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為什么會跳機(空調跳機是什么原因)
前沿拓展:
作者:拉上窗簾
上周四(11月25日)巴西民航發生了一件很離譜的事。當時蔚藍航空(就是海航曾經控股的那家)的一架A320neo飛機因液壓異常中斷起飛,停在了跑道上。但有位乘客大喊“起火啦”,并打了開逃生門,由此造成混亂,致多人受傷。后來證實他是把飛機“防撞燈”的紅光,當成了火焰。
圖:巴西蔚藍航空 網絡圖片
飛機有多盞防撞燈,機身頂部和底部的紅色“信標燈”尤其強勁,幾十公里外都能看到。它的穿透力也很強,特別是在云霧中飛行時,很多乘客都會誤以為“著火了”。但民航安全規定要求大家發現異常時應首先與機組聯系,不能擅自打開安全門。否則引擎沒關非常危險,更何況逃生滑梯會被吹走,也根本沒辦法安全撤離。
圖:防撞信標燈 攝:LaCurtain
除上述“燈光”外,拉總今天總結幾個常見的“異常現象”,這些現象可能困擾過很多乘客。希望大家今后遇到時不要以為是“故障”,惹上麻煩。(非科普,僅供參考)
現象一:起飛前的“汽油味”
很多乘客都在起飛滑行前聞到過“汽油味”,它是發動機啟動時“竄”到空調系統里的少量廢氣。為了節約和安全,飛機推出后自主滑行前才啟動發動機,這時乘客已經落座。飛機廊橋停靠時多使用地面電源和氣源,但離開后就得靠發動機“帶”空調,兩者必須相通。然而這樣一來,就總會有一點點廢氣進入客艙。
圖:“為毛有汽油味?” 攝:LaCurtain
好在這個時間非常短,也就是幾秒鐘的功夫,馬上就會被客艙空氣循環系統過濾掉。所以當你再聞到“汽油味”的時候,不要再緊張地認為“漏油了”——飛機使用航空煤油,并非汽油。
現象二:起降時“異響”
飛機上有很多機械部件,起降時動作多,總是能聽到一些“異響”。比如說降落前,你能聽到“咣當”一聲,此外還有“滋滋,滋滋”的聲音。如果你乘坐空客飛機,特別是乘坐A330而且又坐在客艙中部時,這個“異響”就更明顯——這些聲音是哪里來的呢?
圖:空客A330收放起落架聲音較大 攝:LaCurtain
現代化客機除噪音外,聲音多來自于“起落架”和“襟翼”。無論波音空客還是CRJ/ERJ/ARJ,收放起落架時總會有一點點聲音。空客A330的起落架艙巨大,動作猛,經常收得比較晚,坐在附近的話,感覺會比較明顯。
圖:襟翼使翅膀變大 攝:LaCurtain
襟翼是起降時用來增加升力的裝置,它會使機翼向前后擴張彎曲變大。收放襟翼時,經常可以聽到“滋滋,滋滋”的電機聲音。聽慣了,就不覺得是“異響”了。
現象三:客艙“煙霧”
圖:有些煙霧只是“水汽” 攝:LaCurtain
客艙煙霧有兩種。一種發生在熱帶地區,當濕度特別高的時候,登機時空調冷風吹出來,水氣迅速凝成水滴,猛一看上去會以為客艙著火。另外就是國際航班下降時,乘務員有時會噴消毒劑,如果你剛從睡夢中醒來,可能會大吃一驚。
現象四:翅膀“裂”了
能夠被乘客誤認為“翅膀裂開”的情況也有兩種。一種是當減速板(擾流板)打開時,有些不懂行的乘客會誤以為翅膀裂了,此時一般會伴隨輕微顛簸,如果繪聲繪色地描述給乘務員,估計連她也能嚇一跳。
圖:螺絲松了? 攝:LaCurtain
另一種“翅膀裂開”是指襟翼滑軌。拉總知道有很多乘客會把機翼上的“襟翼滑軌”的整流罩當作“油箱”。飛機下降時襟翼張開的角度很大,有一段滑軌可能會暴露在整流罩外面,容易被誤以為“油箱要裂開”(參照上面的“襟翼”圖)。
現象五:翅膀“漏油”
現代化飛機沒那么脆弱,襟翼整流罩就算真的裂了,也不影響安全(據說是機長放行權力之一)。但襟翼和擾流板確實是比較容易被誤解的地方,它們就在舷窗外,起飛時很多雙眼睛盯著,容易被誤解。
圖:起飛前檢查時常有液體流出 攝:LaCurtain
襟翼和擾流板在起飛前都有動作。擾流板會開啟檢查一次,襟翼則會“打開置為n度”。但它們下雨時容易“存水”,這時經常“嘩拉”一下掉出很多液體。拉總遇到過至少兩次,有乘客向空姐報告說“翅膀漏油”了!
不知道有沒有空乘朋友遇到過這些情況呢?總之作為乘客,覺得“有問題”時,多與空乘溝通就對了,她們并不會笑話你。如果自作主張開門跳機,反而是很危險的事情。
拓展知識:
- 冰箱銅管腐蝕(如何預防和處理)05-06
- 酒柜可以放客廳嗎(如何選擇合適的位置)?08-29
- 帝度洗衣機武漢維修(帝度洗衣機售后電話)08-19
- 佳麗彩遙控器代碼(如何設置和更改)04-27
-
GEA空調廠家售后服務電話號碼是多少(如何獲取GEA空調廠家的售后服務電話號碼
2024-08-24
-
DATAAIRE空調清洗(如何正確清洗DATAAIRE空調以保持其性能和延長使用壽命?)
2024-08-24
-
雷諾威空調24小時服務熱線電話(如何聯系雷諾威空調24小時服務熱線以解決我的
2024-08-24
-
櫻雪點火故障(解決櫻雪點火故障的實用方法與步驟)
2024-08-24
-
RC空調24小時熱線(RC空調24小時熱線:全天候客戶支持與故障排除指南)
2024-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