瞞著父母復讀14年,7次放棄985名校:高考狂人的悲劇,警醒無數人
唐尚珺又又又上熱搜啦!
他是誰?他干了什么?很多人肯定很好奇。
說起唐尚珺,離不開“高考”、“復讀”、“清華”等幾個標簽。
從2009年到2022年,唐尚珺參加高考14次,不亞于趙本山上春晚的次數。
連續參加這么多次高考,唐尚珺在堅持什么?
有人說他為財,想拿高額獎學金,也有人說,他是瘋子,有點不可理喻。
其實,在唐尚珺心里,只有一個“清華夢”。
這些年他的分數,一路從372分提高到645分,但始終與清華無緣。
上不了清華大學,唐尚珺寧肯選擇回校復讀。
去年,唐尚珺高考成績597分,順利被上海交通大學錄取,可他卻以專業不合適為理由拒絕,再次選擇“回爐再造”。
今年是唐尚珺第15次高考,也是復讀的第14年。
三個月前他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再戰100天”,許多網友都為他鼓勁加油。
深陷復讀旋渦的唐尚珺也曾迷茫過:“我發現我走錯路了。”
但轉頭,他又去復讀了。
他錯了嗎?他今年能否實現自己的清華夢呢?
唐尚珺的老家在廣西下面的一個小山村,家中有五個孩子,他是最小的。
母親生他那年已經40歲,屬于高齡產婦,因此受了不少苦,父親也因為超生問題,丟了教師工作。
一家七口人全靠幾畝甘蔗地才不至于挨餓,但生活一直不富裕。
唐尚珺的童年都是在甘蔗地度過的。
種甘蔗、砍甘蔗,將甘蔗砍倒后,用繩子捆好,再靠人力運下山,裝車卸車……如此不斷重復。
每到這個時候,唐尚珺就想到父親的教導,要好好讀書,否則一輩子都要累死累活地在土里刨食。
因此,小小年紀的唐尚珺立志要用功讀書,爭取早日出人頭地,接父母去大城市住,讓他們不用再這么勞累。
小學升初中時,唐尚珺考了第一名,被當地最好的中學,上思二中錄取。
當時班里四十多人,僅有3人考上,唐尚珺就是其中之一。
2002年,唐尚珺背上行李登上前往縣城的班車,在搖搖晃晃的車里向外看,一座座大山被拋在身后。
唐尚珺心想總算走出大山了,但讓他意料不到的是,未來十幾年,他還會被另一座大山困住。
作為家中唯一還在讀書的人,唐尚珺承載了全家人的希望,父親曾寫下“跨長江,過黃河”幾個字,勉勵他以后去大城市讀書。
剛進入初中,唐尚珺就感覺到了與縣城同學的差距。
比如英語課,他以前沒學過,在課上完全聽不懂,但縣城的同學從小學就接觸過英語,學起來游刃有余,成績也好。
這種巨大的落差感,讓唐尚珺十分沮喪,一度生出厭學情緒。
但不論他如何沮喪,時間可不會為他停滯,三年時間轉瞬即逝。
在初三這一年,唐尚珺感受到了鋪天蓋地的壓力。
他想考當地最好的高中,欽州二中,但成績很不理想,想學習不知道怎么開始,想找人指導也不知道該找誰,那時他感覺自己完了。
巨大壓力一下壓垮了唐尚珺,中考前兩天他病倒了。
頭暈、精神恍惚,如同喝醉酒一樣,每天都像在做夢,醫生說他是神經衰弱,需要休息。
唐尚珺只好回家休息,一周后他開始慢慢恢復過來,但也錯過了中考。
第二次中考的前一個月,他的怪病又發作了,也是回家休息了一周,才慢慢恢復。
此后,“怪病”就在他身上常駐了,每學期復發一次,后來又變成一年一次,直到2015年才徹底消失。
不過,這次怪病沒有影響到唐尚珺中考,他如愿考上了欽州二中。
欽州二中是當地最好的高中。
但唐尚珺以為上了高中就萬事大吉,完全放縱了。
不聽課,不寫作業,不做筆記,只要有時間就打球、溜冰、在操場放小音箱、去鐵路邊看火車、騎自行車逛欽州……
所有與學習無關的事,他一樣不落,唯獨就是不學習。
高一放暑假,他買了一堆教材,想提前預習。
但整個暑假過去了,他也沒翻過一次書,書包里的書好像剛買的一樣新。
同時,他還把初中時養成的壞毛病帶到高中,拖延、懶散、馬虎、只會空想……在高中時期這些壞毛病甚至更加嚴重。
唐尚珺每天過得渾渾噩噩,不知道怎么學習,不知道怎么準備高考,就連上高三也沒有緊張感。
如此狀態,他的成績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2009年6月,唐尚珺作為應屆生參加高考,總成績372分。
唐尚珺不敢相信自己的成績這么差,感覺對不起父母,于是沒有填報高考志愿,直接去學校報名復讀了,他想用成績證明自己。
欽州當地十分流行復讀,無論成績好不好都有人復讀,欽州二中每年都有1000多名復讀生。
在唐尚珺看來,自己沒考上,回去復讀也很正常。
但他沒搞懂復讀是怎么回事,只單純地認為再讀一年,成績一定會達到自己滿意的程度。
一年時間,轉瞬即逝。
2010年6月,唐尚珺再次參加高考,成績出來了,405分,還是沒過二本線。
唐尚珺心有不甘,想繼續復讀,可家人都勸他別復讀了,還是去上大學吧。
拗不過家人,唐尚珺只好報了南寧機電職業技術學校。
學校開學之后,他懷揣著家里借來的5000元學費,去學校轉了轉,發現這不是自己想讀的學校,然后申請退學,回原來的高中復讀。
彼時的唐尚珺認為,自己今年能考四百分,明年肯定能考五百分,只要堅持就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繼續復讀這事,他瞞著家人,想等自己考好了再坦白,認為那時就沒事了。
然而,這個謊言維持了很多年,并且想維持住這個謊言,就必須編造更多謊言。
第二次復讀,唐尚珺還是沒能沉下心。
他變得很浮躁,每次看書遇到不懂的知識,就不想學了,過一會又感覺痛苦自責。
唐尚珺的日記中,記下了他的目標,想考清華;也記下了他的愧疚,感覺對不起父母。
他還用紙筆列出了自己的缺點,下決心要改,幾個月下來,缺點寫滿了二三十張紙,但他還是老樣子。
唐尚珺經常一邊自我鼓勵,一邊又陷入迷茫。
每次看到身邊埋頭苦讀的同學,他都覺得學習毫無樂趣,也不明白大家為什么這么拼命?
迷茫的唐尚珺,復讀了一年又一年。
但他的成績始終不理想,2011年475分,2012年505分,2013年537分。
雖然成績一直在提高,但遠遠達不到清華的招生標準。
那么,唐尚珺為什么這么執著于考清華大學呢?
這源自于他們村里流傳的一個傳說。
據說,在九十年代,他們村出過一個清華大學生,這個人后來當了大官,還出錢給家鄉修路。
一時間,這個學生成了全村人仰慕的對象,清華大學也成了鄉親們對大學的全部認知。
唐尚珺聽著這個故事長大,但對清華大學的了解十分有限,只知道世界上有這所學校,至于怎么考進去,里邊是什么樣,就一概不知了。
在高中以前,他都以為考清華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直到考進欽州二中,他才得知清華大學是全國最好的大學之一,考進很難,就算欽州二中這樣的重點中學,也只有前三名才有希望。
不過,唐尚珺還是把考清華當作自己的人生目標,因為這是他兒時的夢想。
2013年8月,他坐火車去北京,在清華校園逛了一圈,那天正趕上新生軍訓,唐尚珺羨慕極了,不知道自己何時才能在這里軍訓。
在學校復讀的那些日子,唐尚珺過得很煎熬,其中最難的便是瞞著家人。
他的哥哥姐姐基本都在欽州,所以唐尚珺每次出校門都像做賊一樣,提心吊膽、東躲西藏。
就算這樣,他還是被三姐撞見兩回。
第一次是一個周末的早上,唐尚珺出去辦事,在路上被他三姐發現。
三姐問他怎么在欽州,不是去南寧讀書了嗎,唐尚珺嚇得不知所措,有那么一瞬間想著干脆坦白算了。
但他還是忍住了,借口說來看望生病的同學,才勉強混過去。
第二次是去書店買書,為了避開可能會出現的家人,唐尚珺特意早晨七八點出門,沒想到還是被帶孩子出來玩的三姐發現。
三姐問他怎么又來欽州了,他還是同樣的理由,過來看望同學。
為了隱瞞自己復讀的事,唐尚珺可謂是煞費苦心。
彼時還沒有手機,為了給家人打電話時顯示南寧的區號,他每年都要跑幾趟南寧。
每次放假,他都要先坐車去南寧,然后再買回欽州的車票,因為哥哥會去欽州火車站接他。
書包里塞的都是大學教材,他從不敢帶高中課本。
就這樣,他連續復讀4年,家里人卻一無所知。
2014年,唐尚珺“大學畢業”了,當然這是他對家人的說法。
他說自己在南寧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家電子廠上班,工資一千六,管住不管吃,工作很輕松。
父母對唐尚珺的說辭深信不疑,每次說起兒子的工作,母親都滿臉驕傲,自己兒子跟著大老板賺錢,終于不用再賣苦力賺錢了。
唐尚珺工作之后,父母不用再辛苦種甘蔗,于是把甘蔗地都種上樹,家里的老水牛也賣掉了。
不過,這對正在復讀的唐尚珺不是好事,因為他沒了家里的金錢支持,復讀生活一下就艱難起來,只好自己想辦法賺錢。
他做家教、做小時工,每個月的收入勉強有一千元,但這點不足以支撐他的復讀生活,也沒辦法幫他維持工資1600元的假象。
唐尚珺曾去東莞的工廠里打過工,但惡劣的工作環境和食宿環境讓他無法忍受,加上主管不拿他們當人看,經常辱罵他們,感覺尊嚴被踐踏了。
勉強干了五十多天,賺了五千塊錢,唐尚珺就回老家了,并且發誓以后絕對不進工廠打工。
后來,唐尚珺找初中同學何漢立借錢,兩人曾是最好的朋友。
當何漢立聽說唐尚珺還在讀“高三”,馬上想到要將他的經歷拍成紀錄片,在電視臺工作的何漢立,正打算拍一部紀錄片。
唐尚珺不想答應,但架不住何漢立軟磨硬泡,加上有求于何漢立,于是便同意了,但要保證不能影響到他學習,也不讓他的秘密被家人發現。
2014年春節,何漢立謊稱拍攝當地春節民宿,跟著唐尚珺回老家拍攝。
拍攝至深夜,唐尚珺趁著酒意,對著鏡頭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
心中的夢想驅使著他復讀,但他當時只打算復讀一年,沒想到一晃五年過去了。
如今回頭想想,其實能走的路有很多,但他已經回不了頭了,只能繼續往下走。
那一刻,唐尚珺似乎想通了,自己的清華夢可能沒有那么重要。
2016年,唐尚珺身邊發生了幾件大事。
其一,父親被查出癌癥晚期,還剩幾個月的壽命。
其二,他考出歷史最高分621,被中國政法大學錄取,了解唐尚珺的老師和同學都為他感到高興。
可他卻很平靜,只說“終于可以向家人交代了”。
當唐尚珺把通知書擺在桌上,向母親坦白一切時,母親沒有怪罪他,只是捧著通知書看了半天,說:
自己不識字,看不懂里邊的內容,但看到唐尚珺的相片還是很高興。
在醫院治病的父親知道這件事后,也沒有怪罪唐尚珺,只說了敬佩他的毅力,還夸他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在紀錄片《高十》的結尾,有一行字幕:
9月4日,唐尚珺去中國政法大學報到,辦理了助學貸款,并且一邊學習一邊在學校餐廳兼職打工……
唐尚珺的高考故事似乎有了一個完美大結局,但現實卻充滿轉折和意外。
唐尚珺又一次欺騙了所有人。
他確實去中國政法大學了,但只在校園里逛了幾圈,看了看新生報到處,在新生名單里找了找他的名字。
然后,唐尚珺就轉身離開北京,返回老家了。
再次選擇復讀,唐尚珺說了三個理由:
第一、父親已經癌癥晚期,急需錢治病;
第二、南寧平果三中能給他高額獎金,只要超過600分就獎勵10萬,如果以后考上清華,還能再得60萬;
第三、最重要的他還是放不下清華。
唐尚珺的人生再次分成兩面,A面是中國政法大學學生,B面依然是高三復讀生。
2016年,27歲唐尚珺的復讀生活進入新階段。
他不再滿足于每月只領四五百生活費,開始將目光瞄向那些能給高獎金的復讀學校。
復讀的第一站是南寧平果三中,一入學他就得到了10萬元獎勵,此外每月還能領到兩千元生活費。
同時,他還享受和老師一樣的住宿條件,一套兩室一廳的公寓。
2018年,唐尚珺轉戰柳鐵一中,2019年,他又去了百色鴻順中學。
百色鴻順中學是一個房地產老板創辦的,專門招收高分復讀生,目的是打造能考清華北大的復讀班。
每個復讀班只有四五個學生,都是能沖擊清華、北大的。
學校給的獎勵十分誘人,高考分數達到600,就能得到5萬元獎勵,每月給一千五百生活費,全市統考排名前十還有獎勵。
唐尚珺有一次考了全市第七名,馬上得到一千五百元獎勵。
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待遇也很好,比如吃飯不要錢,食物還特別豐盛,雞鴨魚肉、海鮮、牛肉……樣樣俱全,此外還能報銷回家的路費。
此時,唐尚珺的復讀已不單純是學習,更像是一份工作,考試就是完成任務,每一分都對應著不同的獎勵。
在復讀之外,唐尚珺也做了其他事,比如談戀愛,2017年他交往了一個女朋友,后來女朋友考上了廣西大學,唐尚珺還在原地踏步。
有網友說他是“高考釘子戶”,一次次復讀只為拿高額獎學金。
面對質疑,唐尚珺說自己沒想過靠高考賺錢,只是想實現自己的清華夢。
有網友好奇,唐尚珺復讀這么多次,是不是沒有學校要他?
其實,不是的。
高考14年,有很多學校錄取他。
既有西南政法大學這樣的普通本科,也有吉林大學、廣西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這樣的985高校。
但他一次次放棄,一次次復讀,只因為太過執著清華夢。
這些年,唐尚珺完全可以選擇一個好大學,然后讀書、工作、娶妻生子,過正常人的生活。
就像他的同學何漢立,雖然讀的只是普通二本,但娶妻生子,事業有成,生活豈不美哉?
但清華大學儼然已經成了唐尚珺的詛咒,圈住了他,圈住了他的人生。
他已經把所謂的夢想,凌駕于所有東西之上,比如家庭、親情、愛情等。
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為了能考上清華,唐尚珺可以不顧一切。
但這樣的堅持,真的值得嗎?
唐尚珺也曾反思過目前的狀況:
“我不應該復讀那么多年了。真的,人有很多路可以走的,那時候我真的想非要考上那個大學。”
其實,唐尚珺目前的處境十分尷尬:
如果繼續復讀,依他現在的成績,考上清華的希望十分渺茫;
如果去讀大學,等到畢業時他已經快四十歲,工作不好找了;
如果放棄復讀,回家創業,相當于過去十幾年就浪費了,他能甘心嗎?
如今的唐尚珺猶如堂吉訶德,為了夢想,在現實與荒誕的夾縫中游走、尋覓,這一切是鬧劇,還是勇敢的挑戰?
不得而知。
我們無法嘲笑一個為了夢想孤注一擲的人,但我們也無法歌頌為了虛無縹緲,甚至無法實現的夢想,任性蹉跎的人。
今年是唐尚珺第15次高考,他能否考上清華,結束復讀怪圈呢?
如果這次再考不上清華,他又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為上清華復讀13年考生唐尚珺”,這是唐尚珺社交賬號的自我介紹,但愿明年能變成“清華大學學生唐尚珺”。
-END-
參考資料:
1.紀錄片|高十
2.澎湃新聞|唐尚珺:準備第15次參加高考
3.人物|復讀十二年,走不出的高三
4.澎湃新聞|復讀十二年
作者:南星
編輯:柳葉叨叨
- 佳麗彩遙控器代碼(如何設置和更改)04-27
- 帝度洗衣機武漢維修(帝度洗衣機售后電話)08-19
- 酒柜可以放客廳嗎(如何選擇合適的位置)?08-29
- 冰箱銅管腐蝕(如何預防和處理)05-06
-
GEA空調廠家售后服務電話號碼是多少(如何獲取GEA空調廠家的售后服務電話號碼
2024-08-24
-
DATAAIRE空調清洗(如何正確清洗DATAAIRE空調以保持其性能和延長使用壽命?)
2024-08-24
-
雷諾威空調24小時服務熱線電話(如何聯系雷諾威空調24小時服務熱線以解決我的
2024-08-24
-
櫻雪點火故障(解決櫻雪點火故障的實用方法與步驟)
2024-08-24
-
RC空調24小時熱線(RC空調24小時熱線:全天候客戶支持與故障排除指南)
2024-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