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光鏡返回故障(反光鏡失靈)
前沿拓展:
圖+文=舒羽
01. 帶有 Color-Skopar X 50mm F2.8 鏡頭的福倫達首款單反 Bessamatic
德國福倫達公司有個看似矛盾的特點:一方面,它在相機設計方面敢于大膽革新,經常有驚人之舉;另一方面,它在追隨攝影技術發展潮流方面又極為保守,經常在新技術被其它品牌廣泛應用、占據了相當市場后才后起直追,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的局面。
比如 19 世紀末期,美國柯達公司認識到膠卷對相機小型化的重要意義,率先開發出折疊相機,其他一些公司也緊緊跟上,迅速占領了便攜機市場,讓一直還沉迷于中畫幅相機領域的福倫達十分被動,不得不調整策略,到二十世紀初期才轉移開發重點,爭奪已經被瓜分了的便攜機市場。
又比如 1920 年代,在以徠卡為代表的 35 毫米相機開始普及時,福倫達又是遲遲沒有引起重視,直到一大批德國和美國公司已經盤踞 35 毫米規格相機市場多年以后,才在1937 年推出自己的第一臺35毫米相機。由于二戰遲至 1945 年才正式上市,讓對手牢牢地站據了市場,喪失了很多發展的機遇。
福倫達在開發單反相機時,同樣已經相當落后于潮流。當時不用說單反相機的開山鼻祖愛克山泰,就是連戰后東德、前蘇聯和日本相機都已經在這個領域站穩了腳跟。福倫達在歐洲的競爭對手蔡斯伊康早在 1954 年就推出了 Contaflex 單反。
可以想象,福倫達的高管和設計人員們在手中拿著對手們精美的單反相機時的復雜心情。在形勢的逼迫下,福倫達才開始單反相機的研制。雖然這時的福倫達品牌已經在蔡斯伊康集團管理之下,但是它保留了部分產品開發和生產的自主權,相機設計部門仍然獨立,基本上還能夠按照原有的產品開發路線推出福倫達品牌的產品。
Bessamatic 系列
02.1960 年推出的素質優異的福倫達 Septon 50mm F2.0 鏡頭
1959 年福倫達推出了首款單反相機 Bessamatic(圖01)。它的競爭對手是蔡斯伊康的Contaflex 和柯達的Retina Reflex 單反相機。這款單反相機配備 Color-Skopar X 50mm F2.8 口徑標準鏡頭,裂像對焦,采用 Synchro-Compur 頁片快門,最快速度1/500 秒。
相機有延時自拍功能,有硒光測光表,在取景器內能夠根據測光數據調節光圈和快門。機身外置冷靴,專用的旁側取景器能夠自由地將平視取景改為俯視取景或側面取景。
最開始推出的配套可更換鏡頭有 3 只:35 毫米、135 毫米定焦鏡頭和 36-82mm F2.8變焦鏡頭,1960 年又推出了 100 毫米的中焦鏡頭和素質優異的 Septon 50mm F2.0 鏡頭(圖02)。
毫無疑問,Bessamatic 有一定的后發優勢。尤其是能在取景器內看到測光結果,并手動調節相應光圈速度的設計比其它品牌早了好幾年。蔡斯伊康同等水平的 Contalflex 系列 Super B 相機到 1963 年的 Supe 才實現這一功能。
而且福倫達的鏡頭是整體更換,比起 Contalflex 的只更換鏡頭前組適用范圍上有更大優勢。
03. 1962 年推出的福倫達 Bessamatic 豪華型
1962 年,福倫達推出了 Bessamatic 的改進版 Bessamatic 豪華型(圖03)。與第一版相比,豪華型相機的最大特點是它在機身正面那突出的“小鼻子”。
它實際上是一個T型反射窗口,能夠將鏡頭前端的光圈和速度數據反射到取景器上方。這樣,拍攝者在眼睛不離開取景器的情況下就可以調節光圈和速度了。
豪華型表面處理上也更為考究,機身鍍鉻更加明亮,突出了 Bessamatic 商標字體,相機的整體重量也略有增加。
1964 年,福倫達推出了 Bessamatic 經濟型 Bessamatic m (圖04), 這是一款簡化版的 Bessamatic,取消了測光表,取景器中也看不到鏡頭數據,用更為簡單的全屏對焦代替了原有的中心裂像對焦,同時配備了價格低廉的 Color -Lanthar 50mm F3.5 口徑 3 片鏡頭和 Synchro Compur X 快門。
04. 1964 年推出 Bessamatic m 型套機,配備 Color -Lanthar 50mm F3.5 三片簡易鏡頭
雖然更低的成本降低了售價,使得帶有低配鏡頭的經濟型套機價格只賣到豪華型的 2/3 甚至一半,但是降低了技術標準,也打擊了潛在購買者的購買欲望。
經濟型相機的銷售結果證明了福倫達這一低配策略的失敗,與購銷兩旺的普通型和豪華型超過 20 萬的銷量相比,經濟型只售出了不到 1 萬臺。
05. 1967 年推出的 Bessamatic CS 型相機
1967 年福倫達推出了最后一款 Bessamatic CS 型相機(圖05)。這是這個系列中唯一應用了通過鏡頭測光(TTL)的機型,取消了原來鏡頭上方的硒光電池窗,將這個位置改為型號銘牌,同時它也是一個能夠開啟的電池倉(圖06),用一枚紐扣電池為CdS 測光裝置供電。
06. Bessamatic CS 型號的銘牌也是個能夠開啟的電池倉
這款相機也是系列中唯一帶有固定冷靴的機型。Bessamatic CS 型相機推出時技術上已經不再先進,不僅有 Ultramatic CS 在先,而且早在 1964 年時日本的 Pentax Spotmatic 型相機早已應用相同技術,并且各項技術指標都優于 Bessamatic CS 型,加上其它競爭對手在技術指標和市場占有率方面的擠壓,CS 型并沒有取得很好的市場業績,到 1969 年只有 22000 臺的銷量。
福倫達雖然在 Bessamatic 系列上竭盡全力,在開始階段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技術上并沒有突出之處。相機采用的頁片快門在最高速度方面有局限性,很難突破 1/500 秒。
它的測光技術在發展過程中也逐漸落后,使得這個系列和稍后開發的 Ultramatic 系列在技術上被日本和其它歐洲品牌的相機全面超越。
到 1960 年代中期,這兩個系列發展的末期時,福倫達的設計部門失去了獨立設計權,與蔡斯伊康公司的設計部門全面合并,這兩個系列所有的相機和鏡頭都停止了生產,福倫達單反相機和鏡頭技術全面融入蔡斯伊康公司新的 Icarex 系列,這個新的系列無論從外觀上還是從內在技術上都更具有蔡斯伊康相機的特點。
Ultramatic 系列
07. 1962 年推出的新的相機 Ultramatic
在 Bessamatic 銷售正勁的 1962 年,福倫達除了推出 Bessamtic 豪華型,還并行推出了另一臺新的相機—— Ultramatic(圖07),這臺相機從外形上看與 Bessamatic 系列相機沒有重大的差別,只是增加了硒光電池板的面積。
新相機在制作方面更為精細,外形更加具備流線型特點,明亮的鍍鉻機身簡潔大氣,機身正面是一個大大的硒光電池窗,各項控制功能盡可能都融入相機內部。
這臺相機在 Bessamatic 系列基礎上對內部功能做出了重大的改進,這也是福倫達啟用新的系列名稱的主要原因。Ultramatic 相機采用了速度優先的自動曝光系統,能夠選擇全自動或半自動操作,同時具備手動功能,在相機的取景器中能夠同時顯示預先選定的速度數值和相機自動設定的光圈數值。
相機還具備反光鏡自動返回功能,避免了以前相機拍攝后眼前一黑的現象,這一功能使得相機能夠進行快速的連續對焦,因為取景器中的景象始終是明亮的。
全新的自動功能也造成了新的問題。新增加的自動曝光系統和反光鏡自動返回功能使得快門結構變得異常復雜。在按下快門的一瞬間,要同時完成打開和收縮光圈、按照設定速度啟動快門、反光鏡抬起實施曝光和準確回落等動作,在極為狹小的頁片快門組空間中實在已經達到了設計的極限。
造成的結果是 Ultramatic 的快門經常出現故障又很難修復,這個問題從相機推向市場那一天就一直困擾著廠商和消費者,而且很難在短期內找到解決的辦法。在今天,從相機收藏品市場上如果能夠找到一臺快門正常工作的 Ultramatic 得用幸運來形容。相機收藏者們的結論是:對于這臺機器的快門還是盡量少用,不然,可能你很快就要付出不菲的快門修理費用。
08. 1965 年在 Ultramatic 基礎上推出的 Ultramatic CS 型
1965 年,福倫達在 Ultramatic 基礎上又推出了新功能的 CS 型(圖08),將原來硒光電池自動測光聯動功能改為 CdS 測光系統聯動,取消了機身正面的硒光電池窗,電池艙改在機身背面取景器旁邊(圖09)。
此前,反光鏡自動返回功能是造成Ultramatic快門故障的主要原因,由于難以到解決,福倫達在 Ultramatic CS 上采用了簡單粗暴的解決方式——取消這個功能。
09. 取景器左側的長方形為電池艙
Ultramatic 和 Bessamatic 系列配套鏡頭
福倫達為 Bessamatic 系列以及緊隨其后的 Ultramatic 系列前后共生產了 10 種、12 只定焦鏡頭,焦距范圍從 35 到 350 毫米,涵蓋了從廣角到超長焦的各個焦段,可以說是福倫達有史以來最全的鏡頭陣容了(圖10)。
到這個系列相機和鏡頭銷量開始下降時,還為 35 和 50 毫米配套鏡頭推出了更近對焦距離的改進版。
10.福倫達為 Bessamatic 和 Ultramatic 系列生產的鏡頭及附件
在這兩個系列的配套鏡頭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那支著名的 36-82mm F2.8 變焦鏡頭(圖11)。這是世界上第一只用于單反相機的恒定 F2.8 大光圈變焦鏡頭,鏡片數量達到了 14 片。
其變焦范圍和最大光圈在當時無人能及,從廣角到中焦模式的自由切換吸引了眾多攝影愛好者的注意力,這只鏡頭為 Bessamatic 系列增色不少,很多人為此選擇福倫達品牌。
11.世界上第一只變焦鏡頭福倫達 Zoomar36-82mm F2.8
此外,福倫達還專門研制了可用于其它品牌單反相機的特別型號。我們在福倫達推出這款鏡頭時附帶的說明書中了解到,能夠與這款變焦鏡頭匹配的品牌有 Exakta、Alpa、Edixa、Pentacon 和 Praktica 等。
由于這些其它品牌相機的接口不同,這些專用鏡頭也要特制不同卡口,而且還要改變鏡頭結構,以適應簾幕快門的需要。福倫達為了推廣這款變焦鏡頭可謂是不惜工本,也充分說明了它對占領其它品牌既有市場的自信和決心。
Ultramatic 和 Ultramatic CS 構成了一個新的系列,這個系列能使用 Bessamatic 系列的所有鏡頭,但使用自動功能時可能出現曝光不足的現象。為此,福倫達在后期的配套鏡頭上增加了一個凹槽,槽內的有一個金屬片,能夠配合 Ultramatic 系列相機準確曝光。
12. Ultramatic 系列配套鏡頭底部接口的四個小螺絲中其中一個涂了黃色油漆,表明此鏡頭可以使用 Ultramatic 系列相機的自動功能準確曝光
這種鏡頭底部接口的四個小螺絲中的一個上面涂了黃色油漆(圖12),以便與其他鏡頭相區別。所以在選擇 Ultramatic 的鏡頭時,一定要挑選底部帶黃色螺絲的那種。如果只有不帶黃點的鏡頭,使用時最好用手動模式。
在這個系列配套鏡頭中,Skopagon 40mm F2.0 鏡頭格外引人注目(圖13)。這只鏡頭 9 片 6 組的設計極為復雜,鏡頭重量達 356 克,是前兩只鏡頭的近 3 倍。
它的裝飾精美,鏡身帶有黑色蒙皮,金屬鏡圈閃亮和磨砂電鍍交替,顯然福倫達的目標是為 Ultramatic 系列打造出一只杰出的鏡頭。這只鏡頭的價格也很昂貴,1961 年推出時在德國的售價是 440 馬克,在英國的售價高達 81 英鎊,比這個系列其它鏡頭高出一倍。
13. 精美昂貴的 Skopagon 40mm F2.0 鏡頭
對于消費者而言,用同樣的錢配備一套更為完整的鏡頭系列似乎更為明智,因此很少有人對這只準標準鏡頭感興趣,人們寧可購買 35 和 50 毫米兩只鏡頭,或者將有限的資金投入更長焦距的鏡頭,也不愿意在一只鏡頭上過于破費。
然而,在推崇“物以稀為貴”的收藏品市場上,這只當年銷路不暢的高價鏡頭的價格一路攀升,今天有人愿意以超過人民幣萬元的代價來品嘗一下純正的“德國味道”,而它不俗的表現也每每讓慷慨解囊的鏡頭控們覺得價有所值。
14.福倫達超長焦鏡頭 Super-Dynarex 350mm F5.6 數量稀少
超長焦距鏡頭 Super-Dynarex350mm F5.6 的同樣數量稀少(圖14)。這只鏡頭為了超遠距離的拍攝配備了超大口徑 95 毫米的前組鏡片,最近對焦距離為 28 米,鏡筒(包括遮光罩)長 0.29 米。
龐大的鏡身已經無法讓相機保持平衡,不得不將相機三腳架的支撐點設在鏡身上。這只鏡頭在 1965 年推出時在德國的售價高達 754 馬克,在英國的售價為 169 英鎊,已經大大超出相機機身價格。
當年能夠將這只鏡頭收入囊中的人不僅需要有力的資金支持,還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因為它連接到機身后的總重量已經高達 2.7 公斤,為了保證相機穩定和安全,需要配備足夠巨大的三腳架。
Icarex 35 系列
1965 年,在蔡斯伊康公司將原來福倫達和蔡斯伊康兩個獨立的產品設計部門合并以后,又為福倫達品牌專門定制了一個新的單反系列——Icarex35 系列。
為了確保蔡斯伊康自有品牌的 Contarex 已經占據的高端單反專業市場和 Contaflex 單反系列在業余攝影市場的地位不受影響,這個新系列被定位于蔡斯伊康公司單反相機中的中端,主要面對是攝影愛好者中的高層和部分專業攝影師,從技術標準和價格水平上都處于中間檔次,用于彌補前兩者之間的中端市場需求。
即便有了明確的定位,蔡斯伊康公司還是希望逐步降低福倫達品牌的影響力,以減少對于蔡斯伊康自有品牌的沖擊,在進行產品營銷時也不惜對福倫達品牌形象做出了重大顛覆。
Icarex 35 系列相機最初推出時,相機的商標不再使用福倫達原有的花體商標,初期直接使用了蔡斯伊康商標,后期改為專門設計的 ZEISSIKONGVOIGTLANDER (蔡斯伊康福倫達)新商標。
15. 蔡斯伊康為了降低福倫達的品牌影響力而為福倫達設計的新商標。福倫達在蔡司依康之下
在這塊小小的銘牌上,ZEISSIKON 在上,VOIGTLANDER 在下,之間用一條橫線隔開,密密麻麻的 20 個大寫字母幾乎占據了標志的全部空間,既不醒目也缺乏美感(圖15),體現了蔡斯伊康公司既想利用福倫達的品牌又不愿意讓它占據主導地位的矛盾心理。
新的蔡斯伊康福倫達標志雖然將福倫達放在蔡斯伊康之下,但是這個新品牌的廣告語卻是:Because the lens is so good(只因鏡頭如此優秀)(圖16),攫取福倫達品牌形象中最精華部分的目的昭然若揭。
16. 蔡斯伊康公司宣傳冊上的廣告Because the lens is so good(只因鏡頭如此優秀)
這個系列相機摒棄了原來福倫達相機的傳統特點,無論從外觀上還是結構上都更像蔡斯伊康相機。福倫達相機傳統的橢圓形機身被改為蔡斯伊康特色的八棱形機身。
頁片快門改為簾幕快門,最高快門速度從 1/500 秒提高到 1/1000 秒并大大降低了快門故障率,并啟用全新設計的鏡頭接口。
17. Icarex 系列中最先推出的可更換取景器的 Icarex 35
Icarex 系列型號包括 Icarex 35 和 Icarex35S,可更換鏡頭又有 BM 和 TM 兩種不同接口,機身分為可更換取景器和固定取景器兩種,可更換取景器又分為俯視取景器、棱鏡取景器和帶有 CdS 測光棱鏡取景器等不同種類,可以根據需要更換 7 種不同的對焦屏玻璃。
根據蔡斯伊康官方目錄,Icarex 的機型主要分為 8 種,如果加上少量全黑色機身和帶有 Pro 標記的,一共有十幾種不同的變型(圖17-23)。
18. 福倫達 Icarex 35CS 相機
Icarex 35 系列的配套鏡頭中由于鏡頭的TM和BM接口不同而增加了好幾只新的品種,一共有14種之多,這其中有7種沿襲了福倫達 Bessamatic 和 Ultramatic 系列配套鏡頭的基本結構設計,并延續了原有名稱,但是在鏡頭壓圈上原來 Voigtlander 的品牌標志都換成了 Carl Zeiss。
而且由于采用了新的快門系統和鏡頭接口,所有福倫達基于頁片快門設計的單反配套鏡頭都無法用在新系列相機上,這對于原來使用福倫達 Bessamatic 和 Ultramatic 單反相機及鏡頭的用戶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19. 配備 Super-Dynarax 135mm F4 鏡頭的 Icarex 35
1966 年開始,蔡斯伊康所有宣傳冊中都不再單獨宣傳帶有福倫達商標的機型,福倫達品牌被融入了蔡斯伊康的整體之中。
從 1960 年代中期到 1970 年代初期,蔡斯伊康公司的日子開始變得愈發艱難,對已經是囊中之物的福倫達品牌也毫不留情,取消了它獨立研發的權限,那個曾經高端的福倫達終于被泯滅于無形之中,只剩下“福倫達”這個名稱。
20.不能更換取景器的Icarex 35 S 早期機型
21. Icarex 35 S BM插口機型
然而,當蔡斯伊康不遺余力地將福倫品牌達置于絕境之時,它自己的路也走到了盡頭,1971 年,蔡斯伊康公司正式宣布破產。
蔡司依康公司破產后,福倫達的故事還沒有完。1972 年,由祿來公司參與的新福倫達公司成立,繼續生產相機。
1981 年,祿來公司破產,福倫達股份有限公司被 Plusfoto公司收購,1997 年又被日本確善能公司(Cosina)收購,開始生產 Bessa系 列機械膠片單反相機和旁軸相機,以及徠卡 M39 螺口鏡頭。由于物美價廉廣受歡迎,使這一德國經典品牌得以延續。
22. Icarex 35 S TM 螺口機型
23. 非常稀少的全黑色機身和帶有Pro標記的Icarex 35 CS
攝影世界原創欄目
《經典相機》NO.50
欄目策劃:李毅剛
編 輯 : 陳忠歡
拓展知識:
- 1海信42k11p怎么折開(海信42K11P:全方位展示超清畫質)
- 2電視頻道沒了怎么恢復(快速解決方法)
- 3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號碼查詢(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查詢)
- 4艾木歐防盜門沒電打不開怎么辦(艾木歐防盜門沒電無法啟動?解決方法總結)
- 5ENS指紋鎖售后熱線(ENS指紋鎖售后熱線-專業解決您的問題)
- 6打電話顯示關機是什么原因(如何解決手機無法接通問題)。
- 7v500hk1 cs5故障維修(v500hk1 cs5故障維修指南)
- 8創維液晶電視的遙控器怎么調試(創維電視遙控器調試指南)
- 9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
- 10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 - 完善24小時保
-
美的中央空調24小時服務熱線電話(為什么美的空調制熱就關機美的空調制熱為何
2024-09-12
-
開利空調全國服務熱線(中央開利空調內機制冷噪音如何有效降噪)
2024-09-12
-
天津斯麥格SMEG冰箱售后故障報修中心(冰箱冷藏傳感器)
2024-09-12
-
開利空調24小時熱線(開利空調常見故障及維修方法你知道如何自行解決嗎?)
2024-09-12
-
三菱中央空調廠家售后電話24小時人工電話(三菱空調開不到是怎么回事排除故障
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