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企這兩年到底干了什么?讓德國車企這么怕
【CNMO】慕尼黑國際車展正在進行中,但主場作戰的德國車企出現了集體焦慮,來自中國的新能源軍團大放異彩。無論是整車產品,還是新能源技術,中國車企拿出的東西顯然更有誠意,也更加引人注目。尤其是整車汽車產品,德國車企的展車數量相比往年要少很多。
有外媒統計,至少有7家中國車企參與了本次車展,加上零部件企業則多達數十家,中國參展企業數量已經超過德國。
有德國業內人士表示,慕尼黑車展這幾年的流量在下滑,車企不愿意投入大量資源,而是將重心放在北美CES展上,因為那里代表著更多的創新科技。與此同時,零部件企業倒是在車展上極為活躍,它們并沒有將零部件產品孤零零地放在展臺上,而是借合作車企的勢來擺它們的闊,像Mobilleye就在展臺上擺出了極氪001。
德國媒體不是滋味地寫道:“這次車展之后,車企市場將會改天換地,德國車企風光不再,中國車企異軍突起。”德國總理朔爾茨則給德國汽車打氣,稱面對來自中國電動汽車的競爭,德國車企“應該被激勵,而不是被嚇倒”。
德國汽車的三駕馬車奔馳、寶馬和奧迪其實這幾年已經和中國自主品牌有空前的碰撞,寶馬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齊普策(Oliver Zipse)認為,30萬元以下的品牌會受到嚴重打擊,但寶馬目前還能抗住來自中國車企的競爭壓力。
不斷突破的新能源技術
這幾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突飛猛進。當日系車還在宣傳心心念念的混動技術,自主品牌早就在該領域進行了平替,以比亞迪DM混動技術代表的國產混動技術不僅在卷燃油車,也在卷日系混動。
在本屆車展上,來自中國的新能源供應商受到的關注并不比比亞迪等車企少。此前寧德時代發布了神行超充電池,它可實現充電10分鐘,續航400公里,并達到700公里以上的續航里程。這種創新電池也出現在了慕尼黑車展上,引發關注。
在慕尼黑車展上,除了展示動力電池,中國的智能駕駛硬件也成為了焦點。地平線作為中國領先的智能駕駛計算方案提供商,展示了其征程系列智能駕駛計算方案以及高階智能駕駛場景軟硬件解決方案。此外,地平線還分享了最新的商業生態量產合作成果。
這背后的背后,突顯中國車企日益增強的創新能力。以比亞迪為例,其今年上半年研發投入為142.46億元,同比增長120.20%,再次超過同期凈利(109.54億元)。同時,比亞迪今年校招總人數達3.18萬人,其中研發人員占80.8%,碩博人員占61.3%。
中高端市場兩面夾擊
與十幾年前不同,中國車企已經不再滿足于造低價車型,而是要往中高端市場走。尤其是最近兩年,由自主品牌推出的中端轎車頻頻取得成功,其20萬元左右的定價已經牢牢抓住了國內的年輕消費群體,比亞迪漢、小鵬P7等都是其中的爆款車型。
在這一市場,壓力最大的是日系車。根據乘聯會公布的一份分析報告,今年1-6月,日系燃油車在華銷售量為171萬輛,同比下降19.9%,創下2012年以來的最大跌幅。具體到車企,1至6月,豐田售出87.94萬輛,同比下降2.8%;本田售出 52.97萬輛,同比下降22%;日產售出35.85萬輛,同比下降24.4%。
與此同時,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則在上半年取得了124.8萬輛的傲人成績。財報方面,比亞迪發布的2023年中期業績財報顯示,其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601.24億元,同比增長72.72%;實現凈利潤109.54億元,同比增長204.68%,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國內高端車市場方面,新勢力正在一步步蠶食德系車的份額。
以理想汽車為例,這家新勢力在國內已經可以和BBA硬碰硬。根據理想方面公布的2023年8月1日-20日中國市場豪華品牌銷量榜單,奔馳銷量為4.2萬輛,寶馬3.65萬輛,奧迪3.47萬輛,而理想為2.15萬輛。
此外,比亞迪也在推高端汽車品牌,方程豹、騰勢、仰望都是對標BBA的存在,它們對BBA的威脅或許要比國內的新勢力更大。
中國車企尋求全球地位
隨著比亞迪等傳統新能源車企以及國內新勢力不斷推進全球化戰略,自主品牌與德國汽車的戰爭其實已經漸漸蔓延至全球市場,這背后是國內自主品牌在尋求全球地位。當車企發展到一定規模勢必會向海外汽車市場擴張,這無疑是在動BBA的蛋糕。
尤其是比亞迪這樣的新能源巨頭,向海外進軍的力度是空前的,它已經不滿足于出口,而是要實現生產本地化,融入到當地的汽車市場中去。
因此,在此次慕尼黑車展上,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陣容也是全面而強大,其展出車型涵蓋了轎車、掀背車、SUV、和MPV,帶來了比亞迪漢、元PLUS(BYD ATTO 3)、海豚、海豹、宋PLUS EV冠軍版以及騰勢D9。
而在車展媒體溝通會上,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表示,比亞迪會在歐洲建立首個整車工廠,預計在今年年底前完成選址工作。
此外,比亞迪今年剛剛憑借125萬輛的銷量邁入全球前十大車企的行列,這也是中國車企首次進入全球前十。能有如此突破,除了國內市場給力,海外市場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寫在最后
在此次車展上,德國總理朔爾茨在致辭中表示:“過去幾十年間,德國汽車工業分別受到來自日本和韓國的競爭。如今,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也將為德國車企提供‘創新驅動力’”
中國自主品牌的進步有目共睹,但以BBA為代表的德國車企也在奮起直追,努力推進電動化,這點同樣不能忽視。
上一篇:法國打造地球“數字孿生體”
- 美的空調故障顯示e3(如何自行解決)09-20
- 電阻色環表怎么算(簡單易懂的計算方法)06-20
- 日立中央空調顯示報警(如何解決常見故障)08-21
-
朗吉空調售后服務(朗吉空調售后服務:如何確保您的空調系統得到最佳維護和
2024-08-27
-
AKL空調清洗服務電話(如何獲取AKL空調清洗服務的聯系電話?)
2024-08-27
-
全國首部!上海對中小學校外實踐教育立法,將建“場所資源庫”
2024-08-27
-
GRAD空調售后電話(如何獲取GRAD空調售后服務的聯系電話?)
2024-08-27
-
HSTARS空調移機(如何正確進行HSTARS空調移機操作?)
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