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超碰97香蕉|色婷婷日日躁夜夜躁|亚洲一区欧美一区在线播|久久久久久性高|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

歡迎來到同城快修-附近家電維修、家電清洗、家電安裝服務平臺

24小時家電維修熱線:

400—1558638

當前位置:主頁 > 空調 > 維修資訊 >

tcl空調故障代碼e9(tcl空調故障代碼e9是要換變頻模塊嗎)

發布日期:2023-01-29 22:38:01 瀏覽:
tcl空調故障代碼e9(tcl空調故障代碼e9是要換變頻模塊嗎)

前沿拓展:

tcl空調故障代碼e9


E2的意思是:室內管溫熱敏電阻短路或斷路。

原因以及解決方法:

1、確定環境溫度是否太低。

2、判斷是控制故障還是系統故障,可先把主控板上的LPP插頭和主板上的零線N短接起來,如果室內機運行正常,可確定室內機主板或顯示板沒問題。故障出現在室內、外機連接線、插接頭或室外機低壓開關上。

3、外機連接線和插頭,把萬用表調在歐姆擋上,把一個表筆接在主板上拔掉的LPP保護線上,另一個表筆接在零線N上,如果阻值為0,說明故障在低壓開關上,反之是線路問題。

4、通過壓力表來判斷是系統漏氟,還是堵塞。

擴展資料:

tcl空調常見故障代碼檢修:

一、故障代碼E4

E4代表壓縮機自動保護中。也有可能是室外機需要清洗的緣故。E4制冷過負荷保護,即內機蒸發器結冰了。

原因:

1、老鼠把傳感器線咬斷可能性在百分之六十以上,特別是飯店等公共場所。

2、內機濾網臟堵,可能性一半以上。

3、內風機電容量減小導致內風機轉速低。

4、內機蒸發器后背太臟,導致蒸發器不通風。

5、傳感器阻值漂移。

二、空調顯示E9

E9為防冷風保護,原因及處理方法如下:

1、在制熱運轉模式下,室外機會因低溫而結霜,影響制熱量,此時空壓機會自動進入除霜模式,室內盤管溫度會降低,為防止吹出冷風,室內風扇也會停止運轉,并顯示代碼E9,表示空調機目前處于除霜階段,內機風扇停止送風,為防冷風狀態,待除霜結束,E9顯示就會消失。

2、若室內盤管溫度已達到了,風機還不轉就有故障了。排除風機故障外,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室內盤管傳感器出現開路性故障,使CPU誤判溫度過低,而一直處于防冷風的狀態。

還有一個原因是盤管的溫度的確沒升高,制冷系統的故障。

解決措施:更換室內管溫傳感器。



近日,伴隨著聯想樂檬X3的盛大發布,在機身正面左右兩側分別配備了2個2瓦大容量揚聲器,形成三維立體的共振音場,配合Dolby Atmos全景聲音效技術,讓很多讀者重新關注起手機上面的雙揚聲器設計,別看都是雙揚聲器,不同位置、不同外觀、或者搭配不同音效,能夠帶出不一樣的聽覺享受。本期文章讓我們一起聊聊手機中的雙揚聲器設計。

為什么要有雙揚聲器設計?眾所周知,單揚聲器只能夠在手機的一側發聲,無法形成立體環繞的聲場效果,如果說這只是影響到部分有HiFi需求的消費者的話,下面這個原因足以讓其它消費者響起警鐘。

其實單揚聲器設計間接也會影響用戶漏接電話,這也是進入智能機時代之后,中老年人普遍反映的問題。除了單揚聲器無法形成立體環繞聲,還因為智能機時代普遍講求機身的輕薄設計,進一步導致機身內喇叭音腔體積縮水,相比功能機自然稍遜一籌。

立體環繞聲為什么能夠讓中老年用戶減少漏接來電?這就要牽扯到人耳上所謂“雙耳效應”。簡單科普一下聲學的基礎知識:聲源振動發出聲波,依靠空氣傳播,傳到人耳引起鼓膜振動,我們就聽到了聲音。聲波在傳播過程中會衰減,且傳播需要時間,因人耳在頭的兩側,我們通過聲源到達我們兩只耳朵鼓膜的音量差和時間差判斷聲源的位置,這就是聲學上的“雙耳效應”。

“雙耳效應”

正因為人耳存在著“雙耳效應”,在接聽單揚聲器發出的鈴聲時,聲音抵達兩只耳朵的時間差過大,這種“一前一后”的聲音延遲,就會導致揚聲器音腔本來就不大的智能手機所發出的鈴聲進一步削弱。相反,雙揚聲器設計能夠盡量減少這種“時間差”,保證聲音的環繞效果,間接增強了音量。打個比方,一個人在你耳邊說話,和兩個人同時在你耳邊說同一句話的效果,你能夠明顯感受到后者更加清晰和響亮。

雙揚聲器和“雙耳效應”關聯

綜上所述,立體環繞聲(雙揚聲器設計)無論是從手機HiFi角度,還是增強手機音量并減少漏接來電的角度,對于我們的生活都是那么地重要。

順帶一提,如今的智能手機動不動就說還原5.1或者7.1聲道,再看看機身的揚聲器個數,我也是醉了,一個起兩個止,何來5.1或者7.1環繞立體聲聲道?

揚聲器(喇叭)主要職能就是還原聲場,通過多個揚聲器的擺放組合,盡可能還原影音作品錄制時的聲音環境,當觀眾處在聲場的最佳聆聽位置時,才會有所謂“身臨其境“的聽覺感受。請看下面兩張圖,要營造真正的立體環繞聲效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5.1聲道揚聲器示意圖

7.1聲道揚聲器示意圖

這也是為什么去電影院選座位的時候,前三排一般不選,中間區域或者后面區域的位置很早就被搶購一空,只剩下兩邊角落的位置沒有人買的原因。只有處于最佳的聆聽位置,消費者才能夠享受到立體環繞聲。

電影院選座位

《機情問答》是一檔互動類欄目,話題主要圍繞即將上市或剛剛上市的熱門機型以及行業展開,網友在沒有體驗到真機之前,可以提出自己對該機型的疑問或想了解的功能點,我們會選出最具代表性的問題進行統一解答,并盡力保證專業、客觀,從而還原一部完整、真實的產品,讓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購機。

聊聊HTC BoomSound

針對消費者特別關心的一些問題,小編在這里統一為各位解答:

@人間世道是滄桑2015:聊起雙揚聲器,第一時間就會想起HTC BoomSound,究竟HTC BoomSound利用了雙前置立體揚聲器的哪些優勢?同時又在這些優勢基礎上如何進一步改良和優化HTC BoomSound自身的素質呢?

HTC BoomSound將兩個揚聲器分別設計在手機正面兩側,當手機瀏覽視頻或者玩游戲的時候,用戶能夠明顯感受到聲音從手機正面襲來,立體聲鏗鏘入耳。一般手機只有單揚聲器,而且還把它放在機身背后,先別提環繞聲和臨場感,不漏接來電就已經很好了。唯有類似HTC這種立體揚聲器設計,才能在您聽音樂、看影片或玩游戲時,為您帶來一場身臨其境的聽覺盛宴。

除了采用雙前置立體揚聲器,HTC BoomSound還不斷地改良自身的音腔設計,同時為其引入不同的音效來增強實際使用體驗。下文會有詳細介紹。

@K看遍世界:經常聽消費者說為了HTC BoomSound,讓HTC旗艦長成了“四下巴”的樣子,具體來說“四下巴”是指什么呢?

被消費者揶揄的四層下巴,從上往下分別是應用內菜單、Sense系統虛擬按鍵、HTC Logo欄與機器底欄。

HTC經典的“四下巴”設計

“四下巴”當中,又以Logo欄和虛擬按鍵爭議最大。HTC BoomSound這個擁有巨大體積的揚聲器,使得HTC必須在機身底部為其預留出兩層“下巴”空間。令HTC One (M8)與HTC One M9不得不使用機器底欄與Logo欄的雙層設計,才能抵消雙前置立體揚聲器對手機正面美觀度的影響。試想一下,如果沒有了Logo欄,直接把機器底欄(揚聲器欄)面積增大,效果會更突兀。

HTC One (M8)相比New HTC One,為BoomSound揚聲器增加了專屬放大器,可以在雙倍功率下提供兩倍的外放音量,其專業級別的音質讓友商望塵莫及。小編猜測,這應該就是New HTC One還僅僅是“三下巴”,來到HTC One (M8),硬件升級的BoomSound揚聲器需要占用機身更多的空間,從而導致“四下巴”出現,除了上面提及的把Logo欄獨立出來,還放棄了觸摸鍵設計,減少按鍵的排線,為尺寸更大的HTC BoomSound騰出更多的排線空間。

碩大的BoomSound揚聲器

BoomSound揚聲器特寫

HTC為了追求臻于完美的聽覺體驗,不惜犧牲屏占比的做法,彰顯出這個品牌的態度,對產品設計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不受潮流所約束,HTC BoomSound如此,UltraPixel也如此。

BoomSound揚聲器排線延伸到Logo海帶條區域

HTC BoomSound進化史

@小魚燉柚皮:HTC BoomSound揚聲器首次在New HTC One出現之后,經過了幾代產品的更迭,如今的BoomSound應該也和以前有所不同了吧?具體有什么區別呢?

HTC One mini、New HTC One、HTC One max

第一代New HTC One系列三款產品在雙揚聲器造型上改變不大,主要是伴隨著機身尺寸增大和縮小,讓One系列這三款機型的揚聲器面積在外觀上稍微有所不同。當然,實際體驗中,擁有5.9英寸機身的HTC One max更能夠釋放HTC BoomSound的澎拜動力。

HTC One (M8)、HTC One 時尚版、HTC One M8 EYE、HTC One M8s

正如上文所述,HTC One (M8)系列相比New HTC One系列,為BoomSound揚聲器增加了專屬放大器,從外觀上也能夠注意到“三下巴”變成了“四下巴”的設計,犧牲了機身正面美觀卻換來了比前作更震撼的影音體驗。

HTC One M9,HTC One E9+,HTC One E9、HTC One M9(OIS光學防抖版)

來到今年的HTC One M9系列,雙前置立體揚聲器的傳聲孔擴大了0.03毫米,進一步減低音質偏離率達40%。最終,HTC通過引入雙前置立體揚聲器、內置揚聲放大器、耳機放大器三大利器,真正實現手機的杜比立體環繞聲,而非單揚聲器的虛擬環繞。

HTC One M9+

由于指紋識別模塊的引入,HTC One M9+將BoomSound揚聲器區域由兩個變成三個,指紋識別模塊將正面下方開孔區域割裂開兩個部分。音量和音質表現上和HTC One M9類似。

HTC Desire 7060、HTC Desire 6160

HTC Desire 7060和HTC Desire 6160雙揚聲器開孔面積和造型,視覺上比較接近One系列設計,也是定位更低Desire系列比較罕見的BoomSound揚聲器設計。

HTC Desire 816、HTC Desire 820、HTC Desire 626

同時代的HTC Desire 816、HTC Desire 820、HTC Desire 626相比HTC One (M8),雙揚聲器形狀改變明顯,縮減成前面板上、下各一行設計,同時揚聲器每一行開孔數數量也減少了,這種造型上的改變,實測證明音量也有所削弱。

HTC Desire 7088、HTC Desire 709d

HTC Desire 7088和HTC Desire 709d將揚聲器開孔變成細長的單行設計,相比HTC Butterfly s的設計更加細長,不過并沒有延伸到機身邊框。

HTC Desire 616

定位入門的HTC Desire 616依然支持HTC BoomSound,不過雙揚聲器位置變成了前面板上方和后面板下方各一個。

HTC Desire 610

HTC Desire 610依然是雙前置立體揚聲器設計,但是揚聲器開孔區域相比One系列小了不少。

HTC Desire 728 dual SIM

HTC Desire 728 dual SIM和HTC Desire 610類似,揚聲器開孔區域縮小,在HTC Desire 728 dual SIM更縮小為短小的上下兩排開孔設計。

HTC Desire 826

HTC Desire 826

HTC Desire 826的雙揚聲器首次采用了隱藏式設計,將手機聽筒、揚聲器以及麥克風隱藏在屏幕與機身交接處,得到了機身正面減少開孔的美觀性,不過妥協了音量大小。當然,“四下巴”依然存在,畢竟HTC BoomSound龐大的組件依然存在在前面板之下。

HTC Desire 828 dual sim

HTC Desire 828 dual sim雙前置立體揚聲器位置比較靠近上下邊框,揚聲器位置選取更像索尼Xperia Z3+ Dual設計,不過索尼把雙揚聲器做了更加貼近邊框處理,類似隱藏式設計。

HTC Butterfly s

HTC Butterfly s的雙揚聲器外觀和上半年旗艦New HTC One不同,機身采用工程塑料打造,雙前置立體揚聲器設計比較細長。另外,和HTC Butterfly不同,由于并沒有三防機身的束縛,所以揚聲器設計可以大膽和靈活得多。

HTC Butterfly 2

HTC Butterfly 2支持IP57三防設計,雙揚聲器為了防水性而妥協了音量,實際表現相比HTC One (M8)的通透和鏗鏘有力,總覺得HTC Butterfly 2像是蒙上了一層輕紗,發出聲音比較“悶”,而揚聲器位置在外觀上類似HTC Desire 828 dual sim。

HTC J Butterfly 3

HTC J Butterfly 3的雙揚聲器沿用了HTC Desire 826隱藏式設計,主要是因為機身同時需要支持IP57三防設計,將揚聲器面積盡量控制在一定范圍內能夠減輕設計難度,很好地平衡音質和三防設計,類似地,索尼三防手機也喜歡這種隱藏式的揚聲器設計。

這里我們順便總結一下歷代HTC BoomSound分別和哪些音樂廠商合作過。

Beats Audio+BoomSound

例子:New HTC One、HTC Butterfly s

Beats Audio+BoomSound

HTC Sensation XE作為全球首款搭載Beats Audio音效的智能手機,在當時可謂萬眾矚目,同時還隨機附送了原廠Beats by Dr.Dre耳機,自此,HTC和Beats合作關系變得更加緊密,后續HTC Sensation XL、HTC One X、HTC Butterfly等旗艦機型紛紛搭載了Beats音效。

直到2013年,New HTC One和HTC Butterfly s這兩款年度旗艦,同時搭載了Beats Audio和BoomSound兩項音效增強技術,將這種合作關系推向高峰。

純粹BoomSound

例子:HTC One (M8)、HTC One 時尚版

HTC BoomSound

2014年一開局,由于Beats和HTC的合作關系正式結束,導致HTC One (M8)并沒有搭載Beats Audio音效,而是選擇將上一代旗艦New HTC One上嶄露頭角的HTC BoomSound音效提升到主角的位置。HTC BoomSound輔以內置專用功放、擴音器和全音域平衡軟件在各個方面優化了音效,帶來震撼的影音效果。高音甜、中音準、低音勁,無論是搖滾、爵士還是古典都輕松駕馭。

JBL+BoomSound

例子:HTC Butterfly 2

JBL+BoomSound

2014年下半年,HTC Butterfly 2粉墨登場,這次伴隨雙前置立體揚聲器同時出現的并不是Beats Audio音效,而是JBL LiveStage。JBL是Harman International公司旗下的音響品牌,姐妹品牌有Harman/Kardon。和HTC BoomSound主要增強手機外放的音效不同,JBL LiveStage優化的主要是在插入耳機之后,增加音樂的空間感和臨場感。

Dolby Audio 5.1環繞立體聲技術+BoomSound

例子:HTC One M9、HTC Desire 826

Dolby Audio 5.1環繞立體聲技術+BoomSound

2015年,HTC選擇了和Dolby Audio合作,為HTC One M9等多款機型的BoomSound揚聲器帶來了全新的聽覺享受。震撼呈獻5.1環繞音效,能夠實現影院級環繞視聽效果。動態均衡器能夠針對任何內容進行音色優化,因此,無論是用揚聲器還是耳機,你都可以聽到極其豐富的音色。同時,杜比多頻壓縮技術讓揚聲器更大程度展現無失真的聲音,為你呈現手機視聽最佳立體音效。另一方面,HTC One M9上,雙前置立體揚聲器的傳聲孔擴大了0.03毫米,進一步減低音質偏離率達40%。最終,HTC通過引入雙前置立體揚聲器、內置揚聲放大器、耳機放大器三大利器,真正實現手機的杜比立體環繞聲,而非單揚聲器的虛擬環繞。

另外,發展到HTC One M9這一代,HTC BoomSound不再單純是一種外觀設計或者系統內置的普通音效開關,而是專業調音臺,能夠提供多種視聽模式:劇院和音樂模式,無論是街頭搖滾還是音樂劇,你都能找到最適合的視聽效果,并通過精密演算推導,讓音域發散且豐富,無論是低音效果還是高音音色,都能為你完美呈現。

其它廠商的雙前置立體揚聲器設計

@小樓愛吃包子:除了HTC BoomSound,還有哪些手機廠商采用了雙前置立體揚聲器設計?

正如上文所述,索尼Xperia Z2,索尼Xperia Z3+ Dual和索尼Xperia Z3都采用了雙前置立體揚聲器。

前兩者采用隱藏式雙揚聲器設計,索尼Xperia Z2更把呼吸燈藏進去揚聲器,如果索尼Xperia Z2有白色前面板的機型,觀感肯定很簡潔,而索尼Xperia Z3+ Dual則解決了前幾代產品,揚聲器音量不夠大(通過增大發聲單元解決)和左右聲道不對稱的問題,當然,發聲單元增大了,根據相關技術原理,自然就帶來更大的機身振動。

索尼Xperia Z2

后者索尼Xperia Z3并沒有采用隱藏式雙揚聲器,但是卻采用了純白色的前面板設計。

索尼Xperia Z3

除了索尼對HTC BoomSound這種雙前置立體揚聲器設計進行間接肯定以外,同樣是國際大廠的Moto,在近年來的旗艦機上也開始重視雙揚聲器的引入。Moto X和Moto G出色的表現深入民心,遺憾的是并沒有引入雙揚聲器。聯想收購Moto之后,New Moto X和New Moto G延續了前作的出色設計,支持定制化的Moto Maker。定位旗艦的New Moto X依然沒有配備雙揚聲器,相反,定位中端的New Moto G卻配備了,為消費者帶來不少驚喜,這應該也是Moto入華之后接地氣的表現吧?

無獨有偶,Nexus 6的行貨版Moto X Pro和Moto G一樣,在機身正面配備了雙揚聲器,如果說New Moto G帶來的環繞聲體驗受制于5英寸的機身,那么5.96英寸的Moto X Pro則進一步釋放這種雙揚聲器的潛力,讓揚聲器單元擁有足夠的空間充分發揮。

New Moto X(左)和Moto X Pro(右)

2015年,第三代Moto X系列的旗艦——Moto X Style終于用上了雙揚聲器設計,支持立體聲音頻播放。相比5.2英寸的New Moto X,Moto X Style將機身尺寸放大到5.7英寸,逼近Moto X Pro,雙前置立體揚聲器和2K屏幕的配合,為消費者帶來別開生面的影音體驗。

Moto X Style

Moto X Style的雙揚聲器在外觀上并沒有HTC BoomSound那么搶眼,屬于低調奢華型,同時在官網也并沒有宣傳搭載了哪家廠商的音效。

回顧中興手機的歷史,采用了雙揚聲器設計的機型屈指可數,一般都只是在單揚聲器基礎上,配備了DTS或者Dolby Audio音效,中興Grand S(俗稱“天機”系列)也不例外。經歷了中興Grand S、中興天機Grand S II、中興天機3的累積之后,天機系列在外觀設計、眼紋、指紋、聲紋識別,拍照水平,硬件配置,續航能力,系統體驗等方面都優化得不錯的時候,最新一代中興AXON 天機選擇了在外放方面為消費者帶來驚喜。外觀上,機身正面上下兩端采用了云紋設計,用來突出全新引入的雙揚聲器,其次引入了AKM4961音頻芯片為雙揚聲器的音質保駕護航,配合多種降噪方案,豐富音色。

中興AXON 天機的云紋設計

TCL idol3麥克風和聽筒采用創新對稱設計,支持180°反轉通話,無論打出還是接聽電話,都可以用手機上下任何一端來通話。除了這種獨特設計,TCL idol3還采用了前置對稱雙喇叭,提供立體聲高品質的劇場般環繞式音效,同時配有JBL認證音效,和HTC Butterfly 2上面的JBL LiveStage不同,這種JBL認證音效支持外放。為了突顯JBL認證音效的前置對稱雙喇叭,TCL還為TCL idol3引入了媲美專業的DJ混音軟件,可對播放的音樂添加音效、轉音、合音、擦盤或者插入音樂片段。

TCL idol3

就在最近,同樣擁有雙前置立體揚聲器的聯想樂檬X3發布了,和之前聯想樂檬K3在機身同一側采用雙揚聲器不同,聯想樂檬X3的雙揚聲器采用了類似HTC BoomSound的設計,為消費者帶來旗艦級的HiFI享受。外觀上,有點像中興AXON 天機在機身正面上下兩端采用的云紋設計,同時,為了提高中興AXON 天機這對雙揚聲器的音效表現,引入了雙HiFi音頻解碼器、杜比全景聲+3D共振音效。

聯想樂檬X3

總的來說,無論是HTC,還是另外的幾家廠商,陸續為自家的機型配備雙前置立體揚聲器這種做法,都證明了HTC BoomSound對外放音量提升這種方案可行,另一方面就是這種雙揚聲器的位置設計也是目前最受歡迎的。

vivo和一加手機的雙揚聲器設計

@念舊K怪伽_:vivo將雙揚聲器位置設置在機身背面,和HTC BoomSound剛好相反,這有什么講究嗎?還是純粹規避專利問題?

vivo Xplay、vivo Xplay3S和近日上市的vivo Y37都采用了雙揚聲器設計,但是和HTC BoomSound不同,vivo這種雙揚聲器設計并不是在機身正面開孔,而是將雙揚聲器位置安排在機身背部。

將雙揚聲器設計在機身背部,其實間接利用了倒相式音箱的原理。請看下圖:

倒相式音箱的內部結構

通過上圖和結合倒相式音箱的相關原理,我們可以看出,倒相孔其實就是在音箱低音喇叭的下方開孔,起低頻聲波倒相作用。眾所周知,通電后喇叭通過振動發聲,我們除了能夠感受到喇叭向前方(音箱外部)發出的輻射聲波以外,在音箱內部其實也有輻射聲波,普通的密閉式音箱,無法將這部分“被困”的聲波解放到音箱外部,會把這部分輻射聲波白白浪費掉。倒相式音箱通過在低音音箱底部開個倒相孔,將這部分“被困”的聲波釋放出來。HiFi發燒友都知道,倒相孔可不是在音箱隨便開個孔就可以的,位置不適當,不僅無法好好利用上述的那部分輻射聲波,反而會弄巧成拙,抵消原來喇叭前方起主導作用的那部分聲波。

重點來了,“被困”那部分聲波通過撞擊音箱內部的木板等物體,之后通過單次反射或者多次反射,最終通過倒相孔引導到音箱外,和喇叭前方的主導聲波勝利會師,為廣大HiFi發燒友帶來澎湃的音質享受。

vivo Xplay系列兩款旗艦手機所謂借鑒倒相式音箱的地方,主要是利用上述這種“聲波撞擊木板”的原理,而不是在手機上開個倒相孔。當我們用手機支架將vivo Xplay或者vivo Xplay3S放在桌面的時候,雙后置立體揚聲器發出的聲波就會撞擊凹凸不平的桌面,之后產生類似倒相式音箱內部那種單次或者多次的聲波漫反射,混合之后傳遞到用戶的耳朵。

當然,喜歡HTC BoomSound那種雙前置立體揚聲器設計,但是喜歡vivo手機的消費者,你也可以把vivo Xplay系列兩款旗艦的背面正向著自己,感受一下兩種設計的區別。

vivo Xplay采用兩個專業級的三磁路揚聲器,較傳統雙磁路揚聲器靈敏度大幅提升。揚聲器分列機身兩端最佳聲學位置,采用0.4mm微孔正出音腔體設計,左右聲道獨立音腔,形成真正立體聲效果,配合SRS后處理環繞音效,專業級Hi-Fi芯片,以及系統內部的豐富影像資源,帶給你震撼的視聽享受。

vivo Xplay

vivo Xplay3S相比前作,引入了dts Headphone:X影院聲場系統,同時在系統增加了迅雷看看等豐富且免費的影音資源。

vivo Y37雖然并非定位旗艦的產品,但是卻超越了X系列和Xshot系列旗艦機,率先享受到Xplay系列獨有的雙后置立體揚聲器。vivo定制的兩顆五磁路AAC揚聲器,分別位于機身背部兩端的黃金聲學位置,并同時搭載了專業級的YAMAHA定制功放,力爭每一處都能夠利用空間,拓展音腔體積,提升低頻性能,為你帶來耳尖的絲絲沉醉。

vivo Y37

與格萊美大獎得主、世界級音效處理專家Waves鼎力合作,在vivo Y37上采用了全新的Super Audio影院音效,配合內置HiFi芯片,使得低頻聽感大幅提升,下潛穩重而勁道,力量感和彈性十足。

vivo Xplay和vivo Y37的雙后置立體揚聲器在外觀上比較相似,vivo Xplay3S則把喇叭開孔區域面積擴大,進一步釋放揚聲器潛能,增強立體環繞聲的臨場感。

vivo Xplay3S

@大海鯧:發現市面上部分手機將雙揚聲器位置安排在比較隱蔽的地方,這種把雙揚聲器位置開孔分別安排在機身上下邊框,這種設計有什么優缺點嗎?

有正面和背面的立體雙揚聲器設計,自然就有側面的,一般來說,為了在握持手機的時候不遮擋揚聲器的位置,手機廠商很少會把雙揚聲器開孔設計在左右側邊框上,而是安置在上下邊框上,典型代表有酷派大神、酷派大神1s、酷派大觀4和nubia X6。

nubia X6

酷派大神和酷派大神1s兩個13 x 18mm喇叭分別位于機身頂部和底部,采用了杜比7.1環繞聲技術。nubia X6兩個喇叭分別位于機身頂部和底部,相比將雙揚聲器設計在機身同一側那些機型,最大程度上增大了左右聲道的喇叭間距,增加了音場的寬度和縱深感,能讓用戶感受到真正的立體聲效果,官方介紹,采用雙后置立體揚聲器和雙前置立體揚聲器的設計,很容易因為平放手機在桌面的時候將揚聲器遮擋,而nubia X6這種設計就很好地規避了上述問題。同時X6還支持杜比、DTS雙解碼,配合杜比后處理技術,可播放藍光高清片源。

杜比、DTS雙解碼

綜上所述,這種設計的優點,對于那些喜歡將手機平放或者倒放在桌面的消費者來說,能夠規避遮擋揚聲器的風險。

@雙子座_寧靜致遠:據我所知,聯想樂檬K3和一加手機的雙揚聲器安放在手機的同一側,對于營造立體聲場會有影響嗎?

相比一加手機這種將雙揚聲器同時安放在手機底部的做法,vivo和HTC那種設計更討好消費者和手機廠商,能夠很好地避免用戶在握持手機時遮擋其中一邊的揚聲器,更重要的是,最大程度上增大了左右聲道的喇叭間距,增加了音場的寬度和縱深感,能讓用戶感受到真正的立體聲效果,這也是目前越來越多手機廠商跟隨這種雙前置立體揚聲器或者雙后置立體揚聲器設計的原因。

當然,相比目前很多手機廠商還在使用單揚聲器,但是在外觀上設計了兩個揚聲器開孔的“坑爹”做法,聯想樂檬K3和一加手機這種設計無疑更良心,同時,雖然沒有營造出立體環繞聲,但是給手機帶來的外放音量提升卻是實實在在的。結合兩款產品的定位和售價,我們也就釋懷了,平衡了成本和音效的結果。

聯想樂檬K3采用了格萊美認可的MAXXAUDIO by Waves音效技術,配合機身底部雙揚聲器設計,同時在VIBE UI中,擁有MAXXAUDIO by Waves音效調節開關,用戶可以選擇音樂、電影等模式。另一方面,利用系統默認設置能夠實現低音增強效果,也可以針對系統給出的8段式EQ進行自定義調節,相當人性化。

MAXXAUDIO by Waves

一加手機除了在機身底部采用了雙揚聲器設計,更請來了JBL為其特別調校,雙效揚聲,音效更棒。增強型三磁路設計,聲音更為層次分明,清晰透亮。

一加手機和JBL合作

結束語:通過上面的問答環節,相信廣大讀者對雙揚聲器設計應該也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雖然都是雙揚聲器,不同位置、不同外觀、或者搭配不同音效,能夠帶出不一樣的聽覺享受。另一方面,即使是HTC BoomSound揚聲器,One系列、Desire系列、Butterfly系列都有不同的設計,從而不斷帶給消費者不同的聽覺感受。

順便一提,除了海內外一線手機大廠,像飛利浦、酷比、惠普和佳域的部分機型也采用了雙揚聲器設計來提高手機的外放音量,營造立體聲場。

拓展知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极品粉嫩福利姬萌白酱|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久| 欧美成人极品一区|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人妻无码| 老熟妇乱子交视频一区| 国色天香国产精品|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女同 | 国内无遮挡18禁无码网站免费| 国产在线乱子伦一区二区| 久久一区精品电影 | 国产一区二区av天堂热| 深夜福利av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视频 一区二区| 99蜜桃臀久久久欧美精品|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国产av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女厕厕露p撒尿八个少妇| 欧美aⅴ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www| 熟女乱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真实国产老熟女无套中出|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米奇| 午夜电影网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区|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男男gv白嫩小受gv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色婷婷六月丁香宅男大增| 国产丰满老熟妇乱xxx1区| 一本色道无码道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春色校园亚洲愉拍自拍| 蜜桃视频久久一区免费观看入口| 麻豆av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欧美亚洲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国产av一二三无码影片| 99国产精品无码|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小说 | 日韩一区二区三| 欧美真人性野外做爰| 国产裸体舞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