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多聯機接收器故障(海爾多聯機內機故障代碼大全)
前沿拓展:
隨著智能家居的蓬勃發展,號稱“解放雙手”的掃地機器人被越來越多家庭認可,成為居家清潔的主力軍。面對越來越龐大的用戶群,各大品牌相繼在掃地機領域發力,紛紛推出自家掃地機產品,其中不乏科沃斯、海爾、美的這類老牌龍頭企業,也有追覓、石頭、云鯨等新秀品牌。為了突顯產品優勢與特色,各品牌基于吸拖功能設計出更豐富、更智能的拓展功能,例如:科沃斯的可玩性很高的AI視覺識別和智能語音助手;云鯨率先推出的自動洗拖布、自動上水功能;追覓精準的智慧避障系統和獨特的“D”型創新設計。
大家都說“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可是真到了選擇掃地機的時候多數人還是會犯難。我算得上掃地機器人資深用戶,從最初功能單一的掃地機到現在可以智能避障、自動洗拖布、自動烘干的全能掃地機器人都用過,即便如此,我還是在多選一時犯了難。最近準備換一臺新款旗艦級掃拖機器人,預算4000 以內,經過初步篩選把目標定在科沃斯T10 RUEBO、追覓W10 Pro和石頭G10三款近期發布的旗艦產品,價格都是3999元。這時,我覺得追覓的智慧避障系統適合我家的環境,但又喜歡科沃斯的智能語音助手,還糾結石頭的高頻震動擦地會不會更干凈。這該怎么辦呢?既然拿不定主意那就全都找來試一試、比一比!
文章目錄:
一、概述
科沃斯T10 TURBO/追覓W10 Pro/石頭G10
參數配置對比
優缺點總結
二、功能與配置對比
避障策略
路徑導航
掃拖系統
三、使用體驗對比
清潔效果
回洗拖布
噪音
四、外觀與細節對比
掃地機
基站
配件
五、總結
一、概述科沃斯T10 RUEBO、追覓W10 Pro和石頭G10三臺機器都是本家近期發布的旗艦產品,發布時間相差不久,日常售價也都是3999元,單從定價就能聞出濃濃的火藥味。
為了節約大家寶貴的時間,我先整理了一份關于三款掃拖機器人主要參數及配置的表格,方便大家做簡單對比。
在寫稿之前我把這三臺機器我都用了一段時間,下面我直接開門見山,先給大家總結它們各自的優缺點,對這三臺機器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然后再展開詳細的介紹和有針對性地對比。
Let's go!
科沃斯T10 TURBO
科沃斯T10 TURBO是三款產品中發布最晚的,外觀、配置和功能多少都能看到大哥X1 OMNI、二哥X1 TURBO的影子,從定價來看,它的主要責任是補充科沃斯掃地機在三千價位的空檔。
優點:
① OZMO Turbo 2.0旋轉加壓擦地系統有著不錯的清潔表現;
② 通過YIKO智能語音助手直接語音操控掃地機,人機交互明顯強過其他兩臺機器,可玩性很高;
③ AIVI 3.0視覺識別傳感器采用大哥X1 OMNI同款自動駕駛級AI芯片,可精準識別障礙物。
缺點:
① 之前在X1 OMNI被吹爆的避障配置到了T10 TURBO被減配,從之前的3D結構光+視覺識別縮減成單目視覺識別;
② 基站的清洗盤不能拆卸,不方便清理頑固污漬和縫隙處的污漬;
③ 對頑固污漬的清潔效果馬馬虎虎。
追覓 W10 Pro
看過配置與參數的對比,追覓W10 Pro給我一種降維打擊的感覺,因為它的硬實力實在太出眾了。吸力和電池比其他兩臺機器強了一大截,配備了更先進的ToF+AI視覺識別避障方案,科沃斯T10 TURBO選配、石頭G10沒有的專業除菌模塊在追覓W10 Pro這里成了標配。這么一對比,追覓W10 Pro在同價位競品中的實力與性價比都是杠杠滴。
優點:
① 3D ToF避障+AI視覺識別的避障方案不論是識別精準度、測量范圍,還是暗光環境的避障表現都是三款機器中表現最好的;
② 4000Pa大吸力、6400mAh大電池這兩項硬性指標比其他兩臺機器強了一大截;
③ “掃/拖/洗/烘/殺”五項全能,雙旋按壓濕拖的清潔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④ “D”形創新設計的外型,可以更深入地清掃圓形掃地機掃不到的邊角位置;
缺點:
① 不支持基站自清潔,但清潔盤可拆卸;
② 拖布組件不能自動升降,遇到地毯時只能繞過。
石頭 G10
石頭G10是三臺機器中發布最早的,硬件配置和其他兩臺新機器比有點吃虧。就在我寫這篇文章時石頭發布了G10S以及G10S Pro,拋開價格不談,或許它們更適合做追覓 W10 Pro的對手。
優點:
① 三臺機器中只有石頭G10的基站才算真正具備自清潔功能,采用硬質的滾刷進行刮擦清潔,而科沃斯T10 TURBO只是用水沖洗,追覓W10 Pro沒有基站自清潔功能;
② 在返回基站、清潔地毯時,拖布組件會自動抬起,避免打濕地毯;
③ 掃地機內置水箱(其他兩臺都沒有),可實現恒濕拖地,減少回洗次數;
④ 路徑規劃還算不錯,噪音是三臺掃地機中最小的。
缺點:
① 沒有主動避障,與其他兩臺機器沒有可比性;
② 經過實測,高頻震動擦地的清潔效果略遜于追覓W10 Pro的雙盤旋轉擦地,而且它的吸力只有2500Pa,也是三臺機器中最小的;
③ 沒有熱風烘干功能;
二、功能與配置對比(1)避障策略
避障策略是高端掃地機的核心賣點之一,旗艦級產品的主流避障技術有:3D ToF、3D結構光、雙目/單目AI視覺識別,采用其中一項或者多項技術的組合方案。多數人對避障技術一知半解,這里我做一個簡單的科普吧。
3D結構光:
結構光識別類似手機的人臉識別,技術原理是通過紅外激光發射器發射具備一定結構的光線,然后再使用特定的元器件采集反射的特征光線,因被攝物體的不同深度區域,會采集不同的圖像相位信息,然后通過運算單元獲取物體的三維結構。簡單點說,就是通過結構光技術采集障礙物的輪廓信息,使用AI算法完成障礙物的識別與規避。
不過,結構光使用三角測量法,對深孔、溝槽、階梯這樣的表面測量會有陰影,有測不到的地方。
3D ToF:
TOF技術的基本原理是通過紅外發射器發射調制過的光脈沖,遇到物體反射,用接收器接收反射回來的光脈沖,然后根據光脈沖的往返時間計算與物體之間的距離。
AI視覺識別:
單目是配置一個攝像頭,雙目是配置兩個攝像頭,通過攝像頭采集圖像信息(類似人眼),然后將圖像信息傳遞給處理器進行處理,然后判斷是否需要規避障礙物。很明顯,一個攝像頭在采集物體的深度信息時誤差比兩個攝像頭更大一些,因此,單目的識別避障效果比雙目差。
以上三避障技術中,雙目視覺避障的效果最好,它不僅能識別物體的輪廓,還能夠識別具體的障礙物種類,可以針對不同的障礙物采用不同的避障策略。而3D結構光避障發射紅外線,3D ToF發射光脈沖,避障策略比較類似。
避障排序:
雙目視覺識別 > 3D結構光≈3D ToF > 單目視覺
避障對比:
追覓W10 Pro采用AI Action智慧視覺避障,3D Tof+AI視覺識別的避障方案;科沃斯T10 TURBO采用AIVI 3.0視覺識別避障,但它的視覺識別和科沃斯 X1 OMNI大有不同,X1 OMNI是3D結構光+視覺識別,而T10 TURBO只有單目視覺識別;石頭G10采用LiDar激光雷達避障,沒有主動避障策略。從配置來看,追覓W10 Pro的避障方案輕松取勝。接下來,一起看看它們的實際避障表現吧~我把常見的一些大小不等的物品圍成一圈,以此來測試不同掃地機不同避障策略的實際表現。
先來試試沒有主動避障的石頭G10。開局直接很“勇猛”地把冰墩墩和礦泉水推開了。
第二次依然是開局直接推著另一側的粉紅色水杯前進,就像沒看到一樣,中途碰到數據線也沒有識別。
再來試試科沃斯T10 TURBO的單目視覺識別,開局很順利的避過了冰墩墩、礦泉水和包包,到了小魔方這里T10 TURBO直接把它推開了。
關于魔方這種小東西是否有必要推開的話題大家一直眾說紛紜,有人想讓掃地機把這種小東西直接推開清掃,也有人想避開所有大大小小的物品,這就看個人喜好啦。
第二次在另一邊還是推開了鼠標和零食。
最后試試追覓W10 Pro的AI Action智慧視覺避障,最終,W10 Pro完美避開了所有障礙物。不得不說,3D Tof+AI視覺識別的避障能力果然名不虛傳。
在掃地機工作時,經常遇到臨時掉落的物品,當遇到這種障礙物時,石頭G10依然還是像“愣頭青”一樣撞過去推著走,而科沃斯T10 TURBO和追覓W10 Pro就能規避,這就是主動避障的優勢。
從許多細節也能看出掃地機避障策略的精準度,例如地圖邊角的識別、對具體障礙物的識別。
追覓W10 Pro不但能精準識別鞋子、數據線等日常物品,甚至還能識別體重秤,這一點讓我有點驚訝,要知道體重秤是絕大多數掃地機的“死敵”,因為它實在太矮了。
在清潔過程中,我特意把廚房的門拉開一條30cm左右的開口但設置了障礙物,追覓W10 Pro和石頭G10都能識別并在地圖中標注,而科沃斯T10 TURBO沒有在地圖標注。
(2)路徑導航
路徑導航方面,追覓W10 Pro和石頭G10均采用LDS激光導航,360°掃描室內環境→掃描結果生成地圖→定位自己在地圖上的位置→規劃清潔區域及路徑→按路線完成清潔任務。科沃斯T10 TURBO則是dToF導航,使用SLAM算法提升掃描范圍和建圖精準度。
這時候可能會有人問了,不就是掃個地嘛,路徑規劃有什么用?實測,同樣的清掃環境、同樣的標準掃拖一體模式,追覓W10 Pro一次全屋清潔的清潔面積是41㎡,耗時約40分鐘;科沃斯T10 TURBO的清潔面積是34㎡,耗時約39分鐘;石頭G10的清潔面積是41㎡,耗時約45分鐘。PS:三款APP在計算清掃時間時,均沒有把回洗、清潔基站的時間計算在內。
在相同的環境內,為什么掃地機器人的清潔面積相差這么大呢?這就是路徑規劃的重要性,直接影響掃地機器人的清潔效率。
追覓W10 Pro的清掃路徑最規整,按房間、由遠到近的順序清掃;石頭G10路徑還算可以,但它是由近到遠的順序清掃,這種路徑的弊端是當掃地機在遠處返回清洗拖布時會對已經掃區域二次污染;科沃斯T10 TURBO的路徑有點差強人意,而且還存在重疊清掃的問題;它也是按房間、由遠到近的順序清掃,但客廳清掃面積太大,石頭G10的分區清掃或者追覓W10 Pro的橫向清掃的規劃更科學。值得一提的是,追覓W10 Pro快速建圖耗時約3分55秒,科沃斯T10 TURBO耗時約4分42秒同時生成了一份3D地圖(其他兩款不支持3D地圖),而石頭G10不支持快速建圖。
從邊角細節可以看出,追覓W10 Pro快速建圖的精準度更高一點,而科沃斯T10 TURBO的地圖分區有點問題,客廳分區太大,臥室卻被一分為二。話說,快速建圖功能還是挺重要的,當環境發生變化時,首次完成快速建圖可以更智能的規劃清潔路線,提升清潔效率。
我把一個房間虛開了一條縫,追覓W10 Pro與石頭G10都可以準確畫出斜角的輪廓線,而科沃斯T10 TURBO標記成了一條直線。好在清潔時三臺機器都能清掃到這個斜角區域。
(3)掃拖系統
追覓W10 Pro和科沃斯T10 TURBO都是雙盤旋轉加壓擦地,追覓是360轉/分鐘對旋,科沃斯是180轉/分鐘對旋,轉速相差一半。兩臺機器的APP端支持掃拖一體、單掃切換,不支持單拖地模式,單掃模式需要手動摘下拖布組件。
石頭G10是高頻震動擦地,震動頻率3000次/分鐘,但無持續下壓力,深層次清潔能力比其他兩臺機器弱一些。
APP端支持掃拖一體、單掃、單拖切換,而且單掃時也不需要拆下拖布組件。
在單掃地或遇到地毯時,石頭G10會自動抬起拖布,又酷又實用的功能。不過,拖布最高只能抬升5mm,稍微厚一點的地毯仍然會出現觸碰到地毯表面的問題。不過,這設計還是值得追覓和科沃斯學習~
(1)清潔效果
掃地方面,追覓W10 Pro吸力4000Pa,科沃斯T10 TURBO吸力3000Pa,石頭G10吸力2500Pa。在日常使用中,即便最小吸力的石頭G10也能輕松應對紙屑、毛發、面包碎渣、米粒等家庭垃圾,甚至大顆粒葡萄干也能一掃而光,輕松吸入塵盒。
污水、醬油、果汁、畫筆干了之后留下的污漬最考驗掃地機的拖地能力。雖然追覓W10 Pro和科沃斯T10 TURBO都是雙盤旋轉加壓擦地,清潔效果卻有很大懸殊。
我用水彩筆在地上寫了幾個字,等待風干之后分別用這三臺掃地機拖了一遍。追覓W10 Pro第一遍就已經拖的很干凈,基本看不到痕跡;石頭G10托第一遍留下一條長長的痕跡,返回拖第二遍之后基本清理干凈;科沃斯T10 TURBO來回拖了兩遍之后,仍然留下了大片字跡。
論拖地能力孰強孰弱,結果一目了然。
我從始至終不建議大家用掃拖機器人去清理液體、流體垃圾,因為邊刷在拖布的前方,遇到液體或流體垃圾就會站在邊刷上,這樣會帶著這些垃圾全屋掃、滿屋跑,如果還是散發著異味的液體,想想都頭大。
(2)回洗拖布
三臺掃地機都支持回洗拖布,在APP端可以設置回洗頻率。
追覓W10 Pro可以按面積和按分區回洗;石頭G10可以按分區和按時間回洗,而且它的時間范圍從10-50分鐘,每5分鐘遞增,可自由調控時間;科沃斯T10 TURBO智能設置按時間回洗,而且只有6-10-15分鐘三項可選。(3)噪音
噪音是影響用戶選擇掃地機的重要因素之一,經過實測:
石頭G10的掃拖時噪音58.7dB,回洗拖布是噪音52.2dB,三臺機器中噪音控制的最好;追覓W10 Pro掃拖時噪音61dB,回洗拖布是噪音56.3dB;科沃斯T10 TURBO掃拖時噪音68.7dB,回洗拖布是噪音55.8dB。(1)掃地機
科沃斯T10 TURBO與石頭G10是主流的圓形機身,而追覓W10 Pro的機身是“D”字形創新設計,可以更深入地清掃圓形掃地機掃不到的墻面垂直角和沙發、墻角等拐角位置。
論顏值,我和女兒都喜歡追覓W10 Pro,但我媳婦更喜歡科沃斯T10 TURBO,這倆外觀都偏向居家風格,而石頭G10更酷更有工業風。你們更喜歡哪臺呢?
對比三臺掃地機的底部,驅動輪、萬向輪、邊刷、滾刷、地毯識別傳感器、下視傳感器這些配置大家都是一應俱全,只是邊刷、拖地組件和滾刷有比較明顯的區別。追覓W10 Pro和石頭G10都是單側邊刷,而科沃斯T10 TURBO是雙側邊刷。雙側邊刷的清掃覆蓋面更廣,對垃圾的聚攏能力優于單側邊刷;單側邊刷的優勢是更容易脫困,功耗更低。
追覓W10 Pro和科沃斯T10 TURBO的滾刷是膠毛一體設計,石頭G10是膠刷。膠毛一體滾刷可以清理縫隙、地毯更深層的灰塵和毛發;而對地板表面的顆粒物、灰塵的清理,膠刷的清理效果更佳。在這幾天的使用中我發現,石頭G10的膠刷在硬質地面時會有輕微異響。
追覓W10 Pro和科沃斯T10 TURBO都是圓形拖布,前者緩釋銀離子粗絨毛拖布,可在拖地過程中99.9%強效殺菌,后者拖布是超細纖維材質,深度鎖水。石頭G10是整塊拖布,同樣添加了抗菌銀離子,殺菌率99.9%。
(2)基站
從外觀來看,三臺掃地機的基站外觀迎合了掃地機的設計,各有特色。石頭G10的基站散發著濃濃的工業氣息,給人一種很硬朗的感覺;追覓W10 Pro的基站更簡約,像個暖大白;科沃斯T10 TURBO的基站銀色與白色撞色設計,質感更強烈。
三臺基站中,石頭G10的基站沒有控制按鍵,不具備操控掃地機的功能;科沃斯T10 TURBO有三枚可觸控按鍵;追覓W10 Pro頂部有一塊長條狀屏幕,除了觸控功能鍵之外,還能顯示掃地機的狀態,比如充電、掃拖、回洗等,科技感十足,這才是現代智能家居產品該有的樣子呀。
石頭G10基站尺寸約(長*寬*高)412*487*391 mm,追覓W10 Pro基站尺寸約(長*寬*高)400*375*430 mm,科沃斯T10 TURBO基站尺寸約(長*寬*高)448*430*441mm.
打開上蓋可以看到內置的清水箱和污水箱。
石頭G10基站清水箱容量2.9L(三臺機器中最小),機身自帶200ml水箱;追覓W10 Pro清水箱容量4.5L(三臺機器中最大);科沃斯T10 TURBO清水箱容量4L。
前文提過,三臺機器中只有石頭G10的基站才算真正具備自清潔功能。在石頭G10的基站內部有一個膠毛一體滾刷,往復滾動清潔掃地機拖布,同時自動刮凈底座污水并吸入污水箱,達到基站自清潔目的。但這種清潔方式很容易在底座右側留下污水和灰塵。
追覓W10 Pro是三臺掃地機中唯一支持底座拆裝的機器,這樣的手動清理更方便、更干凈。
三臺機器的配件配置各有千秋。追覓W10 Pro有清理刷和毛發清理工具;石頭G10的配件雖然只有一瓶清潔液和一個塵盒濾網,但它是唯一送了耗材的機器;科沃斯T10 TURBO的配件只有也只有一個清潔刷和一瓶清潔液。
關于三臺掃地機的優缺點,在文章開頭我已經列了出來,這里就不再贅述。
毫無疑問,三臺3999元的掃地機中,追覓W10 Pro吸力大、續航久、避障技術更先進,綜合表現最為出色;科沃斯T10 TURBO表現比較平庸,但在發文前剛剛得到消息,專為T10 TURBO打造的自動上下水裝置即將發售,如此一來它的競爭力又提升了一大截;喜歡靜音、對其他方面要求不高的用戶可以選擇石頭G10。
最后再和大家聊一聊我心目中理想掃地機器人的樣子。
不能否認,掃拖機器人的迭代與升級速度越來越快,在原有掃拖一體的基礎上,集成了自動集塵、自動上水功能的更全能掃拖機器人正在相繼發布,它們在功能方面越來越理想。
但是,產品設計方面的缺陷才是當下的大難題。幾乎所有掃地機對床底、柜子底、沙發底這些區域都是束手無策,原因很簡單——機身太厚。幾乎所有掃地機都是把邊刷放在最前面清掃聚攏垃圾,滾刷在中間吸塵,拖布組件在最后濕拖收尾;但這種順序在遇到大面積液體垃圾時,滾刷會把大量液體吸入塵盒,固液垃圾直接和稀泥,但是又不能把拖布前置,這樣又會影響清掃固體垃圾。
個人認為,只有解決現有產品設計方面的矛盾,才能推動掃拖機器人“質”的進化。
拓展知識:
- 酒柜可以放客廳嗎(如何選擇合適的位置)?08-29
- 冰箱銅管腐蝕(如何預防和處理)05-06
- 帝度洗衣機武漢維修(帝度洗衣機售后電話)08-19
- 佳麗彩遙控器代碼(如何設置和更改)04-27
-
GEA空調廠家售后服務電話號碼是多少(如何獲取GEA空調廠家的售后服務電話號碼
2024-08-24
-
DATAAIRE空調清洗(如何正確清洗DATAAIRE空調以保持其性能和延長使用壽命?)
2024-08-24
-
雷諾威空調24小時服務熱線電話(如何聯系雷諾威空調24小時服務熱線以解決我的
2024-08-24
-
櫻雪點火故障(解決櫻雪點火故障的實用方法與步驟)
2024-08-24
-
RC空調24小時熱線(RC空調24小時熱線:全天候客戶支持與故障排除指南)
2024-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