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山醫院完成世界首例“一站式”原生三瓣膜介入手術
新京報訊(記者 俞金旻 郭懿萌 通訊員 張欣迪)近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外科王春生教授、魏來主任醫師團隊成功實施了世界首例“一站式”原生三瓣膜介入手術(TAVR+TEER+TTVR),為患者修正了心臟中三扇血液輸送閥門的“逆流”問題,化險為夷。11月22日是患者李先生術后兩個月首次隨訪,三個瓣膜均恢復正常工作,成功脫險的他終于能睡上安穩覺了。
李先生與主治醫師。圖源: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66歲的李先生近5年持續胸悶、氣喘,夜間難以入睡,只有坐起才略有緩解。一年前在當地醫院植入心臟起搏器后癥狀沒有明顯改善,甚至持續惡化。
今年8月,李先生來到中山醫院心外科求助。接診的魏來主任醫師發現,患者主動脈瓣、二尖瓣重度關閉不全,三尖瓣極重度關閉不全,全心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數僅29%(正常55%以上)。因長期心臟衰竭,李先生下肢腫脹、堅硬宛若“象皮腿”,皮膚多處破裂感染,且合并肝腎功能衰竭,既往還有胃出血及腸穿孔修補手術史,病情十分危急。結合病史及檢查,心臟團隊討論認為:為李先生實施開胸手術的風險很高,唯一希望是通過微創介入手術一次性處理三個瓣膜。
魏來醫生解釋,心臟兩側各有一房一室,房與室之間通過瓣膜這個“自動門”來控制血液從房到室的“單行道”輸送,左右兩側的“門”分別為二尖瓣和三尖瓣。此外,管控左心室的血液向主動脈輸送的“門”稱為主動脈瓣。這些“門”通過“門框”即瓣環固定。如果“門”出現問題,“關閉不全”,血液“反回來”,就會造成房間“擁擠”。當幾扇門同時出現問題,就會使整個“房子”膨脹,引發心臟衰竭。以往因缺乏對應的介入器械,主動脈瓣和三尖瓣反流一度成為“介入手術禁區”,只能通過開胸手術進行修復,而三個瓣膜反流的同期介入手術,更無先例。
慶幸的是,隨著國產器械的不斷開拓創新,針對主動脈瓣、二尖瓣和三尖瓣反流的國產介入器械近期正式投入臨床使用。并且,魏來醫生已多次成功開展同期三瓣膜“瓣中瓣”手術(世界首例,發表于EHJ 2021)與雙瓣膜反流同期介入手術(世界首例,發表于EHJ 2023),對處理瓣膜反流的診治經驗十分豐富。病情刻不容緩,魏來醫生決定勇開先河,心臟團隊當即為李先生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和應急預案。
術中,醫護人員發現李先生三個瓣環因面積太大導致鏈接處松弛“搖搖欲墜”,這個“門檻”一旦松脫,植入的瓣膜只能靠開胸取出,極有可能出現術中心臟驟停或術后恢復艱難。并且因李先生心臟過大,二尖瓣后瓣葉嚴重栓系,也增加了夾合難度。
醫護人員先經左胸微創切口暴露心尖穿刺點,將人工主動脈瓣膜經導絲送到“故障處”釋放,取代原先的“壞門”。隨后,經心尖原穿刺點送入二尖瓣夾合器,但二尖瓣的“門縫”過大,夾子無法同時捕獲兩側“門板”。魏來醫生使用獨創的“牽瓣技術”,將夾合器頂住一側“門板”,牽引其向另一側“門板”靠近,成功夾閉二尖瓣,送入第二枚夾子后,二尖瓣反流顯著下降。最后經右心房穿刺送入替換的三尖瓣并成功釋放。歷經5小時,“三個門”一次性全部完成修復,手術圓滿完成。
參與手術的醫護人員。圖源: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據悉,在葛均波院士和王春生主任的帶領下,中山心臟內外科緊密合作,施行了各種復雜高危患者的介入和外科瓣膜手術。此次魏來主任醫師成功開展世界首例“一站式”TAVR+TEER+TTVR手術,無疑為更多聯合瓣膜病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編輯 劉倩 校對 劉軍
- 夏普20818L代碼F2(如何解決故障)05-05
-
美的電磁爐eb什么故障(標題:美的電磁爐EB故障解決方案:診斷與修復步驟陳述
2024-08-25
-
AERMEC空調維修服務部(如何利用AERMEC空調維修服務部解決空調問題?)
2024-08-25
-
Hidros空調廠家保養加氟(如何正確進行Hidros空調廠家的保養和加氟服務?)
2024-08-25
-
CITEC空調廠家售后網點(如何找到CITEC空調廠家的官方售后維修服務網點?)
2024-08-25
-
有圖像無伴音故障部件(解決有圖像無伴音故障的部件問題:一步步排查與修復
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