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空調故障c5的主要原因(格力變頻空調出現c5是什么故障)
前沿拓展:
格力空調故障c5的主要原因
1.過濾網臟堵造成冷氣散發不完,蒸發器溫度過低。
2.室內管溫包阻值異常(變大或開路)。3.制冷劑輕微泄露,造成蒸發器結霜。4.顯示板故障。5.管溫傳感器故障。可以短接看看。不行就更換。6.可以看一下它正常工作的時候內機的蒸發器是否結霜,如果結霜的話、就有可能是連接管有扁的地方、造成了節流。順便看一下壓力是否正常。7.如果沒有結霜且壓力正常、那么就不是系統的問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楊清清 東莞報道
10月12日,在由東莞市人民政府、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指導,21 世紀經濟報道和東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聯合主辦的2021中國智造業年會暨半導體產業峰會上,由21世紀經濟報道數字經濟課題組出品的《2021年大國創新百強指數報告》正式發布。
從報告內容來看,綜合創新能力、創新成效、創新生態和責任創新各方面因素,經過2021大國創新百強指數綜合分析,排名前十的企業分別是:華為集團、阿里巴巴、騰訊控股、中興通訊、京東、中國移動、百度、京東方、聯想集團和小米集團。
在此基礎上,21世紀經濟報道數字經濟課題組亦針對制造業,單獨編制了《2021硬核科技細分指數》。在這份報告中,課題組選取了最能體現硬核科技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相關數據作為統計指標,最終得出了“2021硬核科技20強”。
從硬核科技20強榜單來看,作為大國創新百強榜單榜首的華為,其在硬核科技領域的地位依然無人可撼。緊隨華為之后,其他top5的企業分別是京東方、聯想集團、比亞迪電子、TCL科技。
以下為《2021年大國創新百強指數報告》全文:
一、前言2021年是“十四五”第一年,也是進入新世界格局變化的重要之年,同時是建黨100周年,更是提出強國戰略、自主創新、實施替代戰略的關鍵一年。在這樣一個重要年份,大國創新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今年3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公布。“創新”是《規劃綱要》中的高頻詞,在全文內共計出現165次。
中國已將進入創新型國家定為2035年遠景目標之一,“十四五”期間,無疑是中國躋身創新型國家的關鍵期。隨著研發投入的持續攀升,中國有望從過去以集成創新、跟隨創新為主轉變為自主創新,甚至在部分科學技術及先進制造領域引領全球,成為創新策源地。
大國創新的引擎已經啟動,巨輪將如何遠航?在發力中國創新的過程中,企業無疑是最具活力的一大主體。如何看待當前國內企業創新力水平?不同企業在創新層面呈現怎樣的狀態?具備怎樣的優勢又存在怎樣的短板?
就此,今年21世紀經濟報道推出年度系列策劃“通往偉大之路:大國創新100強”。本報告作為全年策劃的落地內容,由21世紀經濟報道數字經濟課題組推出,將圍繞排名前100位的創新企業進行分析解讀,圍繞企業創新能力、創新成效、創新生態、創新責任等角度出發,評判2021年度國內創新企業實力,為當前企業創新力發展情況提供預判分析。
同時,本報告將結合典型案例加以解讀,探討企業發展創新能力的最優路徑。本報告“大國創新百強指數”的英文全稱為China Innovation Top 100’index,英文簡稱為CITI。
二、指數編制標準及樣本企業選擇1、指數制定標準
本報告編制的一級指數為2021年大國創新百強指數,還選取了包括創新能力、創新成效、創新生態、責任創新在內的二級指標,及包括營收、研發費用、研發費用占比、研發費用同比增速、研發技術人員數、專利數、MSCI明晟及富時羅素ESG評分等一系列相關的三級和四級指標。
每單個指標測算指數采取無量綱化方式,也叫數據的標準化,其上下閾值分別取單個指標的最高值和最低值。2021大國創新百強指數的計算公式為:
CITI=A*(a1*e+a2*f+a3*g+a4*h+a5*i+a6*j)+B*{b1*k*(c1*k1+c2*k2+c3*k3+c4*k4+c5*k5+c6*k6)+b2*l+b3*m+b4*n}+C*o+D*(d1*p+d2*q)
其中:
A\B\C\D為二級指標權重系數
a1\a2\a3\a4\a5\a6\b1\b2\b3\b4\d1\d2為三級指標權重系數
c1\c2\c3\c4\c5\c6為四級指標權重系數
e\f\g\h\i\j\k\l\m\n\o\p\q為包括營收、研發費用、研發費用占比、研發費用同比增速、研發技術人員數、專利數等三級指標
k1\k2\k3\k4\k5\k6為專利申請量、有效專利數、授權發明專利數等專利數相關四級指標
2、指數評測對象及內容
本報告從已上市帶科技創新屬性的公司,及未上市但經過“通往偉大之路:大國創新100強”欄目深度訪談的共計751家公司中,經過規模指標篩選入圍,形成近200個企業在內的入圍名單,2020年度至今出現重大違法違規事件和嚴重失信的公司除外。
至于已上市帶科技創新屬性的公司,本課題組的篩選范圍,包括證監會標準下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公司、信息傳輸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公司、港交所標準下的資訊科技業企業、電訊業企業以及美國中概股中的互聯網科技公司。此外,部分公司雖歸類于上述類別,但實際研判后認為主業并非科技創新實業,例如無專利、無標準、無產業聯盟等,因此也予以剔除。
此后經過包括創新能力、創新成效、創新生態、責任創新4個二級指數、13個三級指數(其中“專利數”指標細分為6個四級指數)進行嚴謹數據分析,最終得出2021年大國創新百強名單。
本報告綜合多個角度,將圍繞排名前100位的創新企業進行分析解讀,圍繞企業創新能力、創新成效、創新生態、創新責任等角度出發,評判2021年度國內創新企業實力。
3、數據時間范圍及來源
本次報告搜集的數據起止時間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數據來源包括2020年上市公司財報及未上市公司披露財報、wind數據庫、智慧芽專利庫、MSCI明晟ESG評級數據庫、富時羅素ESG評分數據庫、向企業發放并回收的問卷及官方公開信息。
三、2021大國創新百強指數分析綜合創新能力、創新成效、創新生態和責任創新各方面因素,經過2021大國創新百強指數綜合分析,排名前十的企業分別是:華為集團、阿里巴巴、騰訊控股、中興通訊、京東、中國移動、百度、京東方、聯想集團和小米集團。
1、頭部優勢明顯,華為一騎絕塵
從綜合指標來看,華為集團一騎絕塵,以70.42的得分居首,遠遠超出第二名阿里巴巴52.96的得分。無論是創新能力還是創新成效等方面,華為的得分均排名前列。
從前100名的得分分布來看,依然是頭部集中,大量企業則處于長尾的位置。據統計,得分在40分以上的企業共計3家,分別為華為、阿里巴巴和騰訊;20-40分的企業為15家。換言之,20分以上的企業數量占比僅為18%。這也意味著,大量企業的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頭部企業作為“燈塔”也值得后進企業們看齊。
2、華為、阿里巴巴、騰訊創新能力領先
企業的創新能力包括營收、研發費用、研發增長、研發費用投入強度、研發技術人員數及占比等指標。其中,營收是企業進行可持續性研發投入的基礎,而研發費用及人員的投入,則是企業是否重視創新的最直接表現。
從2020年各項數據綜合評分來看,華為集團的創新能力力壓群雄,其創新能力得分高達47.14。緊隨其后的是阿里巴巴、騰訊控股、中國移動和京東,得分分別為35.39、22.18、16.60和16.08。
此外,由于研發強度較高,在總得分中僅分別排第18、20的芯原股份、攜程網,其創新能力得分卻沖到了前十位。總得分位于第24位的中國軟件國際,則是由于技術人員占比居首,排名也進入了前十。不過,盡管該項指標上述公司殺出重圍,但從綜合數據來看,這些公司仍有自己的創新短板。
2.1 大廠更具創新基礎實力
具體而言,從2020年營收來看,華為以8913.68億元營收居首,其次為中國移動、京東、阿里巴巴、騰訊和工業富聯,營收分別為7680.7億元、7458.02億元、7172.89億元、4820.64億元及4317.86億元。這與創新能力排名前列的企業不謀而合,作為企業研發等各項投入的基礎,營收能力為企業提升創新能力提供了條件。
2.2 百度研發費用躍居第四
從研發費用的絕對值而言,華為集團呈現絕對領先優勢。2020年,華為研發費用高達1418.93億元,超過2-5名的研發費用總和。阿里巴巴、騰訊控股研發費用分別為572.36億元、389.72億元,同樣在創新企業中遙遙領先。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百度公司的營收絕對值并不在前10位,但其研發費用卻在所有公司中躍居第四位,由此可見百度公司的研發投入強度在頭部創新企業中可謂是佼佼者。
2.3 研發增速及強度“單項冠軍”仍有短板
從財報體現的研發增速來看,叮咚買菜2020年研發增速高達252.95%居首。其次是快手(112.38%)、三安光電(105.93%)、太極股份(83.15%)、拼多多(78.06%)。叮咚買菜方面向本課題組表示,研發增速大幅提升主要是由于業務拓展背后發展生鮮供應鏈所帶來的投入。
從研發費用投入強度來看,攜程網、芯原股份、恒生電子、廣聯達、前程無憂位于前5的位置。
不過交叉對照研發金額絕對值、研發增速及研發投入強度來看,上述企業的綜合數值并不高,例如叮咚買菜2020年研發金額3.22億元,研發投入強度僅5.97%。三安光電研發金額僅剛剛超過4億,研發投入強度為11%。攜程網、芯原股份盡管研發強度均超過40%,但攜程網的研發增速下滑28.14%,芯原股份研發費用及研發增速分別為5.31億元和24.89%。
21世紀經濟報道數字經濟課題組注意到,芯原股份作為剛上市不久的半導體IP公司,整體營收規模還不夠大、虧損日益收窄但還未脫離虧損時期,這些成為拖累公司創新能力總分的因素。
不止芯原,國內諸多半導體相關公司此前的體量都還不夠大,在研發方面維持著20%-30%強度,但由于面臨的是持續迭代和變化著的技術市場、需求不斷演進而能力匹配仍需時間,因此如何平衡研發與規模擴張的關系,是否考慮將研發能力適度資本化等,都是需要長期面臨的議題。
2.4 阿里巴巴、華為、中軟國際技術人員居前列
研發技術人才是企業進行研發開拓的主力軍。近年來,大廠面向研發人員進行的爭奪戰也屢見不鮮。從企業披露的數據來看,研發技術人數居前的企業包括阿里巴巴、華為、中軟國際、騰訊控股、比亞迪電子、中興通訊等企業。從整體占比而言,中軟國際居首,工業富聯占比較低。
3. 華為、騰訊、格力電器創新成效居前
創新成效下包括專利數及人效等多個指標。從創新成效的得分結果來看,華為、騰訊、格力電器位居前列。其中,華為綜合得分達到16.59分,騰訊及格力電器得分分別為13.8及13.13。緊隨其后的是京東方、美的集團、中興通訊、小米集團、聯想集團。
對于標準制定的參與甚至主導是企業創新成效的重要體現。據華為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華為在全球600多個標準組織、產業聯盟、開源社區、學術組織中,擔任超過400個重要職位,如在3GPP、ETSI、IETF、IIC、IEEE SA、Linux 基金會、CCSA、AII、TM Forum、WFA、WWRF、CNCF、OpenInfra(原OpenStack)、LFN、LFDL、IFAA、GP、CUVA、VRIF和BBF等組織擔任董事會或執行委員會成員。
同時,華為聯合產業伙伴與 CUVA、GCC、5GSA、IPv6+、ONA、OLA、ICCE等產業聯盟全面合作,推進關鍵技術、標準、人才培養等生態體系完善。積極開展與GSMA、ITU、AII、5GAA、ECC等業界主流產業聯盟的深度合作,參與30多個產業項目并積極貢獻白皮書、測試床等,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積極參與5G-ACIA、RUSSOFT等歐洲的產業聯盟和行業協會,參與貢獻多個白皮書、測試床與技術方案。
根據中興通訊反饋的問卷結果來看,其累計牽頭主持國際標準超過400項,參與國際標準超過1200項,累計提交國際標準提案超過52000篇。在國家標準方面,牽頭超過50項,參與國家標準超過100項,牽頭和參與制定的國家、行業標準和企業標準累計超過2300項,這些正是中興通訊的創新成效所在。
3.1 專利得分華為、格力、騰訊摘得前三甲
對于企業的研發投入而言,直接的產出無疑是專利情況。需要注意的是,企業的專利情況包括專利申請總量、有效專利數及最具含金量的授權發明專利數。創新成效最重要的指標考慮維度,正是從這些指標出發。從專利數的綜合得分來看,華為、格力和騰訊是前三甲。
無論是累計的申請總量、有效專利量還是授權發明專利量,華為均處于首位,超過單項二三名的得分總和。此外,在專利得分排名前列的企業中,格力電器及京東方在申請總量和有效專利量得分上均表現突出,中興通訊在申請總量、授權發明專利量的兩項得分表現更加亮眼。
專利綜合得分排名前列的企業中,2020年的專利申請情況表現不一。華為、格力電器在申請總量上依然表現突出,騰訊控股則在授權發明專利量方面更具優勢。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考慮到專利公開具備遲滯性,通常需要4-18個月公開時間,因此2020年公司申請的部分專利可能還未公開,因此綜合與累計專利數各項指標對照來看更具參考性。
3.2 騰訊、唯品會人效較高
除了專利數之外,作為一家創新企業,創新在企業內部的應用也體現出更優于傳統模式的效率,因此包括人均創收、人均創利在內的人效指標同樣納入考量。不過在創新成效以及大國創新整體指標中,這兩項指標的權重相對較輕。
從人均創利得分來看,卓勝微、騰訊、金山軟件、陌陌、汽車之家、唯品會、兆易創新、光環新網、三七互娛以及韋爾股份排名靠前。其中,卓勝微及騰訊人均創利均超過300萬元,陌陌、金山軟件人均創利超過百萬元。
人均創收方面,唯品會、科通芯城、小米集團位居前三位。排名前十的企業還包括卓勝微、騰訊控股、拼多多、光環新網等企業。綜合分析可知,騰訊及唯品會的人效相對較高。
4.創新頭部企業注重構建創新生態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企業僅僅依靠內部的資源進行創新活動,已經跟不上市場需求的快速發展。于是開放式創新成了最近幾年很受歡迎的新模式。所謂開放式創新,是指企業在創新的時候,并非僅僅依靠內部資源,同時還會去外部尋找合作伙伴進行創新。
目前,在開放式創新方面,包括IP合約、開放式創新合作、開放式創新平臺及開放式創新社區等模式。總體而言,位于大國創新頭部的企業,均有實力也有意愿開放自我,擁抱合作伙伴,并收到良好的成效。
4.1 華為堅持開放式合作與創新
華為聚焦ICT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領域,堅持開放式合作與創新,從維護全球標準統一、建設產業生態聯盟、擁抱全球化開源、推進關鍵技術創新等方面著手。
據華為官方數據,2020年華為全球新增5000多個注冊合作伙伴,累計已與1600多個伙伴聯合發布超過2000個解決方案,并不斷加大對可復制性聯合方案的激勵。同時,華為攜手全球技術伙伴在AI、云、計算、5G等領域聯合技術創新,2020年已有2500多個伙伴在鯤鵬、昇騰等10個技術方向通過華為5000多次技術認證。
此外,以華為云、鯤鵬、昇騰為底座進行開發者生態能力建設,已發展超過200萬ICT領域開發者。通過沃土計劃2.0,發展了4000多個生態合作伙 伴,與廣大開發者一起構建了7000多個軟件和解決方案。
4.2 百度大腦力推多項生態計劃
百度大腦AI開放平臺同樣推出了完善的生態伙伴計劃,包括百度大腦生態合作伙伴計劃、飛槳技術伙伴計劃以及AI加速器等。其中,百度大腦“降低門檻”讓開發者更容易獲得AI能力,主要通過百度大腦的核心基座——飛槳深度學習平臺來實現。
飛槳是百度自主研發、國內最早開源開放、功能豐富的產業級深度學習平臺。據百度集團副總裁吳甜近日透露,飛槳已有來自于各行各業的360多萬開發者,開發了40萬個AI模型,累計服務13萬企事業單位。
4.3 中興通訊創新生態實踐
中興通訊同樣在創新生態方面付出諸多努力。據介紹,中興通訊牽頭的生態、聯盟包括AIIA、AITISA、AII、N5A、Sparklink等,參與的生態聯盟包括5GAA、WFA、GTI、C-ITS、CAICV、OSCAR、CEIA、BFIA等。目前中興通訊產學研合作機構累計超過100家,包括國內外知名高校及知名企業和科研機構,如C9聯盟等,同外部企業、機構合作申請的專利數量376件,有效專利數量94件。
5、創新頭部企業看重ESG能力建設
ESG代表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聚焦傳統評價體系沒有關注到的隱形指標,是當下全球投資者衡量上市企業發展可持續性與社會責任感的重要參考標準。從自然資源稀缺到不斷變化的公司治理標準,從全球供應鏈管理到不斷發展的監管格局,ESG因素都會影響投資者投資組合的長期風險和回報狀況。
就當下熱門的“氣候變化”議題來說,企業如能在全球低碳經濟轉型中,采取諸如能源結構改善、開發脫碳技術的前瞻性行動,更有可能在“氣候變化”的持續挑戰中保持穩定發展。
5.1 ESG能力建設任重道遠
因此,企業的ESG報告成為一個重要的參考,與此同時,包括富時羅素、MSCI明晟等機構也都建立了自己的ESG評價體系,以衡量發行人應對與財務相關的長期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風險的應變能力。
對于企業創新而言,時刻保持對ESG的關注同樣重要。遺憾的是,在本次大國創新指數覆蓋的企業中,有不少企業仍在ESG報告上有所欠缺,也尚未納入機構的評價體系中。統計顯示,納入富時羅素ESG得分的企業數僅53家,擁有MSCI明晟ESG評級的企業數僅54家。
從評級及評分的結果來看,排名靠前的企業數量也較少。在MSCI明晟ESG評級中,共計擁有7個等級,由上至下分別為AAA、AA、A、BBB、BB、B以及CCC。目前,本報告中僅有5家創新企業的排名在A等級以上,且沒有企業達到AAA級。
從富時羅素ESG得分來看,2.5分以上的企業同樣只有5家,其中中興通訊以3.8的得分與其它企業拉開差距。
5.2 聯想集團、中興通訊ESG能力表現突出
綜合來看,創新能力強的頭部企業,大部分都相對看重自身的ESG能力。大國創新排名前10的企業中,除華為未納入前述兩個ESG評價標準外,其余企業均有相關的指標披露。從一定程度上而言,對環境負責、對社會負責、對利益相關者負責,有望成為未來企業創新的一個發展趨勢。
以具體的ESG評級/評分來看,聯想集團和中興通訊的表現較為亮眼。
從富時羅素ESG評分來看,在創新頭部企業中,中興通訊的評分達到了3.8分,相較之下第二名騰訊的評分為2.6分,京東、小米集團的評分則墊底分別為1.1分。
聯想集團則在MSCI明晟ESG評級中表現亮眼,成為創新頭部企業中唯一一個達到A等級以上的企業,小米則在這項評級中墊底,評級僅為B級。
5.3 聯想集團ESG評級:全球同行業企業最高等級
在大國創新得分排名第10的聯想集團,其MSCI明晟ESG評級在2020年底升至AA級,這也是全球同行業企業中的最高等級。今年9月,聯想集團發布第二份ESG報告,在今年的報告中,聯想首次將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上升至集團關鍵績效指標考核(KPIs)的高度。
報告承諾,到2025/26財年,聯想全球運營活動90%的電力將來自可再生能源;全球供應鏈將減少100萬噸溫室氣體排放;與此同時,聯想將通過提高產品能效、更大范圍內使用可持續材料來減少自身對環境的影響。
在這個過程中也充斥著創新的巧思。例如,聯想通過智能循環設計、使用和回收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報告顯示,聯想自2008年以來,通過可降解竹及甘蔗纖維包裝等技術創新,減少包裝材料用量3,240噸。僅在2020/21財年,包裝物料消耗量就減少140噸。
聯想還不斷擴大使用CL PCR(閉環再生塑料)的產品范圍,由上一個財年的66款產品增加至103款。此外,聯想致力于推進綠色技術創新,如通過新型低溫錫膏工藝減少電子元件組裝過程中35%的能耗和碳減排,截至2021年3月,已減少二氧化碳7500公噸,相當于37平方公里森林一年可吸收的溫室氣體量。
1、指數說明
誰把握了未來產業發展的主動權,誰就構筑了國際戰略競爭優勢。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加速演進。展望未來發展的主動權,世界主要創新型國家瞄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智能制造等未來產業方向,紛紛出臺系列政策,并采取積極行動,將未來產業培育作為引領和推動新一輪經濟發展的制勝之道。
在此過程中,具有較高技術門檻和明確的應用場景,能代表世界科技發展最先進水平、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支撐作用的關鍵核心技術,便構成了硬科技,亦即本報告中所稱的“硬核科技”。
本課題組認為,當前硬核科技的的代表性領域包括:光電芯片、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
2021年是我國“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深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被單列為一個篇章,這也開啟了中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的新征程。
接下來,堅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也將是我國制造業未來發展的核心方向。
而在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自然離不開新技術的應用。“十四五”規劃綱要也明確提出,要深入實施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和技術改造專項,鼓勵企業應用先進適用技術、加強設備更新和新產品規模化應用。
事實上,圍繞制造產業的科技創新,有不少企業已經走在前列,他們通過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在制造業的高端化、智能化、數字化發展方面,已經取得一定的成績并摸索出一些寶貴的經驗。
今年,21世紀經濟報道推出年度系列策劃“通往偉大之路:大國創新100強”并發布了《2021年大國創新百強指數報告》。在此基礎上,21世紀經濟報道數字經濟課題組亦針對制造業,單獨編制了《2021硬核科技指數報告》。
在這份報告中,課題組選取了最能體現硬核科技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相關數據作為統計指標,最終得出了“2021硬核科技20強”。我們希望通過這份榜單,能夠幫助中國科技企業尋找到科技創新的標桿,并從它們身上為行業的未來發展汲取經驗。
2、指數評測對象及制定標準
本報告是基于《2021年大國創新百強指數報告》上述入圍名單,并從中篩出所有存在硬核科技相關業務的公司作為研究對象。
報告的一級指數為2021硬核科技指數,編制過程中,選擇了包括研發能力、專利儲備、責任能力、硬核能力等在內的二級指標,以及一系列相關的三級和四級指標。
每單個指標測算指數采取無量綱化方式,也叫數據的標準化,其上下閾值分別取單個指標的最高值和最低值。
注:本報告搜集的數據起止時間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數據來源包括2020年上市公司及未上市公司披露財報、wind數據庫、智慧芽專利庫、MSCI明晟ESG評級數據庫、向企業發放并回收的問卷及公開信息。
3、華為、京東方、聯想集團位居前三
從硬核科技20強榜單來看,作為大國創新百強榜單榜首的華為,其在硬核科技領域的地位依然無人可捍,硬核指數達到69.09,在眾多企業中遙遙領先。
緊隨華為之后,其他top5的企業分別是京東方、聯想集團、比亞迪電子、TCL科技。位居二三的京東方和聯想集團,得分幾乎不相上下。
而在各項二級指標中,華為也是全面領先。其中,在營收指數中,排名前三的是華為、工業富聯和聯想集團。對照總指數名單來看,華為、聯想同樣營收能力居前,營收是發展硬核科技的基礎。
此外,作為發展硬核科技的核心指標這一,研發費用是重中之重。從指數得分結果來看,研發費用投入指數top10分別是華為、百度、中興通訊、美的集團、工業富聯、聯想集團、小米集團、京東方、TCL科技、格力電器。
不過,具體來看,華為的研發費用投入遠超其它企業,這也是其位居硬核科技指數得分首位的重要原因。對于其它企業而言,在研發費用上的持續投入,仍是一個長久的命題。
從研發技術人員數來看,華為、比亞迪電子、中興通訊、工業富聯和百度位居前位。其中,百度的研發技術人員占比相對較高,華為、中興通訊分列其后。
專利數據是硬核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體現。在申請總量上,top10的企業分別為華為、中心通訊、格力電器、京東方、美的集團、比亞迪電子、聯想集團、TCL科技、小米集團、百度。
其中,累計有效專利方面,top10企業分別華為、格力電器、京東方、美的集團、中興通訊、聯想集團、比亞迪電子、TCL科技、小米集團、中芯國際。
累計授權發明方面,top10的企業分別是華為、中興通訊、京東方、聯想集團、格力電器、TCL科技、中芯國際、美的集團、比亞迪電子、小米集團。
4、硬核科技案例:聯想研發投入計劃三年內翻番
在人工智能和云計算、大數據成為行業潮流的背景下,智能化轉型逐漸成為各行業突破發展瓶頸的必經之路。但行業智能化變革不僅需要信息技術,更是需要包括物聯網設備、基礎設施和智能應用在內的全套解決方案,以及包含顧問、建設和實施、運維在內的全方位服務。
目前,聯想集團依托由智能物聯網(Smart IT)、智能基礎架構(Smart Infrastructure)、行業智能(Smart Verticals)為支柱搭建的3S戰略框架以及以“端-邊-云-網-智”為技術架構的新IT,致力于提供賦能各行各業實現智能化變革所需要的技術、服務與解決方案。
以自身智能化轉型經驗和先進技術為基礎,聯想集團已經在汽車、3C、能源等多個行業為上百家企業客戶提供了“新IT”智能化解決方案。
“新IT”落地到工廠時,是通過在生產車間部署5G專網和豐富的邊緣設備,利用攝像頭進行質量檢測,對智能機床等終端所提供的數據進行分析并實現預測性維護,基于客戶訂單、部件供應和產品計劃等相關數據進行需求預測和智能排產等。
目前,通過這些新IT的應用,聯想工廠已經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聯想集團CEO楊元慶稱,從制造水平和能力上,要憑借“研發-生產-供應-銷售-服務”全價值鏈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從低成本為優勢的中低端制造,轉變為“高質量”的中高端制造。
“新IT”的部署得益于聯想持續的投入。作為引領行業的科技企業,聯想集團在研發投入上一直不遺余力。聯想集團18/19財年、19/20財年及20/21財年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02.03億元、115.17億元以及120.38億元,累計超過300億元。
公開數據顯示,聯想年均超百億元的研發投入規模,是目前科創板已掛牌和已申請企業中最高的。在此基礎上,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今年還進一步表示,聯想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計劃在未來三年里內將研發投入翻番。
多年的研發積累,也讓聯想集團擁有了強大的技術儲備,并掌握了多項與主營業務相關的核心技術。截至2021年3月31日,聯想集團共擁有21658件已授權專利。此外,聯想集團擁有10,216名研發人員,研發人員占公司員工總數的19.48%。
組織架構方面,聯想集團構也建起了由業務集團內部研發部門、聯想研究院與聯想創投(LCIG)組成的三級研發體系,分別致力于短期、中長期及遠期的技術研究。
五、創新百強典型企業點評及案例進入創新型國家是中國2035年遠景目標之一。“創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內的高頻詞,在全文內共計出現165次。
事實上,“十四五”期間無疑是中國躋身創新型國家的關鍵期。隨著研發投入的持續攀升,中國有望從過去以集成創新、跟隨創新為主轉變為自主創新,甚至在部分科學技術及先進制造領域引領全球,成為創新策源地。
在創新中突破,在創新中發展,在創新中走向全球性的大國、強國已成為當下社會尤其是經濟領域產業界的共識。在這樣的背景下,21世紀經濟報道推出“通往偉大之路:大國創新100強”系列報道,力求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介紹國內眾多行業不同領域不同階段的創新探索。
頭部樣本企業的創新,對于其它企業而言既是燈塔也是借鑒。
樣本1:5G 時代的中興通訊:從要素驅動到創新驅動
樣本2:中國移動:以科技創新邁過產業“十字路口”
樣本3:京東云的產業密碼
樣本4:聯想集團: 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 以“新 IT”推動中國制造產業升級
樣本5:360 集團: 讓“黑客”走到前臺 網絡安全為創新未來保駕護航
附:2021大國創新百強指數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拓展知識:
格力空調故障c5的主要原因
格力空調開機顯示c5表示跳線帽保護。可能是空調室內外機臟堵,空調過濾網、蒸發器等也出現臟堵等等造成的,導致空調冷氣不能完全散出去,從而致使蒸發器溫度過低,出現C5故障
格力空調開機顯示c5的維修方法:
1、及時清洗空調臟堵部位,特別地,空調過濾網、蒸發器要定期進行清洗工作,保證空調的通風順暢。
2、空調室內機管溫包故障,用萬用表檢測管溫包的阻值不正常,所以空調就會出現這樣的故障現象。需要更換空調室內機管溫包。
3、空調缺氟,就會導致蒸發器結霜。需要加氟。
家電維修
安排附近師傅上門維修
¥30元起
水電維修
安排附近師傅上門維修
¥30元起
家電安裝
安排附近師傅上門維修
¥30元起
防水補漏
安排附近師傅上門維修
¥0元上門
查
看
更
多
官方電話 在線客服 官方服務 官方網站百度小程序快速預約 房屋翻新- 酒柜可以放客廳嗎(如何選擇合適的位置)?08-29
- 帝度洗衣機武漢維修(帝度洗衣機售后電話)08-19
- 冰箱銅管腐蝕(如何預防和處理)05-06
- 佳麗彩遙控器代碼(如何設置和更改)04-27
-
GEA空調廠家售后服務電話號碼是多少(如何獲取GEA空調廠家的售后服務電話號碼
2024-08-24
-
DATAAIRE空調清洗(如何正確清洗DATAAIRE空調以保持其性能和延長使用壽命?)
2024-08-24
-
雷諾威空調24小時服務熱線電話(如何聯系雷諾威空調24小時服務熱線以解決我的
2024-08-24
-
櫻雪點火故障(解決櫻雪點火故障的實用方法與步驟)
2024-08-24
-
RC空調24小時熱線(RC空調24小時熱線:全天候客戶支持與故障排除指南)
2024-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