將門之家,符彥卿十三歲時便能騎射,那是公元911年,此時李克用已經病逝,李存勖繼任河東節度使,襲封晉王。符存審接替李存璋,出鎮趙州,成為晉軍鎮守河北的大將之一。
符彥卿最初在太原侍奉晉王李存勖,因謹慎誠實而受到李存勖喜愛,成為能夠出入其內室的親侍之一。幾年后符彥卿被李存勖任命為親從指揮使。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勖攻滅后梁,入主汴州,符彥卿升任散員指揮使、龍武都虞候。
后唐同光四年(926年),皇甫暉在鄴都叛亂,李存勖命李嗣源前往討伐,石敬瑭也一同出征。在魏州城下李嗣源卻被叛軍恭迎入城,李嗣源百口莫辯,接受石敬瑭建議擁兵自立,與魏州的叛軍合兵一處。
李嗣源占據大梁(今河南開封),進軍洛陽,先鋒石敬瑭則帶兵逼進汜水關(河南滎陽汜水鎮),李存勖決定親征反擊。
這時擔任指揮使的伶人郭從謙趁機叛變,火燒興教門,李存勖的近臣和侍衛多數逃逸,僅符彥卿、王全斌等十幾個人抵抗。李存勖被流箭射中,符彥卿、王全斌將其扶至絳霄殿,李存勖渴懣求飲,宦官奉進酪漿,喝完一杯,遽爾殞命。李存勖、王全斌才大慟散去,各自尋找出路。
一名伶人撿起丟棄的樂器放在李存勖尸體上,點火焚尸。這就是史稱“興教門之變”, 符彥卿成為這一歷史巨變的見證人。
李嗣源入洛陽殺盡叛臣,葬李存勖尸骨于雍陵,在西宮稱帝,是為后唐明宗。
符存審的長子,符彥卿的大哥符彥超年少時就在李克用帳下當牙將。李存勖即位登基,先封符彥超為安遠節度使。符存審臨終前一直不獲招待入覲面見皇帝,符存審死后,李存勖聞訊很是后悔,不單廢朝三日,又擢升符彥超為汾州刺史以示思恤。
“興教門之變”后,李存勖的弟弟永王李存霸逃離洛陽,單人匹馬來到符彥超轄下的河東,換上僧袍來到符彥超跟前,說:“我只求遁入空門,到山上當個僧侶,還望符公你多加庇護”,實則與宦官呂、鄭二人暗中密謀,計劃殺害符彥超與太原留守張憲之后據河東自立。符彥超察覺到他們的陰謀,勸張憲先發制人,張憲卻遲疑不決。
《宋史·張昭傳》記載,聽了李存霸來到太原的消息,士卒們鼓噪起來,認為如果不先下手為強,則很可能會被李存霸加害。嚇得張憲慌忙出走到忻州。符彥超下令軍士捉拿李存霸和呂、鄭宦官二人于衙城內處決,城內轉趨安定。
李嗣源即位后,派人找到躲藏起來的符彥超的四弟符彥卿到太原長兄這邊招撫宣旨。符彥超隨即入覲參見李嗣源,明宗撫諭他說:“河東之所以無亂事,都是因為你的功勞。”授予符彥超晉州留后一職。而符彥超尚未到晉州上任,就先與二弟曹州刺史符彥饒合兵去剿平叛亂的宣武軍朱守殷,明宗得知后大喜,再召符彥超到殿前說:“我得到你們家幾兄弟的效力,余下就沒什么好憂慮的,你就為我去河東撫恤舊部吧。”當即升遷他為北京留守(太原尹)。
第二年冬天(927年)加授符彥超昭義節度使,符彥超請旨明宗:“先父存審本來姓符,蒙武皇賜姓不勝感恩,然今先父已逝,故請主乞還本姓。”明宗準奏,從此恢復符姓。
可惜的是,長興元年(930年)朝廷再授符彥超泰寧軍節度使,改往鎮守安州。當時其軍中有個叫王佛留的役卒由于略懂書計,符彥超便派他去處理賬目,時間一長賬目無端耗失甚多,符彥超查賬后很是不滿,準備處理這件事情。
應順元年正月(934年),王佛留見朝廷處于多事之秋,與任貨兒等人暗中謀亂。有一晚,朝廷遣使到符彥超官邸送急函,王佛留心里有鬼,恐懼自己惡行被揭發,竟趁符彥超走出廳堂時挾刀殺害。
符彥卿赴太原宣旨后,李嗣源天成、長興年間(公元927到934年)三年(928年),符彥卿輾轉各地任軍職,先后任龍武都虞候、吉州刺史、北面行營諸道左廂馬軍都指揮使、耀州團練使、慶州刺史。
李從珂清泰(934年—936年)年,符彥卿轉任易州刺史,兼領北面騎軍。清泰三年(936年),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后晉高祖)在太原起兵反唐,并向契丹請援。李從珂命建雄節度使張敬達率大軍征討太原,符彥卿隨行。
契丹皇帝耶律德光親率五萬騎兵,南下援救石敬瑭。符彥卿與太原四面招撫兼排陣使高行周率騎兵迎擊,被契丹軍擊敗,隨張敬達退保晉安寨(今山西太原南)。
后唐軍被困時間一長,糧食就吃光了。張敬達幾次指揮高行周、符彥卿率騎兵出戰,都因寡不敵眾,無法實現突圍。副招討使楊光遠、次將安審琦等勸說張敬達向契丹投降,張敬達沒有答應。
楊光遠殺掉張敬達,率領諸將上表向契丹投降。
契丹主耶律德光入晉安寨受降,并將后唐的這些降將降兵統統移交給石敬塘,所以符彥卿、高行周等人又成為了石敬塘的部將。
三
后晉天福元年(936年)十一月,遼太宗耶律德光冊石敬瑭為皇帝,改元天福,國號晉,契丹主自解衣冠授之。石敬瑭遂即位于柳林(今山西太原市東南)。
石敬瑭稱帝后,領軍南下,攻入洛陽,后唐滅亡。后晉天福二年(937年)年初,石敬塘車駕入汴州,升汴州為東京開封府。
石敬塘進入開封,改朝換代,分封功臣。符彥卿升任同州(治今渭南市大荔)節度使。天福二年(937年),符彥卿的二哥、后晉滑州節度使符彥饒又死于非命。
符彥饒是符存審第二子,少驍勇,能騎射。仕后唐,任汴州馬步軍都指揮使。天福初,為滑州(治今河南滑縣)節度使。
后晉天福二年(937年),天雄軍節度使范延光在鄴城反晉。
范延光在后唐明宗時代官拜工部尚書,遷宣徽南院使,率軍平定朱守殷之亂,授樞密使。領兵前往魏州,鎮壓天雄兵變,拜天雄軍節度使。他的女兒嫁給后唐末帝李從珂之子雍王李重美為妃,石敬塘攻入洛陽,李從珂帶皇室一族焚火而死,李重美和他的妃子們也死于大火。
石敬瑭建立后晉后,范延光遲遲沒有歸降致賀,后來石敬塘封范氏為臨清郡王,范氏不得已才奉表請降。但事出強迫,未免陽奉陰違。
左都押牙孫銳,與澶州刺史馮暉合謀,屢勸范延光發難。范延光就遣兵渡河,舉兵發難。
滑州節度使符彥饒的轄區正是面向叛軍第一線,符彥饒向朝廷奏聞軍情。石敬塘令馬軍都指揮使白奉進,出屯白馬津。再命東都巡檢使張從賓為魏府西南面都部署,續派侍衛都軍使楊光遠,率步騎屯滑州。護圣都指揮使杜重威,率步騎屯衛州。沒有想到的是,西南面都部署張從賓,出兵討魏,反為范延光所誘,也一同造起反來。
白奉進率大軍到滑州,與符彥饒分營駐扎。后晉軍紀敗壞,有軍士乘夜掠奪,白奉進遣兵出捕,共得五人,三人系白奉進部下,二人系符彥饒部下,白奉進盡令斬首,然后才通知符彥饒得知此事。
符彥饒因為白奉進不先打招呼就殺了部下兵士,很覺不平,白奉進乃率數騎至彥饒營,婉言謝過。彥饒道:“軍中各有部分,公奈何取滑州軍士,擅加誅戮!難道不分主客么?”
白奉進也不禁怒起,答道:“軍士犯法,例當受誅,仆與公同為大臣,何分彼此!況仆已引咎謝公,公尚不肯解怒,莫非欲與范延光同反么?”
說罷拂衣竟去,符彥饒并不挽留,由他自去。符彥饒帳下甲士大噪,持刀突出,竟殺死白奉進。白奉進從騎,一看長官被殺,倉皇逃脫,且走且呼,說符彥饒擅殺白公,必與魏州通謀反叛。
步軍都校馬萬、次校盧順密聽聞白奉進被害,又聽軍士一喊叫符彥饒叛亂,即率其部眾攻滑州符彥饒大營,符彥饒被執以出。遣裨校令方太解送大梁,行及赤岡南,石敬塘遣使詔賜自盡。
符彥饒并無心叛亂,只因不善御將,才引殺身之禍,后來石敬塘下詔準許下葬。符彥饒之死對于符彥卿觸動很大,符彥卿請示辭去所有職務,但明宗不允,符彥卿獻上“助國銀”一千兩。其后,符彥卿擔任左羽林統軍,又兼領右羽林,再之后改授為鄜延節度使。
天福七年(942年),石敬塘死后,石重貴即位,石重貴自幼與符彥卿親昵,一朝天子一朝臣,石重貴召符彥卿入朝,不久后命他出鎮河陽三城,擔任河陽三城節度使。河陽三城節度使管轄河陽三城、五縣(后來設置孟州)和懷州、衛州。相當于現在河南省黃河故道以北、太行山以南、浚縣以西和黃河南北岸的孟津縣、滎陽市的汜水鎮、廣武鎮等地。地盤廣大,戰略地位重要。
符彥卿勇而有謀,善于用兵。他一生的主要軍事貢獻,就是親自參加并指揮了好幾次和契丹軍隊的戰爭。
天福八年(943年)十二月,契丹大舉南侵。開運元年(944年)正月,石重貴命符彥卿為騎軍左排陣使、高行周為北面行營都部署,與宿州刺史梁進明等人協同御敵。隨后石重貴御駕親征,坐鎮澶州(治今河南清豐西南)督戰。契丹騎兵數萬人在鐵丘(今河南濮陽市高新區王助鎮鐵丘村)圍困高行周, 高行周迎戰契丹軍,派人向侍衛親軍都指揮使(禁軍統帥)景延廣求援。景延廣卻采取觀望態度,不肯出兵援救。高行周與兒子高懷德拼死力戰,符彥卿率數百騎兵進擊馳援,最終契丹退走,救回了高行周。
當初范延光叛亂時,侍衛都軍使楊光遠帶兵平定叛亂,范氏投降,楊光遠授青州節度。而符彥卿二哥符彥饒在此次事件中因部下騷亂丟了性命。
鐵丘之戰后不久,楊光遠自恃功高,擅殺已經投降晉朝廷的范延光,又舉兵謀反。《五代史補》記道:楊光遠滅范延光之后,朝廷以其功高,授青州節度,封東平王,奄有登、萊、沂、密數郡。既而自負強盛,舉兵反,朝廷以宋州節度李守貞嘗與光遠有隙,乃命李討之。李受詔欣然,志在必取,莫不身先矢石。光遠見而懼之,度不能御,遂降。初,光遠反書至,中外大震,時百官起居次,忽有朝士揚言于眾曰:“楊光遠欲謀大事,吾不信也。光遠素患禿瘡,其妻又跛,自古豈有禿頭天子、跛腳皇后耶?”于是人心頓安,未幾,光遠果降。
符彥卿隨李守貞平定平盧軍節度使楊光遠,也正是這次平定青州之役,符彥卿和李守貞相識,后把大女兒嫁給了李守貞兒子李崇訓。
開運二年(945年)二月,符彥卿、李守貞與成德軍節度使杜重威等乘契丹軍北撤之機,大舉進軍幽州。契丹八萬北撤軍聞訊后,卷土重來,晉軍退至陽城(今河北保定西南)。
晉軍與契丹交戰,北逐契丹軍十幾里,迫使其撤過白溝。后晉軍隊排列成方陣,外設拒馬構成營寨。正在晉軍列陣南撤時,契丹出奇兵繞至后晉軍隊的后方,截斷了后晉軍隊的糧食供應。后晉軍隊缺乏飲水,兵士、馬匹都饑渴難耐。他們在營寨中匆匆鑿井,還沒挖到水,土壁就坍塌了。契丹軍隊又順風揚起塵土,一時天昏地暗,后晉軍隊連眼睛也睜不開。
后晉統帥杜重威主張待風勢漸小視情況而定,符彥卿、李守貞及右廂副排陣使藥元福等則認為與其束手待斃,不如乘風力莫測而奮力還擊。于是晉軍乘狂風大作、天昏地暗之際,打開拒馬,以萬騎之勢橫沖契丹軍,其他將領見狀,也率兵隨后殺出。
在后晉軍隊沖擊下,契丹軍隊措手不及,被殺得大敗而逃。后晉軍隊一直追殺了20余里,殲滅了大批敵軍,俘獲了許多輜重糧草,耶律德光只身騎駱駝而逃。
據馬端臨《文獻通考》的記載,符彥卿在陽城之戰中,在衛青、李陵、劉裕、馬隆等利用車陣擊敗對方騎兵戰術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戰術經驗,取農民耕作時所用的車,然后用堅硬且韌性很好的繩索把這些車的轅干連接起來,再把耕牛套在車上。步兵在心理上常對騎兵有畏懼感,但是牛卻沒有。這樣可以首先防止騎兵憑借強大的沖擊力沖擊自己的戰陣;等到對方騎兵進入步兵弓弩的射程后,憑借牛車作掩體的步兵可以集中射殺對方的騎兵或者戰馬。待到對方騎兵沖擊受創后,再出動己方有限但以逸待勞的騎兵進行最后的一擊,置對方騎兵于死地。這也是陽城之戰取勝的關鍵之一。
經此一戰,符彥卿名震中外,尤其令遼國畏之如虎、聞風喪膽,以至于此后遇上馬匹生病不飲不嚼,遼軍都會驚呼懷疑是否符彥卿在作怪。“遼人自陽城之敗,尤畏彥卿,或馬病不飲龁,必唾而咒曰:‘此中豈有符王邪?’”(《宋史》)
946年,契丹軍第三次南下,晉軍主帥杜重威以十萬兵馬投降契丹,石重貴急詔符彥卿與高行周領禁兵屯駐在澶淵(今河南濮陽)。開運三年十二月(947年1月),投降契丹的彰國軍節度使張彥澤引契丹軍攻陷汴州,滅亡后晉,耶律德光改國號為遼。
符彥卿與高行周自澶州南下,投降遼朝。遼太宗耶律德光以陽城之戰責備來降的符彥卿。符彥卿回答:“臣侍奉晉王(指石重貴),不敢貪生怕死。如今的情況,我的生死就在您手中。”
耶律德光見其直言以對,大笑并將其釋放。遼軍滅晉后,縱兵劫掠、殘害百姓。中原地區義軍紛起,耶律德光讓符彥卿返回武寧軍鎮壓“徐、宋寇盜”。
《宋史》說,耶律德光放還符彥卿,遼國述律太后得知符彥卿的去向后,不禁感嘆道:“留此人中原,何失策之甚!”
后漢高祖劉知遠攻入汴州后,建立后漢,直到后漢滅國,后周建立,符彥卿備受信任,官越做越大。乾祐(948年—950年)年中,加兼中書令,改封魏國公。廣順三年(953年),后周太祖郭威授符彥卿為大名府尹、天雄軍節度使,并進封他為衛王。
顯德元年(954年)正月十七日,郭威駕崩,二十一日柴榮按照遺詔,在柩前即皇帝位,是為周世宗。符彥卿成了皇帝老丈人,當然和過去更不能同日而語了。
顯德元年(954年)二月,北漢世祖劉崇乘后周世宗柴榮新即位之機,聯合遼朝大將楊袞進逼澤(今山西晉城)、潞(今山西長治)二州。符彥卿奉命從磁州(今河北磁縣)固鎮路行軍,對北漢、遼朝聯軍后方造成壓力。
三月,柴榮從汴梁(今河南開封)出發,北上御敵。符彥卿被任命為河東行營一行都部署、知太原行府事,統領步、騎軍兩萬。同月,柴榮在高平之戰中大敗北漢、契丹聯軍。
柴榮乘勝追擊,攻陷北漢數州,包圍北漢都城太原。符彥卿與天平軍節度使郭從義、義成軍節度使向訓(即向拱)等率步、騎兵一萬余人奔赴忻州,防止遼朝南下救援北漢。
由于糧餉不繼,又加連日霖雨,士卒病疲,未能將其攻克。而在忻口阻擊遼軍的部隊又作戰不利,華州節度使史彥超前鋒軍隊追擊,脫離大軍,中伏戰死,士氣大挫。
六月,柴榮下詔班師。賜符彥卿繒彩、鞍勒馬等物,讓他回到本鎮。回京后,柴榮又拜符彥卿為守太傅,改封魏王。
顯德六年(959年),后周恭帝柴宗訓即位后,符彥卿獲加守太尉之銜。
建隆元年(960年),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符彥卿仕于宋朝后,再被加為守太師。
開寶二年(969年)六月,符彥卿被改授為鳳翔節度使。他帶病赴任,抵達西京洛陽時,自稱病重,請求帶俸在洛陽養病,趙匡胤同意。但病假滿百日后,符彥卿仍然求取俸祿。因此遭到御史彈劾,此案已交西京留司御史臺審理。趙匡胤因符彥卿是姻戚故舊,特詔停止審問,僅罷去其節度使之職。
符彥卿從此在洛陽居住了下來,開寶八年六月十二日(975年7月23日),符彥卿逝世,享年78歲。趙匡胤為其輟朝三日,下詔由官府負責辦理其喪事。后追謚“忠宣”。
四
實事求是地評論,同五代史上的名將比如劉鄩、李嗣昭、王彥章、周德威、高行周等人相比,符彥卿的軍事才能并非特別出眾,所建功業也相對較弱,他之所以名氣特別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的三個女兒帶來的榮耀。
符彥卿的大女兒是后周世宗柴榮的宣懿皇后,又稱“大符皇后”。
符氏曾嫁給河中節度使李守貞之子李崇訓,后來李守貞據河中反叛,乾祐元年(948年),郭威奉命討伐,李氏父子畏罪自殺。李守貞臨死前,要先殺死全家人。符氏匿于帷幔后。李崇訓找不到妻子,自殺身亡。符氏從帷幔中走出來,對沖進來的軍士說:“我乃魏王之女,郭將軍與吾父交往甚厚,速報郭將軍。”郭威聞報,立即前來相認,并把她帶回符彥卿的魏王府,讓她與父母團圓。郭威非常欣賞符氏的沉穩勇敢,符氏拜郭威為義父。
郭威養子柴榮在后周建立(951年)后鎮守澶淵(河南濮陽)。他的元配夫人及三個兒子乾祐三年(950年)冬被劉承祐殺死后,郭威為柴榮提親,納符氏為繼室。郭威死后,柴榮即位,是為世宗,冊封符氏為皇后。
符皇后為人謙和有教養,世宗脾氣暴躁,自從與符皇后成婚以后,符皇后總是從容勸說,免得他對兵將施暴而影響軍心。
柴榮要率兵征討淮南,皇后以為不宜親征,世宗不聽,硬要前往。皇后只好同行,正如符皇后所料,戰果不佳。時值炎暑又遭暴雨,皇后身染重病,回到京師后,顯德三年七月二十一日(公元956年8月29日)在汴梁滋德殿病逝,終年26歲。
符皇后951年嫁給柴榮為繼室,953年生下兒子柴宗訓,954年制立為皇后。兒子3歲時就不幸去世。
大符皇后死后,兒子柴宗訓年幼無人撫養,柴榮便將二姨妹納入宮中,并于逝世前10天冊立她為皇后。周世宗駕崩,柴宗訓繼位為帝,而小符氏則以太后身份臨朝攝政,但半年后,后周便被趙匡胤奪走江山。這位符彥卿二女兒,宣懿皇后符氏的妹妹,后周恭帝柴宗訓的養母,又被稱為“小符皇后”或“周太后”。
柴宗訓病逝于湖北房州,宋太祖也駕崩后,小符皇后因為是宋太宗趙光義姨姐的緣故,所以繼續得到趙家禮遇。
柴宗訓病死后,小符皇后出家學道,道號玉清仙師。淳化四年十月(公元993年),小符皇后病逝,終年62歲,宋太宗聞訊后,謚號“宣慈皇后”,以皇后禮葬于懿陵(后周世宗柴榮大符皇后陵墓,位于河南省新鄭市郭店村后周陵墓群中),陪于其姐西北。
懿德皇后符氏,宋太宗趙光義第二任妻子,魏王符彥卿兒女中排行第六。姐姐為大符皇后和小符皇后。后周顯德年間,符氏嫁與趙光義,建隆初年封為汝南郡夫人,后再進封楚國夫人。后來,趙匡胤稱帝建立宋朝,趙光義封為晉王,符氏亦改封越國夫人。開寶八年(975年),趙光義繼前前逝世,年34歲。
宋太宗即位后,追符氏為皇后,謚號懿德。
(本文圖片為網絡資料,本文為原創專稿侵權必究)
拓展知識:
- 1海信42k11p怎么折開(海信42K11P:全方位展示超清畫質)
- 2電視頻道沒了怎么恢復(快速解決方法)
- 3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號碼查詢(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查詢)
- 4艾木歐防盜門沒電打不開怎么辦(艾木歐防盜門沒電無法啟動?解決方法總結)
- 5ENS指紋鎖售后熱線(ENS指紋鎖售后熱線-專業解決您的問題)
- 6打電話顯示關機是什么原因(如何解決手機無法接通問題)。
- 7v500hk1 cs5故障維修(v500hk1 cs5故障維修指南)
- 8創維液晶電視的遙控器怎么調試(創維電視遙控器調試指南)
- 9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
- 10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 - 完善24小時保
-
特靈空調維修服務電話(中央特靈空調水流開關故障如何判斷和修復)
2024-09-12
-
特靈全國服務電話(特靈空調機故障及維修常見故障及解決方法)
2024-09-12
-
三菱電機中央空調廠家24小時服務熱線電話(精密三菱空調安裝步驟應該注意哪些
2024-09-12
-
開利中央空調廠家24小時服務熱線(開利空調5e是什么意思詳解開利空調故障代碼
2024-09-12
-
特靈空調24小時客服在線咨詢(特靈空調加氟幾個壓是什么意思特靈空調加氟壓力
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