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和任正非的差距在哪兒?
科技圈呈現一個奇葩的景象,米粉和華為粉經常為雙方的品牌和產品爭論不休,甚至于勢不兩立。
本質上這兩家公司都是中國企業,雷軍也是一位優秀的中國科技創業者,形象基本上是正面的。任正非就更不用說了,他的個人財富不算高,但幾乎可以算是國內企業家的巔峰。兩家企業都是“中國制造”的典型代表。
但是兩家企業也有本質的區別,在我看來,這種區別源自締造者的思想及人生經歷。
任正非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正如他所說“如果不是為了還債,我更愿意做的,是安心鉆研技術......”,參軍入伍十幾年,曾經作為出色的軍隊技術人員,獲得國家科技獎,登上人民日報頭版。但轉業下海第一單就被騙了數百萬,讓他妻離子散,陷入人生的深淵。300萬債務,這在八十年代,是天文數字,創業翻身,是他無奈的選擇。
雷軍的創業經歷,就順利很多。武大畢業,早早進入軟件業,在金山公司從程序員做到總經理和董事長,轉行做天使投資人,然后創辦小米。作為科技精英,他的人生一片坦途,最重要的一點,他“不差錢”。
43歲創辦華為的任正非,是個“破落戶”;40歲創辦小米的雷軍,是手拿把捏數十億資金,可以呼風喚雨的科技精英。
兩個人完全不同的人生經歷,也造就了兩個人在企業文化及思想的巨大差別:
1、任正非有十幾年的從軍經歷,那一代人“連吃飽都是為祖國”,而任正非便成為一個充滿家國情懷的企業家,這一點令人欽佩。這份情懷,使他對企業和國家的思考,達到了中國其它人無法企及的高度。今天的華為,根本不像是一個私企,他們的努力,總隱隱帶著一份“國家”情懷。一個為還債創業的人,最終卻對自己的個人財富無欲無求,個人股權稀釋到只占華為的0.87%(截止2022年底)你沒看錯,是1%都不到了。其它股份都在員工手里,所以造就了華為大多數人自己為自己拼命的狼性文化基因。
2、雷軍從走出大學校門,進入金山,就開始“從來沒缺錢...”,但是,讓人意外的是,在軟件業做了十多年,應該是一個有深厚的技術背景的創業者,他的小米公司,卻十多年如一日的沒有核心技術,十三年前,“為發燒而生”,十多看后,還是對齊硬件,沒有一件拿得出手的核心技術。小米的故事,是在我們的目光中成長的。過去十來年,我幾乎每年都看他們新品發布會,但最近幾年,似乎已經忘記了!前幾天雷軍登臺,我又偶然的看了一半。十年前,他大談奧氏體不銹鋼,今天我聽他講卷軸,十年來近乎沒有什么變化。
我慢慢總結,雷軍終歸是個商人,小米,歷經十余年,做的,其實還是資本。
3、和小米華為的緣分。我不是一個輕易對事情下結論的人,總希望通過自己的體驗去證明一件東西的好壞。我也是曾經有小米情懷的人,過去幾乎隔二三年,就會買一臺小米手機,總想親自去體驗中國企業的發展和進步。但是這些手機幾個月,甚至幾天后的的歸宿,無一不是送了親朋好友。我最后買的一部手機停留在了k20,而同一時期我還買了一部榮耀V20,記得就是為了驗證這兩部手機是否像小米宣傳的那樣kill v20。今天這部V20還在,給孩子看動畫片。那部K20我卻怎么也記不得放哪兒了,最后的記憶,是這手機總愛發熱,拿在手里比的手感比V20差得遠。父親的第一部智能手機,也是給買的紅米,1499,記不得型號了,我淘汰的mate9給了他之后,他就把小米送給了老家小姨夫。父親的手機到現在還是這臺Mate9,居然刷抖音,都不卡。
我本身是一個做了20年軟件開發的技術人員,做了多年的產品經理,對手機軟件總是不自覺帶著測試,體驗的心態去用。對小米的MiUI,我印象很模糊。那感覺只有50分的樣子,因為從來沒有把小米當主力機用過。但說實話,華為的系統,除了用著習慣,也沒有讓人有驚艷的地方,鴻蒙也繼承了這種感受,愛殺后臺,是我對華為的最不好記憶。
華為被美國制裁,已經快五年了吧,我是從來就相信他們不會垮的,但他們的困境這么久,也讓人擔憂。中美關系,只會變得更不好,華為解封是沒有希望了。如果從前還有一點僥幸心理,那現在哪能看他們的能耐了!
- 長沙芙蓉三星曲屏電視官方維修電話10-10
- 海爾燃氣灶點火針怎么更換(詳細步驟圖解)09-12
-
GRAD空調售后電話(如何獲取GRAD空調售后服務的聯系電話?)
2024-08-27
-
HSTARS空調移機(如何正確進行HSTARS空調移機操作?)
2024-08-27
-
電暖扇通電后沒反應是什么故障(電暖扇通電無反應故障的診斷與解決步驟)
2024-08-27
-
KDAC空調廠家拆洗(如何正確拆洗KDAC空調廠家生產的空調設備?)
2024-08-27
-
積微空調廠家拆機電話(如何獲取積微空調廠家的拆機服務電話號碼?)
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