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搭子”成假期出游新趨勢:不用遷就對方
來源:九派新聞
今年“十一”黃金周,旅游市場火熱。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國內旅游出游人數8.26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7534.3億元,同比增長129.5%。
在社交平臺上,9月初就有大量關于“國慶組旅行搭子”的帖子,“包車旅行,尋找搭子,2-4人”“不窮游,A錢麻溜,找旅游搭子,限女生”。
“旅游搭子”即和陌生人一起結伴出游。在篩選“旅游搭子”的過程中,一些要點常常被提及,例如飲食習慣、消費水平、生活方式等,不少人甚至會看MBTI性格測試結果。
一些受訪者表示,找旅游搭子,一方面是為了節約旅行成本,另一方面是能“高效成團”,還有人是為了對抗原子化的生活。
一名受訪者和旅行搭子出游時,搭子為其拍攝的照片。圖源:受訪者提供
【1】“旅游搭子”之間有著明確的邊界感
在剛剛結束的“十一”假期,25歲的易女士和旅游搭子一起欣賞了福建平潭島的落日。
易女士是一名職業配音員,搭子是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女生,性格文靜。在這趟旅行之前,兩人并不認識。
易女士在社交平臺上發了“國慶找搭子”的帖子,注明了需求,要找一名年齡相仿的同性。她提到,找搭子是為了節省費用,尤其在國慶假期時,很多酒店的住宿費用都漲了許多。
這也是易女士第二次找旅游搭子。第一次是她去內蒙古旅行,旅行搭子性格開朗,整個旅途都很愉快。
相比過去和家人朋友一起出游,“旅行搭子”成了一種新型的旅游方式,在社交平臺搜索旅行攻略,也會出現大量關于“找旅行搭子”的帖文和留言。
社交平臺上有大量關于“找旅行搭子”的帖子。圖源:截圖
小陸就是在社交平臺上刷到了“國慶旅游搭子”的帖子,“我覺得很有意思,也存在可行性,就發布了一篇筆記。”
小陸今年20歲,在浙江讀大學,國慶假期她第一次嘗試找“旅游搭子”旅行。找旅游搭子,也有一定的現實原因——她能結伴出游的朋友很少,其中有一位在亞運會做志愿者。
她列出了一些對旅游搭子的要求:女性,最好是同齡人和女大學生。“這樣我們消費水平以及三觀都不會相差太大,旅行中交流也會比較順利。”
很多私信和評論涌來,小陸很快就找到了3名搭子。國慶假期,她們一起度過了5天,逛了大唐不夜城、鐘鼓樓,做了漢服妝造,拍下了許多照片。
“這是我第一次獨自出游,還是一次遠門,可以說是一次魯莽的出發,現在回想起來,能遇到這3位女生搭子還是挺幸運的。”
因為生活習慣和旅行理念的不同,小陸在一些旅行項目上,選擇獨自出發。她去逛了陜西歷史博物館,爬了華山北峰,有一天半的時間都是獨自度過。
在小陸看來,“旅游搭子”之間有著明確的邊界感,互相只知道粗略的基本信息,很少問及個人隱私。即便是獨自度過了一天半的時間,她也覺得輕松自在。因為她不用遷就對方的行程和生活習慣,可以去想去的地方。但對于朋友和家人,性格內向的她很難說出拒絕的話。
“和旅游搭子相伴的很可能只有這一段旅程的時光,大家都來自五湖四海,最終又回歸到原來的軌道中,有種相遇于人海又消失于人海的感覺。”小陸說。
【2】找搭子就像“開盲盒”
并非所有找搭子的過程都很順利,不少人認為,找“旅游搭子”的過程就像是開盲盒。
郭女士是廣州的一名大學生,她提前了一禮拜開始找搭子,希望搭子是有著共同的目的地,性格開朗。
很多人給她回了信,她還建了群,但最終這次搭子旅行還是黃了。“大家在預算、日期、目的地都有一些分歧,我覺得比較疲憊,國慶還是選擇回家了。”
相比與家人和朋友,旅行搭子之間的關系連接更為脆弱,“被鴿”的情況屢見不鮮。有受訪者提及,有一回,她已經和搭子確定好出行計劃,但突然被刪好友,只能重新再找。
關于“旅游搭子”的負面事件也層出不鮮。據媒體報道,有游客因輕信“旅游搭子”一起預訂酒店房間,而損失3000元定金,還有的“旅行搭子”帖子涉黃,打著找搭子的名義,實際在做黃色生意。
侯羽(化名)發布了一條名為《旅行在網上約搭子,警惕這種人》的帖子,講述了其朋友和搭子出游的糟糕經歷。
今年5月,她找了三名搭子一起去澳門,行程已定,后來她的朋友也想加入,就決定再找一個搭子去澳門旅行。其朋友分享了一個旅游群二維碼,那名搭子就進入微信群,因兩人互動較多,且行程較一致,就約定為搭子。
“因為澳門的住宿較貴,女生一個人去又覺得有些不安全,所以會傾向于去社交平臺找一個搭子,大家一起分擔下團隊的費用,還可以一起拍照。”
侯羽在澳門旅行時的照片。圖源:受訪者提供
侯羽提到,在旅行過程中,朋友淪為了“工具人”。搭子讓其朋友負責訂房間、打車導航及拍照,“感覺像隨行助理”。后來到了娛樂城,那名搭子玩到半夜,還勸說其朋友跟她一起玩,同時一直在打聽其朋友的隱私。
“她還帶我朋友去見了自己在當地的男性朋友,年紀較大,我朋友感覺不對勁,第二天就擺脫了這個人。”
后來在選擇“旅行搭子”時,侯羽會更為謹慎。比如,她會加對方的微信,“把朋友圈翻個透”,觀察其消費觀和生活方式。如果朋友圈不發內容或僅三天可見,就不考慮找她做搭子。在確定旅行前,她也會要求互相驗證身份,并開視頻聊天,“驗證她是不是身份證上的這個人。”
侯羽后來去成都大熊貓基地時,又組了一次搭子,女孩性格也很好,現在平日里還會互相問候。“我更加傾向只去一個景點的那種搭子,因為很多人的觀念不太一樣,如果是包含衣食住行,確實是容易有矛盾。”
小陸也有同樣的感受。她希望“旅行搭子”的模式仍能保持其小眾的現狀,不要變得流行和大眾化,“目前我所接觸的搭子還是相對單純的,能感覺大家是想找人一起出去旅行,越來越大眾化以后,旅行搭子就會滋生更多的騙局。”
【3】旅行搭子或成新趨勢
盡管多數人會覺得旅行搭子“難以理解”“不靠譜”,但在28歲的裘女士看來,旅游搭子的旅行方式未來會流行起來。“搭子社交”已成為她周圍年輕人的社交新趨勢。
搭子們通過興趣連接在一起,給予實用價值和線下陪伴。“因為現在周圍的朋友的時間很難去湊。搭子的好處首先是確定了出游的時間,出游計劃和目的地是一樣的,所以比較容易組團。”
旅游搭子的出行方式已經成為她旅行的一大選擇。
3個月的時間里,裘女士已經找過5次搭子一起旅行。她第一次找旅游搭子是在今年7月,外甥高考結束,她也有一個較長的假期,想帶外甥去新疆旅行。但朋友大多都在工作,難以湊出時間。考慮到包車等成本,她開始在社交平臺上尋找搭子。
裘女士對于搭子有著自己的固定要求:同性;年齡差不多;比較有目的性,不會猶猶豫豫,“比如今天想去這兒,明天還想去那兒的,很容易改變想法的,這種就不太考慮了。”
今年8月,裘女士組了7個搭子,包了2輛車,一起去呼倫貝爾旅行。
裘女士拍下的額爾古納河。圖源:受訪者提供
和搭子一起旅行,裘女士認為,這也是一種破圈。裘女士記得,那次的搭子里有銀行職員、警察、大學老師,以及一名馬來西亞的國際友人。“我們的職業很有差異化,聊天的時候可以了解到很多行業的信息差,而且可以各自分享有趣的事情。”
出于安全性的考慮,裘女士會自己做全程的旅行策劃,比如當地租車師傅的電話、住宿安排,“這樣就不存在有未知的環節或聯系人。”
結束旅行后,裘女士建了群,把搭子都拉到群里,談論以后想去的旅行地,在朋友圈也會互相點贊。因為搭子們來自五湖四海,裘女士幾乎沒有私下再與他們見過面,在生活中彼此也很難再有交集。
但是下一次旅行來臨時,“我們又能從世界各地飛到旅行的目的地。”
來源:九派新聞
記者:萬璇
-
Hidros空調廠家保養加氟(如何正確進行Hidros空調廠家的保養和加氟服務?)
2024-08-25
-
CITEC空調廠家售后網點(如何找到CITEC空調廠家的官方售后維修服務網點?)
2024-08-25
-
有圖像無伴音故障部件(解決有圖像無伴音故障的部件問題:一步步排查與修復
2024-08-25
-
五洲空調售后維修網點地址(如何找到五洲空調售后維修網點的詳細地址?)
2024-08-25
-
山特空調廠家維修服務部(如何獲取山特空調廠家維修服務部的詳細信息和優質
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