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勛成AI時代“唐僧肉”,全世界CEO都在爭取見他一面
美國當地時間3月18日,英偉達一年一度的盛會GTC(GPU技術大會)上,黃仁勛推出了“地表最強”產品GB200。它意味著,構建和運行大模型的成本、能耗,從此以后能降低到以前的1/25。
而在這場大會之前,黃仁勛就已經成為網友口中的“地表最強”男人。他掌管的公司英偉達和產品,影響著國內外科技公司的戰略決策,決定了人工智能行業的走向和步伐。就像一位網友所說:“英偉達現在的野心并不是做淘金時代賣鏟子的,而是要做電氣時代的發電廠。”
文 | 徐晴
編輯 | 金匝
運營 | 橙子
新的“教父”
科技圈“教父”的頭銜一直在輪轉——新千年的第一個十年屬于喬布斯,第二個十年被馬斯克占據,最新的十年,這個頭銜跟黃仁勛的名字綁在了一起。
標志性的事件是,黃仁勛成了當代年輕人最新的精神導師。3月8日,他出現在母校斯坦福大學,參與講座,他談到成功離不開韌性,說:“自我期待越高的人,適應能力就越低,所以我衷心祝愿在座各位,都能經歷足夠充分的痛苦?!?/p>
視頻被大量轉發,這幾句話的截圖也頻繁出現在國內的社交媒體上。有人說,這些話別人來說,就是雞湯,但換成黃仁勛,不無道理。
既然是“教父”,他的人生經歷、家庭成員、生活方式,甚至穿搭風格都會被大眾掛心。就像扎克伯格喜歡連帽衫和T恤,喬布斯將黑色高領毛衣穿成了時尚單品,黃仁勛常年穿一件油光發亮的黑皮衣出現在公開場合。
一位時尚博主用“超級符號”解讀他的穿搭,認為這是他個人形象、IP重要的一部分;有Tom Ford專柜的銷售,用他穿過的一件自家品牌的皮衣帶貨;還有一次,黃仁勛穿著皮衣在中國臺灣逛夜市,上了當地新聞。直到最近接受采訪,大家才知道皮衣是他妻子給買的,因為他討厭穿著會感到癢的衣服,妻子覺得皮衣能避免這個問題,買了一大堆。
IP已經坐實。2024年一開年,“教父”密集接受采訪,都是頂級媒體的頭版,比如《華爾街日報》《大西洋月刊》《連線》雜志,記者從技術問到生活,從公司問到個人,那些細小的問題代表著大眾對黃仁勛的所有好奇和癡迷。
記者會問他的運動習慣。而黃仁勛自稱是“懶惰的鍛煉者”,他嘗試每天做40個俯臥撐,或者一邊刷牙一邊做深蹲,網友從長篇幅的采訪中把這句摘出來,發到推特上。還有記者敏銳地發現,不知何時開始,黃仁勛不再戴手表了。他解釋,因為他更關注當下,“現在是最重要的時刻?!薄碌慕鹁溆终Q生了。
▲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圖 / 視覺中國
極度忙碌是“教父”的共同點。去年5月、10月和11月,黃仁勛三次出現在中國臺灣,參加臺北國際電腦展,訪問聯發科并宣布共同開發車用SoC芯片、與臺積電的靈魂人物張忠謀共進晚餐、會見鴻??萍技瘓F(富士康母公司)董事長;9月,他在印度被總理接見,又跟印度科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見面,交流印度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潛力。
12月是黃仁勛最忙的一個月。他接連飛往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國家,會見政治人物、企業家和科學家,商討在日本設立AI研發基地,跟新加坡共創本土大語言模型,與馬來西亞合作建設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和越南一起培訓人工智能人才——行程密集、事務繁忙。
就像是明星被粉絲關注行程、動態一樣,黃仁勛的行程受到的是全世界的關注,包括中國。去年6月,黃仁勛可能到訪上海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傳聞他將在6月6日抵達,與騰訊、字節跳動、理想汽車、比亞迪和小米等中國企業的高管會面,媒體評價:“他可能的到訪,顯然是一件令行業內外期待的事情?!?/p>
但實際上,參加完臺北國際電腦展之后,他就直接回到了美國。直到幾個月后,2024年1月,黃仁勛穿著大花棉襖,舉著花手絹,跟中國的員工一起在年會上扭秧歌的視頻流傳出來。他是來參加英偉達中國區的年會的,那幾天,他上了三次微博熱搜。
▲ 圖 / 網絡
最關注“教父”一舉一動的,可能是科技公司的中高層、管理者,他們急切希望尋找到一種像黃仁勛一樣管理公司的方法論。
英偉達只有3萬員工,按照黃仁勛的原話,“是世界上最小的超級公司”,它高度透明,組織結構像神經網絡,而不是金字塔。Alfred Wahlfors是ListenLabs的聯合創始人,他參加過黃仁勛領導力大師課,并總結說:黃仁勛有55個下屬,不會進行一對一的單獨會議,只有小組會談;他喜歡任用新加入公司的畢業生,讓他們負責大項目,因為經驗不足就意味著沒有界限;他希望辦公室盡量少裝電梯,因為電梯意味著等待,而他討厭等待。
“教父”的技術眼光,更是左右著一些科技企業的戰略判斷。英偉達每一年都會舉辦的GTC大會(GPU技術大會),是AI和深度學習領域的盛會,有一定專業門檻,但黃仁勛日漸成為“教父”的這幾年,GTC也在出圈,變成泛人工智能行業從業者、科技公司員工、對AI感興趣的普通人都會關注的熱點。
黃仁勛是擅長講故事的人。2020年,因為疫情,GTC大會在線上舉辦,視頻里,黃仁勛從自家的烤箱中端出了一個大家伙,仿佛一個建筑模型,實際上,這是一個放置了8張A100 GPU的算力服務器,因為強大的性能,后來成為各家大模型公司爭搶的產品。
2021年,數字人黃仁勛在GTC大會上出現了14秒,幾個月后,英偉達官方發布數字人誕生的解析視頻,恰逢元宇宙概念洗刷著互聯網世界,一時間,黃仁勛、英偉達、數字人成了話題中心。
2023年的GTC,黃仁勛提出,“AI的iPhone時刻來臨”,被看作AI行業來到革命性、顛覆性時間點的關鍵節點。
一位芯片賽道的投資人總結說:“行業里只要是還在喘氣的人,就不可能不看GTC?!?/p>
甚至有嗅覺靈敏的股民發現,每次開GTC大會,英偉達的股價都會增長一波,他們決定趁窗口期買股票,熬夜蹲守2024年的GTC大會,只等著開幕后股價波動的時刻。事實也確實如此——這次GTC大會召開前幾個小時,英偉達的股價上漲了5%。
▲英偉達GTC 2024主題演講舉行,系時隔三年重返線下。圖 / 視覺中國
也就是在今年的GTC上,英偉達推出了“地表最強”產品GB200。由兩個Blackwell GPU、1個Grace CPU共同組成,其中的Blackwell GPU,在手掌心大小的面積里,集成了足足2080億個晶體管,擁有著超強的算力,也顛覆了此前所有的產品,從此以后,構建和運行大模型的成本、能耗,能降低到以前的1/25。
為什么是黃仁勛?
成為“教父”,黃仁勛依靠的是芯片,他也因此逐漸成了全世界公司的CEO們都想見一面的人。
風口不僅意味著熱錢、人才的涌入,也代表著競爭加劇,企業們貼身肉搏,生死存亡都在旦夕之間。掌握最先進的技術,拿到最趁手的武器是必須的,但英偉達的產能有限,很多訂單需要排隊,可能是一年,甚至更久。去年5月,馬斯克在特斯拉開發人工智能功能、創立了xAI時開玩笑說:“目前GPU比毒品更難獲得?!?/p>
商業軟件巨頭甲骨文的創始人拉里·埃里森在一次公司會議上回憶,他和馬斯克曾經跟黃仁勛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豪華日本餐廳共進晚餐,那頓飯,除了吃壽司,他們就是在乞求,“埃隆和我在乞求” 。
獲得英偉達GPU芯片的機會如此寶貴,以至于一些客戶得看英偉達的臉色行事。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芯片初創公司Groq的CEO說,因為訂不到英偉達的芯片,有公司想要尋找英偉達的競爭對手、其他芯片廠商的替代方案,但又害怕被英偉達發現。一旦有人問起,就矢口否認,仿佛是在“偷情”。
▲ 圖 / 視覺中國
在國內,關于芯片的爭奪戰會更復雜。入局大模型的大廠、創業公司有上百家,但由于地緣政治、政策的限制,從2022年的10月到2023年10月的一年內,美國商務部限制美國公司向中國實體出售高端芯片的名單,包含了A100、A100的中國特供A800、以及H100。這些最強芯片有價無市,不僅考驗著各家大廠、創業公司的財力、人脈,也關系到決策速度和戰略眼光。
這也是黃仁勛在國內依然受到大量關注的關鍵原因,他的一舉一動都間接關系到某些大公司的命運。
他過去一年的行程被解讀出更深的內涵:黃仁勛第一次訪問越南時就說,英偉達“將越南視為自己家”,這個說法跟美國國務院9月宣布根據《芯片法案》與越南建立伙伴關系高度一致;黃仁勛第二次訪問中國臺灣的10月17日,正是美國更新出口管制政策的時候。
一份來自Omdia Researchde 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全球各大科技公司H100的出貨量高達65萬塊,其中Meta、微軟拿到手的GPU各有15萬塊,甲骨文、亞馬遜、谷歌拿到了5萬塊,而字節跳動是拿到英偉達芯片最多的中國企業,有2萬多塊。
▲英偉達GPU。圖 / 視覺中國
走到今天,與其說黃仁勛選中了風口,不如說風口選擇了他。最初成立時,英偉達的主營業務是做游戲顯卡,也是一種GPU,它讓游戲的分辨率更清晰、刷新速度更快。過了幾年,黃仁勛驚喜地發現,GPU與人工智能行業相當適配——假如說CPU是一個能做高數題的大學生,GPU就是無數個能做1+1=2的小學生,它可以同時進行大量計算,處理巨量的數據,這正是訓練人工智能所必須的能力。
2016年,黃仁勛把全球第一個AI系統DGX-1,交給了OpenAI曾經的聯合創始人馬斯克——就是特斯拉的CEO馬斯克。2018年,因為覺得OpenAI的研發太慢,比不上谷歌,馬斯克想掌控公司,遭到CEO奧特曼和其他聯創拒絕,這才離開OpenAI的董事會。
接下來的時代,是屬于黃仁勛的。每一個吹起來的風口里,都蘊藏著屬于英偉達的機會。比特幣火熱的時候,英偉達的GPU被用來挖礦;新能源汽車在自動駕駛上探索,英偉達的Orin芯片是各家車企高端車型的首選之一,蔚來汽車全線標配4顆Orin芯片,理想、比亞迪也是英偉達的合作伙伴。
2023年3月,ChatGPT 4橫空出世,國內的大廠、創業公司都加入到“百模大戰”中。這場競賽中,由GPU芯片提供的算力不可或缺,就像掘金的鏟子,而英偉達的GPU,是眾多鏟子里最鋒利的。在2020年、2022年,英偉達的最強GPU——A100、H100等產品推出,遭到全世界做大模型的企業瘋搶,英偉達也占據了AI芯片80%以上的市場份額。
在技術上,能擊敗黃仁勛的,只有黃仁勛自己。英偉達用科學家的名字來命名產品,A100來自電磁學科學家安培(Ampere),H100紀念的是耶魯大學第一位女博士、計算機科學家Grace Hopper,最新的Blackwell的名字,則是來自第一位入選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黑人學者、數學家和博弈論學家。A100被推出時,號稱“GPU中的王者” “一片頂六片”,2022年H100出世,一樣被介紹為“迄今為止推出的最為強大的一款GPU”,內部擁有800億個晶體管;如今的GB200,又代替了前輩們,重新站上“世界上最強大的芯片”的王座。
▲當地時間2024年3月18日,美國加州,在圣何塞舉行的英偉達GTC大會上,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展示了新款Blackwell GPU芯片(左)和Hopper GPU芯片(右)。圖 / 視覺中國
這也讓英偉達的版圖日益壯大。2023年5月30日,在成立的第30年,英偉達以1萬億美元的市值,成為全球最頭部的半導體公司;2024年2月22日,發布財報的那天,英偉達單日股價上漲了16%。
也就是說,短短一天,英偉達的市值增加約2770億美元——相當于1.48個阿里巴巴。那一天,英偉達的總市值也達到了1.96萬億美元,從一萬億美元漲到兩萬億美元,微軟和蘋果用了大約兩年,英偉達只用了8個月。
在眾多科技巨頭當中,英偉達的增長率是最顯眼的。2023年第四季度,蘋果和meta的收入增長率分別為2%和25%;英偉達在芯片行業最大的對手AMD和英特爾,增幅10%,但英偉達是265%——一個奇跡般的數字。
更顯著、更直觀擺在眼前的,還有英偉達股票陡峭的增長曲線。有人計算過,假如2000年買5000美元英偉達的股票,到現在,這些資產價值會超過470萬美元。而掌握著3.51%英偉達股權的黃仁勛,如今的身家達到了690億美元,登上了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第20位。
“教父”可以紅多久?
每一任“教父”身上都有一些傳奇色彩。喬布斯曾經被敘利亞移民父親、美國人母親拋棄,后來被一對美國夫婦領養;馬斯克出生在南非,在那里度過了童年時代。黃仁勛也一樣,他的故事,是一個標準的“美國夢”。
黃仁勛出生在臺灣,9歲時被父親送到美國華盛頓的姨媽家,陰差陽錯上了一所聚集了大量問題青少年的寄宿學校。在那里,黃仁勛被霸凌過,還洗過廁所,直到父母也移民到美國,他才換到了正規學校,然后在Denny's餐廳找了個洗碗的兼職工作。
30歲時,在Denny's餐廳的一個位置上,黃仁勛跟兩位同事創辦了英偉達,他用自己兜里的200美元,買了英偉達20%的股份。而那家Denny's餐廳在英偉達成立30周年時,設置了一個“Nvidia紀念座”,明顯的標示牌會告訴每一個來人,這里與英偉達和黃仁勛的淵源。
跟黃仁勛同一年抵達美國的,還有當時3歲的蘇姿豐,她跟著家人從中國臺灣移居美國,后來成了英偉達最大的對手之一——AMD(美國超威半導體公司)的CEO。假如論親戚輩分,黃仁勛的媽媽是蘇姿豐媽媽的姑姑,所有有人說,這兩家頂級公司的競爭是“舅舅和表甥女之間的戰爭”。
▲AMD(美國超威半導體公司)的CEO蘇姿豐。圖 / 視覺中國
從創立到現在,英偉達一直對手眾多,到了人工智能對算力芯片需求爆發的這幾年,更是群狼環伺,大家都看到了這筆生意的潛力。英偉達2月發布的最新的財報顯示,上一季度的毛利率約為76.3%。Raymond James的分析師Srini Pajjuri估計,英偉達生產H100芯片的成本略高于3000美元,而這個芯片的售價約為25000美元。
老對手們在使勁兒追趕。2024年,英特爾和AMD都在加速推出人工智能芯片。大客戶也可能搖身一變,成為競爭對手?!度A爾街日報》在報道中提到,英偉達嚴重依賴大客戶,僅其中一個就貢獻了超過110億美元,大約是英偉達上一財年收入的近五分之一。而谷歌、微軟和亞馬遜這三家公司,作為出租算力的云計算廠商,也是英偉達人工智能訓練芯片的大買家,一起貢獻了超過92億美元的銷售額。
這三家公司都在開發自己的芯片。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一位熟悉谷歌芯片戰略的人士透露,谷歌作為云服務商時,除了向客戶提供英偉達的芯片外,還會根據客戶預算和需求提供自己的芯片。
英偉達公布上一季度業績的同一天,大客戶微軟和競爭對手英特爾,宣布達成合作,一起制造定制芯片。微軟聲明,定制芯片是對英偉達芯片的補充,而不是替代品,他們允許客戶做選擇。
而在中國的土地上,情況要更復雜一些。2024年年報中,華為首次出現在英偉達競爭對手列表中。
去年,重重限制下,華為Mate 60智能手機搭載了自主研發的SoC芯片。接受科技媒體《連線》采訪時,黃仁勛提到華為:“真的非常非常好的公司,他們受到限制,仍然能通過將許多芯片聚合在一起的方式來構建非常大的系統?!?/p>
但面對競爭,黃仁勛并不慌張。他說:“這不應該讓我徹夜難眠——因為我應該確保我已經因工作而精疲力盡?!?/p>
來上海參加英偉達年會的那次,黃仁勛專門拖了一個行李箱,現場抽獎給員工發現金紅包,沒想到抽中了一位員工,名字就叫“華為”,黃仁勛有些發愣,用不太標準的漢語問:為什么你的名字是,華為?在場的人為這個神奇的巧合大笑。
英偉達的競爭力在于它的生態。《經濟學人》分析,英偉達估值飆升并不僅僅是因為更快的芯片,它的競爭優勢還包括網絡和生態。訓練大模型的數據中心需要將數千個GPU捆綁在一起使用,英偉達有專門的技術和產品去提高卡間互聯的效率。這種優化芯片網絡性能的能力,并不是每個競爭對手都具備的。
除此之外,英偉達還有一個名為cuda的軟件平臺,它支持客戶去微調服務器的性能?!督洕鷮W人》評價,芯片、網絡套件、軟件,希望取代半導體巨頭英偉達的競爭對手,需要在這三個領域都擊敗它。
黃仁勛的另一條護城河是投資。根據 Dealogic 的數據,英偉達在2023年總共投資了約36家初創公司,出手量是上一年的三倍多。這些初創公司有不少是人工智能、機器人、自動化和醫療保健公司,業務跟英偉達的芯片產品有很強的相關性。
英偉達還投資了一家名為CoreWeave的云計算公司,這家公司并沒有傾盡全力開發自己的芯片,而是大量購買英偉達的芯片,運營大型數據中心,出租算力賺錢。
但“教父”所面臨的更本質的問題在于,這一次的風口,到底會不會像從前一樣變成泡沫?當年的加密貨幣、自動駕駛、元宇宙,都曾站上頂點,然后頹然落下,英偉達的股價也跟著大起大落,一度腰斬過。
華爾街明星基金經理“木頭姐” Cathie Wood說,AI熱潮并非泡沫,英偉達是AI領域當之無愧的領導者,但市場期待過高,英偉達可能無法滿足,“我們確實認為它已經漲過頭了”。2月,她拋售了價值約450萬美元的英偉達股票。
監管、政策的危機也始終懸在頭頂。監管、政策的危機也始終懸在頭頂。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由于英偉達占據主導市場地位,一些國家的競爭監管機構都已經對英偉達的商業行為發起調查。
無論如何,“教父”黃仁勛的誕生跟這個時代密不可分。人工智能的浪潮在各個國家分流,每一簇浪花背后都有來自黃仁勛、英偉達的推動。沒有人知道人工智能公司能否成功,但可以確定的是,它們都需要黃仁勛的算力。
▲英偉達GTC 2024主題演講舉行。圖 / 視覺中國
參考資料:
1. 華爾街日報:英偉達的驚人崛起使其成為一個巨大的目標
2. 經濟學人:為何英偉達的芯片能主導AI市場?
3. 大西洋月刊:科技迷們有了新英雄
4. 連線:英偉達的硬件正在吞噬全球
5. 機器之心:英偉達吞噬世界!新架構超級GPU問世,AI算力一步提升30倍
6. 集微網:解盤黃仁勛2023年“亞洲行”:英偉達的狂飆、捭闔與焦慮
7. 半導體產業縱橫:黃仁勛的2023:賺了2100億
8. 新智元:一夜暴漲2770億,英偉達市值逼近2萬億,躋身全球第四!61歲黃仁勛身價近700億美元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侵權必究。
- 夏普20818L代碼F2(如何解決故障)05-05
-
美的電磁爐eb什么故障(標題:美的電磁爐EB故障解決方案:診斷與修復步驟陳述
2024-08-25
-
AERMEC空調維修服務部(如何利用AERMEC空調維修服務部解決空調問題?)
2024-08-25
-
Hidros空調廠家保養加氟(如何正確進行Hidros空調廠家的保養和加氟服務?)
2024-08-25
-
CITEC空調廠家售后網點(如何找到CITEC空調廠家的官方售后維修服務網點?)
2024-08-25
-
有圖像無伴音故障部件(解決有圖像無伴音故障的部件問題:一步步排查與修復
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