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釗等30位英模蠟像將在國博展出,1月9日正式開放
新京報訊(記者展圣潔)北大紅樓的辦公室里,李大釗手拿一本《新青年》周刊,面帶微笑地看著你;聶耳坐在鋼琴旁,一手撫摸著鋼琴,一手在身前,看向遠方;楊靖宇雙手各拿一把槍,行走在蒼茫的雪地里,表情嚴肅地觀察著周圍的環境……
雷鋒人物場景。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1月9日,“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英模蠟像展”將在國博北9展廳開放。展覽匯集30位觀眾耳熟能詳的英模人物,并創新性地引入舞臺設計的理念,讓這些人物及其生活的空間,立體化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蠟像藝術是一種超寫實主義雕塑藝術,塑造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素有“立體攝影”的美譽。國家博物館館藏200余尊蠟像,其中多數是英模人物。此次展覽以歷史脈絡為軸、以民族復興為線索,選取了建黨百年以來,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而奮勇拼搏的30位英模人物。這其中,既有李大釗、方志敏等革命英烈,雷鋒、王進喜、焦裕祿等無私奉獻的先進模范,錢學森、鄧稼先等奮勇創新的“兩彈一星”功勛人物,又有楊善洲、黃文秀、袁隆平等勇于擔當的新時代楷模。
“除蠟像外,展覽還展示了52件套文物,很多文物是首次展出,比如李四光關于地熱問題的手冊,孔繁森為孤兒獻血的證明,華羅庚去日本講學時的演講稿。此外,展覽還通過電子觸摸屏,展示了李大釗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文章及一些書信、筆記,希望通過蠟像、藝術化的場景和文物展示相結合的方式,讓觀眾直觀地感受這些英模人物的所思所想。”策展人江琳說。
據悉,展覽的主要展品包括:向警予寫給侄女向功治,囑咐其多向毛澤東等人請教的家書;冼星海為白韋題寫的有關中國新興音樂具有革命性的贈言;周恩來手書的雷鋒選句;華羅庚在去世前夕講學時所用的授課提綱;李四光寫的關于地熱問題的手跡、孔繁森在外出考察時為孤兒準備的新疆帽、王忠誠在悉尼第12屆世界神經外科大會上所獲獎章,國務院授予袁隆平的全國勞動模范獎章等。
楊靖宇人物場景。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展覽采用大量的場景還原、藝術造型設計和多媒體手段,使蠟像人物與文物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值得一提的是,展覽創新性地引入了舞臺設計的理念,增強氛圍感。“比如方志敏在獄中的場景,通過燈光打造了欄桿圍合的空間,讓觀眾更能有沉浸式的感受;在楊靖宇的場景中,通過后面的展板形成高低錯落的結構,讓林海雪原的場景有了視覺上的延伸。”展陳設計潘藝說。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付春愔
- 酒柜可以放客廳嗎(如何選擇合適的位置)?08-29
- 冰箱銅管腐蝕(如何預防和處理)05-06
- 帝度洗衣機武漢維修(帝度洗衣機售后電話)08-19
- 佳麗彩遙控器代碼(如何設置和更改)04-27
-
GEA空調廠家售后服務電話號碼是多少(如何獲取GEA空調廠家的售后服務電話號碼
2024-08-24
-
DATAAIRE空調清洗(如何正確清洗DATAAIRE空調以保持其性能和延長使用壽命?)
2024-08-24
-
雷諾威空調24小時服務熱線電話(如何聯系雷諾威空調24小時服務熱線以解決我的
2024-08-24
-
櫻雪點火故障(解決櫻雪點火故障的實用方法與步驟)
2024-08-24
-
RC空調24小時熱線(RC空調24小時熱線:全天候客戶支持與故障排除指南)
2024-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