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五代多聯機l7故障代碼(格力多聯機故障代碼L7)
前沿拓展:
蔚來造手機與否,有關智能車的投資邏輯,早就變了。
這幾天流傳出有關蔚來造手機的消息,引爆點有三:
原美圖手機總裁尹水軍加盟蔚來,負責手機線;
蔚來1個月前在獵聘上密集發布硬件、產品崗位,設計“智能硬件”、“手機”、“車機互聯”;
來自微博的消息人士稱,蔚來的確在造手機,辦公地點在深圳福田區前海卓越。
盡管蔚來方面拒絕正面回應“造手機”的猜測,但結合獵聘網信息,新項目涵蓋120k*14薪的智能硬件產品經理、150k的車機互聯產品專家;80k的智能硬件品牌視覺設計師等,蔚來確實有在做“造車以外的硬件項目”實錘了。
冗雜的信息如霧里看花,讓人捉摸不透,可以理解的是,蔚來作為一家上市公司,致力于在新能源賽道打出一手非同質化的牌,需盡可能避免競對抄襲。更何況,倘若新項目涼涼,早期給投資者的過高預期,勢必會化作一場蓄謀已久的股價暴跌。
一位新能源車產品經理向投中網分享了觀點,蔚來想造的或許是手機,或許是一款類似iPad的智能平板,同時也可能是一款VR設備,無論如何,國內用戶對電子產品一直有著較高需求,蔚來等國產品牌急于迎合用戶,不得不搶著制造賣點,造“手機”更多出于防御心理。
我們不妨推測這款產品真的能為蔚來帶來突破:優化車機體驗、延展座艙視聽享受、推動蔚來成為用戶第三生活空間。然而無論蔚來是否在“造手機”,車聯網等市場已成明確方向,圍繞這一空白資本已在其中展開爭奪。
智能車、智能手機,殊途同歸
躋身手機行業并不簡單。
從360手機停擺、錘子手機易主,再到格力手機銷量涼涼,顯然,零起步造一款手機、打出品牌、做出銷量,并不是一家車企擅長的事。
更何況,造手機早已變得不賺錢。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統計,2018年蘋果占據了全球智能手機利潤的66%,緊接著第二名三星只有17%,排名第三的華為手機,僅僅占10%。智能手機的蛋糕早就被頭部廠商壟斷,蘋果、OV三星、小米、蘋果、OPPO、vivo前五大手機廠商占據了70%左右的市場,馬太效應極其明顯,留給小廠商的生存空間已經非常小了。
2021年7月,LG電子甚至宣布全面退出手機市場,將資金投注其他細分領域。
順勢才是王道。2021年,國內智能網聯汽車累計銷量高達271.8萬輛,占全部乘用車份額12.74%。智能車成了消費電子的接力棒,發揮國內制造業紅利的余熱。
2021年,華為賦能AITO,小米在亦莊投了100億,OPPO鬧傳聞造車,一定程度上講,智能手機那批人才和技術,用到智能車上依然可行。
作為手機龍頭,蘋果“Titian”計劃中有關汽車技術的專利顯示,蘋果汽車大概率向“高度輔助駕駛私家乘用車”和“無人車”兩個方向切入。高階自動駕駛車聯網技術要求極為苛刻,車載通訊設備需在無線網絡中,連續不斷上傳下載例如地理、車輛狀態等海量信息,并同時處理信息、做出迅速決策,而這些考驗無線通訊及神經網絡芯片的任務,恰好是蘋果在手機端的長項。
在2021年下半年發布的Mac上,搭載了蘋果最強大的消費級芯片M1 Max,其神經網絡單元理論上能夠實現22TOPS,內部多芯片集成的設計架構非常適合自動駕駛。
當然,同蔚來一樣,反向滲透的還有吉利汽車。
2021年12月,吉利集團領投湖北星紀時代科技,后者是一家智能終端產品研發商,致力于研發新一代智能終端產品的科技公司,主要研發產品包括智能手機、AR眼鏡及相關周邊產品。同時,有消息稱吉利集團旗下手機公司正與手機廠商“魅族”接觸 洽談收購事宜,已進入盡職調查階段。
李書福認為,手機是軟硬件創新的載體,汽車是同樣是。
也有從業者向投中網分享了觀點,吉利滲透手機廠是為對自家車機系統的補足,所處賽道并沒變,手機賣的怎么樣不重要。
比亞迪電子代工了10年手機,數據顯示,全球每10部手機中,有2部有比亞迪電子代工的痕跡。據Wind數據,從2020年比亞迪的收入構成來看,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占38.34%,汽車業務占53.64%。有了硬件底氣,比亞迪作為一家穿越燃油、純電時代的傳統車企,新一代DiLink4.0的好評率甚至要略要高于智能車代表的蔚來NT1.0。
蔚來自然有彌補車機體驗的打算。此前蔚來稱計劃在22年上半年啟動NT1.0平臺車型車機底層智能硬件升級;ET7和即將發布的ES7及之后全部車型均搭載NT2.0硬件,ET5甚至要和一款VR眼鏡同步交付。如果有一款能夠鏈接車與生活的智能硬件,無疑使蔚來軟件生態錦上添花。
的確,“智能硬件和汽車不分家”已成為多數手機廠、車企的共識。圍繞用戶出行、娛樂、生活的閉環最終歸于智能座艙,形成閉環。
智能車硬件競賽已開啟
智能車的硬件競賽已開啟。然而,誰才會成為最終贏家?資料顯示,車聯網上游包括RFID/傳感器、通信芯片、車規級模組、車載芯片,顯示屏等;中游包括終端設備制造商、汽車生產商和軟件開發商;下游包括TSP、系統集成商、內容服務提供商和移動通信運營商等。
以芯片半導體為例,據IC Insights的數據,與2020年相比,2021年半導體供應商面向汽車行業的出貨量增加了30%,已遠高于2020年全球半導體出貨總量22%的增幅。
2021年,高通不僅向蔚來ET7,還向小鵬P5、、智己L7等一眾新車都配備了驍龍SA8155P芯片,還先與百度旗下的集度汽車發布了首款5nm制程的高通SA8295P汽車芯片。
英偉達痛失特斯拉訂單后,一度瘋狂“收割”車企的蛋糕,先后和國內新造車“蔚小理”、路虎捷豹等車企簽署Orin芯片供貨協議。英偉達曾預計,未來六年在汽車業務方面的收入為80億美元。
作為最直接的交互窗口,車載顯示屏獲得高度重視。Omdia預計,2020年起汽車顯示屏出貨量將保持平均每年6.5%的增長,在2020年1.27億臺出貨量的基礎上,2030年出貨量將達到2.38億臺,年復合增長率接近9%。
藍思科技財報顯示,電子后視鏡、抬頭顯示器(HUD)以及后排娛樂用顯示屏細分市場的增長十分強勁。
一級市場對車聯網軟件企業的布局同樣活躍。據CVSource投中數據,2021年中國車聯網投資規模創歷史新高,總額達720億元。頭部公司博泰車聯網、魔視智能、均聯智行等,均在近兩年獲得超億元融資,背后機構包括了騰訊投資、紅杉中國、云鋒基金、小米等眾多知名機構。
具體而言,2020年,車聯網頭部供應商PATEO博泰獲得小米的戰略投資,后者2021年9月宣布入局整車;上市公司均勝電子開啟布局車聯網,旗下子公司均聯智行宣布完成約7.2億人民幣的融資,由國投招商領投,寧波高發、方廣二期創業等機構跟投,融資用于智能駕艙、智能車聯等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
在輔助駕駛滲透率高升的背景下,車路協同技術對資本有極大吸引力。頭部科技公司已經著手下注。2021年,聯想旗下的聯想懂的通信獲超1億元B輪融資,資金將用于5G云平臺、eSIM技術、車聯網平臺的研發,據介紹,公司已經與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哪吒汽車等車企建立合作。
車路協同和商用車自動駕駛公司希迪智駕在2021年4月完成3億元B輪融資,其背靠紅杉中國、光大控股、聯想之星、百度風投、新鼎資本、金茂資本等。目前已與華為、比亞迪聯合開展項目落地,將率先在公交、物流、港口等場景應用。
2021年,阿里巴巴、云鋒基金、尚欣資本(上汽)、國投招商再次30億元押注斑馬智行戰略融資輪。通過與上汽集團的深度綁定,斑馬智行OS+芯片+AI研發投入已為其形成穩定商業模式和足夠高的壁壘,受到多數品牌客戶認可。據悉此輪融資甚至沒有新股東進入。(文/胥崟濤 來源/投中網)
拓展知識:
- 1海信42k11p怎么折開(海信42K11P:全方位展示超清畫質)
- 2電視頻道沒了怎么恢復(快速解決方法)
- 3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號碼查詢(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查詢)
- 4艾木歐防盜門沒電打不開怎么辦(艾木歐防盜門沒電無法啟動?解決方法總結)
- 5ENS指紋鎖售后熱線(ENS指紋鎖售后熱線-專業解決您的問題)
- 6打電話顯示關機是什么原因(如何解決手機無法接通問題)。
- 7v500hk1 cs5故障維修(v500hk1 cs5故障維修指南)
- 8創維液晶電視的遙控器怎么調試(創維電視遙控器調試指南)
- 9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
- 10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 - 完善24小時保
-
美的中央空調24小時服務熱線電話(為什么美的空調制熱就關機美的空調制熱為何
2024-09-12
-
開利空調全國服務熱線(中央開利空調內機制冷噪音如何有效降噪)
2024-09-12
-
天津斯麥格SMEG冰箱售后故障報修中心(冰箱冷藏傳感器)
2024-09-12
-
開利空調24小時熱線(開利空調常見故障及維修方法你知道如何自行解決嗎?)
2024-09-12
-
三菱中央空調廠家售后電話24小時人工電話(三菱空調開不到是怎么回事排除故障
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