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37ms92c電視機代碼(康佳led37ms92c數據)
前沿拓展:
經過14年田間地頭的生活,石嫣早已將自己歸入了農民的行列。外出辦事填表格,她沒有猶豫,大大方方地在職業那一欄寫下“農民”二字。
日常生活中,她經常扎著低馬尾,出現在蔬菜大棚里。僅從樸素的外表看來,很少有人能想到她有著豐富的學術背景: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博士、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博士后。
她已經習慣了農民的身份和生活狀態,進而希望盡可能地帶來一些改變,帶動更多人關注農業,降低人們從事農業的門檻,讓年輕人能夠生活、工作在鄉村。她在抖音上科普農業知識,“蔬菜播種有哪些方式?”“天然肥料有哪些?”“堆肥有哪些注意事項?”……
目前,這個名為“分享收獲有機農場”的賬號,已經積攢了18萬粉絲和58.4萬的點贊,石嫣也因此成了很多人的榜樣。
△剛成立“分享收獲有機農場”時的石嫣(右二)(受訪者供圖)
知識應當服務于社會發展
石嫣并不出生于農村,起先讀農業,只是因為高考失利,并且口碑不錯的河北農業大學就在石嫣的老家河北保定。
小時候,生長于城市的石嫣對農村的記憶,僅來自于70年代上山下鄉的父母。“他們那時干活很累,也不是田園牧歌的生活狀態,但那是他們青春的回憶,所以說出來都是輕快的。”
2002年剛入學時,石嫣一度抵觸自己的專業。“就覺得土。”石嫣就讀的專業是農業經濟管理,隸屬于商學院。“農業不好招生,大家意識里要把它包裝得看起來不那么農業。”她說,一開始自己壓根兒沒感覺到自信。
2006年,石嫣大學畢業,進入中國人民大學攻讀農村發展專業博士(碩博連讀),師從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教授。在那里,石嫣開始真正認識土地。
“溫老師把我們放進了一個更宏大的敘事里。”石嫣說,剛入學,溫教授就派她去山西某煤礦村調研農村經濟,她幾乎沒去過農村,第一次下鄉心里完全沒底。“后來我才意識到,他是希望我們去真正的農村、看到真正的問題,只有當你不僅僅關注自己時,價值觀、世界觀才能建立起來。”
△2008年石嫣在廣西調研(受訪者供圖)
除了深入農村的視角,溫鐵軍對農民的關切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石嫣。農民不只是他們的研究對象,在學院大樓,石嫣經常看到來參加論壇的農民,“這讓我覺得我們做的很多工作,是真正服務于農民需求,而不是只為了做一個研究。”
“知識應當服務于社會發展,而不是為了學術而學術”,這也成了石嫣之后十幾年的信條。2008年,石嫣來到美國明尼蘇達州的地升農場實習,也就是在這里的半年,石嫣第一次接觸到了CSA(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中文譯為“社區支持農業”),也終于找到了知識與土地的連結。
社區支持農業,簡單說來就是消費者與農民直接建立聯系,農民根據消費者需求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從而獲得更穩固的經濟保障。在歐美,這種模式很常見,但彼時國內仍處于發展階段。那段經歷,石嫣常笑稱為“洋插隊”。
△石嫣在美國地升農場(受訪者供圖)
周一至周五每天早上七點半到下午五點半,她會在種植園學習澆水、移植、耕地、播種、施肥、采摘,為了工作便利,她甚至還學習了制作小機械和開拖拉機……如今回憶起來,石嫣覺得那段時間最重要的收獲不僅僅來自于農業技術,更是讓她擁有了一段沉淀的時間去思考未來做什么。
去美國前,她看了很多有機農場的研究,但到了之后才發現,自己每天需要面對的不是理論模型,而是很多切實的瑣碎小事。她逐漸將種地的過程當成了一種修行。“原來老琢磨做什么事是有意義的,當自己天天都在拔草時,想的是如何在這樣持續的狀態中找到意義。”
石嫣說不清楚什么時候將做農場當成了畢生志愿,她只知道博士畢業時,這件事已經成了優于去高校任教,或去其它科研單位任職的第一選項。2012年,石嫣與后來成為丈夫的程存旺博士共同成立了分享收獲有機農場,多年以后,她仍然記得丈夫的那句鼓勵:我們一定要有信心,通過做農業獲得我們想要的生活。
△石嫣在美國農場集市上(受訪者供圖)
用短視頻做科普
過去十多年,既是“分享收獲有機農場”逐漸被人接納的過程,也是CSA模式在中國生根發芽的時期。
石嫣剛創業時,國內CSA農場屈指可數,但如今,有機農場數量已經達到了300至500家。石嫣與團隊在北京郊區建成了260余畝農場,并為1500個家庭提供綠色蔬菜配送,同時,她也積極組織CSA聯盟,并為全國各地的新農人提供技術支持與銷售平臺。
為了吸引更多年輕人投身農業,石嫣共開展過37期新農人培訓,組織培訓了1000多名新農人。她以前主要從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平臺招募參與者,但2020年入駐抖音后,石嫣發現通過抖音慕名而來的新農人比例達到了百分之六七十。“我強烈地感知到,抖音能擴大我們的宣傳面,不管是生產者還是消費者。”
石嫣原以為,通過傳統的傳播渠道,她已獲得了大部分能獲得的受眾,直到開始做抖音,她才意識到這里仍藏著一個“廣闊的天地”。就在不久前,石嫣去北京平谷區參加一個休閑農業推介會,在一個賣菌菇的攤位前,老板告訴石嫣:“我經常看你的抖音,這些菌菇都是盡可能按照有機方法種植的。”石嫣很有成就感。
抖音短視頻和直播已成為傳播農技知識的重要工具。抖音發布的《抖音農技知識數據報告》顯示,過去一年,抖音農技知識相關視頻日均播放量突破10億。前不久,抖音還攜手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共同推出“新農人計劃2022·來抖音學農技”活動 ,計劃引入1500名專業農技員或機構,助力農業信息技術普惠。
“我發現很多人其實對有機農業缺少認知,用短視頻做科普,能讓人直觀地知道綠色、環保、健康是可實現的”,石嫣說,同時也能糾正人們對蔬菜的一些錯誤觀點。
△學生時代的石嫣(受訪者供圖)
有一次,有個客戶問她為什么收到的黃瓜是頂花帶刺的,她疑惑:為什么黃瓜不能頂花帶刺?后來她才知道網絡上流傳著一條消息,說黃瓜頂花帶刺是因為打了激素類藥物。“我們天天在田里干活就知道新鮮黃瓜都有這個特征,長成熟了,花干了,一碰就掉,但那條消息的作者可能不知道實際的生產過程,就歸納為用了激素。”
石嫣氣不過,特地到黃瓜地里拍了個科普視頻,解釋完干花和鮮花的區別后,她直接將黃瓜掰成兩半吃了起來。有評論夸石嫣真的做到了農藥化肥都不用的綠色無公害,也有網友開玩笑說:“你這一口下去50元沒了。”
有機蔬菜價格更高,這是消費者的共識,也是石嫣希望通過科普解釋的另一個命題。
“假如我們希望能有更健康的生產方式,不用除草劑、不用工業化肥,這些成本由誰來承擔呢?”在石嫣看來,每個人都與三農相關,都是可持續發展鏈條上的一環。“沒有一個人能獨立于這個世界存在,城市人要想吃得健康,也要保障生產者在農村有可持續的生計”,在她看來,人們的生活質量和農民的生存是相互捆綁的。
△石嫣在地里勞作(受訪者供圖)
希望多元的選擇越來越被認可
如今,石嫣早已習慣農民的身份,甚至還希望給人們一種反差。“過去大家認為博士后做農民不可接受,未來我倒是希望大家能越來越認可這樣多樣化的選擇。”
她表示,如果未來大家回到鄉村時,不會被冠以標簽,“博士”“海歸”種地也不再算稀奇事,還會被羨慕,“那個時候我們的目標就達到了”。
她在農村平靜的生活狀態,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些都市人的選擇。有位新農人學員,以前在北京某時尚媒體做化妝師,參加培訓一年后,回到了安徽老家種植生態蓮子。在石嫣的印象里,那位學員以前過著每天化妝的精致生活,現在返璞歸真了,很享受這個狀態。
不過,石嫣也不建議都市人貿然嘗試農場經營,正如她在科普視頻中分享的那樣,“三產怎么做”、“做休閑農業要有怎樣的規劃”,每一步都要有考量。“如果僅僅抱著一個純粹的幻想,你來到鄉村之后很可能堅持不下去。”
眼下,石嫣還希望重新引導人們思考原有的食物供應體系,她一直倡導都市周邊要有自己的農業帶。她想,做科普的目的不能僅僅停留在教大家認識蔬菜的層面上。“還是要讓大家理解農業的價值,并思考生活中的農業問題。”石嫣說。
△抖音拍攝過程花絮(受訪者供圖)
文|李娜
轉自|中國新聞周刊號
來源: 北京青年報
拓展知識:
- 帝度洗衣機武漢維修(帝度洗衣機售后電話)08-19
- 佳麗彩遙控器代碼(如何設置和更改)04-27
- 酒柜可以放客廳嗎(如何選擇合適的位置)?08-29
- 冰箱銅管腐蝕(如何預防和處理)05-06
-
GEA空調廠家售后服務電話號碼是多少(如何獲取GEA空調廠家的售后服務電話號碼
2024-08-24
-
DATAAIRE空調清洗(如何正確清洗DATAAIRE空調以保持其性能和延長使用壽命?)
2024-08-24
-
雷諾威空調24小時服務熱線電話(如何聯系雷諾威空調24小時服務熱線以解決我的
2024-08-24
-
櫻雪點火故障(解決櫻雪點火故障的實用方法與步驟)
2024-08-24
-
RC空調24小時熱線(RC空調24小時熱線:全天候客戶支持與故障排除指南)
2024-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