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七號今日發射 !史上最年輕航天員乘組將帶來哪些亮點?
神舟十七號航天員湯洪波(中)、唐勝杰(右)、江新林。圖據新華社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時間瞄準北京時間10月26日11時14分。
執行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由湯洪波、唐勝杰、江新林3名航天員組成,湯洪波擔任指令長。乘組包括1名第二批航天員和2名第三批航天員,是空間站建造任務啟動以來,平均年齡最小的航天員乘組。
此次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有哪些亮點?平均年齡最小的航天員乘組又將為中國航天帶來哪些可能?在神舟十七號飛船發射前夕,紅星新聞記者專訪了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楊宇光和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焦維新。
亮點一:
首次進行空間站艙外維修作業
此次任務是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第30次飛行任務,也是第12次載人飛行任務,任務主要目的為:完成與神舟十六號乘組在軌輪換,駐留約6個月,開展空間科學與應用載荷在軌實(試)驗,實施航天員出艙活動及載荷出艙,進行艙外載荷安裝及空間站維護維修等工作,同時,持續評估空間站組合體功能性能,獲取積累空間站運行的寶貴數據和經驗,考核地面支持中心執行空間站運行管理任務的協調性、匹配性,進一步提升空間站運行效率和故障處置能力。
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楊宇光介紹,此次神舟十七號飛行任務將首次進行空間站艙外試驗性維修作業,這項操作非常重要,也是此次飛行任務中的亮點。
楊宇光介紹,當前,空間碎片日益增多,由于空間站體積巨大,長期在太空運行受到空間微小顆粒撞擊的情況在所難免。前期檢查發現,空間站太陽翼已經多次受到空間微小顆粒的撞擊,造成輕微的損傷。“雖然不影響使用,但空間站要實現在太空運行10年以上,對它的維修維護非常有必要。”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焦維新則告訴紅星新聞,根據歐洲航天局的最新預估,圍繞地球運行直徑大于10厘米的空間碎片有34000個,1厘米到10厘米的碎片數量約為90萬個,直徑在1毫米至1厘米之間的碎片有1.28億個。由于空間站本身體積很大,加上展開的巨大太陽翼,受太空碎片的威脅是比較大的。
對于艙外維修作業的難點,楊宇光表示,相比于以往的艙內操作及出艙活動,艙外維修作業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以往的任務有很強的可預見性,可以通過在地面的各項訓練模擬出現的難點和問題,而艙外維修作業有極高的不確定性,故障和問題都不是預先設置的,如何在艙外能夠正確高效的解決,這對航天員是個很高的挑戰。”
焦維新則建議,隨著太空碎片越來越多,可考慮為空間站裝備主動防護措施,對空間碎片、隕石甚至一些失效的飛行器進行防護攔截,防止空間站因為太空撞擊受到損害。
10月19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與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組合體轉運至發射區。圖據新華社
亮點二:
平均年齡最小的航天員乘組
據介紹,執行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由湯洪波、唐勝杰、江新林3名航天員組成,湯洪波擔任指令長。乘組包括1名第二批航天員和2名第三批航天員,是空間站建造任務啟動以來,平均年齡最小的航天員乘組。
公開資料顯示,指令長湯洪波出生于1975年10月,而唐勝杰、江新林都是“80后”,分別出生于1989年12月和1988年2月,三人平均年齡不到40歲。
對此,楊宇光表示,雖然此次“神十七”乘組是空間站建造任務啟動以來平均年齡最小的航天員乘組,但指令長湯洪波是首批進入空間站的中國航天員,經驗非常豐富。由他“以老帶新”,為我國今后完成更具挑戰性的飛行任務培養后備人才,具有非常大的意義。
亮點三:
湯洪波成為兩次飛行任務間隔最短中國航天員
2021年6月16日-9月17日,湯洪波作為首批執行空間站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成員,親歷了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空間站的歷史時刻。時隔2年,他又將成為重返“天宮”的第一人,見證中國空間站建設的中國速度和中國力量。湯洪波也成為目前為止執行2次飛行任務間隔最短的中國航天員。
對于航天員執行任務的間隔,楊宇光介紹,飛行乘組經過3個月甚至6個月的長期飛行返回地球后,恢復通常分為3個階段。首先進行醫學隔離,來適應地面重力、提高心血管系統和支持運動器官的能力,同時進行平衡、步行等訓練。在此期間,航天員與外界基本隔絕。隔離期結束后進行醫學療養,繼續恢復健康的同時,要適當增加運動量,進一步增強體質,加強生理機能儲備,可逐漸增加活動量。此后進行恢復療養,逐步展開各項日常訓練,航天員各項生理參數恢復到飛行前的狀態。
焦維新則表示,通常來講,航天員執行完任務回到地面半年左右,身體可以恢復正常,至于什么時候再上天,則根據任務需要來定。
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預計年底完成
專家:多方向選拔,未來可能出現太空游客
據報道,我國已經完成了三批航天員選拔。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10月25日介紹,我國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已于2022年全面啟動,按照初選、復選、定選三個階段組織實施,計劃選拔12至14名預備航天員,包括航天駕駛員、航天飛行工程師、載荷專家三類,并首次在港澳地區選拔載荷專家,計劃于今年年底前完成全部選拔工作。
焦維新表示,隨著載人航天事業的發展,對于航天員的選拔也由最早的由駕駛控制航天器飛行為主,轉向航天駕駛員、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等多方向的選拔。由過去以考慮身體和心理素質為主,轉向從專業技能出發,兼顧身心素質。
在楊宇光看來,隨著我國載人航天技術的不斷成熟,航天員選拔也由原來的單一角色,向適應不同角色和多樣化要求轉變。他介紹,根據此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的消息,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將分為近地版和登月版,最多可以乘坐7個人,不但可以擴大空間站乘組的駐站規模,而且可以用于太空旅游。他表示,未來還有可能出現新的航天員類型——太空游客。
“我們已具備也做好了邀請國外航天員參與中國空間站飛行任務的準備。”10月25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在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向全世界發出邀請,歡迎所有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的國家及地區與我們開展合作,一起參與中國空間站飛行任務。
林西強還介紹,目前,我國正在扎實推進載人登月任務各項研制建設工作,確保如期實現2030年前中國人登陸月球的目標。“隨著載人登月任務進展,待相關條件成熟后,我們未來也會像今天一樣,正式邀請國外航天員一起參與登月飛行任務,共同探索浩瀚宇宙。”
紅星新聞首席記者 張炎良 北京報道
編輯 潘莉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 夏普20818L代碼F2(如何解決故障)05-05
-
美的電磁爐eb什么故障(標題:美的電磁爐EB故障解決方案:診斷與修復步驟陳述
2024-08-25
-
AERMEC空調維修服務部(如何利用AERMEC空調維修服務部解決空調問題?)
2024-08-25
-
Hidros空調廠家保養加氟(如何正確進行Hidros空調廠家的保養和加氟服務?)
2024-08-25
-
CITEC空調廠家售后網點(如何找到CITEC空調廠家的官方售后維修服務網點?)
2024-08-25
-
有圖像無伴音故障部件(解決有圖像無伴音故障的部件問題:一步步排查與修復
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