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電視 有聲音 黑屏怎么辦啊
前沿拓展:
華為新款智慧屏V75 Super和V98已于8月12日開售。這臺V75 Super我們已經試用了好幾周,今天就根據真實使用感受,來看看華為這臺高端旗艦電視到底表現如何、值不值得入手。
為了保持科學嚴謹,這次我們還選擇了另外兩款同檔價位(2萬元~3萬元之間)、屏幕尺寸相同或接近的電視來進行橫向對比評測,它們分別是三星75QN85A和索尼77A80J。
(從左到右分別為:索尼77A80J、三星75QN85A、華為智慧屏V75 Super)
畫質:Mini LED與OLED該怎么選?
華為V75 Super
三星 75QN85A
索尼 77A80J
屏幕分辨率
4K
4K
4K
屏幕類型
LCD
LCD
OLED
背光方案
MiniLED背光技術
(鴻鵠SuperMiniLED)
MiniLED背光技術
(Neo QLED)
OLED自發光
V75 Super是華為首款Mini LED智慧屏。Mini LED想必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了吧?今年是業界公認的Mini LED商用元年,各大頂級消費電子品牌紛紛下場,先后推出采用Mini LED技術的產品:2021款iPad Pro首次搭載Mini LED屏幕,下半年蘋果還有望推出Mini LED MacBook系列新品。三星、TCL、創維、海信等品牌也都相繼發布Mini LED電視,現在,華為也正式加入Mini LED電視行列。
新一代Mini LED將燈珠縮小為傳統LED燈珠大小的1/40,而V75 Super更加極致,它采用的Mini LED比一般Mini LED更小,0.075平方毫米的面積僅為傳統LED燈珠的1/120。你可能不敢相信,這臺75寸的電視屏幕里竟然塞進了多達46080顆Mini LED,實現了2880個物理分區,要知道市面上4K電視一般只有200多個背光分區。這也就意味著,V75 Super的控光相比其他電視要更加精準,從實際觀感來看,就是亮處更亮、暗處更暗,明暗對比更加鮮明。
這塊屏幕的峰值亮度同樣優秀,高達3000nits,作為對比,三星75QN85A僅為1300nits,而小米最新推出的OLED電視也只有1000nits。高峰值亮度不僅能更加真實地還原畫面高亮部分的細節,同時還能豐富色彩層次,比如,同樣是DCI-P3廣色域,3000nits的屏幕的色彩表現力比1000nits的屏幕更強。
說完理論,來看看實際效果。以下面兩張圖片為例:華為智慧屏V75 Super所顯示的畫面更加清晰飽滿,貓的胡須清晰可見、玻璃杯更加通透。而搭載OLED屏幕的索尼77A80J則受限于亮度,在高峰值場景下的表現比較糟糕,整體畫面比較暗淡。三星75QN85A在亮度表現上明顯優于索尼77A90J,但由于分區數量僅有1000左右,對比度和光暈控制稍弱一些,在色彩和細節表現上欠佳。
(從左到右分別為:索尼77A80J、華為智慧屏V75 Super、三星75QN85A)
高峰值亮度還直接影響畫面的立體感呈現。比如下面一組圖片,車的立體感效果明顯是華為V75 Super>三星75QN85A>索尼77A80J。其實這個邏輯并不難理解,我們日常觀賞的裸眼3D燈光秀,正是通過光影來打造立體感。
(從左到右分別為:索尼77A80J、華為智慧屏V75 Super、三星75QN85A)
對于Mini LED電視來說,光有背光分區還不夠,只有做到背光與信號同步,才能確保每個畫面都能充分發揮2880物理分區的作用,讓高性能體現在每一幀畫面上。一旦背光無法追上信號變化的速度,就會形成拖影等現象,嚴重影響觀影體驗。接下來我們實測一下兩臺Mini LED電視的背光響應速度:我們播放一個高速運動的白球,可以明顯看到,三星75QN85A的顯示畫面上出現了明顯的拖影,而華為智慧屏V75 Super的畫面則比較穩定。
(左邊為三星75QN85A顯示畫面,右邊為華為智慧屏V75 Super顯示畫面)
背光方案和技術其實比想象中要更加復雜,一個細節處理不好都將嚴重影響用戶體驗。哪怕是索尼最新的高端液晶電視X95J,在背光均勻性方面都做得不盡如人意,頻頻被曝出漏光問題。有用戶反饋電視在黑屏的時候會出現白色條紋或者格子,即便是在正常使用時,只要顯示出純色畫面,都會出現類似情況。很難想象這樣的低級錯誤竟然會出現在一臺價值2萬的高端電視上。
護眼功能同樣也是衡量一塊屏幕好壞的重要指標。華為智慧屏V75 Super通過了萊茵低藍光和無頻閃雙認證,有效降低屏幕的有害藍光,同時還做到了15350Hz的超高背光頻率,是傳統電視背光頻率的十幾倍,遠超萊茵無頻閃的認證要求。除此以外,還支持自動亮度調節和自然色彩顯示,可以根據環境亮度調節屏幕亮度、根據環境色溫調節顯示色溫,從而起到保護視力的作用。家長也不用擔心,V75 Super為小朋友量身打造了特色的AI Kids功能,可以時刻檢測孩子的觀影距離和坐姿,及時予以提醒糾正,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最后,我們再說回到索尼77A80J,它搭載的是OLED屏幕。OLED和Mini LED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可以自主發光,不需要背光光源,擁有高對比度、超低時延等先天優勢,但在全屏亮度、峰值亮度等方面仍然存在短板,比如索尼77A80J的全屏亮度和峰值亮度僅為160nits和850nits,小米最新發布的OLED電視僅為180nits和1000nits,而華為V75 Super則達到了600nits和3000nits。
Mini LED與OLED孰優孰劣,行業內并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兩者都是目前最頂尖的顯示技術,將引領未來3-5年顯示設備發展潮流。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綜合體驗比參數本身更重要,建議大家到線下門店實際感受后再做選擇。
音質:憑借20單元帝瓦雷聲場,華為取得絕對領先
我們簡單整理了三款電視的音質相關配置,光看參數就知道華為V75 Super的音質表現在同檔位產品里絕對是碾壓級別的存在。
產品機型
華為 V75 Super
三星 75QN85A
索尼 77A80J
聯合調音
帝瓦雷
無
無
單元數量
20單元
l 4高音單元
l 10全頻單元
l 2低音單元
l 4無源輻射器
8單元
l 6全頻單元
l 2低音單元
4單元
l 2屏幕發聲激勵器
l 2低音單元
聲道數
5.1/3.1.2
2.1.2
2.1
分頻數
三分頻
二分頻
二分頻
最大聲壓級
92.2dB
86.2dB
82.5dB
輸出功率
75W
60W
50W
低音下潛
42Hz
56Hz
50Hz
總諧波失真
2.2%
6.9%
5.6%
其中最直觀的一個數據就是揚聲器數量:索尼77A80J搭載4個揚聲器、外放功率為50W,三星75QN85A搭載8個揚聲器、外放功率為60W,而華為智慧屏V75 Super的揚聲器數量則翻了一倍有余,多達20個。揚聲器越多、音質就越好嗎?我們從實際體驗來看。
普通消費者最容易感知到的就是低音和聲場。說到低音,光是“帝瓦雷”三個字就足以說明一切,畢竟帝瓦雷素來以震撼低音而聞名。V75 Super擁有2個20W重低音音箱,聲音可以直達胸腔,4個無源輻射器則承襲了帝瓦雷經典的Push-Push振動平衡聲學設計,能大幅抵消振動雜音,哪怕是高能量聲音輸出依然保持穩定,帶來更純凈的聲音。我們特地嘗試了鼓聲、馬達聲、轟炸聲等典型重低音場景,除了立體有層次的聽感以外,甚至還能體驗到胸腔共振。
另一個是聲場。真實世界的聲音是從四面八方傳來的,這就要求電視的聲場要足夠寬廣,尤其是垂直方向的聲場至關重要。這里就不得不提到華為智慧屏V75 Super的天空音設計。V75 Super的天空音音箱放置于屏幕頂部左右兩側,聲音通過墻壁、天花板的反射,最終在聽音區(如沙發)達到最佳效果,帶來更強的立體感、沉浸感和氛圍感,尤其是聽古典交響樂或者看電影大片時,感覺非常明顯。
再來看索尼。索尼的“銀幕聲場”廣為人知,將聲場驅動器放置于面板之下,帶動整塊屏幕震動發聲,直白一點來說,就是把電視屏幕變成揚聲器,這樣做的好處是畫面和聲音來自同一個方向,更加真實,用戶不會因為音畫不一致而產生“出戲”的感覺(比如部分投影儀,畫面在正前方播放、但聲音卻從后方傳來,音畫分離造成了割裂感)。可是,屏幕畢竟并不是專業的發聲設備,在聲音還原度上還是存在一定局限。僅僅4揚聲器、2.1聲道的配置,讓索尼77A80J的聲場表現在三臺電視里墊底,聲音環繞感和包圍感較差。雖然50Hz的低音下潛表現不錯,但華為智慧屏V75 Super還是以42Hz更勝一籌。
相比之下,三星75QN85A的綜合體驗最差。由于整機厚度僅為27mm左右,無法塞進更多低音喇叭,從而導致低音的“失蹤”,很多層次飽滿的音效只能“聽個響”。比如歌曲《渡口》前奏部分的鼓點,缺少環繞、立體的感覺,也無法呈現出鼓聲消散過程中的余音繚繞,即便不是專業音響發燒友也能聽出聲音的失真。和手機、平板、PC等產品不同,電視對移動便攜的要求實際上并不高,為了輕薄而犧牲音質,難免有些顧此失彼。
電視or不只是電視
如果說在音畫方面三家廠商是各有側重、各有千秋的話,那么在系統及軟件體驗方面的表現那就是天壤之別了。在電視行業,操作系統主要可以分為安卓和品牌自主研發系統兩大類,安卓作為一個更加成熟的操作系統曾經一度形成“壟斷”,不過自研系統也有優勢,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加個性化的體驗方案。
索尼電視從2015年起就一直使用原生安卓TV系統,今年年初,索尼終于升級了電視系統,帶來了瀑布流式內容頁面布局,新系統的推出引發許多爭議,有一些消費者認為新系統更本地化、接地氣,但還有些人認為新UI并不直觀、不方便。不管怎么說,這是索尼電視靠近國內消費者需求的一次嘗試,具體效果怎么樣,還得看市場反饋。
三星75QN85A搭載的是自研的Tizen操作系統。Tizen原本應用于手機,三星的本意是希望它能夠和安卓抗衡,失敗以后無奈被下放到電視品類上。Tizen作為一個輕量化系統,操作起來非常流暢,但生態薄弱的短板也同樣明顯,人們常用的安卓應用都無法安裝。
至于華為,從2019年推出第一代智慧屏的時候,就率先搭載了自研的鴻蒙操作系統。鴻蒙并非一個簡單的單設備操作系統,而是面向全場景的智能終端操作系統,為不同設備的智能化、互聯與協同提供統一的語言,分布式技術作為其技術底座,成為打破不同設備之間物理壁壘的關鍵。
操作系統將直接影響產品定位:在全新的V75 Super和V98上,我們看到了非常多有別于傳統電視的智慧功能,比如暢連通話、手機投屏分屏、分布式健身等。除了帶來極致的影音體驗以外,華為智慧屏還通過和手機、平板、耳機、穿戴等其他設備的互聯,創造更多有趣、好玩的使用場景,從而承載了更多諸多親子教育、家庭健身、情感連接等功能。
可以說,當絕大部分主流廠商還在以傳統思維做電視的時候,作為“后來者”的華為則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產品思路——華為智慧屏,不僅僅是電視。
我相信有部分消費者和我一樣,對手機廠商做電視抱有懷疑態度,畢竟,手機和家電的用戶體驗邏輯是完全不同的,華為在手機領域的領先經驗也未必能在電視上奏效。但是,從華為近年來推出的多款智慧屏新品的實際使用體驗和用戶反饋來看,無論是影音體驗還是智慧功能,都讓人眼前一亮。通過技術積累及全場景生態優勢,華為智慧屏為消費者提供了另一種新選擇。
拓展知識:
- 移動電源電路板維修(如何自行修復故障)08-01
-
有圖像無伴音故障部件(解決有圖像無伴音故障的部件問題:一步步排查與修復
2024-08-25
-
五洲空調售后維修網點地址(如何找到五洲空調售后維修網點的詳細地址?)
2024-08-25
-
山特空調廠家維修服務部(如何獲取山特空調廠家維修服務部的詳細信息和優質
2024-08-25