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春蘭空調有沒有電加熱(春蘭空調怎么調制熱)
前沿拓展:
【卡車之家 原創】在66年的中國卡車發展歷史中,除了“中外合作”的卡車品牌和車型之外,還有很多曾經風光無限的國產品牌,有的因為種種原因“被收購、被重啟”;慢慢的逐漸消失在我們卡友的視野之中。今天,小編就選取幾個有代表性的卡車品牌,不知道各位卡友是否開過這些品牌的車型,從事過運營呢?
“空調商”跨界造車 春蘭卡車在2002-2004這幾年中,有一個排名僅位于一汽、二汽之后的“另類卡車品牌”。有趣的是,這個卡車品牌并非從傳統的汽車制造業起家,而是一家“空調制造商”。說到這里,相信部分卡友已經猜到,這個卡車品牌就是——春蘭卡車。
春蘭公司最早成立于1980年,靠家電起家。90年代時期,春蘭空調的名氣響徹我國大江南北,一度被稱為“中國空調行業龍頭”之一,其地位如同現如今的美的格力如同一轍。
隨著時間進入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春蘭公司進行了第一次的改革,得益于空調家電產品奠定的品牌知名度,春蘭公司打算在其他制造行業施展一番作為。
彼時,春蘭將目光放在了汽車制造行業,但是由于時代背景等各項原因,春蘭公司并沒有直接開啟“跨界造車”,而是從摩托車領域入手,推出了諸如首款電噴125引擎、雙缸水冷等多國內摩托車領域的先河;在家電制造業之后,春蘭公司的摩托制造業也收獲了巨大的成功。
得益于家電制造和摩托車制造行業的“雙成功”,春蘭公司成功積累了經濟基礎和品牌口碑;1997年,春蘭公司收購了東風南京汽車,正式進軍汽車行業。
春蘭當年引進了(UD)日產柴Condor第三代駕駛室,生產的車輛涉足載貨車、自卸車、牽引車等多個領域。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春蘭卡車可是標配空調系統的,在舒適度配置上堪稱國內數一數二的存在。
得益于產品質量不俗,舒適度配置不俗的優秀口碑,在2002-2004年期間,春蘭卡車迎來了史上最為“高光”的時刻,在當時的卡車排名之中,春蘭卡車僅位于一汽、二汽之后,位列行業第三。
隨著國內商用車市場迎來了發展高發期,春蘭卡車的技術、制造能力等各方面已不及于當時的市場需要,春蘭卡車意識到了自己需要進行與時俱進的“產品革新”,尋求成熟技術和資本幫助逐漸成為了春蘭卡車轉型的方向。
2004年,春蘭打算與日本重卡品牌日野合資組建重卡項目。春蘭以廠房、土地入股;日野則提供技術和資金。但由于各項原因,該項目并沒有經過國家的審批,春蘭與日野的合資最終以失敗告終。
因為資金和技術的短缺,春蘭卡車逐年虧損嚴重,成為了市場邊緣化的存在,4年后的2008年,該品牌被徐工集團收購,正式消失在了卡友們的視野之中。
上汽紅巖的“兄弟” 上海匯眾/南汽凌野接下來,小編要在這里介紹兩個品牌:上海匯眾和南汽凌野。它倆曾和上汽紅巖一起,并稱“上汽三兄弟”,但三者的最終結局卻成為了“紅巖成功、匯眾出售,凌野被棄”。境遇為什么會如此“天差地別”?且看我細細道來。
我們先看凌野這個卡車品牌。2000年,國內商用車市場迎來了飛速的發展,有行業人士分析,此時國內卡車行業正處在中型轉重型的過渡期,2000-2003年間重卡銷量年平均增長率超過了25%。
當時的諸多車企都認識到中國的重卡時代即將到來,而作為國內輕卡的搖籃;同時也是國內較早一批開啟合資的車企,南汽怎么會放棄這個市場爆點?
彼時,南汽根據自己的情況采取了引進“外援”的模式來開發重卡。引進吸收了五十鈴、日野和臺灣的重卡技術和領域專家。在南汽自己技術人員和外企的通力合作之下,通過整合國內零部件資源最終推出了“南汽凌野”這一卡車品牌。
在當時,南汽對于凌野頗為重視,不僅斥資10億制造全新生產基地,而且在產品制造方面,更是達到了當年的頂尖重卡水平;同時,25萬元的產品售價和務實的營銷政策均印證著南汽凌野將有一個良好的市場表現。
可惜,就在凌野重卡研發的時候,上汽收購南汽的談判也在同步進行,未來的不確定性使得凌野重卡的未來充滿了變數。2007年12月隨著上汽收購南汽成功,凌野重卡也正式成為了上汽旗下的重卡品牌,與紅巖、匯眾、凌野并稱為“上汽三兄弟”。
● 我們第二個“主角”:上海匯眾正式登場。
根據歷史,1987年,上海市政府要求上汽所屬企業以為桑塔納配套為目標,進行重組和技術改造,上海重型汽車廠、上海汽車底盤廠和上海第二汽車底盤廠合并為上海匯眾。
得益于“交通牌”和“大通牌”卡車曾經的輝煌,上海匯眾對于進軍重卡行業信心滿滿。時間來到了2001年,韓國雙龍汽車根據戰略調整,割出重卡業務線全面發展乘用車和小型商用車領域,經多方接洽談判,上海匯眾成為接盤者,以320萬美元購得了雙龍重卡、大客車的生產設備和模具。
上海匯眾盡管引進了雙龍的生產線,但是并沒有完全照搬雙龍的產品,而是根據國內卡友需求對于車身外觀,駕駛室、動力鏈和底盤均作出了適應性的變化,比如采用斯太爾技術、搭載上柴、濰柴等多個馬力段的發動機等諸多“本土化改造”;而且后續又推出了如“路艦隊”系列高端重卡車型,一度收獲了不少卡友的關注。
在2006年、2007年,上海匯眾的銷量一度達到了2595輛,發展前景十分被看好,但是隨著上汽收購南汽的成功,凌野重卡也正式成為了上汽的商用車品牌,紅巖、匯眾、凌野形成了直接競爭關系。
當時“三兄弟”中,紅巖的實力最強,銷量也最高,上汽將商用車的全部資源向紅巖傾斜,匯眾和凌野逐漸被邊緣化。最終,上汽放棄了凌野品牌,將匯眾售予中國重汽,重汽基于匯眾的技術,打造出了重汽豪瀚這個品牌,至此,匯眾和凌野兩個品牌正式成為了歷史。
最終被沃爾沃收購 江鈴重汽/長安重汽前文介紹的三個卡車產品由于時間較為久遠,一些年輕的卡友可能不太了解,接下來小編介紹的這兩個品牌距離我們較近,這兩個品牌就是長安重汽和江鈴重汽。
不同于前文的匯眾和凌野“橫向并存”的關系,長安重汽與江鈴重汽是“縱向收購”關系,可惜在2021年8月,江鈴重汽最終被沃爾沃卡車全面收購,這里面有著怎么樣的故事呢?我們一起來看。
國內汽車頭部品牌之一的長安汽車,在輕型商用車領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諸如“長安之星、長安金牛星”等微面微卡產品可以稱得上是家喻戶曉;但是在重卡領域,長安汽車卻沒有相應的產品布局。
在國內重卡發展形勢一片大好之際,長安汽車重組山西省汽車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基礎上,于2007年正式成立全資子公司:長安重汽。
重卡發展環境大好、長安汽車資金雄厚、山西煤炭大省區位環境突出。在這三大優勢的加持下,長安重汽信心滿滿,在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在3年之內,銷量超過1.5萬輛,銷售收入超過30億元,進入行業前10名的雄心壯志。
但是,長安重汽的最終結局卻是被江鈴收購。其中原因眾說紛紜,有的觀點稱長安重汽連年虧損,長安汽車欲要舍棄重卡業務線;有人稱是福特想要進入中國,與長安和江鈴集團三方持股共同組建合資公司。
其中的個中緣由目前尚未定論,但是我們已知的是,2012年7月,江鈴汽車發布公告稱,以不超過2.7億元的價格收購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及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計持有的太原長安重型汽車有限公司100%的股權。
雖然江鈴重汽收購了長安重汽,但是早在2004年,在江鈴集團和長安集團組建了江鈴控股,江鈴控股擁有江鈴汽車41.03%股份,相當于長安汽車和江鈴集團分別間接持有江鈴汽車20.5%的股份。簡單來說,長安汽車并沒有完全消失在重卡領域,依舊有著江鈴重汽的股份。
后續成立的江鈴重汽,標志著是江鈴全面進入重卡行業、實現江鈴重卡、皮卡、輕卡、輕客全系列商用車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攜手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加強亞太業務的重要戰略布局。
在江鈴重汽時代,推出了亮點諸多的威龍系列產品,其中與福特F-max重卡同平臺打造,在駕駛室模具、部分配件等方面均與歐洲市場的福特F-max產品同步;動力方面也融合了許多福特技術的江鈴威龍HV5也受到了諸多用戶的好評。
隨著時間來到了2019年7月,江鈴汽車制定并貫徹“成為輕型商用車行業的領導者和福特高性價比產品的提供者”的戰略,江鈴汽車打算“輕裝上陣”,全面剝離重卡業務。
2021年5月,江鈴重汽正式掛牌對外出售,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擬以不低于7.64億元的價格,公開掛牌出售公司全資子公司江鈴重型汽車有限公司100%的股權。
2021年8月23日,沃爾沃卡車與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江鈴汽車)通過線上儀式正式簽署協議,收購江鈴重型汽車有限公司(簡稱江鈴重汽)及其在太原的生產基地。
至此,曾經的長安重汽和江鈴重汽生產基地,由沃爾沃卡車持有,在太原為中國客戶生產沃爾沃FM、FH和FMX系列重型卡車。沃爾沃成為了繼現代、斯堪尼亞、奔馳以后,第四個在中國實現本地化生產的進口卡車品牌。
拓展知識:
- 帝度洗衣機武漢維修(帝度洗衣機售后電話)08-19
- 冰箱銅管腐蝕(如何預防和處理)05-06
- 佳麗彩遙控器代碼(如何設置和更改)04-27
- 酒柜可以放客廳嗎(如何選擇合適的位置)?08-29
-
GEA空調廠家售后服務電話號碼是多少(如何獲取GEA空調廠家的售后服務電話號碼
2024-08-24
-
DATAAIRE空調清洗(如何正確清洗DATAAIRE空調以保持其性能和延長使用壽命?)
2024-08-24
-
雷諾威空調24小時服務熱線電話(如何聯系雷諾威空調24小時服務熱線以解決我的
2024-08-24
-
櫻雪點火故障(解決櫻雪點火故障的實用方法與步驟)
2024-08-24
-
RC空調24小時熱線(RC空調24小時熱線:全天候客戶支持與故障排除指南)
2024-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