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是一道墻?還是一條秩序帶?
《長城之歌》
今天播出第三集《秩序》
聳立于崇山峻嶺的明長城為世人所熟知,很多人也誤認為長城就是一道墻。
其實長城,作為古代中國的軍事防御設施,在不同朝代、不同地域、不同情勢下,有著豐常復雜而豐富的設施和體系,今天的專家們經過研究發現,它其實是一個“巨系統”。那么,這是一個怎樣的“巨系統”?它是如何形成與演變的?在不同歷史時期,這個“巨系統”是怎么形成一條“秩序帶”的?它與中華文明的發展進程有著怎樣深刻的內在關系?
中文國際頻道紀錄片《長城之歌》今天播出第三集《秩序》,重點走入漢長城、明長城這兩個最具代表性的長城“巨系統”。
漢長城是歷史上長度最長的防御體系,它貫穿著一種威加海內、氣吞八荒的大無畏氣概。
漢代長城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寨,寨堡之間驛傳、烽燧相連。在東至遼東、西至羅布泊、南至河套平原、北抵蒙古高原,東西橫跨18000多千米、南北縱深400千米的范圍內,漢朝在西北邊疆構筑了完備的防御系統。
在以長城為邊疆體系而護佑的400多年歷史和遼廓疆域內,漢帝國成為一個擁有眾多城市、文明璀璨的東方帝國。
400多年的漢朝是中華文明從初創走向輝煌的時期,“漢”作為中華文明中氣勢磅礴的符號,成為生活在長城內外的華夏民族最突出的身份標識之一。
到了明代,明長城全長8851.8 千米,是繼秦、漢之后長城修建的又一個高峰,工程技術和建筑結構的難度遠遠超過以前歷代,明朝沿長城一線劃定“九邊重鎮”,構建起北方最重要的防御體系。
空心敵樓是明代的典型創造。而突門、暗門等構造的發現,進一步讓今人了解到明代“夜不收”這個守衛長城中的高危職業。
明長城工程艱巨、浩大,聰慧的古人實行分段包修的辦法,八達嶺長城旁一塊萬歷十年的石碑上建造者刻下的文字,是幾千名來自山東濟南、青州、肥城的官兵在建造完這段長城后,留下的紀念。
現存的明長城東西橫跨8851.8千米,南北縱深700千米的巨大系統和秩序帶,歷經500多年,呈現出的東方智慧,成為跨時代的文明象征。
長城自成體系的軍事防御系統,表明長城不僅僅是一堵墻,它更是一條“秩序帶”。透過歷史塵煙,今天的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長城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扮演著這樣一種核心角色——中華文明統一秩序形成的一個發源地、一個引擎帶。
CCTV4首播
2月11日-2月16日
19:30檔
CCTV4重播
2月12日-2月16日
13:00檔
轉自:CCTV4《長城之歌》
來源: CCTV4
- 夏普20818L代碼F2(如何解決故障)05-05
-
美的電磁爐eb什么故障(標題:美的電磁爐EB故障解決方案:診斷與修復步驟陳述
2024-08-25
-
AERMEC空調維修服務部(如何利用AERMEC空調維修服務部解決空調問題?)
2024-08-25
-
Hidros空調廠家保養加氟(如何正確進行Hidros空調廠家的保養和加氟服務?)
2024-08-25
-
CITEC空調廠家售后網點(如何找到CITEC空調廠家的官方售后維修服務網點?)
2024-08-25
-
有圖像無伴音故障部件(解決有圖像無伴音故障的部件問題:一步步排查與修復
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