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興燃氣灶維修哪里找(定興燃氣灶維修電話是多少)
前沿拓展:
點右上角關注號“新區白洋淀”,民間視角看遍雄安新區白洋淀世情民風
作者:張建英
友情提示:這一系列“訪碑”文章是雄安建設中傳統文化的純粹記錄,沒有進行文學創作,不能當文學作品來看。
本文很長,可以先轉發或收藏后再仔細閱讀,如果一次讀不完,方便下次查找。
雖然不用去溝市村,就看到了由文保所收集起來的靜修碑刻與赑屃,但是最初看到赑屃和碑刻出土的時候那種激動和興奮,以及晚上做了一夜的夢,夢里都是去溝市村現場細細瞻仰的那種強烈的愿望,始終在心頭縈繞,揮之不去。
椒山先生故里北河照村和征君先生故里北城村都去過很多次,北河照村更是身為鄰村南河照村人的我從小學五六年級便要去求學的地方,那里有我的老師、同學和朋友。說來真是很有淵源,椒山先生曾師從沈琇,沈琇是南河照村人,沈氏后人亦有對家鄉歷史深懷熱忱之人。
北河照村有椒山先生故里祠,北城村有孫奇逢紀念館,相比之下,容城三賢之靜修先生故里溝市村就比較單薄了,沒有可供拜謁的場所,此次碑刻和赑屃出土之前,甚至連靜修祠留下的痕跡都很難找到。每每和朋友們說起,大家都表示非常痛惜。然后總覺得去了溝市村也看不到什么,那還去嗎?于是一次次聊起這個話題,一次次又覺得去了之后什么也看不到,那和我們家鄉的所有的村莊又有什么區別呢?所以竟是這么多年一直都沒去過。
王志利供圖
但是現在不同了,現在有真真正正實實在在的遺物了,證明我們的先賢真的就在那片土地上,他的氣息還在,他的蹤跡還在,他對于這個村莊,對于這片土地,對于雄安建設中的文化傳承與弘揚,對于我們國家歷史和民族的影響,永遠都在。所以我和冬孌姐決定了,一定要去,去感受他的氣息,去觸摸他的蹤跡,去擁抱孕育他文學與理學成就的土壤,去隔著漫長的時間遙遙致敬他憂國憂民的思想和精神。(對靜修先生的介紹,請參考 雄安“訪碑”記「一」 )
去之前聯系了容城縣賈光鄉政府的王志利,正好他也在溝市村委會忙著一些未竟的工作,看到我們來了,就抽出時間來帶我們去看碑刻和赑屃出土的地方,以及還有一塊在一戶人家大門下面的碑。
冬孌姐在細辨碑文
先來到這戶人家,一位大姨熱情地迎了出來。我們蹲在地上細看,碑上面也有一層浮土,看不清楚。大姨給拿來條帚,她先掃了幾下,輕輕地也不敢用力。冬孌姐見狀,拿過條帚自己來掃,從頭至尾掃得干干凈凈,又蹲下細看,可惜只能看到最下面有幾個小字,其他地方竟看不出有字的痕跡,像是從來沒刻過字一樣,也不知道背面有沒有字。
冬孌姐在細辨碑文
據大姨說這就是從劉因祠堂散落到四處的東西,這塊碑就埋到這兒了。她還說只要政府需要隨時都可以挖走,只要把她家門下地面給修整好了就可以。大姨為什么這么爽快呢?后來和她聊天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她就是這個村的,長大后嫁到了本村,對本村的圣賢,她自然也是有感情的。
從這戶人家出來,往前走不多遠就到了出土碑刻和赑屃的地方,村民趙金斗家。這里已經人去屋空,拆得零零落落,院子中央是一個大坑,正是出土的地方。
站在院子里往北一看,就能看到拒馬河的大堤。
后面有輛小白車的地方,就是大堤
跟我們一起走過來的大姨說,小時候她看到過靜修祠堂和靜修墓,那是怎樣的規模宏大和氣派。用她的原話是這么形容的:“這邊兒上都壘著墻,這挺大一片地方,這一片兒都是。那個墳頭兒就在這碑的后邊兒,祠堂在前邊兒,墳頭兒在北邊兒。那墳頭兒高呀,可高了,都壘得挺好的,砌了個屋。那個碑有樓子,樓子上面有頂子,護著碑呢!就是個小亭子,亭子下面是碑。”提到關于劉因的傳說,大姨說:“我聽村里老人們說以前是叫尊賢莊來著,后來不知道什么時候改成溝市村了,還聽到一些挺說不清楚的事兒,說拒馬河發了水,別的地方都沖垮了,這里也淹不著。還說有一些石人石馬什么的,我也沒見著過。我見到過一些小碗兒小碟子小盤兒。”
從趙金斗家出來,我們看到一位老人正在東邊的廢墟上撿拾一些木棍,應該是要做燒柴用的吧,旁邊還放著她的筐。這情景讓已經多年使用地暖和煤氣灶的我們瞬間回到了小時候,那時候村莊里總是有這樣的老人,到處去撿拾柴火,回來做飯,燒炕取暖。一樣的頭巾,一樣的棉襖,一樣飽經風霜的臉和手,那種生命的堅韌穿透了歷史和歲月,伴著裊裊的炊煙盤旋縈繞在記憶深處,讓人每每想起,總是熱淚盈眶。
冬孌姐在和老人攀談
我們跟老人打聽知不知道劉因祠堂?她說知道,看到過,詳情就不太了解了,因為她是嫁過來的,娘家是定興縣的小佟村。她回娘家的時候要過大堤,總會看到劉因祠堂。
小佟村,我一聽這個村名就想到了我大姑家,大佟村。不遠處就是我舅舅家,北南蔡村。自古以來,拒馬河兩岸的人家聯系就非常緊密。容城三賢之大儒孫奇逢最好的朋友鹿善繼,就是定興縣江村的。孫奇逢自十四歲與鹿善繼定交,是經常在江村住著的,“一年強半在江村”。兩個好朋友互相砥礪,“以圣賢相期許。”那時候,鹿善繼守定興殉國之前,很多年間,江村是北方學術交流中心。在那里,劉因的名字是常常會被提起的,劉因在一眾圣賢豪杰心中,一直是一個文化坐標的存在。
因為劉因有三個女兒,一個兒子早夭,所以身后未免凄涼。孫奇逢南遷之前,對劉因祠堂和墓地的維護修葺傾注了極大的心血,以他的威望和號召力、組織管理能力做了很多事情。如今,三賢的家鄉容城已成為舉世矚目的雄安新區,“無文化傳承,無雄安未來”,期盼雄安深厚的文化底蘊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與傳承。
溝市村街上劉因的畫像和介紹
這篇紀實將要發出之際,看到冬孌姐朋友圈發了一段話,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文靖公劉因、忠愍公楊繼盛與“北方孔子”孫奇逢這三位先賢中,排在最前面的劉文靖公,因為沒有后人(清代王師旦為他立后)站出來倡導,其故里一直沒有重新修葺他的祠堂,整修他的墓地。雖然最近出土了他的墓碑和赑屃,也有像楊書記這樣的老人兒,還能夠指認劉因祠堂和墓地的準確位置。可是卻仍無希望在這次征遷的大潮中,完好保存,實在是可惜!!!北河照村有楊繼盛祠堂,北城村有孫奇逢紀念館……容城三賢中,因為沒有任何祠堂紀念館一類的場地而倍受冷落!多么盼著新區及時重視起來,保留好他的祠堂和墓地,那樣,容城三賢對后人的影響,就能更完整地凝聚成一股合力了,盼望著,盼望著,盼望著……”
王志利供圖
除了溝市村,北河照村,北城村,還有一個村與本次訪碑系列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是哪個村呢?
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河北自媒體百佳號 新區白洋淀 ,投稿可發私信或發留言雄安“訪碑”記「一」
武備志與釣魚島、茅元儀與孫奇逢有關系——雄安“訪碑”記「二」
由吏部主事到武選司員外郎的容城人——雄安白洋淀訪碑記「三」
點右上角關注號“新區白洋淀”,民間視角看遍雄安新區白洋淀世情民風張建英(筆名心盈,河北省作協會員,河北文學院第十五屆簽約作家)文集《紡織生命的陽光》詩集《詩心盈路》京東、當當等各大電商平臺(雙十二期間正在優惠哦),北京、全國各大省會書店,容城新華書店,新世紀圖文,廉價書店等有售。
拓展知識:
- 空調顯示h5是什么原因(該如何解決)?06-01
-
A股午前跌幅略有擴大,五大銀行股股價再創新高
2024-08-27
-
HSTARS空調廠家服務中心(如何聯系HSTARS空調廠家服務中心以獲取維修或技術支持
2024-08-27
-
EMICON空調售后服務(EMICON空調售后服務:如何確保您的空調系統得到最佳維護和
2024-08-27
-
登高空調售后服務官網熱線(如何聯系登高空調售后服務官網熱線以解決常見問
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