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壁掛爐風機維修(長春燃氣壁掛爐專業安裝)
前沿拓展:
創業難嗎?可能有人會回答,難!因為所有自己能想到的,別人好像都已經做了。面對看似成熟的各行各業,如何找到一條突圍之道呢?今天的主人公陶鑫就有著非常明確的目標:不管做什么,都要和別人做得不一樣。這也是他走出一條致富之路的秘訣。
1、與其跟人跑,不如自己走
1996年,江蘇小伙陶鑫剛從部隊退伍,在山東濟南和弟弟經營一家消防工程企業。那時候運氣不錯,有了一點積蓄,但妻兒父母都還在江蘇老家。與家人分居兩地不是長久之計,2012年,陶鑫將濟南的生意托付給弟弟,想回家鄉找點兒事做。
跟別人打工沒啥意思,陶鑫尋思著,還是應當創業,去闖闖。恰巧,第一回闖就讓他嘗到了甜頭。陶鑫看準了老家生態大米的市場,流轉了300畝水稻田,靠著老鼠、蛇來生態治蟲,一年銷售額100多萬,算下來凈賺60多萬元。
大米讓陶鑫賺到農業上的第一桶金。2014年,聽別人說養南美白對蝦賺錢,陶鑫也躍躍欲試,花20多萬接下村里一片300畝的水面,開始學著別人來養蝦。聽說這種蝦好養,陶鑫就沒把養蝦太當回事。原以為這次也能像種大米一樣一帆風順,結果,養蝦兩年,他虧了300萬,被套了個結結實實。
不是說養蝦能賺錢的嗎?怎么別人能養好,我卻虧了這么多?雖然陶鑫心里無比失落,但虧的錢也激起了他的斗志,他決定要好好規劃自己的創業,不能再掉以輕心了。陶鑫認為,想要賺到錢,不能人云亦云,應該自己想辦法琢磨。如果想比別人多賺錢,就必須要與眾不同。
2016年3月,一個新名詞一下吸引住了陶鑫:跑道魚。
2、看似簡單,卻是萬事開頭難
準確來說,跑道魚并不是一個特殊的魚種,而是指“跑道養殖”的魚。傳統的養魚方式都是將魚苗放在靜水的魚池里,等待魚長大,陶鑫的養法,卻是給魚修跑道,讓魚“跑”起來。這是什么新操作?
原來,陶鑫一心想做點和別人不一樣的,在做市場調查的時候,他發現了江蘇省海洋漁業局曾經介紹過美國的一種養魚方法,叫“跑道養殖”。
經過陶鑫的了解,原來每條跑道其實就是一條水泥槽,槽的四周用PC板覆蓋,魚就被漁網隔在水槽內。水泥槽的一端在水下安裝有一臺“增氧推水”裝置,通過風機鼓風推送水流由一方向另一方不停流動,魚有喜歡頂水的習性,充足的水流剛好將魚兒頂得不停“跑步”。24小時的有氧運動使魚的體魄更健康,肉質更緊實。另一方面,源源不斷的水流保持了充足溶解氧,在高密度養殖環境下也能提供充足氧氣,保持高存活率。
水槽的另一端裝有一臺吸污泵和集污池,急速的水流把魚糞、殘存的飼料等推向池子另一側的集污區,由吸污泵將廢棄物回收到岸邊的集污池,保持了魚塘的清潔。
陶鑫認為,這種養殖方法非常有利于培養高品質的魚,還能高效地將魚池污染物妥善處理。加上當地還沒有人開展這種養殖技術,這正是自己搶占先機的好機會。2016年4月,陶鑫湊出100多萬元修建了十條跑道開始養魚。可是陶鑫沒想到,說起來簡單的養殖技術,到了自己手上就沒那么容易。
陶鑫去市場上精心挑選活蹦亂跳的魚苗,結果一放進自家魚池,不到一個月全死了,最多的時候,一天死了2000多斤。陶鑫一頭霧水,好好的養殖項目,怎么到了自己這里就賠得一塌糊涂呢?陶鑫不肯就這樣輕言放棄,他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四處找專家請教,最終魚苗死亡的原因讓他哭笑不得。
按常理來說,買魚苗的時候都偏好又大又胖的魚,這樣將來長勢才好。陶鑫也是這么做的,問題也正出在這里。陶鑫的跑道養殖對魚的運動量要求特別高,24小時不間斷地“跑步”,算下來每天要跑近170公里。如此高強度的運動量,對于胖魚來說完全吃不消,跟不上水的流速,魚活活累死了!
陶鑫這才明白,做農業急不得。盡管水產養殖項目已經很成熟了,但具體的養殖技巧需要自己一步步摸索。陶鑫通過調整水槽流速,和嘗試不同的魚種,最終發現,鯽魚、長春鳊、加州鱸這三種比較適合跑道里養殖;最初下跑道的小魚苗,水速要調節到0.2米/秒,而六兩以上的成魚,才適合通常2米/秒的流速。
2017年年初,陶鑫養殖的跑步魚終于可以上市銷售了。這種跑道里養殖的魚種,活力好、品質高,一斤魚平均比市場上高4元錢左右,陶鑫年產60多萬斤魚,一年就能比當地別的養殖戶多賺200多萬元。
陶鑫心里十分激動,他跟自己算了一筆賬:一條跑道產值30多萬元,如果再加十條跑道呢?每年就能多300多萬的收入。他興沖沖地加建了十條跑道,沒想到這賺錢的算盤,差點將他的養魚生意整個打水漂。
3、危機也是轉機
陶鑫一心想著擴大產業,卻忘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道理。跑道多了,魚多了,水面上漂起了厚厚一層肥水,讓水質變差了。排污設施全部在水下,要么就減少跑步魚的產量,要么就暫停養殖,花上百萬元重建排污系統。
手心手背都是肉,做哪個選擇都是一筆大損失。陶鑫不甘心就這么被限制住發展,必須想個兩全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有時候,人類科技沒辦法解決的事兒,利用生物的力量、原始的方法,反而會迎刃而解。陶鑫正是轉了個彎,向自然借力,不僅暫時解決了排污問題,還給他帶來了額外的收益,可以說是在水里白撿錢。他究竟想了個什么辦法?
在沒有擴大規模之前,是用一條跑道配8畝水面,水里不僅有養殖的魚,還有一圈水草,和水下的排污系統一起幫忙凈化水體。現在規模擴大了,排污系統暫時沒法加強,那就只好增加生物凈化的力量,于是,陶鑫請了白鰱來幫忙。
白鰱號稱“清道夫”,專門消納肥水和浮游生物,對凈化水質起到了重要作用。可魚塘內的水質暫時緩解了,白鰱的加入也帶來了新問題:魚糞增多了。水槽另一端的吸污泵,每天可以吸出600斤魚糞,從魚塘里抽出的廢棄物全部在岸邊的集污池堆積著,這些廢棄物能不能有效利用起來呢?
2017年6月,陶鑫正在四處轉悠找靈感的時候,看見許多人都在養殖螃蟹。陶鑫一打聽,螃蟹的養殖環境跟人工沼澤差不多。如果我們把魚塘的廢棄物二次凈化,是不是也能造一個人工濕地來養螃蟹?
通過建造螃蟹池,陶鑫終于打造出了自己的生態養殖體系,不僅解決了魚塘的水質凈化難題,還發掘出一個新財富:100畝螃蟹,一年為他帶來了100多萬元。
現在,陶鑫總共擁有300畝的魚塘, 22條跑道,每條跑道能容納20萬斤魚。跑道里的魚一年為他帶來800多萬元的財富,凈賺300多萬元。白鰱養殖能賺20多萬,加上螃蟹養殖的收入,一年的總利潤近500萬元。
養魚兩年,陶鑫靠著這種小而精的方式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致富之路。陶鑫說,自己能比別人多賺錢,其實只是挖掘到了一些別人暫時沒想到的東西,讓自己的產品更有含金量,只要多研究、多嘗試,就找到一條與眾不同的致富之路。
拓展知識:
- 格力中央空調故障LL(如何自行檢修)09-09
-
朗吉空調售后服務(朗吉空調售后服務:如何確保您的空調系統得到最佳維護和
2024-08-27
-
AKL空調清洗服務電話(如何獲取AKL空調清洗服務的聯系電話?)
2024-08-27
-
全國首部!上海對中小學校外實踐教育立法,將建“場所資源庫”
2024-08-27
-
GRAD空調售后電話(如何獲取GRAD空調售后服務的聯系電話?)
2024-08-27
-
HSTARS空調移機(如何正確進行HSTARS空調移機操作?)
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