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超碰97香蕉|色婷婷日日躁夜夜躁|亚洲一区欧美一区在线播|久久久久久性高|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

歡迎來到同城快修-附近家電維修、家電清洗、家電安裝服務平臺

24小時家電維修熱線:

400—1558638

當前位置:主頁 > 空調 > 維修資訊 >

奧克斯變頻空調f3故障代碼(奧克斯空調f3是什么故障)

發布日期:2023-01-29 22:46:18 瀏覽:
奧克斯變頻空調f3故障代碼(奧克斯空調f3是什么故障)

前沿拓展:


(報告出品方/作者:長江證券,管泉森,孫珊

1 需求&成本擾動,壓制板塊收益

全年走勢承壓,累計收益較弱

2021 年,在面臨歷史級成本壓力、需求景氣也較為疲弱背景下,家電板塊年初至今累計收益為負,且跑輸大盤;截至 11 月 19 日,家電制造(長江)指數累計下跌 19.87%,分別跑輸滬深 300 指數及上證綜指 13.71、22.38pct,在所有長江一級行業中排名倒數第三;分階段來看,伴隨需求預期不斷下調、成本壓力加大,行業整體走勢持續承壓:

年初至二月中旬,資金抱團效應突出且家電基本面疑慮初現;春節前市場抱團效應明顯,家電板塊錄得相對收益,但表現并不突出;節后家電受原材料漲價、海外訂單轉移趨緩的悲觀預期影響,整體走勢較為平淡;

二月中至四月初,低基數效應顯現且高景氣賽道矚目;成本端負面影響尚存,但大電量價齊升、低滲透率細分賽道高增長矚目,家電板塊相比大盤錄的穩健正收益;

二季度家電旺季,空調需求走弱且成本壓力大幅加劇;空調行業景氣相對較弱、原材料及匯兌環境持續較差,市場對于行業經營疑慮頗深,四月中旬以來家電板塊走勢較為平淡;

三季度至 10 月底,基本面壓力依舊較大且資金再度分流;三季度空調需求端小幅改善帶來樂觀預期,原材料成本高位震蕩存改善預期,家電指數短期反彈;而基本面好轉并未如期出現,原材料成本、需求景氣壓力依舊偏大,且該階段廚電等板塊受地產影響開始大幅下調;疊加新能源等板塊投資較熱,資金分流也進一步影響短期板塊走勢;

10 月以來,成本拐點顯現,迎來年末估值切換行情;伴隨三季度經營業績披露,年末估值切換行情漸近;考慮到家電行業標的經歷一年較為平淡的走勢,估值合理偏低,且成本端于近期出現拐點向下的趨勢,部分經營質地優異的龍頭開啟反彈。

分子行業來看,截至 2021 年 11 月 19 日,小家電錄得相對穩健收益,白電及廚電表現較弱:

小家電全年收益穩健:小家電板塊年初至今累計上漲 7.53%,并跑贏滬深 300 指數 13.70pct;主要在于清潔電器等高景氣賽道龍頭仍獲得較優收益,科沃斯年初至今錄得 96%正收益,驅動小家電板塊表現較優;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廚房小電標的在經歷一年的調整后,伴隨基本面底部拐點向上,近期迎來快速反彈。

白電年內走勢持續較弱:白電板塊年初至今累計下跌 26.98%,跑輸滬深 300 指數20.81pct;由于年內面臨兩大基本面壓力——成本高位、空調需求平淡,年初至今子板塊股價持續走弱。

廚電受地產拖累明顯:廚電板塊年初至今累計下跌 11.17%,跑輸滬深 300 指數5.00pct,上半年傳統廚電龍頭及集成灶龍頭收益較優,但三季度以來受頭部地產企業資金壓力擾動、下半年地產新開工及銷售預期較弱,地產后周期出現系統性下調,板塊自 7 月以來走勢持續承壓;而近期地產預期有所轉好,板塊有所反彈。

盈利拐點已至,價值回歸可期

今年行業成本端壓力頗大,重視后續成本拐點帶來的盈利彈性。今年上游大宗原材料暴漲,而多數家電企業原材料占營業成本的比重在 80%-90%之間,在此背景下家電企業成本端壓力成為今年市場關心的重點;1-10 月銅均價、鋁均價、冷軋板均價、塑料價格指數對比同期分別為+56%、+46%、+44%、+27%。

具體來看,原材料壓力從今年二季度開始顯現,其中外銷業務調價靈活性較差且調價周期較長,整體毛利率壓力顯著大于內銷端,外銷占比較高的公司整體盈利能力壓力偏大;內銷占比較高的公司通過終端提價等方式轉移了部分壓力,整體盈利能力表現具備相對優勢。綜合來看,白電龍頭盈利能力穩健性突出;廚電龍頭三季度開始原材料端壓力大幅顯現;小家電中,新品頻出、產品結構持續升級的高景氣賽道,毛利率仍有提升,而廚房小家電企業毛利率壓力較為明顯。但值得關注的是,10 月至今,鋼、銅、鋁等原材料期貨價格已經紛紛下調,原材料價格漲幅大概率將持續收窄,在此背景下,家電企業盈利能力修復可期。

需求端景氣偏弱,后續有望環比改善。去年同期低基數背景下,家電行業同比增速整體較優。但以 2019 同期為基礎來觀察實際景氣,家電行業今年均價基本維穩,銷量有所下滑,整體景氣平淡。子品類中,銷量實現較優增長的僅有洗碗機、集成灶,大部分家電子品類銷量持平或下滑;我們認為這一方面在于今年消費大環境整體偏弱,另一方面原材料成本高壓背景下,龍頭積極推進產品結構提升及終端提價,也對需求有進一步的壓制。價格端,掃地機價格增長極為亮眼,集成灶、洗碗機、冰箱、大廚電均價也有提升,空調均價對比 2019 年同期仍有下滑。

究其原因,我們認為主要在于疫情影響下,消費大環境相對疲弱。社零數據來看,年初至今社零規模相對 2019 年同期的復合增速環比明顯下臺階;且其中家電、家具等耐用、基礎型支出較弱,煙酒、化妝品等享樂型支出恢復有所反彈。展望明年,疫后消費將逐步恢復,消費景氣環比當前有望改善。

后續來看,集成灶、掃地機等成長賽道增長預期依舊較高,但傳統家電品類需求端整體預期仍比較平穩。家電板塊看點更多在盈利修復,當前原材料成本壓力持續趨緩,后續“盈利剪刀差”值得期待。

2 白電:轉型成果正加速兌現

關于國內白電中長期的增長預判,我們在系列深度《白電向何處?》中已經做過全面探討;同時,對于短期的量價走勢,我們在月度數據跟蹤中,也有持續強調;故不再進一步展開,有關注的投資者敬請參閱上述報告,此處我們僅陳述明年的產業觀點。

(1)五年維度:國內銷量上,我們認為空調仍有望實現略超中個位數的復合增長,更新驅動為主的冰洗復合增速預計在小個位數;國內價格上,考慮到渠道沖擊緩和,格局進一步優化,更新占比持續提升,我們認為未來價格將延續提升趨勢。

(2)2022 年預判:站在當前時點(重要前提),我們認為白電需求端無明顯多空因素,內外銷總體趨勢或與 2021 年下半年比較接近;其中,內銷層面,市場比較擔心地產,但按照空調(35%~45%)、冰洗(20%~30%)的結構推算,基本面影響不大,當前估值已經反應了地產悲觀預期;另外,空調的首要決定性因素還是旺季需求,2021 年旺季(二季度)表現不佳,明年可適度樂觀;外銷的基數問題在 2021 年三季度已經體現得比較充分,海外需求表現比預期要好,且運力有望逐步緩解。價格方面,若成本不陡降,明年或仍是未來幾年中價格提升較快的年份,內銷或慢于今年,外銷或前快后慢。

(3)核心看點在盈利彈性,但目前市場仍聚焦景氣,預期尚不夠充分:歷史級成本上行面前,2021 年白電盈利受損比較明顯,但幅度小于之前幾輪,且恢復速度也更快,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在明年出貨保持平穩、價格持續提升、成本高位震蕩的預判下,我們認為白電龍頭公司盈利修復已較為確定,且幅度有望超預期;核心邏輯在于,過去幾年產業運營模式明顯優化、高端配套消費崛起、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主要白電龍頭在產品、渠道及品牌方面都有比較明顯的改革,理論上這些會帶來潛在盈利中樞的提升,但實際并沒有,因為陸續到來的價格競爭、疫情擾動及成本沖擊掩蓋了這一切,隨著上述負面影響逐步消退,我們看好龍頭的盈利修復彈性;若成本向下,幅度會進一步強化。

深化 to C,提升盈利中樞

推薦白電的時候,“如何看待其成長性”可能是被問到最多的問題,如果僅僅是從銷量角度去考慮,這個問題現在的答案,或許跟五年前,甚至是十年前,并沒有實質性的差別。因為白電真正持續高增長的時代是在 2010 年以前,但白電真正屬于自己的投資機會卻在 2010 年之后,對應盈利快速提升階段。所以需求平穩,并不意味著缺乏投資機會,盈利成長性更值得關注;2022 年,除了成本消化甚至是成本松動帶來的盈利彈性值得期待外,白電龍頭這些年品牌、渠道及運營模式等 to C 變革成效,在產業環境改善情況下,有望加速釋放,進而提供額外盈利彈性,具體可以價格和價值鏈兩方面進行理解。

價格包括三個維度——格局改善、高端化和套系化。格局紅利是基礎,空調更加受益,近幾年明顯掉隊的廠商有志高和奧克斯,二者都曾是空調前五,奧克斯一度到達前三,目前志高已被開利收購,內銷基本沒有出貨,奧克斯內銷份額也從高點的 10%降到 5%以下,且仍沒有企穩的跡象。同時,8 月份以來,空調線上價格已接近或超越歷史同期最高,線下價格也逐漸逼近 2017 及 2018 年創下的高點。格局明顯優化的情況下,價格穩步提升確定性較高,只要成本環境沒有繼續惡化,價格向上對盈利的帶動立竿見影。

白電的高端化在以更新需求為主的冰洗上體現得更加明顯,這一趨勢在 2017 年之后得到強化。2021 年前 10 月,線下渠道中,6000 元以上的冰箱零售額占比已接近 60%,5000 元以上的洗衣機零售額占比也已接近 60%,也就是說,線下渠道基本上以高端產品銷售為主,且比例仍在快速提升;線上渠道中,5000 元以上的冰箱以及 4000 元以上的洗衣機,零售額份額都超過 20%。過去十年,冰洗是明顯銷量缺乏“β”的產業,但滾筒替代波輪的結構邏輯走出了小天鵝,高端化加國產替代邏輯正在滋養卡薩帝及COLMO的茁壯成長。若按照10%的滲透率測算,國內僅冰洗的高端市場容量或近1000萬臺,這是第二個維度的價格邏輯,其對收入有帶動作用,對利潤的拉動則更加明顯,這也是為什么在歷史級的成本壓力面前,海爾的內銷毛利率表現得如此堅挺的核心所在。

價格提升的第三個維度是套系化銷售,更新占比提升、渠道前置以及產品智能化為成套家電的銷售創造了良好條件;據 GFK 數據,Z 時代消費者對成套家電的購買意向普遍較高,目前僅計算空、冰、洗、彩、冷柜及干衣機的銷售規模已超百億,而煙、灶、蒸、烤以及洗碗機等廚房電器的成套趨勢也不遑多讓;從先行者海爾的實踐結果來看,套系化的前景已經較為明朗。當然,套系化對價格的提升,更多地是立足于企業獲客維度,倘若消費決策的最小價值量,從以千計,上升到以萬計,其中的擴張潛力不言而喻;由于目前成套消費仍以高端為主,如卡薩帝和 COLMO,所以短期盈利帶動或更加明顯。

綜合看三個價格邏輯:節奏上,格局優化從去年底開始,高端化 2017 年提速,成套化趨勢近兩年才逐步放量,處在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中;幅度上,格局決定最基本的產業價格趨勢,高端化代表著單品價格的提升空間,成套則代表著單個客戶價值的最大化,所以對價格的帶動有“格局>高端化>成套”;受益面上,格局穩定,產業均價溫和提升,業內公司均受益,而高端化和成套消費,需要高端品牌和全品類支撐,門檻較高,僅部分企業受益,這也意味著,價格提升的同時,市場份額可能會迎來二次集中。因此,我們建議重視格局優化、高端化及套系化大背景下,白電龍頭可能出現的盈利中樞及份額再提升,外部沖擊只是暫時掩蓋了趨勢的力量,但并沒有破壞。

過去兩年,廚房小電發展節奏有明顯變化。一方面,渠道的緩變化,因疫情影響而結構快速調整;另一方面,品類間景氣分化明顯,高景氣品類層出而行業增速中樞卻明顯下移,一改此前整體穩健增長態勢。我們認為,以疫情影響為節點,廚房小電行業發生了部分較大的變化,但也依舊有運營不變的邏輯。在疫情常態化背景下,我們進一步展望廚房小電有哪些變與不變。

其對廠商盈利的增厚很容易理解,今年蘇泊爾渠道改革對內銷毛利率的帶動就是例證,當然美的也有,只是成本掩蓋下不夠直觀。若格局及成本環境穩定,中國白電實現北美區域龍頭的盈利水平不無可能,畢竟最終的盈利均衡需要依賴競爭,而目前來看,中國白電內外部似乎都暫時看不到強有力的競爭者。

外銷方面,短期提價推動盈利改善,長期出海帶來了新的可能性。與內銷相比,出口業務的提價較慢,2021 年上半年冰箱開始有系統性提價,洗衣機和空調到三季度才有明顯價格提升,考慮到 2020 年全年白電出口均價跌幅較大,今年提價又比較晚,年內外銷的盈利壓力偏大,不過三季度提價后,明年外銷盈利彈性或較為可觀。

長期來看,代工業務基本已接近繁榮的頂點,加上近年匯率、關稅及海運等方面的波動,品牌出海的盈利優勢有望逐步顯現;由于 Whirlpool 和 Electrolux 的失敗案例在前,市場對白電品牌出海并沒有太多信心,但我們認為,其中有較多先入為主的印象:首先,成功的海外案例并不少,如 Daikin Industries、LG Electrics、B/S/H、A.O.smith 以及 TTI 等公司;其次,小家電出海普遍表現較好;最后,GEA 以及東芝白電的整合已經比較成功,綜合起來看,作為價值鏈上的突破,品牌出海在盈利上的表現或也可適當樂觀。

綜上所述,隨著產業環境逐步穩定,由格局紅利、高端化和套系化推動的價格提升,以及由內銷渠道轉型和品牌出海帶來的價值鏈重塑,有望推動白電盈利中樞逐步回升。

強化 To B,布局長期增長

如果將近幾年白電產業的變化聯系起來,會發現 B 端擴張進展顯著,核心路徑有兩條:一是變現制造;二是發力細分市場;前者主要是白電上游公司,由零部件向外擴展,后者主要是深耕細分賽道的公司,由于細分領域景氣向好迎來快速發展。白電龍頭在 B 端拓展上,發揮制造優勢與發力細分市場二者皆有,但之前由于 C 端業務體量較為龐大,B 端業務相對投入力度及經營成果,均略弱于上下游企業,不過這一切正逐步迎來改觀。

2020 年底,美的對其經營架構進行了較大調整,將公司業務劃分為智能家居事業群、機電事業群、樓宇科技事業部、機器人及自動化事業部、數字化創新業務五個分部,其中機電事業群、樓宇科技事業部、機器人及自動化事業部屬 To B 業務。2021 年,格力拍得銀隆新能源 30.47%股權,成為其控股股東,而后將其更名為“格力鈦新能源”,近日公司又在積極推進盾安環境的股權受讓工作;2021 年,海信家電收購了汽車空調壓縮機領域前二的三電控股。至此,除海爾外,主要白電公司均在 B 端業務上進行發力。

這不是白電龍頭第一次推動業務轉型,當然這也不會是最后一次。對于 To C 公司做 To B 拓展這件事,市場有近乎本能的謹慎看法,主因一方面在于由 To C 到 To B 的盈利擔憂,另一方面則是多元化本身的風險。事實上,對于前者,除了格力的盈利能力相對于多數 B 端業務有優勢外,其余白電企業的盈利表現與 to B 的供應鏈企業的平均水平比起來差距不大,而且海外可比企業中 to B 的盈利能力并不差,所以盈利無需過憂。

至于多元化本身的風險,確實難以規避。但相比于上一輪,即 2016-2017 年的白電多元化,我們認為本輪 B 端發力的可行性更強,風險更低,主因在于:1)投資規模可控,單筆投資基本都在 30 億以內,而上一輪三大白電(含擬)收購涉及的資金體量都超過百億人民幣;2)跨度相對較小,如美的的延伸方向仍在暖通、機器人及電機等產業范疇內,公司在上述領域的競爭力并不弱;海信家電擴張,也在空調產業,無獨有偶的是;上一輪多元化至今,最成功的是選擇主業海外擴張的海爾;3)需要有管理參與,這一點其實在美的對 KUKA 和東芝,以及海爾對 GEA 的整合過程中體現得較為明顯。

另一方面,B 端的國產替代,樓宇暖通、電梯以及通用機電部件,都是千億級產業,格局分散且仍由外資品牌主導,典型的就是中央空調,日系氟機和美系水機仍有相當的市場份額。上述領域也不乏營收體量達數百億甚至千億級企業,如暖通領域的 Daikin industries、Carrier global、Mitsubishi Electric,電梯領域的 Otis、Schindler、Mitsubishi Electric、Kone、TEELEVATOR,制冷及其他工業部件領域內的 Nidec、Danfoss 等,其中 Carrier global 和Otis 同屬原 UTC,2020 年拆分,Mitsubishi Electric 也在暖通電梯方面都有強勁實力。(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總體來看,時隔五年,白電迎來第二輪多元化,在吸取前次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本輪擴張主要聚焦 B 端,控制投資規模,重視產業自然延伸和協同,擁抱但不豪賭趨勢,管理體系順勢調整;未來 1-2 年將是本輪多元化的關鍵成長期,預計擁有深厚積累的暖通及機電零部件領域將率先放量,新能源、電梯、醫療及數字化創新業務需要密切關注進展。

3 小家電:重視賽道結構性機會

廚房小電:景氣及格局的雙拐點

過去兩年,廚房小電發展節奏有明顯變化。一方面,渠道的緩變化,因疫情影響而結構快速調整;另一方面,品類間景氣分化明顯,高景氣品類層出而行業增速中樞卻明顯下移,一改此前整體穩健增長態勢。我們認為,以疫情影響為節點,廚房小電行業發生了部分較大的變化,但也依舊有運營不變的邏輯。在疫情常態化背景下,我們進一步展望廚房小電有哪些變與不變。

景氣短期承壓,有望重回穩健增長

2019 年以來,盡管廚房小電不乏景氣極優的增長新星,如電蒸鍋、電燉鍋、碎肉機等品類,但行業增長整體偏弱;奧維推總數據顯示,2020 年及 2021 年前三季度廚小電全市場銷額分別同比-8%、-10%,一改此前穩健增長態勢。其中,線上渠道銷額分別同比+12%、-6%,線下渠道銷額分別同比-29%、-16%;線上渠道在疫情年僅實現穩健增長而今年銷額有所下滑,線下渠道疫情以來持續大幅下滑,整體行業景氣平淡。

究其原因,首先,疫情以來消費大環境偏弱,使得可選屬性較強的小家電需求景氣整體不振;2021Q1-Q3,廚房小電各主要品類的全市場銷量相對 2019 年同期均有明顯下滑。其次,線下占比下降,使得大部分品類均價中樞下移明顯;2019 年小家電線下渠道銷售額占比近 50%,且均價相當于線上均價的 2 倍,而 2021Q1-Q3 線下銷額相對于 2019年同期下滑 44%;下滑的銷額中,部分需求受到抑制而未釋放,部分轉向線上的需求,因線上消費偏向低價,整體銷額也有所減少。

其三,豆料榨經過多年較優增長,已成為廚房小電銷額規模第二大的產品群,但該品類近兩年銷額下滑幅度明顯大于其他品類。一方面,豆料榨中銷額占比達到 50%-60%的破壁機品類自 2018 年開始均價大幅下滑,驅動豆料榨整體均價由 2018 年 437 元下移至今年前三季度的 252 元;另一方面,在均價下沉帶動下,該品類銷量已于 2019 年達到近 6000 萬臺的高位,近兩年銷量增長也有所放緩。

2021 年雙十一預售活動中,堅果主推同期新推出的 G9S,采用 0.23 寸芯片,考慮到G9S 預售價格為 2999 元,較上一代 G9 提價 300 元,且較為高端的 J10 在實際銷量中占比更高,因此在總銷量具有一定體量基礎的前提下,預計堅果收入與盈利水平仍然較為穩健;當貝 2021 年 4 月推出的激光微投 X3 預售價格已經達到 5899 元,較預售價4699 元的 New F3 定價多 1200 元,預計財務數據具備可觀彈性。

線上格局優化,長期均價拐點顯現

今年在原材料成本大幅提升背景下,廚房小電企業為抵御成本端壓力,紛紛開始推動產品結構升級、終端產品提價,年初至今線上、線下大部分品類均價在低基數基礎上同比均有大小不一的提升。盡管短期成本高位是均價提升的直接驅動,但我們認為,以疫情大幅改變線下生態、線上成為絕對主流渠道為節點,廚房小電行業將迎來線上格局逐步優化且均價逐步提升的中長期趨勢;疊加線下渠道消費趨于穩定,全市場均價中樞也有望步入提升通道。

線上格局優化、龍頭份額集中且均價開啟長期拐點的原因有三;其一,去年以來龍頭已將線上作為絕對核心,積極改革調整背景下,經營實力大幅強化。疫情前,線下銷額僅處于小幅下滑態勢中,結構上,低端消費轉移線上而中高端消費保留在線下,中高端消費中更具備競爭力的龍頭份額得以持續提升;疊加線下均價大幅提升后帶來的盈利能力優化,龍頭疫情前的線下渠道經營呈現規模平穩、盈利中樞抬升的趨勢。

但疫情以來,線下渠道經營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連續兩年,線下渠道推總銷額均呈現明顯下滑,驅動龍頭加速向線上轉型,自去年龍頭積極推進線上渠道經營變革以來,線上競爭力已獲得明顯提升;蘇泊爾年初至今,線上大部分品類份額均獲得較高提升,且在今年成本高壓環境下,公司內銷毛利率受線上渠道改革驅動仍有明顯提升。在此背景下,線上渠道龍頭競爭不再明顯缺位。

其次,今年以來中小品牌大面積出清,且后續流量紅利消逝、龍頭加劇競爭,其生存環境較為困難,中長期來自中小品牌的低價競爭壓力將逐步緩解。疫后小家電行業難言景氣,盡管短期部分新興品類增長較好,但整體大盤表現較弱;疊加今年以來成本高壓的經營環境,中小品牌大面積出清;而后續來看,線上流量紅利也已結束且線上流量費用逐步提升,龍頭線上投入加大且競爭實力增強,中小品牌得以增長的環境早已不再。線上低價競爭的情況或將逐步優化,龍頭強者恒強趨勢開啟,均價有望延續上行趨勢。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線上渠道較低的壁壘,其集中度或難以達到線下的水平。

線上渠道均價提升趨勢或將開啟,疊加線下渠道消費歸于穩定,廚房小電或將開啟中長期均價上行趨勢。線上渠道來看,其分流及占比已趨于穩定,且居于高位;作為當前以及后續的小家電企業的主流渠道,在相對健康的競爭環境下,廠商端將積極促進線上渠道產品結構升級,且消費者對線上渠道信賴度已經極高,預計線上也將迎來消費的自然升級,進而均價持續提升。線下渠道來看,壁壘相對較高、自然流量已經偏小背景下,廠商需要高端產品的利潤空間支持線下渠道經營,而線下天然的體驗型優勢,也容易在消費過程中獲得產品溢價,由此,線下高端化、體驗型渠道轉型方向也基本明確。

盈利能力低位,未來業績彈性明確

四季度以來,大部分廚房小電公司股價已明顯反彈;主要在于,今年廚房小電公司在需求平淡、同期基數較高背景下,經營表現較弱,估值已調整至中長期低位;而四季度開始,伴隨同期高基數轉低、原材料壓力緩解,龍頭基本面呈現較為確定的拐點向上;且由于成本、匯率、海運出口等負面因素影響,也使得公司盈利能力處于中長期底部,未來一年各標的業績彈性預期較好。

近期雙十一數據佐證,廚房小電景氣環比已有所改善。后續來看,伴隨線下渠道消費回歸平穩、基礎型大品類增長恢復,整體需求有望重回穩健增長通道;且伴隨線上龍頭經營實力增強、中小品牌經營弱化,格局優化驅動的線上均價提升趨勢或將開啟,疊加線下渠道消費歸于穩定,廚房小電或將開啟中長期均價上行趨勢;疊加成本拐點、盈利能力低位帶來的業績彈性,廚房小電龍頭后續業績增長具備較強確定性。

清潔電器:關注下半程銷量彈性

掃地機革新放緩,后續關注“以價搏量”

三季度掃地機器人下半年新品悉數亮相,主流品牌不約而同均選擇了今年最為火爆的“抹布自清洗”+“LDS 導航”的技術路線,在此推動下,三季度自清洗類產品銷量占比進一步提升,參考奧維云網的線上監測數據, 2021 年 10 月掃地機器人 3000+價格段(基本為抹布自清洗產品)零售量占比達到 30%左右,2000-3000 元的高端激光導航產品(不帶抹布自清洗)占比 20%左右,2000 元以下的性價比機型(視覺導航或者隨機產品)占比下降至 50%左右。

從產品定價維度來看,科沃斯 X1 OMNI 由于集成了幾乎現在市面上的全部頂尖技術,定價達到了 5999 元,3000+價格段中,定價緊隨其后的依次是 X1 TURBO 售價 4999元,石頭 G10 售價 3999 元,追覓 W10 售價 3999 元,功能相較 X1 OMNI 均有不同程度的簡化。換句話說,X1 OMNI 當前基本代表著產品綜合實力以及定價的“天花板”,隨著 X1 系列開始銷售,2021 年 10 月掃地機器人 3000+價格段的均價提升至 4287 元。綜上,憑借著自清潔產品銷量占比的提升,以及旗艦產品定價上行,10 月行業整體線上均價提升至 2453 元,同比大幅增長 49.33%,而考慮到行業短期技術/定價天花板或難明顯向上突破,2022 年的價格體系也基本落定。

相比于產品售價的強勢上行,銷量表現則并不出色,2021 年 1-10 月掃地機器人全渠道銷售量同比-6%左右。從滲透率維度來講,中國目前掃地機器人滲透率預計僅 5%左右,距離日韓市場仍有小幅差距,距離美國市場差距更為明顯,理論空間充足;而從滲透率提升節奏來看,背后牽扯到供給端(產品技術迭代創新)和需求端(居民消費意愿)的綜合作用,考慮到本輪掃地機器人技術革命或逐漸進入尾聲,供給端驅動作用漸弱,后續需重點關注居民消費意愿的提升,比如收入水平的上升或者產品的定價下調。

綜上,假設按照最為保守的模型進行估算——2022 年定價體系不變、行業銷量平穩,那么行業整體銷售額全年增速或為 10%左右。但如果考慮到廠商定價或有松動,實際銷額增速有望更加樂觀。比如我們參考海外經驗,北美市場在 2016 年完成技術革命后(irobot 推出視覺導航),技術創新速度明顯放慢,但是依靠著產品均價的下調,行業滲透率依舊快速提升。

相較于國內市場,海外市場的景氣度預計更加出色。2021 年前三季度 iRobot 北美、EMEA、其余地區收入分別同比+11%、+16%、+9%,相比 2019年前三季度,復合增速分別為+22%、+16%、+16%,歐洲及北美地區需求景氣度預計依舊出色。另外相較于北美市場的“以價換量”,歐洲市場的量價表現更加出色,這預計與歐洲地區較低的掃地機器人滲透率和較高的消費能力有關,考慮到歐洲地區的全局規劃類產品仍有顯著普及空間,行業有望延續雙位數左右增速,在渠道布局和產品實力具備優勢的國內出海企業,有望充分享受增長紅利。

洗地機仍將放量,競爭格局逐漸擁擠

洗地機是今年清潔電器內部的明星單品,從產品形態和使用場景上看,其是對傳統推桿式以及立式吸塵器的部分替代,洗地機對于濕垃圾的清理效果較傳統吸塵器有明顯優勢,但是對于干垃圾的清掃能力尚有不足,且當前產品較高的定價也限制了客群的容量。參考奧維監測數據,1-10 月線上、線下銷量迅速達到 97.8 萬臺、7.1 萬臺,推桿式吸塵器銷量分別 488.5 萬臺、17.2 萬臺,立式吸塵器銷量分別 20.4 萬臺、1.8 萬臺,該口徑下洗地機已經占(洗地機+推桿式+立式)合計銷量的接近 17%左右。那么,洗地機的空間究竟如何?經歷了今年的快速放量后,明年的增速怎樣演繹?

我們將推桿式和立式吸塵器的各價格帶銷量進行解構,推桿式內部,1-10 月線上、線下2500+價格帶銷量分別占比 8.6%、50.1%,分別對應 41.9 萬臺、8.6 萬臺,立式吸塵器內部,2500+價格帶銷量分別占比 13.0%、77.4%,分別對應 2.6 萬臺、1.4 萬臺。基于此視角,如果洗地機均價延續當下 3000 元左右的均價,那么 1-10 月洗地機的理論可拓展空間為 54.5 萬臺左右,較 1-10 月洗地機還有 50%左右的成長空間。換句話說,若不考慮吸塵器整體的內生增速,洗地機容量便仍有 50%的增長空間可以想象,若考慮到中國吸塵器滲透率持續提升,洗地機成長屬性則更加可觀。

上文我們可以發現,洗地機行業空間仍存,而空間兌現節奏也需探討。本輪洗地機的快速放量催化劑,我們判斷主要來自疫情對家庭清潔需求的催化以及添可優秀的產品和營銷對于市場的培育。盡管疫情的影響已經基本消除,但是洗地機行業內部的產品迭代和品牌營銷力度有增無減,比如從品牌數量來講,據奧維統計,2020 年底、2021 年 9 月底、2021 年年底(預測)的洗地機品牌數分別為 15 個、52 個、近 70 個,其中不乏小米、美的、shark、海爾等知名品牌;從行業知名度來看,參考百度搜索指數,洗地機的網絡熱度仍在快速提升。因此我們判斷洗地機的紅利在明年仍將快速兌現。(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在眾多品牌合力推動洗地機產業規模快速壯大的同時,競爭格局的不確定性也越來越大,添可作為國內洗地機賽道的“推廣第一人”,占據著 50%以上的銷量份額,但距離 77%左右的峰值有明顯不及,后生競品對市場份額虎視眈眈。

智能投影:為何龍頭無懼缺芯

智能投影 2014 年左右于國內興起,仍處于偏早期的快速發展階段,滲透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而海外智能投影市場或與國內相當,因此行業整體發展空間十分廣闊,然而,短期缺芯問題使得市場對于行業與龍頭的發展節奏產生了部分疑慮。當市場談論智能投影的缺芯問題時,實際上主要是在討論德州儀器壟斷的 DMD 芯片的供應問題,自2021Q2 以來,市場擔憂,缺芯可能沿著三條路徑影響龍頭業績:

1)直接沖擊龍頭產品供應量;2)不同尺寸芯片緊張程度不一,擾動產品結構;3)芯片漲價,沖擊公司毛利率。然而,從智能投影行業標的財務數據看,業績總額與盈利水平并未發生明顯變化,極米科技 2021Q3 實現歸母凈利潤 1.08 億元,同比增長 45%,光峰科技 2021Q3 實現歸母凈利潤 0.60 億元,同比增長 101%,考慮到極米科技 Q3 代言、廣告等費用集中投放,而峰米同樣處于新品投放期,若無額外費用投放,兩家公司盈利水平或可進一步提升,缺芯對盈利水平的影響或已降至最低,究其根本,頭部公司在缺芯下的供應鏈管理能力與新型品類的產品定位能力才是穩健經營得以保障的原因。

缺芯對于智能投影行業的影響直接體現在銷量增長上,洛圖監測數據顯示,2021 年 7-9 月,智能投影線上銷量同比 20 年分別增長約 27%、44%、2%,7-9 月累計同比增長19%,較 2021 年 1-6 月普遍同比 30%以上的增長有所波動,但龍頭在營收端的表現則有所不同,極米科技 2021Q3 實現營收 9.57 億元,同比增長 32%,預計新產品對于均價的提升有一定拉動,光峰科技 2021Q3 實現營收 5.56 億元,同比+6%,根據第三方電商數據,預計其中自主品牌峰米增長仍然較快。

對于上述第二個問題——分體式龍頭的切入對格局會有什么影響,我們認為主要需要從渠道和宣傳兩個維度進行權衡:

另外,市場曾擔憂,缺芯或許會讓白牌廠家份額提升,理由是白牌廠家常用的 LCD 技術不需要 DMD 芯片。但是,在各種電子元器件緊缺、成本快速上漲的背景下,白牌廠家供應鏈壓力有過之而無不及,LCD 技術的銷量份額反而從2021H1 的 50%左右下降至 2021Q3 的 45%左右,白牌廠商的份額壓力實則大于頭部品牌。

DMD 芯片存在不同尺寸,分別對應不同的物理分辨率,進而大致對應從平價到高端的價格帶。對于頭部品牌而言,2021Q3 以來的芯片總量尚屬堪用,但不同品牌由于產品策略不同,因此芯片結構也有所不同,反映不同品牌應對缺芯挑戰的策略。我們選取2020 年 10-11 月與 2021 年 10-11 月的淘系投影設備的預售與銷售數據,將各品牌銷量重新劃分為按芯片尺寸的銷量結構,整體來看,高端芯片占比較 2020 年同期僅略有波動,但各品牌采取了新品支撐、預售傾斜等方式,保障了盈利水平的有效提升。

對于極米來說,0.47 寸芯片的占比下降了 5%左右,2020 年,極米 0.47 寸芯片主要對應的產品為 H3,但 2021 年對應的產品除了新品 H3S,高端新品 RS Pro 2 也有一定占比,因此極米 0.47 寸產品內部的結構有所變化,產品均價更高。而對于堅果來說,過去中高端系列機型之一的 J7S 采用 0.33 寸芯片,目前已不在堅果旗艦店銷售,而 0.47 寸產品占比變化不大,同時堅果在預售期間重點推廣同期上線的新品 G9S,其使用 0.23寸芯片,因此 2021 年預售量比例中 0.23 寸占比突出。當貝體量仍然較小,在淘數據口徑下,2021 年 10-11 月當貝銷量僅為極米的 24%左右,因此當貝 2021 年重點推廣采用 0.33 寸芯片的 D3X 與備受市場關注的激光微投 X3,帶來較為顯著的銷量增量。峰米新發售的 R1 與 R1 Nano 成功切入以堅果 O1 為代表的短焦/超短焦投影市場,對于光峰的自主品牌業務來說,銷量增量同樣十分顯著。

我們梳理 2020 年 10-11 月與 2021 年 10-11 月的分產品預售價格數據,發現各品牌價格帶普遍上移,主要的途徑是通過產品迭代進行溫和提價。從極米價格帶看,2021 年 3月推出的 H3S 的價格帶上移至 5500 元以上,而上一代 H3 價格在 5000 元左右,疊加RS Pro 2 超過 8000 元的定價,或已可彌補 0.47 寸芯片結構變化帶來的收入波動。

2021 年雙十一預售活動中,堅果主推同期新推出的 G9S,采用 0.23 寸芯片,考慮到G9S 預售價格為 2999 元,較上一代 G9 提價 300 元,且較為高端的 J10 在實際銷量中占比更高,因此在總銷量具有一定體量基礎的前提下,預計堅果收入與盈利水平仍然較為穩健;當貝 2021 年 4 月推出的激光微投 X3 預售價格已經達到 5899 元,較預售價4699 元的 New F3 定價多 1200 元,預計財務數據具備可觀彈性。

因此總的來看,缺芯雖然對智能投影行業銷量增速帶來一定挑戰,但是對于供應鏈底氣十足的頭部企業來說,迎戰雙十一仍不在話下,盡管高端芯片占比有所波動,但各品牌采取了產品迭代、預售傾斜等方式,保障了盈利水平的有效提升;后續來看,預計頭部企業盈利水平依然有望在未來持續發揮供應鏈能力與產品定位能力,延續穩健經營節奏。

4 廚電:緊抓成長以穿越周期

地產承壓,新品類有望穿越周期

2021Q3 開始地產銷售景氣度平淡,預計影響將傳導至與地產相關性較強的廚電行業,參考長江地產團隊的預測,2022H1 地產銷售或將繼續承壓。

老板電器 2012 及 2014 年能夠實現對地產周期的穿越、延續收入高增長,主要得益于其渠道建設的紅利:2012 年老板電器電商和工程渠道均實現了快速發展,2014 年老板電器憑借著專賣店的拓展、線下零售渠道維持較高增速,且電商紅利依舊明顯。但是,隨著電商占比快速提升、線下專賣店數量基本穩定、精裝修紅利漸弱,老板電器的渠道建設紅利大不如前,這也是公司目前開始力推廚電新品類、提高配套率的主要原因,唯有這樣,才能有望抵御地產端的波動,而老板電器的第二成長曲線的確已經十分清晰,憑借新品類放量實現穿越地產周期的能力值得關注。

與老板電器 2014 年穿越地產周期的背景相類似,集成灶行業目前還處于渠道建設紅利期。首先,集成灶企業線下經銷商以及專賣店數量正在快速擴張,以火星人為例,公司每年經銷商數量維持 100-200 家左右的凈擴張速度,2021H1 末擁有大約 1400 個經銷商和 1900 家左右專賣店,參考老板電器之前的專賣店鋪設經驗,集成灶企業可擴展的經銷商/門店數量還十分充足,且單店規模也在持續擴張。

其次,在線下渠道不斷擴張的同時,依靠著集成灶行業較為“特殊”的線上銷售返點模式,集成灶電商渠道也得到幫扶,雙線市場協同發展。參考火星人、億田智能招股說明書,火星人的線上銷量專項補貼返利為 25%左右,經銷商無需承擔物流費用,只需負責后續的安裝和售后(大約幾百元);億田智能在本輪電商改革之前,對于線下經銷商的電商返利(線上服務返利)僅 10%左右,但 2021 年其對經銷商的電商返點明顯提升。從效果上看,火星人和億田智能憑借著這種高返點的線上線下融合模式,線上份額快速提升,1-10 月線上零售額分別+79%、+131%,紅利顯著。

需要說明的是,通過渠道建設實現穿越地產周期的底層邏輯是搶占市場蛋糕,而不是擴大市場蛋糕,這與老板電器發力洗碗機、蒸烤一體機有所不同,因此,集成灶企業能夠通過渠道建設搶奪多大的市場,才是核心。這也是市場當前對集成灶關注度最高的兩個層面:(1)集成灶到底能搶奪多大比例傳統分體式的市場?(2)一旦分體式龍頭切入,集成灶品牌的份額是否會被壓縮?

老板入局集成灶,有望雙邊共贏

對于上述第一個問題——集成灶滲透率的看法,集成灶與傳統分體式煙灶產品相比,優劣勢均很明顯,優勢主要包括:(1)采用下排式設計,可以省去壁掛式吸油煙機上方的吊柜空間,應用場景自由度更高,為開放式的現代廚房提供更多空間;(2)更短的油煙吸收路徑可以保障更高的油煙吸凈率,也避免了油煙經過人臉所引發的不適。劣勢主要包括:(1)集成灶煙道下排占用些許櫥柜空間,同時需改造墻體排煙口;(2)集成灶可能需與樓下共用副煙道,當公共煙道壓力比較大的時候,存在油煙倒灌的風險(需購買止逆閥或者增加風壓)。

由此可見,集成灶和傳統分體式其實都存在空間占據的問題,從使用效果上看,集成灶確實在油煙吸凈率和避免經過人臉方面存在優勢,安裝問題成為限制集成灶滲透的最核心因素,比如公用煙道時需要跟鄰居和物業做好溝通,并且安裝時候涉及櫥柜的設計、安裝更為繁瑣。隨著集成灶產業逐漸成熟,部分房企開始嘗試設計下排煙道,未來煙道設計標準有望在現行的《住宅廚房和衛生間排煙(氣)道制品》JGT 194-2018 基礎上,針對集成灶進行改良,并且集成灶廠商也會提供完善的櫥柜設計/重新替換方案,可見集成灶的安裝適配性正在不斷提升,滲透率天花板或進一步被打開。

2020 年集成灶全渠道零售量 238 萬臺,油煙機全渠道零售量 2283 萬臺,零售端滲透率為 9.4%,預計 2021 年滲透率將達到 11-12%,行業正在呈現加速滲透的態勢。若假設未來 5 年集成灶的滲透率提升速度維持 2pct/年,那么 2026 年集成灶滲透率將達到22%左右,假設集成灶+油煙機零售加總規模保持不變(即 2600 萬臺左右),那么行業未來 5 年復合增速也將達到 14%左右。

對于上述第二個問題——分體式龍頭的切入對格局會有什么影響,我們認為主要需要從渠道和宣傳兩個維度進行權衡:

(1)老板電器等高端龍頭的渠道端優勢更為明顯,比如老板品牌終端擁有 3000+個專賣店和 3000+個 KA 門店,在線下銷售/服務的消費者觸達方面能力更強,并且老板電器也鼓勵代理商開拓新的集成灶門店。需要說明的是,考慮到集成灶和分體式互相替代,因此原始門店存在“左右手互搏”的狀況,渠道對于集成灶推廣意愿如何將更多取決于廠商的資源傾斜;新開門店并不存在“左右手互搏”情況,理論上拓展吸新門店的意義更加重大,進度需要后期觀察;分體式龍頭對于集成灶產品進駐電商渠道也暫未排上日程。由此可見,分體式龍頭在集成灶渠道配置的進度尚有待觀察,或難以短期拉平差距。

(2)分體式龍頭最為核心的優勢是品牌知名度更大、品牌力更強,但品牌的營銷策略和資源側重也十分重要,比如盡管美的、海爾、華帝等知名品牌已經切入集成灶賽道且已經配備了線上/線下渠道資源,但集成灶產品知名度差距仍明顯,并未阻攔住專業集成灶龍頭的份額提升趨勢。考慮到集成灶企業的品牌知名度不斷提升、營銷投入的不斷加大,唯有分體式龍頭投入的營銷資源體量得到保障,才能徹底掌握行業格局的主動權。

綜上所述,綜合考慮到渠道配置難以短期拉平差距、營銷資源投入體量尚難碾壓,2022年分體式高端龍頭的切入,對于企業本身無疑將會貢獻額外收入增量,但或難以調轉當前集成灶龍頭的發展勢頭,實際上最終有望憑借著產品知名度的提升,實現雙邊共贏。

5 布局盈利彈性

在原材料成本、產業景氣、供應鏈等多重壓力下,2021 年至今,家電指數明顯跑輸大盤,這是近 15 年里的第 3 次跑輸,前兩次分別是 2014 年和 2018 年,有地產影響,但無成本拖累,更無供應鏈問題,所以客觀來說,今年的產業環境比前兩次要惡劣得多。

然而,瑕不掩瑜,如此逆境中,仍有部分積極的產業趨勢在醞釀:1)歷史級成本壓力面前,主要白電龍頭的毛利率下行幅度以及修復節奏均好于預期,高效的運營能力、持續深化的 TO C 轉型和高端化功不可沒;2)經過一年多的調整后,廚房小家電龍頭正逐漸走出高基數陰影,并重新在一些新品類及新渠道上發現機會;3)悲觀的地產預期下,集成灶用持續高增,充分詮釋了什么叫穿越周期的成長;4)清潔電器及智能微投雖然頗受供應鏈問題困擾,但作為產品迭代最快的子板塊,期內再一次印證了創新驅動增長。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未來智庫 - 官方網站

拓展知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日韩人妻在线视频| 亚洲成a人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大道在线无码一区| 欧美亚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国产内射爽爽大片| 少妇真实被内射视频三四区 | 五月婷婷在线播放一区|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 日本免费黄色一区二区| 尤物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 亚洲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痴女| 丰满岳妇乱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视频后入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久久| 午夜成人无码福利免费视频|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 国产无遮挡又爽又黄的视频| 免费观看全黄做爰大片| 内射白浆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绯色av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日本一道一区二区视频| 婷婷色爱区综合五月激情|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9999高清| 特黄熟妇丰满人妻无码| 成人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国产乱老熟女视频网站97| 2020每日更新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婷婷| 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满十八小| 麻豆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 娜娜麻豆国产电影| 国产乱子伦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亲近乱子伦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性色| 精品国产av色一区二区深夜久久| 免费看国产成人无码a片| 无码里番纯肉h在线网站| 国产午夜大地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