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空氣能故障代(新時代空氣能故障代碼大全)
前沿拓展: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李云舒 韓亞棟 管筱璞
忠誠使命、英勇無畏的排雷英雄杜富國,科技強軍、為國鑄盾的防護工程專家錢七虎,矢志報國、三巡太空的英雄航天員聶海勝……7月27日,中央軍委在京隆重舉行頒授“八一勛章”和榮譽稱號儀式,三位推進新時代強軍偉業的標桿楷模被授予“八一勛章”。
“八一勛章”是由中央軍委決定、中央軍委主席簽發證書并頒授的軍隊最高榮譽。建軍95周年之際,中央軍委頒授“八一勛章”,充分體現了對英模典型的崇高敬意和高度褒獎,極大提振軍心士氣、激發昂揚斗志,激勵全軍匯聚起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而奉獻的強大正能量。
杜富國:“你退后,讓我來”
2020年,杜富國在陸軍軍醫大學內。 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你退后,讓我來!”這感動了無數人的六個字,是杜富國面對危險時脫口而出的話。2018年,在一次邊境掃雷行動中,杜富國為掩護戰友身負重傷,永遠失去了雙眼和雙手。
“排雷英雄”是怎樣煉成的?時間撥回到1991年11月,在貴州省湄潭縣興隆鎮太平村,一個嬰兒呱呱墜地。“我給他取名叫富國,就是希望他長大后,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杜富國的父親杜俊說。
杜富國的家門口是紅軍長征走過的路,就讀的皂角小學則是當時收養革命烈士子女和遺孤的保育院。從小聽長輩和老師講革命故事,杜富國的心中早早種下了保家衛國的種子。2010年12月,杜富國穿上綠軍裝,戴上大紅花,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涯。
新兵訓練結束后,杜富國被分到一個英雄的邊防連隊。他積極參加連隊工作,多次被評為優秀士兵。2015年6月,得知要組建掃雷大隊的消息,他主動報名。
杜富國報名參加掃雷大隊,一開始是瞞著家里的。“直到富國已經加入了掃雷隊,我們才知道這個信息。從事掃雷危險性這么高,要說一點都不擔心,那肯定是假的,天下父母都一樣。”杜俊說。
然而,在杜富國眼中,“為國家和人民奉獻的人生,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向連隊黨支部遞交請戰書后不久,杜富國與戰友一起踏上了新的戰場。
這個新戰場,是被定義為“世界掃雷難度最大”的云南邊境雷場。當地山高坡陡林密,只能靠人工排雷。由于地雷種類多、數量大,加之雷區存在自然沉降、滑坡塌方等因素,作業人員稍有不慎就可能觸雷。
杜富國迎難而上。他努力學習掃雷知識,在一個半月時間里,將專業測試成績從不及格提高到90分。很快,杜富國成長為精通爆破、搜排、銷毀等各項技能的排雷兵,還探索出人工搜排“十六字要訣”,有效提高了排雷效率和安全系數。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南部戰區陸軍云南掃雷大隊在云南省麻栗坡縣某雷場進行掃雷作業。杜富國與戰友艾巖在一個爆炸物密集的陣地雷場搜排時,發現一個少部分露于地表的彈體,初步判斷是一顆危險性高的加重手榴彈,且下面可能埋著一個雷窩。
“你退后,讓我來!”杜富國讓艾巖立即退至安全區域。正當他按照作業規程,小心地清除彈體周圍的浮土時,“轟”的一聲巨響,彈體突然發生爆炸,杜富國下意識地護住了身后的艾巖。當艾巖轉過頭時,眼前的一幕讓他震驚:躺在地上的杜富國成了一個“血人”,胸前的掃雷服被炸成棉絮狀,兩只手掌當場被炸飛……
經過三天三夜5次大手術,杜富國從死亡線上被救了回來,卻永遠地失去了雙手和雙眼,臉部、胸腹等處也留下觸目驚心的疤痕。
人們擔心杜富國會從此一蹶不振,但他卻以驚人的毅力振作起來。“當兵就要隨時準備上戰場,上了戰場就可能會有犧牲。”他說,“讓我來,是我無悔的選擇。”
走路跑步,穿衣吃飯,刮臉洗漱……從重新學習生活技能開始,杜富國逐步找到了自己新的生活方向。
“雖然失去了手和眼睛,但我還有嘴和腳。如果可能,我想學學播音,把掃雷故事講給更多人聽。”在家人、部隊的幫助下,杜富國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從吐字、發聲開始練習普通話,背記稿件全文,成為了軍隊廣播節目的播音員。
杜俊告訴記者,在那次爆炸中,杜富國的肺部和聲帶、聽力也受到了損傷。“富國學得很吃力,但通過一遍又一遍的練習,他的聲音漸漸清晰洪亮。他說,雖然自己的水平離專業播音員還差得很遠,但就像當初學掃雷一樣,即使從零開始,只要不斷堅持,一定能進步。”
近日,杜富國結束了治療,順利康復出院。“現在富國康復得非常好,在義肢的幫助下,可以做到自己吃飯、洗漱、慢慢寫字。”杜俊介紹。
在頒授“八一勛章”和榮譽稱號儀式上,當杜富國被授予勛章時,他舉起右臂,堅定地行了一個干凈利落的軍禮。空蕩蕩的袖管,令人動容。
杜俊說:“黨、國家、部隊給他這么大的榮譽,我最想對他說:不驕不躁,最大限度地貢獻自己的光和熱!”
錢七虎:“當祖國需要的時候,我們就響應號召”
2018年,錢七虎在陸軍工程大學實驗室內。 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學霸加刻苦,這是他成功的基礎。”錢七虎院士的博士生、陸軍工程大學教授郭志昆正在撰寫一本關于錢院士的傳記。他介紹說,錢院士從小就是學霸,上初中時,一次因病住院,兩個月無法上課,他就在醫院自學。出院時正好趕上期中考試,其中平面幾何居然考了99分,1分扣在一個符號書寫不規范上。
刻苦是錢七虎的鮮明特質。錢七虎在上海中學念高中時,正趕上抗美援朝,上海代表團曾帶著他的成績單去一線慰問志愿軍戰士:你們在前線英勇殺敵,后方我們的學生在努力學習。
“他看準了什么事,一定要堅持,一定要干好。”郭志昆說,上世紀70年代初,國家有關部門組織全國防護工程技術人員培訓,從蘇聯學成歸來的錢七虎被安排為培訓教員。當時沒有相應的培訓教材,需要自行編寫。而此時,錢七虎由于長時間伏案工作,得了很嚴重的痔瘡,無法坐著,為了趕時間,他愣是趴在床上完成了教材編寫。這也是首部由國內學者完成的關于防護工程的專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興趣,但錢七虎一直堅持把個人理想、興趣和時代要求、國家民族需要緊密聯系在一起。“他總是告誡我們:‘當祖國需要的時候,我們就響應號召。’”郭志昆說。
當個人的興趣、想法和國家需要發生矛盾時,錢七虎是如何抉擇的呢?郭志昆講述了這樣一段故事。
錢七虎中學時曾聽電影演員黃宗英作訪蘇報告,受此影響,他想在高中畢業后去蘇聯學習水電專業,回來為國家建設水電站。但抗美援朝使我國認識到,沒有優良的武器裝備和軍事工程技術,軍隊打仗是要吃苦的。為此,國家花了大力氣組建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培養軍事工程人才。組織上找到錢七虎說:哈軍工要挑選優秀學生,組織上考慮就不派你留蘇了,就去哈軍工。雖然心有遺憾,錢七虎還是毅然服從組織安排。
本科期間分系填志愿,錢七虎被錄取到冷門的防護工程專業。但他的學習熱情并沒有因此受到影響,他一如既往刻苦學習,年年都獲評優秀學員,后來被選派到莫斯科古比雪夫軍事工程學院學習深造。
上世紀70年代初,戈壁深處的一聲巨響,荒漠升起一片蘑菇云……當人們歡呼慶賀之時,一群身著防護服的科研人員迅速沖進了核爆中心勘察爆炸現場,錢七虎便是其中一員。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當時,我國面臨嚴峻核威脅環境。在錢七虎看來,如果說核彈是軍事斗爭中銳利的“矛”,那么防護工程則是一面堅固的“盾”。防護工程是國家的“地下鋼鐵長城”,“矛”升級了,我們的“盾”就要及時升級。錢七虎帶領團隊經過艱苦研究,為抗鉆地核武器防護工程的設計與建設提供了理論依據,為我國鑄就“地下鋼鐵長城”立下了功勛。
錢七虎總是說,做科研工作,不能僅僅著眼當下看得見的事情,更應該站在國家的全局進行前瞻思考,哪些事情對國家和人民有利,我們的興趣和愛好就要向哪些事情聚焦。
上世紀90年代初,“城市病”問題還不突出,錢七虎就組織團隊研究地下空間。他敏銳地發現,國外一些大都市已經出現交通擁堵、空氣污染、城市水澇等問題,地面建設遠遠跟不上人口增長。如何向地下要空間,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探路,也是我國必將面臨的重大現實課題。不久,錢七虎在國內率先提出了開發地下城市空間、發展城市地下物流等創新觀點,領銜完成了咨詢管理課題《21世紀中國城市地下空間利用發展戰略與對策》。
錢七虎院士的秘書趙金龍告訴記者,錢院士很自律很節儉,作為擁有少將軍銜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按規定他出行可乘坐頭等艙,但為了節省經費,他經常讓秘書訂經濟艙。去年過年,一位學生送來一塊智能健康監測手表,他硬是不肯收,后來覺得有一定實用性,自己網購了一塊。
被授予“八一勛章”后,錢七虎說:“這是國家、軍隊對我的鼓勵。我盡我的余生,還要為我們國家的國防事業作貢獻,為我們國家的重大工程作貢獻。活到老,革命到老!”
聶海勝:“時刻準備,接受祖國的挑選”
中國航天員聶海勝。 新華社發(徐部 攝)
兩周前,湖北省棗陽市楊垱鎮海勝中學數學老師胡菁接到了老同學聶海勝的電話。每逢學期結束,聶海勝總是會問問家鄉孩子們的學習情況,這已成為他多年的習慣。
“即使身體失重,但是心不會失重。太空浩渺無邊,低頭下望,只有祖國那片土地讓我牽腸掛肚,因為那是我們的根。”對于“八一勛章”獲得者、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聶海勝而言,“浩渺夢幻的太空能讓人看淡浮華虛妄,卻會使人對親情與國家的認識更加深刻。”
2005年,神舟六號飛船直刺蒼穹,聶海勝的名字響徹神州。八年后,他擔任神舟十號飛船乘組指令長。又一個八年過去,57歲的他擔任神舟十二號飛船乘組指令長,成為繼景海鵬后我國第二位三探蒼穹的宇航員,也是我國執行飛天任務年紀最大的宇航員。
“時刻準備,接受祖國的挑選,這是我們一直堅守的信條。”2021年6月16日,神舟十二號出征前夕,聶海勝表示,作為一名航天員,我們的初心使命就是飛天,也可以說,只有飛行和準備飛行兩種狀態。只要祖國需要、任務需要,我們都會以最佳的狀態、最充分的準備去迎接挑戰、履行使命。
除了三巡太空,他還曾為“神五”“神七”“神九”三次任務備份。聶海勝的過往經歷,和“三”這個數字有著不解之緣。他曾細數人生中的三次重要轉折:第一次,初二那年,父親去世,差點輟學;第二次,高中畢業招飛入伍;第三次,通過航天員體檢。
1964年,聶海勝出生在湖北棗陽一個鄉村。八個孩子中,他排行老六。父母是普通農民,一家人全靠幾畝地維持生計。每到交學費時,父母總要為幾元錢犯愁,東挪西借。初二那年,父親去世,作為家里唯一的壯勞力,他不得不放棄學業,而老師和母親一起把他接回了課堂。他后來如愿考上了當地最好的高中——棗陽一中。
“家境貧寒、學習刻苦、團結同學、樂觀向上。”高中同學王志向用十六個字概括對聶海勝的印象。
王志向還記得一個細節,當時聶海勝全部鋪蓋就是一床被子,鋪一半,蓋一半,“連枕頭都沒有,就撿兩塊紅磚,再拿張報紙一裹當枕頭”。為了省下八毛錢車費,放假回家的時候,40公里的路,他常常選擇步行。
當年,宿舍是大通鋪。據王志向回憶,聶海勝學習很用功,早出晚歸,不知道他什么時候入睡、什么時候起床,就為了能在教室里多學一會兒。他成績不錯,數學、物理更是強項,常幫同學解答問題。有一年,學校組織植樹,一個同學不小心崴了腳,聶海勝主動把他背回宿舍,還幫忙打飯、扶他去教室,照顧了好些天。
聶海勝的弟弟聶新勝告訴記者,大哥從小就向往軍營。胡菁也說,聶海勝一直想考軍校,能當飛行員最好。
在聶海勝看來,是部隊讓他這個苦孩子有了光明的前途。在去航校報到的火車上,接兵的干部給每名新兵發了半斤糖果,不一會工夫就全化在他的嘴里了,“我是咀嚼著甜蜜走向部隊的”。
在空軍飛行部隊的10年間,聶海勝先后駕駛過殲五、殲六、殲七3種機型,安全飛行148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
1998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成立,通過層層選拔,聶海勝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完成了從航空到航天的轉變。
航天員的訓練項目,挑戰著人體的極限。他們要穿120公斤重的宇航服下水進行模擬失重訓練;在飛速轉動的離心機里承受8G的離心力,眼淚鼻涕甩得滿臉都是;躺在一張傾斜度為負數的床上,頭朝下,每次訓練都要連躺幾天……
“平時訓練很辛苦吧?”對老同學關心的詢問,聶海勝說了實話:“很辛苦,能堅持。”
聶新勝告訴記者,家人知道他忙,盡量不打擾他。聶海勝回老家的次數屈指可數,有時吃了頓飯,便匆匆返程,家人也都表示理解。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楊利偉曾講述過這樣一個故事,聶海勝備戰“神六”時,母親因腦出血臥病在床,一向少言寡語的聶新勝說了一句話:“哥哥,你放心去飛吧,我們兩個一個盡忠,一個盡孝。”
聶海勝曾說過:“人類最老的航天員是77歲,雖然年過半百,但為航天事業拼搏的心依然年輕,只要祖國還需要,我會繼續前進。”
來源: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拓展知識:
- 1海信42k11p怎么折開(海信42K11P:全方位展示超清畫質)
- 2電視頻道沒了怎么恢復(快速解決方法)
- 3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號碼查詢(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查詢)
- 4艾木歐防盜門沒電打不開怎么辦(艾木歐防盜門沒電無法啟動?解決方法總結)
- 5ENS指紋鎖售后熱線(ENS指紋鎖售后熱線-專業解決您的問題)
- 6打電話顯示關機是什么原因(如何解決手機無法接通問題)。
- 7v500hk1 cs5故障維修(v500hk1 cs5故障維修指南)
- 8創維液晶電視的遙控器怎么調試(創維電視遙控器調試指南)
- 9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
- 10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 - 完善24小時保
-
美的中央空調24小時服務熱線電話(為什么美的空調制熱就關機美的空調制熱為何
2024-09-12
-
開利空調全國服務熱線(中央開利空調內機制冷噪音如何有效降噪)
2024-09-12
-
天津斯麥格SMEG冰箱售后故障報修中心(冰箱冷藏傳感器)
2024-09-12
-
開利空調24小時熱線(開利空調常見故障及維修方法你知道如何自行解決嗎?)
2024-09-12
-
三菱中央空調廠家售后電話24小時人工電話(三菱空調開不到是怎么回事排除故障
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