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全息通信五大應用場景
近年來隨著全息技術的提高,全息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數量和形式也逐漸增多。
從最初的簡單展示,到目前的可交互立體顯示,全息的應用已經愈顯成熟。目前全息應用較為成熟的領域有服務與銷售、游戲、影院、新聞與舞美、教育、駕駛、文化和體育業(yè)。6G 相較于 5G,傳輸速度更快、計算能力更優(yōu)、承載能力更好、展示樣式更加多元。相比較于 5G 時代下的偽全息,在未來真正的全息將做到商用穿插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影響我們的方方面面。
全息的應用場景未來如此廣泛,因此,一方面為了便于大眾理解,另一方面也便于技術的儲備和產業(yè)鏈的建設,清晰完善的場景特征是必要的。在挖掘場景特征方面,從場景組成的要素—用戶和需求出發(fā),總結用戶及其需求特點,便于提煉場景的特征。其次,全息豐富的子場景,在未來發(fā)展的優(yōu)先級和重要程度也有所區(qū)別,因此通過場景的特征對場景的價值進行判別和排序,有助于重要緊急場景的快速發(fā)展。
白皮書分析了 15 種行業(yè),128 個應用場景,根據應用場景的技術特性提出了 6G 全息五大類別應用場景。
6G 全息通信 5 大類應用場景
微時延超精度人機協同場景微時延超精度人機協同場景
人機協同任務對實時性和傳輸以及信息呈現的精度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傳統通訊網絡存在的固有數據通信延遲問題將會在 6G 時代大幅度減少,這讓微時延超精度的人機協同成為可能。傳統的人機交互將走向遠程,走向線上,完整實時的交互通信將通過全息顯示的方式在人機之間建立,大幅度增加了從業(yè)者的自由度,提升了人機協同的工作效率,相比于 5G 時代已經滿足的雙向端到端 1ms 的時延,該全息通信場景提出的是對時延和傳輸精度都更進一步的要求。
6G 網絡的低時延,以及全息顯示的超高精度,使得微時延高精度人機協同場景將能夠在醫(yī)療,制造業(yè)等領域廣泛應用。醫(yī)院的專科醫(yī)生在高性能通訊網絡的賦能下,能在觸覺,視覺等多維數據與病人端交互中,對病人遠程實施遠程問診。此外,工作人員通過 6G 通訊網絡,在安全場所傳輸手部移動數據,操縱實驗室內機器人進行高危化學實驗操作,提高了特殊場所下作業(yè)的安全性。為完成以上場景中的任務,需要滿足以下要求:
1.實現高數據質量,以保證傳輸的目標人像或物像還原程度較高。例如在遠程異地問診場景中,將病患的數字孿生體以高還原度呈現在醫(yī)生端,則更有助于醫(yī)生對疾病的診斷。
2.實現高實時性數據傳輸,以保證用戶與全息影像之間的交互行為精確反饋,同時獲得較為真實的感官體驗。例如在全息生化實驗場景中,將操作者的行為實時傳輸到虛擬物品并獲得數據反饋,虛擬物品反過來輸出的數據呈現在操作者端,獲得無時間差的交互和感官體驗。
3.實現高網絡穩(wěn)定性,以確保數據傳輸連續(xù),保障人身安全及健康。例如院外遠程急救場景中,穩(wěn)定的網絡能夠將異地病人的病情影像實時無中斷地傳輸到醫(yī)生端,醫(yī)生及時做出診斷和急救方案,為病人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爭取寶貴的營救時間。
微時延高精度人機協同具有一系列較強的全息場景特性,如圖所示。核心的特點表現在較高的全真態(tài)屬性,例如應用場景之一的全息生化實驗具有較強的影像擬真化。場景中的產品依賴實體,虛實融合程度較高,同時,產品能夠帶給用戶新鮮和刺激感從而產生較強的沖擊感。由于存在多用戶實時溝通、信息傳遞快速的特征,因此場景的實時態(tài)也較強。另外,低時延精密輔助場景能夠靈活感知環(huán)境和人類行為并作出反饋,也能使用戶進行沉浸式交互和多感官交融,從而具有較強的融智態(tài)和具身交互態(tài)。
微時延超精度人機協同場景特性
為達到較好的用戶體驗,低時延精密輔助場景對技術具有較高的要求。如圖所示,其突出特點是場景需求亟待性大,傳輸數據質量高。場景應用了高分辨率顯示技術,要求端到端的數據傳輸的即時性更高且傳輸可靠性更強。
因此,低時延精密輔助場景要求時延<0.5ms,帶寬 1Gbit/s~1Tbit/s,定位精度<1mm,分辨率 16K,色域 100%NTSC,對 6G 網絡提出了高數據傳輸上下行速率、低空口時延、強網絡穩(wěn)定性的要求。
微時延超精度人機協同場景技術需求度
微時延超精度人機協同場景技術和體驗指標對比
主要應用案例:遠程異地問診
在遠程異地問診場景中,6G 能夠高速率低時延傳輸大規(guī)模數據、高真實度呈現全息,從而使超遠距離問診成為可能,這將讓邊遠地區(qū)的居民也有機會接受一流醫(yī)療資源的服務,讓醫(yī)生難以到達的特殊場所內傷病患也能得到遠方醫(yī)生的及時問診。如圖所示,邊遠地區(qū)病人能夠當地進行身體體征數據、病情數據、醫(yī)學影像數據等多方位數據的采集。采集到的數據將會生成病人數字孿生體并被上傳至遠方醫(yī)院在線問診專區(qū)。醫(yī)生通過觀察與問診,提供高可靠的診斷結果或進行聯合診治。
遠程異地問診
遠程異地問診場景大多通過模型來傳輸單人、動態(tài)或虛擬態(tài)物體以及虛擬環(huán)境等內容,最廣泛使用的交互方式為手勢交互和觸控交互。
大容量融智能孿生網絡場景大容量融智能孿生網絡場景
大容量融智能孿生網絡對數據傳輸體量、傳輸距離和網絡感知能力要求很高,需要通訊網絡同時具備遠距離大數據傳輸及 AI 驅動的信息處理與決策能力。6G通訊網絡大帶寬低時延與廣連接的特性,能夠在超距離大數據傳輸下保持良好的穩(wěn)定性,大幅提升孿生網絡監(jiān)控管理的效率。用戶可通過全息呈現遠程查看場景的全方位信息,同時,上傳的數據在人工智能技術的加持下,實時分析,為產業(yè)賦能,實現 AI 、數字孿生與 6G 網絡的緊密結合。
大容量融智能孿生網絡場景主要運用于宏觀態(tài)勢監(jiān)測、車聯網、自動化農業(yè)、工業(yè)資源調配和處理等應用領域。因此,用戶的使用偏向職業(yè)技術場景,且此類用戶的需求集中于大規(guī)模數據的智能化精準采集、傳輸、處理與實時交互或決策。
目前,大容量融智能孿生網絡場景中的用戶面臨的痛點主要為:數據的采集維度多,體量大;海量多維度數據處理與運用的過程產生巨大算力成本。用戶在場景中的痛點催生了如下需求:
1.多維度數據需要大容量通訊網絡傳輸能力。例如在自動駕駛這一典型場景中,車輛將采集來自道路、環(huán)境、交通狀況等多維度海量數據,這些數據需要高速上傳,因此高帶寬、低時延的通訊網絡至關重要。
2.海量信息量需要高性能的人工智能處理手段。如在智慧城市這一場景中,城市數據中心將會收集到來自城市的街道、住宅、交通等各個傳感器的大量數據,數據的處理和分析等需要強大的 AI 驅動。
如圖所示,大容量融智能孿生網絡場景具有較強的全真態(tài)屬性,例如該類場景的典型案例之一全息數字孿生城市需要對街道、建筑、車輛等城市元素進行極強的擬真化。由于該類場景需要依賴實體進行虛實融合,結合多維度全空間的產品形態(tài)創(chuàng)造視覺等感官沖擊,因此在虛實融合和沖擊態(tài)、多維態(tài)方面也具有較強的屬性。同時,為了使場景元素都能夠靈活感知環(huán)境和人類行為并作出實時反饋和信息的傳遞,大容量融智能孿生網絡場景的全息實時屬性也較強。
大容量融智能孿生網絡場景特性
根據對大容量融智能孿生網絡此類全息場景與傳統場景在數據量、智能化程度和監(jiān)控顯示效果等方面的指標要求進行對比,前者對通信網絡技術的部分方面有較高要求。如圖所示,大容量融智能孿生網絡要求帶寬達到 1Gbit/s~1Tbit/s,為實現物理世界與孿生世界的交互以及網絡資源調配規(guī)律,需要該場景具有極高的情境感知能力和自適應性。網絡算力規(guī)模需要能夠承擔人與人、人與機器間的通信,達到 36.8×10^15 ops。為保證孿生網絡場景的遠程監(jiān)控顯示效果,要求具有極強的實時性,時延<10ms,同時,分辨率達到 16K。
未來,大容量融智能孿生網絡場景可以應用在全息車載輔助駕駛、數字孿生城市、全息實時數字化監(jiān)控、全息地質勘測、全息探測救援設備、全息自動蟲害處理、全息交通感知系統、全息作物監(jiān)管、全息建筑施工數字化管理、全息礦下環(huán)境模擬等方面。例如全息交通感知系統通過全息車輛信息網絡和交通遠程管控兩個主要功能,連接區(qū)域交通控件與車輛,構建全息交通云網絡,打造智能交通系統,動態(tài)可視化城市交通的運行細節(jié),為交通科學領域發(fā)展提供幫助;全息地質勘測通過數字采集與云端存儲地域內的地理地質信息,構建地質信息網絡,呈現可交互的地質地理模型,在 6G 技術支撐下,加速并優(yōu)化地質勘測行業(yè)的規(guī)劃與作業(yè),為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提供幫助;全息礦井安全監(jiān)控在 6G 技術支撐下,借助高精度的三維采集硬件設備將龐大的數字孿生礦下全息場景進行模擬分析,并通過全息數據分析以及機器學習來預判事故發(fā)生的可能性及人員操作的標準性,并且將信息反饋到現場,把損失降到最低。
大容量融智能孿生網絡場景技術需求度
大容量融智能孿生網絡場景技術和體驗指標對比
應用案例:全息車載輔助駕駛
在全息車載輔助駕駛場景中,6G 技術高實時、低時延獲取云端車聯網信息并上傳,在云端進行處理,然后借助全息投影儀等物理硬件設備將連續(xù)清晰的指引信息或人像物像等內容在對應場景進行呈現。全息車載輔助能夠實現異地聯動、全息投影交通指示、實時路況信息、危險情況提示,消除目前駕車過程中存在的行車指引不明確、車輛間遮擋影響視野、駕車途中難以與親友進行流暢與輕松的溝通等痛點,使得駕駛場景更具個性化和沉浸感。從駕駛者的使用者行為、全息顯示以及后臺支撐過程分別展示了全息車載場景下用戶具體使用過程中的觸發(fā)行為、用戶界面展示信息以及后臺運行內容與對應的支撐處理技術,如圖示。
全息車載輔助駕駛
全息車載輔助駕駛系統場景大多通過視頻的形式傳輸動態(tài)或靜態(tài)物體和真實環(huán)境,同時使用多種交互方式,包括手勢交互、語音交互和觸控交互。
強沖擊全沉浸虛實融合場景強沖擊全沉浸虛實融合場景
虛實融合的全息場景將依托于 6G 和裸眼 3D 顯示技術,在相對固定的系統環(huán)境下,以超低時延與超高帶寬的通信為用戶帶來沉浸式虛實融合的體驗。相較于 AR 和 VR 的設備束縛和暈眩感,裸眼將大大提升用戶的參與感,讓人們隨時置身于虛擬夢幻的世界成為可能,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娛樂生活。但與此同時,該場景全新流暢的用戶體驗也對時延和帶寬有著更為嚴格的要求。
6G 網絡下的超低時延和超高帶寬,配合全息硬件的組合呈現,可以廣泛應用于全息婚禮布置、賽事全息投影和全息舞美布展等固定形式的大場景中,其超高精度的全息顯示效果,能夠帶給用戶多感官的強烈沖擊感和超沉浸的虛實融合場景體驗。除了生活娛樂場景,在商業(yè)布展或對顯示效果要求較高的場景中也將會給用戶帶來更為驚艷的體驗。
目前,該場景中的用戶面臨的主要痛點為:傳輸內容大;場景對沉浸感要求高;展示的內容和角度較為局限,且交互方面并不具備創(chuàng)新性。因此,為解決以上痛點,需要滿足以下要求:
1.實現高帶寬,低時延,保證影像流暢度以及展示效果的完整。例如在全息婚禮布置場景中,影像更加清晰且流暢,能更好地傳遞新人的喜悅,并且同時可以存儲,將時空定格在某一時刻。
2.實現多模態(tài)信息呈現,豐富展示內容,讓人身臨其境。例如在全息賽事投影場景中,通過聲音、振動反饋甚至一些慢動作分解等向用戶傳達賽事本身的激烈碰撞及緊迫感來營造氛圍,讓觀眾在家也可以擁有現場沉浸感。
3.實現多維度、高精度的內容采集,讓用戶可以跨空間掌控全場體驗。如在全息舞美布置場景中,通過讓用戶切換不同角度去了解及掌握全場景的信息,讓其擁有全局掌控感甚至上帝視角,同時高精度的影像呈現能夠讓用戶擁有更為極致的體驗。
強沖擊全沉浸虛實融合具有其獨特的全息場景特性,如圖所示。由于該場景對多模態(tài)交互和多感官沖擊的需求度比較高,旨在讓人沉浸式體驗全息空間,因此在多維態(tài)、全真態(tài)、沖擊態(tài)以及虛實融合方面的特性較為突出。人在該場景中會注重個人與全息影像的融合感,全方位體驗虛擬世界,但對于即時通訊和時空跨越的要求不是很高,因此該場景在融智態(tài)和具身交互態(tài)方面表現較強,而對躍遷態(tài)和實時態(tài)方面相對較弱。
強沖擊全沉浸虛實融合場景特性
為達到更真實的體驗,強沖擊全沉浸虛實融合對技術也有較高的要求,如圖所示。其突出特點是場景對環(huán)境的渲染和對交互反饋的靈敏度要求較高,且需要搭載高分辨率顯示技術,因此該場景下需要時延< 10ms,帶寬 1Gbit/s~1Tbit/s,定位精度<1mm,分辨率 16K,色域 100%NTSC,移動性>500km/h,整體來看,該場景在低時延、高傳輸速率的基礎上,獨有的強交互特性也使其情景感知能力相較其他場景要求更高。
強沖擊全沉浸虛實融合場景技術需求度
強沖擊全沉浸虛實融合場景技術和體驗指標對比
應用案例:全息婚禮
全息婚禮場景如圖所示,運用高敏感度、低時延和超清晰的 6G 技術,借助傳感器、立體攝像機和全息投影儀器等設備,可以完成婚攝婚禮現場布景及人像三維影像的數據采集傳輸和重建。在該場景中,人們可以通過手勢和體感的多模態(tài)交互方式與現場道具的三維影像進行互動,在內容與技術共同驅動下,獲得強大的沉浸式體驗。
全息婚禮
跨時空多模態(tài)具身交互場景跨時空多模態(tài)具身交互場景
多模態(tài)具身交互要求較高的帶寬進行交互對象及交互過程的數據傳輸、以保證高質量的展示及多維感官交互體驗。6G 網絡通訊傳輸性能的極大提高讓全息技術及多模態(tài)交互技術能夠實現遠程互聯,二者結合為用戶提供跨越時空的多模態(tài)交互渠道,豐富用戶的生活,提升溝通效率。該全息通信場景對帶寬與實時性的要求較高,同時需要擬真環(huán)境與全息內容的實時更新,并對交互反饋速率做出較高要求。
6G 網絡的高帶寬與低時延以及全息的全真與沉浸,將助力跨時空多模態(tài)具身交互在泛娛樂、文化教育等領域的應用,通過構建豐富多維的可交互顯示效果,為全息娛樂、全息文化教育等提出新的可能。例如家庭 MR 娛樂借助虛擬現實、通道交互等技術,建立高顯示質量、多交互通道的場景,讓用戶沉浸性地進行家庭游戲或虛擬運動等娛樂項目,提升用戶體驗。又如全息文物修復通過全息顯示向用戶展示文物外觀,同時借助豐富的交互手段模擬修復進程,為文博工作者提供文物修復方面的教育教學新方法。以上場景對內容與交互方面的要求較高,因此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 實現高帶寬,高傳輸速率的通信網絡,以支撐數據傳輸,從而保證全息影像較為流暢、呈現更為逼真。例如在全息文物修復場景中,將設備傳輸速率較快,展示的影像不會出現掉幀等現象,展示效果更佳,更具有真實感。
2.構建高質量且豐富多元的場景,增加真實度與沉浸感。例如在全息劇本殺場景中,利用全息顯示技術構建起高擬真程度的體驗場景,讓參與劇本殺的用戶在游玩過程中收獲更真實,更沉浸的體驗。
3.提供多模態(tài)的自然交互方式,突破時空界限,提升沉浸感的同時豐富用戶體驗。例如在全息武器講解場景中,用戶不僅能夠在全息環(huán)境中去觀察武器本身,也能通過外接設備的虛實結合多模態(tài)交互方式,更好地去感受每個種類的武器特點并做到模擬實操。
跨時空多模態(tài)具身交互場景結合現實與全息,互動性或展示性需要更加真實,具有較高的全真性與虛實融合特性。此外,由于用戶可用多模態(tài)交互手段進行具身交互,對于場景的實時態(tài)要求也較高,以此提供更為流暢自然的交互體驗。
為達到全真且沉浸的展示效果以及流暢自然的及交互體驗,跨時空多模態(tài)具身交互場景著重于用戶的感官體驗與交互操作。其技術需求度如圖24和25所示,其突出特點是更加豐富與有層次的三維的數據信息、更直觀與精準的情景感知能力、以及更流暢的交互操作性。因此,該場景要求帶寬 1Gbit/s~1Tbit/s,時延<10ms,連接數密度>1 臺/平方米,交互反饋延遲 1ms。在未來,因為其虛實融合的場景特性以及帶寬高的需求度,可能在跨空間跨時間人像互動方面具有較多的應用。
跨時空多模態(tài)具身交互場景特性
跨時空多模態(tài)具身交互場景技術需求度
應用案例:全息劇本殺
劇本殺是一種強社交性實況角色扮演類游戲項目。全息劇本殺場景在 6G 的支撐下,通過使用全息投影技術將玩家實時影像和道具等影像投影到本地、創(chuàng)造多維感官互聯交互以及游戲后的全息復盤,創(chuàng)造強沉浸感和游戲交互方式新穎的劇本殺游戲體驗。場景功能以游戲前、游戲中和游戲后的時間軸為主線,共有 4 個主要功能:玩家全息遠程互動、全息片段選劇本、多維感官交互和全息復盤,功能列表如圖所示。
全息劇本殺
(1)玩家全息遠程互動
借助 6G 技術超低時延以及能夠使圖像更逼真的特點,對遠程的玩家進行實時三維數據采集,并在其他玩家所在的線下地點通過投影儀三維重建其全息影像,突破地理原因無法保障所有玩家同時聚集于線下的障礙,滿足用戶想要一起組隊的需求。同時,遠程玩家可通過體感交互與現場玩家互動或操控道具。
(2)多維感官交互豐富游戲體驗
通過視覺觸覺多維度通道的感官體驗給予玩家劇本殺的沉浸感和新鮮感。在視覺上,通過獲取劇本線索道具在本地或云端存儲的三維影像數據,使用投影儀在玩家面前進行全息投影,依托 6G 技術使得圖像更逼真;在觸覺上,玩家在借助傳感器實現手勢和語音控制全息道具的同時,可通過佩戴觸覺手套等裝備感受道具的真實觸感,增強帶入感,依托 6G 技術超低時延的特點實現玩家的實時操控與道具的實時反饋。
(3)全息游戲復盤
通過在游戲后為玩家提供該場游戲的全息影像回放,滿足用戶對于游戲后共同交流和增強社交的需求。依托 6G 支持的超低時延和更逼真的圖像,使用雙目立體攝像機記錄玩家在游戲過程中的場景,在玩家完成一場劇本游戲后,使用投影儀進行三維全息還原,玩家可通過手勢交互對影像場景進行旋轉縮放等操作。
(4)全息片段選劇本
使用投影儀將本地或云端儲存的劇本片段進行全息播放,借助傳感器,玩家可通過手勢和語音交互的方式切換瀏覽和選擇劇本,滿足用戶提前體驗劇本以選擇最感興趣的劇本的需求。
多信維高保真人際互動場景多信維高保真人際互動場景
隨著信息化時代人際溝通需求的升級,全息遠程通訊場景對通訊網絡的傳輸帶寬和低時延性能提出了更高需求。大帶寬低時延特性讓傳輸場景,人物等立體模型效果得到了極大提升,大幅增加了遠距離溝通場景下端到端的綜合用戶體驗。
多信維高保真人際互動場景下,通過高速發(fā)展的 6G 通訊技術與全息顯示技術為用戶帶來新的溝通方式和體驗,讓交流更加真實快捷跨越時空。通過對人像的高質量數據采集傳輸及三維下的多模態(tài)交互,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交流和會議等將呈現多種豐富的形態(tài),讓用戶享受到極致的沉浸式體驗。
多信維高保真人際互動場景主要賦能有關遠程通訊的領域,用戶使用場景較為日常和去專業(yè)化。此類用戶的需求集中于異地互動通訊,高感官程度影像呈現方面的追求。在性別方面,該場景下的大部分全息產品沒有明顯的性別偏向。在職業(yè)身份方面,該場景的用戶類型沒有出現明顯的職業(yè)化,例如云通話,全息明星互動等場景,這些場景均表現出較強的普適性。
目前,多信維高保真人際互動場景中的用戶面臨的痛點主要為:目前的語音通話,視頻通話存在著臨場感差,交互通道單一等弊端;受限于目前通信網絡性能,視頻通話常存在網絡波動影響通訊質量的問題;傳輸高質量的視覺通訊內容受制于傳輸帶寬難以實現。
用戶在場景中的痛點催生了如下用戶需求:
1.應用高性能通訊網絡傳輸高質量人員數據,提高通訊質量。在醫(yī)療教學這一場景中,需要實現,遠距離教學人員影像與受教人員影像的實時穩(wěn)定可見,這需要 6G 網絡低時延高帶寬,高穩(wěn)定性的傳輸性能作為底層支撐,保證通訊過程的通暢。
2. 采集通訊多方的場景,人物數據,構筑高質量高感官程度互動通訊。在視頻會議這一場景中,線上參會人員的人物數據將會被采集,然后創(chuàng)建線上虛擬會議室并通過全息顯示技術,在人員身邊構建虛擬高真實度參會場景,實現身臨其境般的線上會議討論。
多信維高保真人際互動場景對信息通信系統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做到人、物和環(huán)境的高質量數據采集傳輸及三維下的多模態(tài)交互,如圖所示。
量化場景特征各個維度后,可發(fā)現多信維高保真人際互動場景的高得分維度中,虛實融合得分 3.7,具身交互態(tài)得分 4.2。分析可知該場景下交流需求的顯著性使用戶參與到全息通訊場景中情況較多,例如在全息會議中用戶需具身參與虛擬會議中,因此虛實融合和具身交互態(tài)兩個維度得分較高。未來該類場景較多應用于遠距離通訊,信息交互領域,代表性行業(yè)有遠距離客服等。
該場景下通訊各端對模型顯示效果提出了高要求,且強調設備與用戶之間的多模態(tài)交互,因此具備了較強的具身交互態(tài)特征與虛擬態(tài)特征。
多信維高保真人際互動場景特性
從 6G 技術需求度五點量表打分數據中,可知該場景實時敏感度高,多采用直播、同步傳輸的形式,需要低傳輸時延和話音降噪,要求傳輸時延<10ms;同時,多信維高保真人際互動場景也需要較高的情感感知能力和網絡算力,依賴高網絡穩(wěn)定性以實現頻繁地遠程人機交互和人際交互,傳輸音、畫觸覺等多通道信息,具體的技術需求度如圖 29 所示。此外,為了強沉浸式呈現互動情境,該場景對于分辨率和可視角度的要求也很高,需要 16k 分辨率,90°~180°可視角度,以實現全息立體三維效果,帶給參與者強臨場感。
多信維高保真人際互動場景技術需求度
應用案例:全息健身
后疫情時代,身體健康愈發(fā)受到人們的重視。在 6G 與全息技術賦能下,全息健身可以解決用戶健身中存在的痛點:全息實時捕捉用戶和教練的身體數據,全息投影人像、3D 動作指引箭頭和數據分析結果,并可以跨時空交互,提供健身人群更為準確有效的健身引導和監(jiān)督,實現可視化用戶身體數據,并為用戶營造更為輕松愉悅的健身氛圍,最終幫助用戶更加有效和持續(xù)的健身。
全息健身依托于低時延、全擬真、高網絡算力技術的 6G 技術,全息顯示,采集并三維重建用戶數據,并進行云端的存儲和分析。用戶、教練的身體及聲音數據、用戶的實時運動軌跡、用戶運動歷史記錄等在場景中實時雙向傳輸。如圖所示,健身者可以通過手勢交互、語音交互或者體感交互進行全息影像互動,操作全息模型和查看全息數據。在全息功能的實現過程中,用戶端、教練端和云端持續(xù)地雙向交互反饋、內容感知和技術支持。
全息健身
【來源:北京郵電大學、中國移動研究院】
-
AERMEC空調維修服務電話(如何聯系AERMEC空調維修服務電話以解決常見問題?)
2024-08-28
-
兩米金箍棒展出引熱議 周大福門店:巡展非賣品
2024-08-27
-
長虹lt26720黑屏故障(長虹LT26720液晶電視黑屏故障的診斷與解決方案)
2024-08-27
-
Vertiv空調廠家售后維修電話(如何獲取Vertiv空調廠家的售后維修服務電話號碼?
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