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射電天文望遠鏡陣列,首臺中頻天線完成吊裝
央視新聞客戶端
昨天(9月20日),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研制的全球最大射電天文望遠鏡的首臺中頻天線完成吊裝,并進入測試驗證階段。計劃在今年10月發往南非進行安裝。
此次完成吊裝的天線,用于國際大科學工程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項目。項目計劃建設約3000臺天線,組成一平方公里之大的“地球巨眼”,相當于140個足球場大。
中國電科網絡通信研究院 SKA中頻天線結構項目負責人 王大為:現在首批規劃的一共是68臺天線。2026年的年底要在南非完全建設成功,在我們設計的高峰,每個月要有4臺天線交付。
據了解,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是目前在建的最大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由多國合作、共同出資,全球約20個國家上百個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天文學家和工程師參與項目研發。建成后將致力于揭示宇宙、星系的起源和演化等基本問題。
SKA中頻天線:設計建造難度大
如果說望遠鏡是眼睛的話,那么天線就是耳朵,想要在浩瀚的宇宙當中有新的發現,對耳朵的靈敏度提出了很高要求。為此,我國的研究團隊,在天線的結構設計和功能上都進行了創新。
與我們經常見到的天線不同,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的中頻天線采用了雙偏置的構造。主反射面板由66塊三角形面板形成一個六邊形的空間網架結構,每一塊面板的曲率各不相同,面形的精度優于100微米。
中國電科網絡通信研究院 SKA中頻天線結構總設計師 杜彪:在非對稱的情況下,要求保持主面、副面跟饋源三者之間位置關系精度是要求非常高的,可以到零點幾毫米的精度,所以說這對結構的設計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同時,為了滿足工程的科學探索目標,中頻天線除了具備高靈敏度、高分辨率的基本功能以外,還增加了2項獨有的設計指標。
中國電科網絡通信研究院 SKA中頻天線結構總設計師 杜彪:一個就是波束變形,第二個就是高的電磁兼容性,這兩個是其他望遠鏡沒有達到這么高的指標了。天線它接收到的噪聲的信號要比常規的天線接收的要低80分貝,這樣的要求才能保證望遠鏡正常工作。
國際大科學工程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項目計劃在2030年前全面建成。建成后的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不僅靈敏度比目前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陣列提高50倍,巡天速度可以提高10000倍。
- 佳源燃氣灶維修(如何自行解決常見故障)10-10
-
艾柯空調廠家服務電話(如何獲取艾柯空調廠家服務電話以解決空調問題?)
2024-08-26
-
DB空調拆機電話(如何獲取DB空調拆機服務的聯系電話?)
2024-08-26
-
SUODI空調售后維修中心(如何聯系SUODI空調售后維修中心以解決我的空調問題?這
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