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島空調萬能代碼(本島空調遙控器)_1
前沿拓展:
洞頭區是浙江省溫州市的市轄區,是溫州市四大主城區之一,古稱中界,地處浙南沿海,甌江口外,是溫州的海島區,擁有大小島嶼104個。[1]地理坐標介于東經120°59′45″-121°15′58″,北緯27°41′19″-28°01′10″之間。
洞頭區陸地面積172.50平方公里[2],海域面積2652平方公里。全區現轄北岙街道、東屏街道、元覺街道、霓嶼街道、靈昆街道、昆鵬街道6個街道,大門鎮和鹿西鄉,戶籍人口15.4萬。
2018年12月12日,被命名為第二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3][4]。2019年12月,入選國家級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第五批)。
中文名:洞頭區
外文名:Dongtou District
別名:東海明珠,百島洞頭
行政區劃代碼:330305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地理位置:浙江省東南部沿海,溫州市甌江口
面積:172.5 km2
下轄地區:6個街道,1個鎮,1個鄉[23]
政府駐地:北岙街道
電話區號:0577
郵政區碼:325700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10.7 萬(2020年)[29]
著名景點:龜巖峰、望海樓、仙疊巖、半屏山、大沙岙海濱浴場
機場:溫州龍灣國際機場
車牌代碼:浙C
地區生產總值:114.42 億元(2020年)[7]
方言:吳語甌江片,閩南語
城鎮化率:54.34%(2019年)
地形地貌
洞頭區侵蝕丘陵地貌分布廣泛,約占全區陸地面積的91%。其中高丘陵(海拔250米以上)主要分布于大門島以及鹿西、霓嶼、狀元岙等島的中部和洞頭島的西部,山坡較陡,一般30-40°,特別是邊緣地帶,常有大于40°的陡坡或陡崖出現;頂部較平緩,坡度一般15-25°。最高山峰煙墩山位于大門島,海拔高391.8米。高丘陵以凸型坡及直線型坡為主,部分地段為復合型坡。低丘陵(海拔小于250米)主要分布于洞頭島、半屏島、三盤島、小門島以及鹿西、霓嶼、狀元岙等島的邊角部位,山頂部較平緩,為10-25°,山坡坡度25-35°,局部坡麓地帶有超過35°的陡坡及陡崖。低丘陵的山坡地形以凸型坡和直線型坡為主,局部為階梯狀復合型坡。堆積地貌主要分布于大門、洞頭兩島,面積小,分布零星。其中洪積平原零星分布于大島嶼的溝谷及山麓地帶,上游坡度10-15°,下游坡度3-10°。海積平原主要分布于洞頭島、大門島及小門島,在霓嶼島及半屏島亦有小塊分布,地勢平坦。
洞頭區鳥瞰
氣候特征
洞頭區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氣溫年較差和月較差比較小,冬暖夏涼。據1971年以來的氣象資料統計:年平均氣溫為17.5℃,年平均降雨量1319.4毫米,年平均總蒸發量1538.3毫米,年總日照1932小時;多年平均降雨量自西北向東南由高到低呈明顯的條帶狀分布,最大年降雨量為1990年的1822.7毫米,最小年降雨量為1971年的647.9毫米,降雨多集中在3-6月和8-9月。每年7-10月,是臺風頻繁影響的季節,臺風及臺風帶來的強降雨是影響本區最主要的災害性氣候。2005年5號臺風“海棠”在區境內的過程降雨量為472.5毫米,24小時降雨量372.2毫米(7月19日12時至20日12時),1小時降雨量76.3毫米(7月20日1時),均創有水文記錄以來的最高值。
望海樓景區
望海樓位于洞頭本島海拔227米的煙墩山,為東南沿海最高樓,是洞頭旅游標志性建筑。始建于公元434年,后因故塌毀,望海樓于2005年重建,2012年被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樓。主樓內的海洋民俗文化展廳以現代多媒體手段,再現“民俗八大巧”、“百島十二鮮”、“媽祖祭典”、“七夕風情節”等洞頭特色文化;五樓設有觀景廊,2019年,望海樓夜游項目正式開放,望海樓是洞頭歷史文化的窗口和百島旅游第一景,被譽為“氣吞吳越三千里,名貫東南第一樓”。
仙疊巖景區
景區內設有臨海懸崖棧道,沿途觀音訓獅、海天獨徑、祭海石豬、金鷹迎客、蛤蟆欲仙、仙童戴帽、十二生肖等景觀,沙灘呈半環抱形,沙質屬鐵板砂,景區內南炮臺山是東海海防要塞,戚繼光雕像記錄了抵抗倭寇的崢嶸歲月。
半屏山景區
景區為一個島嶼,被譽為“神州海上第一屏”。景區設有臨海懸崖棧道,全長1.5公里,串聯起娘娘洞,觀景廊,百龍廣場,盼歸亭、同源同根碑等景點。半屏山還有沙灘運動項目,韭菜岙沙灘岸線長663米,是浙南沿海最大的人工沙灘;有半屏山民宿一條街,共64條間,21家民宿有金岙101項目。
洞頭八大巧
洞頭八大巧,指的是:“木船用火烤,駕舟靠雙腳,紙燈水上飄,動物滿船跑”;“生米鍋中炒,熟飯用粉包,貓耳朵下水煮,美人兒任你咬”。[22] 前四巧是漁業生產習俗,后四巧是漁鄉吃食習俗。
燈會
洞頭的民間燈會,活動范圍廣,燈彩種類多,過去大多集中在農歷正月初一至元宵節展示,還在民俗文化節、旅游節等新的節慶活動中進行。
龍 燈
洞頭的龍燈活動,始于清道光年間,已有近200年歷史。制作龍燈,龍頭龍尾大多以篾編紙糊彩繪而成,龍身則用布制,彩繪龍鱗。龍燈內原用蠟燭點燃,上世紀七十年代后改用干電池照明。龍燈隊以龍為中心,輔以各種彩燈,也有扮古代戲劇人物的,組成舞龍隊。
魚 燈
洞頭的魚燈有兩種:操閩南語區域所扎的魚燈,為寫實型,按海生動物的形狀,扎成各種魚、蝦、蟹、貝等,大小各異。操溫州方言區域所扎的魚燈,為神幻型,以龍、虎、豹、獅、象等陸上動物的頭面替代魚頭,扎連在魚身上。
魚燈活動的時間主要集中在元宵節,其形式有單獨組織魚燈會的,也有配合龍燈、馬燈等進行游舞活動。
馬 燈
洞頭列島操兩種方言的居民,都有馬燈活動,只是其含義和表演方式各不相同。
閩南語區域的馬燈以小樸村為代表,源自福建,已有250多年歷史。據說是為紀念解除旱情的白色神馬而設。馬燈隊設16匹馬,以白色為主,再加上各式魚燈、鑼鼓隊和腰鼓隊,約150多人。舞動時按龍滾水、馬蹄奔、五角花等多種舞陣進行。
溫州方言區域的馬燈以三盤島阜埠岙村為代表,由樂清傳入,馬燈隊有10匹馬,色彩各不相同;10名舞馬人穿皇宮人物服飾,分別扮演娘娘、國舅、太監、宮女等。表演時以集體走陣和個人獨舞結合,舞與唱相配合。
洞頭的龍燈活動,始于清道光年間,已有近200年歷史。制作龍燈,龍頭龍尾大多以篾編紙糊彩繪而成,龍身則用布制,彩繪龍鱗。
迎火鼎
“迎火鼎”系閩南語,“迎”為游、巡;“鼎”即鍋子。迎火鼎從福建泉州傳入,原是媽祖祭典中媽祖神像出巡隊伍的組成部分,“火鼎公”、“火鼎婆”合抬一口大鍋,內置熊熊燃燒的木柴,象征興旺、紅火,祈求吉祥、平安。后來迎火鼎成了漁村特有的與燈會一起進行的祈祥活動。
美食
1、洞頭蟶子羹
蟶子羹是以番薯粉和鮮蟶為主要原料制成的羹類食品。鮮蟶子和番薯粉調和成糊狀,湯水澆沸,加少量芹菜或蒜絲即可。蟶子是鮮得稍顯凌厲的灘涂貝類,個別初次品嘗的人偶會出現腸胃不協調的情況。而經番薯粉調和制成的羹,保持其鮮滋避去了凌厲,羹湯清而鮮,糯而滑,既利于腸胃又令人回味。
2、馬鮫魚泡圓
說起洞頭味道,不得不提到的便是鮮嫩脆滑的馬鮫魚泡圓。圓滾滾的實心丸子,咬上一口,一陣濃郁的魚香味兒立刻涌上舌尖。別看它造型簡單,卻凝聚著海島人民獨特的智慧。不少搬到外地的洞頭人,逢年過節都會親自或者托人買上幾斤馬鮫魚泡圓,成了洞頭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家鄉美食。
3、墨魚餅
洞頭當地特色的必備美食之一,細嫩有嚼勁的口感,深受游客青睞。墨魚餅所需的材料很單純,墨魚蛋佐以少量雞精提味充分攪拌至黏稠狀,分成餅狀大小,油鍋7分熱,下鍋煎呈雙面金黃,之后再上鍋蒸熟。
4、燈盞糕
燈盞糕是浙江省溫州市和福建省閩西的一種傳統特色名點,也是溫州十大名小吃之一,同時也是福建閩西連城,長汀,閩北浦城等地的地方特色小吃。 屬于油炸食品,歷史悠久,最遠可追溯至元末明初。一般是用大米、黃豆磨成稠漿,加入面粉,包裹蘿卜絲為餡料,油炸而成。
5、貓耳朵
貓耳朵之所以能成為洞頭特色小吃,完全是因為它的“土”。晶瑩透亮的它,是以番薯淀粉為主料作“皮”,以花生、芝麻、糖等作“餡”。去洞頭卻沒有吃過那里的貓耳朵,那絕對是一大憾事。
6、姜茶
洞頭姜茶極富特色,用生姜紅糖做甜湯,內加桂圓干、荔枝干,蜜制金桔干,大量芝麻,還有油里煎過的雞蛋,是出海回來的漁民的最愛。
拓展知識:
- 1海信42k11p怎么折開(海信42K11P:全方位展示超清畫質)
- 2電視頻道沒了怎么恢復(快速解決方法)
- 3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號碼查詢(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查詢)
- 4艾木歐防盜門沒電打不開怎么辦(艾木歐防盜門沒電無法啟動?解決方法總結)
- 5ENS指紋鎖售后熱線(ENS指紋鎖售后熱線-專業解決您的問題)
- 6打電話顯示關機是什么原因(如何解決手機無法接通問題)。
- 7v500hk1 cs5故障維修(v500hk1 cs5故障維修指南)
- 8創維液晶電視的遙控器怎么調試(創維電視遙控器調試指南)
- 9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
- 10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 - 完善24小時保
-
美的中央空調24小時服務熱線電話(為什么美的空調制熱就關機美的空調制熱為何
2024-09-12
-
開利空調全國服務熱線(中央開利空調內機制冷噪音如何有效降噪)
2024-09-12
-
天津斯麥格SMEG冰箱售后故障報修中心(冰箱冷藏傳感器)
2024-09-12
-
開利空調24小時熱線(開利空調常見故障及維修方法你知道如何自行解決嗎?)
2024-09-12
-
三菱中央空調廠家售后電話24小時人工電話(三菱空調開不到是怎么回事排除故障
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