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宮斗”大戲反轉反轉再反轉,你被繞暈了沒?“瘋狂5天”到底發生了什么?
近期,OpenAI聯合創始人、CEO、有“ChatGPT之父”之稱的阿爾特曼度過了“坐在過山車上”的日子,在這“瘋狂的5天”里,他經歷了被閃電免職、加入微軟、最終又官復原職的戲劇性轉折。
這場反轉反轉再反轉的“宮斗”大戲,攪動了科技界,賺足了全球的眼光。在阿爾特曼重新回歸后,OpenAI的危機似乎已告一段落。
然而,從熱鬧回歸理性后,人們對人工智能行業未來發展的安全性隱憂正在加深。
“宮斗”開始:順風順水的阿爾特曼突然被免職
38歲的阿爾特曼此前一直過著順風順水的生活。
他8歲就開始編程,19歲時從斯坦福大學計算機專業退學,創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2019年,34歲的阿爾特曼當上了OpenAI的首席執行官。自從2022年OpenAI發布ChatGPT、迎來了AI時代以來,阿爾特曼一直在世界各地穿梭,與多國政要會面,確定全球AI政策議程。而他即將完成一筆融資,對OpenAI的估值將接近900億美元,是2023年早些時候所獲估值的近三倍。
11月17日中午,正在拉斯維加斯觀看一級方程式賽車大獎賽的阿爾特曼點開一條會議鏈接,揭開了一場全球矚目的人工智能公司權力“宮斗”大戲的序幕。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描述,那天中午,阿爾特曼加入了會議,發現公司董事會成員都在盯著他。不祥的信號是,他最親密的盟友、OpenAI聯合創始人格雷格?布羅克曼不在場。董事會成員告訴阿爾特曼,他被解雇了,消息很快就會公布。
阿爾特曼被董事會解雇(圖源:央視新聞)
根據OpenAI董事會發布的聲明,解雇阿爾特曼的原因是,他在與董事會的溝通中缺乏坦誠,阻礙了董事會履行職責的能力。
《華爾街日報》透露,在解職前,董事會成員對阿爾特曼的不信任,已經到了對他所匯報的每一件事,都需要反復核查的地步。
與阿爾特曼關系親近的人則認為,解雇阿爾特曼更多是圍繞AI安全性爭議,以及OpenAI內部的權力斗爭。
據路透社22日援引消息人士報道,在阿爾特曼被解雇前,幾位研究人員向OpenAI董事會發出了一封信,警告一項強大的人工智能發現可能威脅到人類,這個項目被稱為“Q*”(Q-star)。兩位消息人士稱,未披露的信件和對“通用人工智能”技術的擔憂可能是董事會罷免阿爾特曼的關鍵原因之一。
消息傳出后,OpenAI執行領導團隊及員工們震驚不已。隨后,公司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格雷格·布羅克曼及其他多名高管宣布辭職,以示抗議。首席技術官(CTO)米拉·穆拉蒂被任命為臨時首席執行官。
11月18日,阿爾特曼在社交媒體發帖:我愛你們所有人。在很多方面這(被免職)都是一次古怪的經歷。有點像在你還活著的時候讀到了自己的悼詞。
有網友從中發現疑似“藏頭詩”,第一句“I love you all”的首字母組合恰巧是Ilya。
蘇茨克維(圖源:央視新聞)
伊利亞·蘇茨克維,OpenAI的首席科學家。蘇茨克維與阿爾特曼都是OpenAI的公司聯合創始人兼董事會成員。據《紐約時報》報道,兩人之間的爭執已經至少持續了一年,尤其是在ChatGPT面世之后,阿爾特曼注重拓展AI的商業潛力,屬董事會“激進派”,而蘇茨克維更注重AI的安全性,屬“保守派”。
反轉:談判失敗,阿爾特曼轉投微軟的懷抱
被解雇后,阿爾特曼立即飛回舊金山。他的家變成了一個“作戰室”,很多OpenAI員工,包括臨時首席執行官穆拉蒂和高管團隊的其他成員,緊鑼密鼓商量如何幫助他重返公司。此外,許多OpenAI的投資者據稱也不斷向董事會施壓,推動阿爾特曼回歸。
當地時間19日,在被免職兩天后,阿爾特曼帶著訪客胸牌,回到了這家自己創立的公司,和董事會進行最后的談判。
阿爾特曼帶著訪客胸牌回公司談判(圖源:央視新聞)
談判一直持續到深夜,阿爾特曼主張復職,并組建新董事會。但董事們堅決抵制,稱擔心不知誰能取代他們,正在審查候選人。冗長的談判終于有了結果,但卻不是阿爾特曼,Twitch前CEO埃米特?希爾被任命為首席執行官。
ChatGPT大火,阿爾特曼卻被踢出局了,這毫無征兆的一幕震驚了整個AI界,對OpenAI持股49%的微軟公司也是在消息公布前幾分鐘才知情。
對此,微軟首席執行官(CEO)薩蒂亞?納德拉表示“憤怒”和“措手不及”。當天,微軟股價一度“跳水”超過2%,收跌1.68%。
談判的破裂,促使阿爾特曼轉投微軟的懷抱。當地時間19日深夜,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宣布,“阿爾特曼、布羅克曼及其前同事們將加入微軟,領導一個新的高級人工智能研究團隊”。
“商業內幕”網站稱,微軟已為有意跳槽的OpenAI員工準備好了辦公室,距離OpenAI總部大約3公里,還承諾薪資不變。
阿爾特曼則轉發了納德拉的聲明,并表示“使命將繼續”。
11月20日,微軟股價上漲2.05%,至每股377.44 美元,創歷史新高。阿特爾曼加入的消息讓微軟的市值暴漲了560億美元。
再反轉:從國王到流亡者再到國王
而當《紐約時報》等媒體已經把微軟描述為最大贏家時,事情又出現反轉。
當地時間20日,超過95%的OpenAI員工簽署聯名抗議信,表示如果OpenAI不解散公司董事會,并重新任命阿爾特曼為CEO,他們就辭職并加入微軟的新團隊。
大量員工支持阿爾特曼(圖源:央視新聞)
信中稱,董事會“解雇”阿爾特曼和布羅克曼的做法“已經危及了我們所有的工作,破壞了我們的使命和公司”。據統計,簽署上述公開信的員工數量超過700人,而OpenAI的員工總數約為770名。
被認為是本事件策劃者的OpenAI首席科學家蘇茨克維亦簽署了上述聯名信,并發文稱對自己此前參與董事會的行動深感遺憾。
面對員工們的大規模反抗及投資者的施壓,11月22日,OpenAI發表聲明:我們已原則上達成協議,讓阿爾特曼重返OpenAI擔任首席執行官。
同時,OpenAI宣布公司將成立新董事會。
“阿爾特曼的回歸,及董事會的重組計劃,為OpenAI的‘瘋狂五天’畫上了句號?!薄都~約時報》寫道。美國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評論稱,當年喬布斯重返蘋果用了12年,阿爾特曼卻在120個小時內就完成了“從國王到流亡者再到國王”的不可思議之旅。
《紐約時報》直言,在董事會進行改組后,反對阿爾特曼的人都被排除在外。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則注意到,先前的董事會包括學者和研究人員,而新董事會擁有更多的商業和經濟學背景。
康奈爾大學教授克雷普斯表示:原先董事會中想要采取更保守更謹慎態度的一派似乎已經被驅逐,取而代之的是一群資深商業元老。
僵局落幕之后:AI的商業化與安全性如何平衡?
阿爾特曼的回歸,雖然解決了誰將領導OpenAI的燃眉之急,但背后揭發的OpenAI架構問題,以及人工智能行業未來發展的隱憂,并不會消失。
《華爾街日報》評論稱,創始人與董事會的決裂,是硅谷歷史最悠久的權力游戲之一,但OpenAI的情況非常特殊。在這場商業化擴張與科技保守主義之爭中,OpenAI選擇了前者,然而在巨大利益推動下,僅靠市場自身的力量,真的能找到平衡點嗎?
知情人士稱,阿爾特曼信奉技術“有效加速主義”,希望公司迅速推出顛覆性的人工智能產品并和客戶簽約,甚至研發AI芯片。OpenAI近期在商業領域的快速擴張令此前的一些董事會成員感到不滿,認為這種狀況違背了該公司“安全發展人工智能”的信條,公司內由此產生的緊張氣氛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
分析認為,此次阿爾特曼被解雇事件其實反映出了關于人工智能行業背后更大的爭議,即商業化和安全使用之間如何取得平衡。阿爾特曼回歸并不代表人工智能的安全性爭議消失,反而證明其受“商業化背后的巨大利潤驅動”。
《華爾街日報》認為,如果AI的黑匣子可能是一個潘多拉的魔盒,該由誰來決定是否打開這個盒子?在未能保證AI對人類不會產生威脅之前,是否應該將其商業化、推向大眾?在OpenAI管理層沖突之外,如何有效地推動AI監管,或許是更值得被關注的話題。
極目新聞綜合央視新聞、中國新聞網、法治日報、環球時報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 夏普20818L代碼F2(如何解決故障)05-05
-
美的電磁爐eb什么故障(標題:美的電磁爐EB故障解決方案:診斷與修復步驟陳述
2024-08-25
-
AERMEC空調維修服務部(如何利用AERMEC空調維修服務部解決空調問題?)
2024-08-25
-
Hidros空調廠家保養加氟(如何正確進行Hidros空調廠家的保養和加氟服務?)
2024-08-25
-
CITEC空調廠家售后網點(如何找到CITEC空調廠家的官方售后維修服務網點?)
2024-08-25
-
有圖像無伴音故障部件(解決有圖像無伴音故障的部件問題:一步步排查與修復
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