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房地產成績單出爐:新房交易量創八年新低,土地成交跌兩成
2023年,供需關系轉向、房價下跌預期增強等多重因素,制約著房地產市場以及土地市場的修復節奏,全年交易數據在低谷徘徊。
房地產專業監測機構數據顯示,去年全年,重點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同比下降約6%,絕對規模為201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全國土地成交面積為12.8億平方米,同比下降20%,成交總額3.9萬億元,同比下跌了17%。
過去一年,全國各省市出臺支持樓市發展的政策670余條,政策環境已接近2014年最寬松階段。
一系列數據表明,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已發生重大變化,未來,行業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擁抱新的發展邏輯。房地產行業作為支柱產業,對穩經濟具有重要作用。專家預計,樂觀情形下,2024年核心城市的優質板塊或將率先迎來復蘇,而地產行業接下來會經歷企業強存弱汰,產品全面進化,價格回歸理性,交付風險出清的過程。
全年出現兩輪“購房小高峰”
目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更新至2023年11月末,從這一權威數據來源可以看到:2023年1-11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10.1億平方米,同比下降8.0%,商品房銷售額為10.5萬億元,同比下降5.2%。
據中指研究院統計,2023年全年,重點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同比下降約6%,絕對規模為自2016年算起的八年來最低水平。
從全年成交節奏來看,受疫情及樓市政策調整影響,去年出現過兩輪買房小高峰:第一輪出現在2023年2-3月,這次買房高峰的出現主要原因是疫情管控措施基本取消,購房需求集中釋放,房地產市場升溫明顯;第二輪則出現在2023年9-10月,原因是多個核心城市開始執行“認房不認貸”、優化限購和限售政策,因此重點城市銷售面積環比小幅回升,不過這一輪小高峰并沒有達到年初那一輪的水平。
價格方面,根據中指研究院統計,重點100城的新房價格累計上漲0.27%,上漲原因主要是調控以及優質改善項目入市帶動均價上升。至2023年12月,重點100城新房均價已達16220元/平方米。
二手房價格則完全走至反方向。2023年重點100城的二手住宅價格顯著下跌,全年同比降幅達到3.53%,尤其是在下半年“認房不認貸”政策落地后,二手房掛牌量迅速走高,價格下行探底趨勢更為明顯。至12月,重點100城二手住宅均價為15315元/平方米,已經連續20個月下跌,百城中有超過90%的城市二手房價格下跌。
購房者“棄新選舊”偏愛二手房
伴隨著二手房價格的普跌,“一二手價格倒掛”現象減少,2023年買房者“棄新選舊”趨勢明顯,樓市熱點城市的二手房市場表現明顯好于新房。
根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統計,截至2023年12月25日,該機構重點關注的30個核心城市二手房總量出現明顯上升,達1.8億平方米,成交量同比上升了33%,創近年來新高。
在這30個核心城市中,很多城市的二手房交易量在2023年出現了爆發式增長,漲幅超過50%的城市有深圳、成都、西安、合肥、青島、鄭州等。
除克而瑞外,中指研究院稱2023年1-11月其重點關注的15城二手房銷售規模同比增長了36%,絕對規模處在2019年以來同期高位。
對于核心城市二手房交易量上漲現象,克而瑞集團董事長丁祖昱表示:“今年的二手房業績非常突出,房產中介行業最難的日子已經過去了,一手房被二手房搶占了市場份額。”
談及原因,丁祖昱認為,部分購房者選擇二手房的原因很簡單,首先是能否交付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新房市場,所以很多心態偏保守的剛需購房者選擇了買二手房;其次,總體來說二手房的單價和總價都比一手房略微便宜一些,尤其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二手房掛牌量處于歷史高位,價格呈下跌態勢,導致更多購房需求轉入二手房市場。
交付問題動搖了部分新房潛在客戶的信心,導致期房購買力不足,去年許多新房項目也把“現房交付”作為宣傳賣點。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1-11月,新房中的現房銷售面積達到2.2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7.4%,增幅明顯高于期房,從占比上看,現房銷售面積占總銷售面積的比重為21.8%,較2022年末提升4.5個百分點。
土地成交縮水但樓面價上升
據克而瑞統計,2023年全國土地成交面積12.8億平方米,同比下降20%;成交總額3.9萬億元,同比下跌17%。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成交面積還是成交金額,2021年、2022年出現跌幅較大的情況,2023年土地市場的跌幅已經開始收窄。
在克而瑞榜單中,重慶、長沙、西安、鹽城、徐州、成都的土地成交面積位列全國各城前六位,重慶蟬聯榜首,成交面積達到2237萬平方米。
土地成交金額排名前六的城市依次是上海、杭州、北京、成都、廣州、南京,排在首位的上海全年收金2271億元,另外五城土地出讓金額均超過1000億元。
一線城市深圳全年土地成交金額降幅頗大,較2022年同比下降了62%,僅為343億元。南通、鹽城、天津、石家莊的土地出讓金則同比上漲超過了50%,分別為685億元、598億元、551億元、393億元。
在房企投資保持審慎等因素影響下,許多城市最終未能完成年度土地供應計劃,據克而瑞統計,多個城市實際供地計劃完成率不足五成,深圳的供地計劃完成率最低,最終的成交面積僅占年度供地計劃的9%。
雖然土地成交量減少,但樓面均價卻全線上升。克而瑞統計,因核心區優質地塊成交占比提升,一線城市成交樓面均價上漲8.0%,二線樓面均價整體上漲4.1%,三四線部分城市如東莞、佛山、常州、鹽城等在優質地塊帶動下成交樓面均價結構性上漲7.9%。
機構預測:樂觀情形下新房銷售將小幅增長
2023年,支持樓市發展的重磅政策頻出。
丁祖昱將涉及樓市的政策面總結為四大方向,分別是:金融支持、地方刺激、城中村改造以及發展保障性住房。
金融支持方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積極穩妥化解房地產風險,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從地方政府的政策松綁來看,全年各省市出臺政策670余條,涉及取消限購、優化限購、優化限貸、取消限售、優化限價等方面。除了少數一線城市之外,幾乎已沒有任何限制性政策。中指研究院認為,政策環境已接近2014年最寬松階段。
2023年已有16個城市公布城中村推進改造的規模與計劃,預計涉及87.4萬戶居民。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則將構建未來中國房地產新格局。
展望2024年樓市,中指研究院分析師孟新增認為,今年元旦假期已過,多地樓市表現較為平淡,且分化加劇,40個代表城市日均成交面積較上年元旦假期降幅超兩成。短期來看,2024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仍有調整壓力,供給修復存在滯后效應,開工、投資下行態勢難改。長期來看,供需兩端政策將持續發力,核心一二線城市政策將繼續優化,房企資金支持的舉措會細化落實。
據中指研究院“中國房地產業中長期發展動態模型”測算,中性情形下,預計2024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4.9%,樂觀情形下,2024年,宏觀經濟持續恢復,居民置業意愿有所好轉,疊加城中村改造如期推進,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或可實現小幅增長。
丁祖昱則認為,長遠來看,全國新建商品房加上二手房、保障房的樓市總量未來將保持16億至18億平方米規模,仍是相當大的市場,房企應該積極探尋行業發展機會。
他表示,2024年起上海、北京、成都、杭州、深圳、廣州、西安、蘇州、天津、合肥、長沙、廈門、寧波、濟南、武漢、南京這16城將率先“復位”,企業要積極挖掘優質城市中的優質板塊,創造出滿足客戶需求的優秀產品。而房地產行業接下來必然會經歷企業強存弱汰,產品全面進化,價格回歸理性,交付風險出清的過程。
- 帝度洗衣機武漢維修(帝度洗衣機售后電話)08-19
- 佳麗彩遙控器代碼(如何設置和更改)04-27
- 冰箱銅管腐蝕(如何預防和處理)05-06
- 酒柜可以放客廳嗎(如何選擇合適的位置)?08-29
-
GEA空調廠家售后服務電話號碼是多少(如何獲取GEA空調廠家的售后服務電話號碼
2024-08-24
-
DATAAIRE空調清洗(如何正確清洗DATAAIRE空調以保持其性能和延長使用壽命?)
2024-08-24
-
雷諾威空調24小時服務熱線電話(如何聯系雷諾威空調24小時服務熱線以解決我的
2024-08-24
-
櫻雪點火故障(解決櫻雪點火故障的實用方法與步驟)
2024-08-24
-
RC空調24小時熱線(RC空調24小時熱線:全天候客戶支持與故障排除指南)
2024-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