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天燃氣灶維修(蘇州老板燃氣灶售后服務)
光明日報記者 蘇雁
8月5日,始建于清朝的蘇州市姑蘇區梵門橋弄吳宅,啟動征收房屋評估程序。遷出其中居民后,江蘇省蘇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將根據城市更新的有關精神,對其先保護修繕實現老宅更新,然后優選業態謀求活化利用。
作為歷史遺存建筑,散落在姑蘇城內外的歷代名人宅第、私家園林,蘊藏著城市古老文脈和建筑藝術的基因密碼。歲月流逝,部分老宅年久失修,門庭冷落。
資金、產權等橫亙在老宅保護途中的“攔路虎”,并沒有難住當地政府和對傳統文化獨具情懷的民間人士,蘇州形成了多主體修繕保護歷史古建的格局。多方力量參與老宅保護和城市有機更新,為后人留住了古城記憶,再現江南文化的風雅。
一座明代老宅的起死回生
姑蘇城內的老宅大多隱于鬧市,太湖東西山的老宅則深藏在古村落里。靠山面水的東山鎮陸巷古村,是明代正德年間內閣重臣王鏊的故里,村內保存的明清古建筑有30多處。
會老堂在陸巷古村的明清建筑中屬于中等規模。大門朝東,石庫門上陽刻著“會老堂”三字,淳樸不張揚。跨過一扇將軍門,別有洞天的院落豁然出現在眼前。駐足在戲臺與小軒之間的回廊下,庭院深深的感覺油然而生。
2003年夏天,來自上海的邢偉英與會老堂初次相遇時,其主樓建筑整體向東南傾斜,屋頂飛鳥盤旋,地板腐朽不堪。
修復一座行將坍塌的明代老宅,這樁工程何其艱難。2003年秋天,邢偉英走進吳中區房管局復印會老堂的建筑結構圖紙,邀請蘇州市的古建保護專家勘察、把關修復細節。太湖古建筑勘察設計院遵循“修舊如舊”的宗旨,為會老堂制定了修復方案,列出19項修復重點。
搶救性修復用了3年。2006年,由會老堂改造成的一座精品古董酒店出現在世人面前。在實地考察會老堂后,同濟大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儀三感嘆,在千年古鎮的原址上,一座古建筑得到如此原汁原味地修復,實屬不易。
會老堂無疑是老宅新生的典范,是民間資本介入老宅保護的成功案例。然而,古建筑保護修復過程中,社會資本的介入和市場化運作模式的建立,遠非想象中那么簡單。資本看重的是回報,產權和收益必須明確,而古建筑具有文物的價值,是一種不可再生的社會資源,如何更好地保護和傳承是首要任務。
“在產權和收益的背后,更多體現的應該是責任和義務。”邢偉英認為。作為一家精品酒店,總會先要考慮經濟效益,邢偉英卻要求把會老堂的入住率控制在25%左右。她把上海的老洋房賣了,用于會老堂的搶救性修復,酒店目前的銷售收入與運營開支達到基本平衡。
“民間資本介入古建筑保護,基本都是對傳統文化情有獨鐘的人士。”東山鎮古村辦主任邵海榮說,不是出于喜愛,堅持不下去。
會老堂所在的蘇州市吳中區東山鎮有古建筑300余處。在2020年12月江蘇省首次公布的365組傳統建筑群中,東山共有27處上榜。這些古建筑既是地方的資源,也是甜蜜的“負擔”。2006年起,吳中區財政設立每年300萬元的古村落、古建筑保護獎勵資金,自2016年調整為1500萬元,對實施古村落古建筑保護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貸款貼息和補助獎勵。截至2020年年底,獎勵補助100余個維修項目,吸引社會資本投入超億元。
“只求所在,不求所有”成為共識
7月7日,《滿庭芳菲燕歸來——姑蘇老宅重現實錄》新書分享會在蘇州舉行。“如果說蘇州園林是始終存于我們心頭的珍藏,那么這些老宅故居,便是時時刻刻貼在我們身邊的朋友和親人。珍藏固然是無比珍貴的,但它畢竟有些遙遠,朋友和親人,是讓我們更無法釋懷、更心心念念牽掛的一種關系。”江蘇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范小青在序言中如是說。
《滿庭芳菲燕歸來》一書始終強調老宅保護修復的多元化途徑,書中收錄了36處老宅保護更新的成功案例,為今后更多姑蘇老宅的修復利用提供了借鑒。
該書執行主編、蘇州市住建局副調研員陳飚告訴記者,蘇州市財政每年按修繕計劃和資金預算撥付給市住建局充足的直管公房修繕資金,確保直管公房中的古建筑得到妥善的修繕保護。
2020年,蘇州市住建局在開展直管公房安全檢查后發現,梵門橋弄吳宅、倉橋浜鄧宅、小曹家巷民國建筑這三處老宅亟須搶救性修繕,總面積5000多平方米。今年,這個大項目被納入蘇州市財政預算,共計1.8億元。修繕后,這些古宅將通過出租、出售等方式,盤活資金,使古宅修繕保護得以可持續推進。
老宅子能夠出讓產權,是因為蘇州城內的老房子以國有為主,產權關系明晰。十多年來,蘇州市住建局除了修繕后出租了40多處老宅,產權辦理到出資社會力量名下的老宅也有30多處,在依靠社會力量修復保護和利用老宅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形成了良性循環。
“只求所在,不求所有”,鼓勵多方社會力量進入古建筑保護領域,成為蘇州各界共識。然而,太湖畔東西山的老宅,土地性質屬于農民宅基地,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無法過戶,成為制約社會力量參與保護的一個瓶頸。
來到西山島西北部的堂里古村,眼前的榮德堂墻體坍塌,椽木腐朽,碎瓦片上長滿了茅草。這是一座清代建筑,外墻上釘著十幾年前蘇州市政府頒發的“歷史建筑”和“控保建筑”兩塊牌子。
“東西山都是這種老房子,迫切需要搶救性修繕。”金庭鎮文體中心主任鄒永明說。鎮里每年排出計劃搶修十多個古建筑,榮德堂被列入2022年的13個西山古建筑修繕計劃之一。
如何提高民間資本和古建筑私有產權人保護古建筑的積極性?鄒永明看好剛剛出臺的《蘇州市太湖生態島條例》。其中規定,社會力量修繕古建筑的獎勵幅度由原來吳中區財政出資的30%,提高到如今蘇州市級財政出資的50%。
隨著蘇州市“百園之城”建設的推進,以及市級財政對于民資修繕獎勵幅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民間資本把視線投向老宅。
合理使用是最好的保護
如何在保護和利用之間尋求平衡,是擺在古建筑使用者們面前的一道難題。不少老宅子修好了就“鐵將軍把門”,空關,這肯定不是保護的好辦法——沒人,就沒了煙火氣,宅子老得更快。
目前,對于古建筑的活化利用,有多種不同的方式。今年2月19日,姑蘇區發布《古建老宅活化利用白皮書》,重點推出了18處區屬國企管理的古建老宅院落,以期招引優秀業態入駐姑蘇古城,進駐古建老宅。
蘇州磚雕博物館館長孟強理解的古建筑活化利用,是隨著城市的發展,必須讓更多的古建筑擁有靈魂,用現代的風格和理念重組老的空間,使它們在當下年輕化、時尚化,能夠有生活品質地再利用。
明陳繼儒《青蓮山房》一書中說:“主人無俗態,筑圃見文心。”推開王鏊故居西花廳的木門,花街地面鋪滿了整個小院,與花籃廳內頂上雕花繁復的船篷軒相呼應。13年前,孟強從蘇州市住建局公房管理處租下學士街王鏊故居的東花廳和西花廳。東花廳用作蘇州磚雕博物館,收集了國內最精美的各個朝代的蘇式磚雕。西花廳直到今年5月才又重新整修好,作為小型雅集、新書或影片發布會的場所。
合理使用,就是最好的保護。蘇州在保證老宅完整性的基礎上,多傾向于讓老宅與文化產業相結合,以全新的面貌融入現代生活,煥發生機活力。
衛道觀前“潘宅”禮耕堂的開發利用著力點在“蘇式生活”,雅致的空間里引入“蘇州好風光”“初見書房”“耕豐茶館”等文創品牌,雅集不斷。東山鎮翁巷古村翠峰塢口的榮春堂,經蘇州市文旅集團收購、修繕后,與國內一家精品酒店品牌聯手打造集精品酒店、傳統文化傳播、游學為一體的創意空間。
最近,姑蘇老宅活化利用有了更為開放的思路,已不再局限于老宅自身,而是將老宅保護與城市微改造結合起來。
方杰是一家從事城市文化項目改造的商業公司負責人,正在進行“山塘渡”項目的最后打磨。位于蘇州山塘歷史街區方基上的老宅,將成為一個具有蘇州特色的時尚餐酒吧和生活美學空間重新面世。具體的呈現方式是,設計定制一艘游船,在山塘河上打造一座“漂浮的園林”,與岸上的枕河老宅相呼應。
“通過載體,不光活化建筑,還能活化很多老字號品牌。”方杰說。酒吧將與沙洲優黃做聯名款雞尾酒,與三萬昌聯合推出碧螺春奶茶,餐酒吧里所有的飲用水都用洞庭山品牌的礦泉水,餐布上有緙絲工藝——宅子的核心沒改,但傳統文化與年輕人發生了交互,這就是老宅活化利用的奧秘所在。
江南老宅,數蘇州最風雅。古代蘇州人造園時都有一個“智囊團”,文徵明就曾參與了拙政園的設計與改造。如今,古城面廣量大的老宅急需更多有識之士前來結緣。拂去歲月的塵埃,老宅與城市之間將會交織出更多的動人故事,綻放其屬于這個時代的光芒。
《光明日報》( 2021年08月07日01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1海信42k11p怎么折開(海信42K11P:全方位展示超清畫質)
- 2電視頻道沒了怎么恢復(快速解決方法)
- 3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號碼查詢(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查詢)
- 4艾木歐防盜門沒電打不開怎么辦(艾木歐防盜門沒電無法啟動?解決方法總結)
- 5ENS指紋鎖售后熱線(ENS指紋鎖售后熱線-專業解決您的問題)
- 6打電話顯示關機是什么原因(如何解決手機無法接通問題)。
- 7v500hk1 cs5故障維修(v500hk1 cs5故障維修指南)
- 8創維液晶電視的遙控器怎么調試(創維電視遙控器調試指南)
- 9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
- 10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 - 完善24小時保
-
特靈空調維修服務電話(中央特靈空調水流開關故障如何判斷和修復)
2024-09-12
-
特靈全國服務電話(特靈空調機故障及維修常見故障及解決方法)
2024-09-12
-
三菱電機中央空調廠家24小時服務熱線電話(精密三菱空調安裝步驟應該注意哪些
2024-09-12
-
開利中央空調廠家24小時服務熱線(開利空調5e是什么意思詳解開利空調故障代碼
2024-09-12
-
特靈空調24小時客服在線咨詢(特靈空調加氟幾個壓是什么意思特靈空調加氟壓力
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